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1072节

这就是价值观的问题,不管内阁们是不是真的这样认为,都不会在公开场合去支持一个有逆反之心的人。哪怕是北辽也如此。

这与跟北辽是不是兄弟之邦无关,只关乎大义。就像当初大理内乱,国朝派兵辅助段氏灭掉高氏是一样的。结果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站在大义上。

堂堂正正的王朝,跟一个逆反的臣属部落联系算哪门子事?

“此人姓字名谁?”

“回爹爹,好像叫什么刻里钵······”

果然,历史真的有其必然的规律,完颜刻里钵出现了。

别人不知道这人,可赵曦清楚。他有一个儿子,一个叫完颜阿骨打的儿子,就是那个儿子,灭了北辽······

原本的国朝,是会跟这个逆臣联系的,并且也是因为联系,让完颜阿骨打看到了徒有虚表的大宋。

也是这个叫完颜阿骨打的,一手制造了让后世赵氏后裔难以释怀的伤痛······不堪叙述。

“四子,此人你需要跟他联系一下······”

“官家······”

赵曦的刚开口,王安石就想叫停了。这怎么可以?这不是在说,国朝对不臣之心容忍吗?

“待朕说完。四子,在联系紧密到一定程度时,朕要你做到将他们一家全歼!不得留一个活口!能不能做到?”

“爹爹,孩儿···孩儿能做到!”

四皇子不明白,爹爹为什么会这般狠辣,只是一个小部落而已。国朝的有些逆反之事,先帝和爹爹甚至会予以赦免······说是朝廷做好了,自然就没了造反之事。

“很好。朕相信你能做好。子容,将工坊城最新的引信火药提供给四皇子这边······另外,四子,朕给你五个武骑尉的爵赏,不排除使用死士!”

第878章 扼杀

内阁或许能理解官家的这般操作,只是肯定理解上有偏差。

四皇子如今似乎成势了,官家这样让四皇子操办女真部落的事,恐怕有敲打四皇子的意图······官家对逆反之事绝不容忍。

当然,作为君王,不可能容忍逆反之事。官家这是在借题发挥,以北辽女真部落的不臣结果,给国朝如今一些已经归顺的异族提个醒。

官家这样做,目的应该有很多······都已经习惯尽可能的往多方面去揣度官家的意图了。

其实,没人真正的知道赵曦这样做的出发点到底是什么。

他是一个后世赵氏后裔······

原本的历史,也就在三十几年以后,完颜阿骨打成立的金国,在灭掉北辽之后,因在于大宋联络平灭北辽时,知晓了大宋的虚弱实际。

在三十几年后,金国的大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打大宋。东路金兵破燕京,渡过黄河,南下汴京。

当时的大宋君王见势危,乃禅位于太子赵桓,是为宋钦宗。靖康元年正月,完颜宗翰率金兵东路军进至汴京城下,逼宋议和后撤军,金人要求五百万两黄金及五千万两银币,并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镇。同年八月,金军又两路攻宋;闰十一月,金两路军会师攻克汴京。宋钦宗亲自至金人军营议和,被金人拘禁。

除徽钦二帝之外,还有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的灭亡。

靖康之变,耻莫大焉······作为后世赵氏后裔的赵曦一直记得这句话!

自己来到这个时代,经营三十多年,确实让大宋的实力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个时代应该是不惧任何王朝和势力了。

但是,赵曦不敢赌,不敢确定自己的后辈跟完颜氏后人会是怎样情况。所以,他只能选择这种直接扼杀在萌芽的形式。

没有发现也就作罢了,既然消息到了自己耳朵里,就没有放过去的理由。

至于朝臣如何想,四子怎么样,以及西北和西南的那些贵族怎样看,那都是捎带的。

不知是不是内阁故意,官家严厉杜绝与女真合作攻击北辽,并会针对女真部落作伐的事,在朝堂传开了,甚至市井也有这方面的传言。

“估计北辽听闻,北辽的皇帝即便知道吴执中设坑的事,也会满意自己曾经的决定。”

“这很好,最起码戒备国朝的心,多少有些放松。”

“耶律乙辛会怎样想?”

“一个逆臣,国朝倒是不必考虑他的感受。不过若是影响到他谋反,倒是有些可惜了。”

朝堂在议论这些,说什么的也有,关于什么的也有。

就比如······

“四皇子如今成势了······”

“五千乌合之众,无非是遇到了一些土鸡瓦狗,跟海盗作战,算不得什么成势。”

“官家是有所指呀。”

“没多大事。西南西北的那些贵族,如今只是顶着一个勋爵的名,在行商贾之事。”

“要说成势,二皇子在安南,听说也稳下来了。听说原本大理的很多文臣武将都有出境辅助的。”

“段氏的遗老遗少,成不了什么事。只要不影响国朝的粮食入境,朝廷也不会在意。”

“我可是听说了,安南那边感觉一触即发,时时刻刻都有大战的可能。”

“不用担心粮食,海军和朝廷的运粮船已经不止一次通过海船运粮了。海船运粮,也就朝廷可做,到岸的粮食价格,跟在广南一样的价钱。粮商都有往明州、泉州集结的迹象了。”

不管议论什么,在国朝现在是确确实实的有种自豪感了。大宋的强盛,不需要再在意任何一个周边的王朝。

如今的议论,更多的是看他处混乱,这边风光静好的觉悟。大宋再不必时时刻刻担心西北了,秦州已经不再是边境了。

即便是河北道,如今已经多年没听说什么打草谷的事了。即便是河北道的百姓,都有把荒地开垦到边城之北了。

首节 上一节 1072/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