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1130节

也正是因为如此,造成了身后大片的空档,就是四路大军的衔接都做不到无缝及时。

“北辽会怎样打?”

“破坏粮道,围点打援。骑兵的优势会发挥的淋漓尽致。”

百多里的路程,对于北辽的精锐骑兵,一人三骑的配置,随时都可以回撤回到北辽大军的防线内。

据情报显示,宋国推进的队伍,还是以战车兵为主。原本宋国那五万多的番骑,这时候多数已经抽调至河东道,以及西北。

看来,大辽在河东道和西北的疑兵起作用了。

纵观宋国这些年的战例,都是确保稳赢的,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五万精骑,分四路,袭扰战,围点打援,在这并不大的区域内,完全可以做到相互照应的。所以,这一次,北辽也认为是稳赢的战局,最起码也可以在战事不顺时,全身而退,撤回防线以内。

事实上呢?

“着令前线,将辅助番骑全数放出,连接四路大军的防线,尽可能的做到无缝衔接。着令伤病营的番骑,随时准备出击。朕只有一个要求,必须将这五万精骑,全数留下!”

兵力部署是层层推进的。

战车兵的推进,在侦知北辽退让后,战车便舍弃了部分装备,而是将辅助番骑借用战车运送,直接跟随战车兵向北推进。此为瞒天过海。

而番骑队,除调集一半支援河东道以外,剩余的番骑,在战车兵北上离开营帐后,昼伏夜行,直接进驻原本的营帐。

原本的营帐与最前线,相距也就百里的路程,这对于大宋的番骑队,几乎就是完全连接的。因为,大宋的番骑,现在也是一人三骑的配置······

由于大宋北上推进,北辽忙乎着叛乱,对于大宋的情报收集和传送,被大宋一年多稳固的防线拦截了,对于大宋这近半年的动向,北辽并不知情,不知道大宋现在的骑兵队,已经不是当初试探性作战的基数了。

河东道和西北的大宋骑兵,根本就不是大宋骑兵的总数······

“二十多辆马车,全部是四匹马牵拉的大车,几乎与宋国的战车大小类同······”

“全体准备,要以最快的速度袭击运粮队,完成后立刻撤离现场,在南十里的余家坳集合,等待宋国援兵······”

斥候的奏报,让北辽的将领踏实了。二十余辆的运输量,这正是宋国五万将士一两日的用度······

这样的情形,大宋的四路大军都出现了。北辽的骑兵兴奋,大宋的番骑队也兴奋,都以为这是上峰预料到的。

于是,大战开始了······

“全歼!全歼五万骑呀!”

汴梁宫城的勤政殿里,已经近七十岁的王安石,喊叫的声音完全不像个古稀老人。

这是宋辽第一次成规模、成建制直接的对面大战。战后的第四日,战报在第一时间就急递到了汴梁。

面对北辽,即便是当初的河东之战,也没有这样辉煌的大胜,还是骑兵对骑兵的对攻,这样的胜利对于大宋而言,绝对是前所未有的大胜。

战事是这样的:在北辽骑兵冲锋抵达运输军备的马车十里时,所有看似运送军备的马车,瞬间全部打开,车厢成坡道铺开,马车里全部是整装待发的骑兵。

就在这时,就在粮道的南边,北边,同时出现了万马奔腾的景象,战马扬起的灰尘,昭示着,南北两边的骑兵,都不少于万骑······

战斗不仅仅依靠武力,战士的精气神更是胜负的关键。

在明知中计的情况下,北辽的骑兵已经失去了必胜的信心。这时候,若做出搏命死战的举动,或许结果会是另一种情形。

然而,百十里便可以回到本部防线的念想,导致北辽骑兵在第一时间做出的反应便是转身逃跑······

而回家的路上,更是有比粮道上更多的大宋骑兵,更别提还配备着可以熟练使用火器的步骑兵。

在这一刻,北辽的这次作战,就注定了败局。

辅助番骑是靠人头定功劳的,在这样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没有谁心软······

“伤亡几何?”

“回官家,步骑兵负责策应,零伤亡。番骑伤亡三千九百人,辅助番骑伤亡一万一千余骑!”

三比一的伤亡比?或许算是大胜吧,也算是首战告捷。对于朝廷而言,辅助番骑本来就是炮灰的作用,他们也甘愿如此。

“做好善后和抚恤吧······”

第935章 不让辽帝专美于前

北辽再一次退让了,这一次不是战略性撤退,而是因为首战败北后的撤退。

而大宋,这时候也全面显露了北伐的战力数量:近二十万的战车兵,十多万的番骑兵。不说装备,就是从数量上,已经完全不输北辽了。

关键是,北辽是征战近两年的疲兵累马,而大宋却是纯粹的生力军。

也就在这时候,河东道弘州的大宋驻军,突然东行,而已经占领了易州的折克行部,率部向西,在几乎接近的时间,统一向蔚州发起攻击······

北辽蔚州的守军,在得知北辽第一战失利的情况下,见蔚州被夹击,在大宋队伍围城的之前,直接弃城而逃了。

至此,从河东道云州府,一直到东边的沿海,大宋基本拉平了前线,大军全面凌压北辽的南京道。

“耶律重元要亲征?”

“情报是这样奏报的,跟上次同样的来源。”

章惇和王安石两人看着皇城司的奏报对话。

皇城司的情报,从北辽内乱开始,就与朝廷共享了。到了战事,赵曦甚至把自己甄别的过程也省了,全面的共享。

他懂得情报及时准确对于战事的作用。

“北辽的君王亲征不奇怪吧?庆历年因与西夏的龌龊,耶律重元就亲征了;甚至北辽君王在打女真的也曾亲自出征过。野蛮本性而已······”

首节 上一节 1130/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