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1073节

大宋这时候应该是没有什么遗憾的,除了做君王的赵曦。

四皇子收集了让人难以想象的物事,都是稀罕物事,可惜,赵曦都详细翻看过了,还是没有自己所期望的。

赵曦期望的那种在大海中被乱流卷到美洲大陆,在九死一生再返回的传奇,终归是没有发生过。

整个东海的岛屿,包括连扶桑和高丽周边的海岛都收拾干净了,仍然没有奇迹发生。

都成了赵曦的执念了,甚至连扶桑产银的事,高丽沿海海岛存在金矿的信息,赵曦都给忽略了。

这事,四皇子是有专门的奏折的。

原本,四皇子并没有这样做,或者说就是连扩军都是觐见老爹时提起的。当了解了老爹对女真的做法后,他还是很正规的上奏了。

这事他瞒不住,工坊城有勘探工匠掺和在他的队伍里,他是知道的。

“这事,你们内阁是怎样的意见?在收复燕云之前,有没有节外生枝的必要?”

用国朝的产品,换取扶桑和高丽的金银,事实上民间商贾有做这买卖的。赵曦不是没有野心,是觉得做事需要步步为营,不宜好高骛远。

“官家,臣等有过商谈,均以为可以参照早年东川铜矿的模式,拉拢高丽和扶桑的部分势力,对金银进行开采。”

“除国朝外,还没有那个王朝能制作出像大宋这般精美的金银币,而国朝的钱币,在这些王朝是流通的。此事倒也不是不可为。”

这事不提,赵曦几乎忘记了自己放开国朝货币外流的事。

可惜,如今这个时代,几乎没什么金融业,而金银铜币本身的价值,不是后期纸币能比的。赵曦放开国朝货币外流的作用,只体现在把大宋货币成为了一定程度的通用货币。

或者,还有一定的作用是,可以用国朝货币换取高于货币本身价值的其他王朝的财富。

再往深的想,赵曦这种半把刀的经济水平,实在想不出其他作用了。

这时候内阁因为原矿开采,再一次提到了货币的铸造和通用作用······

第879章 掠夺

从扶桑、高丽开采金银原矿,国朝铸造,再将金币银币输入扶桑高丽······这样的营生,现在的内阁居然也能想出来了。

如今工坊城的冶炼,赵曦还真不知道发展到何种程度了,金银币的出产······唉,自己还真没使用过货币,真的不知道具体情况。

“子容,金银币的铸造,金银的含量几何?”

赵曦还是一眼就能明白其中道理的。

“回官家,最多七成,六七成的含金银量,添加锰、铝等物,可以让金银币更加精美。”

原料开采与成品加工,这中间肯定是要有利润的,利润的多寡才是核心问题。

当然,还有一个关键,就是如今国朝货币在整个全世界的贸易中的作用······

“师正,你说说吧。朕需要有个全盘的了解,从国朝货币开始说······”

薛向,在赵曦看来,是这个时代最具有经济才华的臣工,或者说,在所谓的贸易中,是最能领会赵曦意图的臣工。

虽然不能说是堪比后世的商界精英,在这个时代,是绝对的翘首。

赵曦这样问,也就薛向能正确的理解他想知道的。

“官家,以官家最早的理论,货币也是一种商品的概念开始,在国朝各种铸造货币原料充足供应的基础上,工坊城、皇家银行,乃至市易、市舶司等衙门通力合作,确实将钱币作为商品来运作。”

“基于稳妥考虑,在于外邦交易货币时,侧重了货币原料金银铜的交换,截止今时,据工坊城统计,国朝引进原料的总量,基本能达到国朝输出货币总量的一半强。而实际盈利甚至达到三至五倍的程度。”

“并且,也正是因为货币输出的政策,如今臣不敢说所有存世的王朝,但是凡与国朝交易的商贾,一律都采用过过国朝的货币。”

“从陆商那里大反馈,不止是吐蕃、回鹘,就连再远些的西番,金牛王朝、波罗王朝、吐末罗王朝等,都以国朝货币为最,甚至在交易时,使用国朝的货币,货品的价格可以压低一成交易。”

薛向所说的这些王朝,赵曦还真有点陌生,想必都是些小国。赵曦不在意这些面子,甚至所谓的万国来朝的事,赵曦也是无所谓的。

世界那么大,占不过来,也管不过来,没那份闲心。

“同样,海商那里反馈,不管是大越,也就是国朝习惯称之为安南的,还是占婆、蒲甘、三佛齐、渤泥、高棉等王朝也是如此。”

“也就是说,现在国朝的货币,基本上已经成为官家曾说过的通用货币。”

赵曦都不记得他说过通用货币这回事了。想来也是当初跟他们闲聊时说过的话,那时候总是把一些后世的理论,成碎片的偶尔迸出来。

薛向倒是有心人。

赵曦真的在倾听,通用货币形成了,可通用货币的作用,赵曦也是一知半解的,他很希望,薛向能从具体的实例中找到通用货币广泛的作用。

或者说,赵曦很想知道非纸币的情况下,能不能想后世那般发挥通用货币的功效······合法的掠夺财富。

“官家,臣曾记得官家说过,最早的交易是以物易物的交易,甚至国朝早年钱币紧张时,国朝的很多地方也存在以物易物。”

“当货币充当了中间物,也就是所有物品价值的评价标准后,钱币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比货品更重要的物事。”

“在这些年,臣发现了,当国朝货币成为通用货币后,就相当于国朝对所有物品有了定价权······”

“比如稻米,不管是安南还是占婆,假设市易寺核定国朝境内的定价是三十文,那商贾在当地的采购价就不会高于十文。可一旦国朝境内定价为二十文,商贾为确保利益,就需要降低在当地的采购价。”

“比如石漆,西番有胡商贩卖石漆,而价格变动一样是从市易寺的核定价格作为标准和基础的。如此一来,就相当于国朝拥有了所有交易货品的定价权。”

“官家讲过价格和价值的区别。臣以为,货币通用后,国朝可以根据定价来左右交易物品的价值和价格差距。”

定价权和标准······这是后世贸易最为重视的。没想到如今的薛向仅仅通过一个货币通用,便已经能延伸到这种地步。

赵曦真的不知道该怎样感慨了。

“官家,这次内阁议定开采扶桑、高丽等地金银的事,臣是赞同的。臣想以此为试点,尝试一下价格、价值,能不能借用货币的手段来左右。”

首节 上一节 1073/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