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423节

一样,韩绛几人也在商讨,不过他们考虑的是,如何为太子殿下接下来的事务做准备。

“实在不行室外吧,诲叔也曾言,他们护卫营时不时会在室外宣讲。着令工匠赶制矮凳吧。”

容纳百十人室外场地就多了,就是秦州府衙前厅,也能满足这样的要求。

“禀府尊,轨道站点传话,太子殿下将于明日卯时前抵达秦州!”

轨道有独特的传讯方式,听说叫旗语,反正感觉有点玄乎。

韩绛等人,是派了急递在驿站候着的。轨道与国道相伴而行,一旦太子殿下车队进入秦州百里以内,急递就会快马奏报。

现在倒是轨道站点先来了信。

明知道太子殿下不太喜欢迎来送往,可在知道太子殿下车队到达的时间,在秦州的所有文武,还是一大早就等在秦州轨道站点了。

秦州算个大站,这是整个西部的中心,更是未来向西发展的起始点。

所以,在设计秦州站时,预留了大片的空地,为以后成为一个大枢纽做准备。

百十人站在秦州站,没一点拥挤的感觉。

看见马匹了,可……

诸位就这样看着轨道马车过去一辆又一辆,如此庞大的车队,几乎让大家忘记了是来迎接太子殿下的……太震撼了。

几百辆呀!前车已经路过车站,兜着弯进入车站的库房了,可仍然看不到后车的尾……

难不成太子殿下亲征,这是要把东宫都搬来吗?

看来传闻不可信,不是说太子殿下不好讲排场吗?可这样的排场,就是官家出行,也是足够了。

赵曦是真没摆谱,就是下车,也是随随便便的,护卫营对他都熟悉,也没谦让。

看到一帮土鳖一脸的震撼,赵曦还是有点小得意的。

毕竟在现在把将领都召集到秦州,对于这些习惯各自为战的西军,还是有点区别的。

又是在战时,被非议都有可能。

“诸位,别来无恙。现在就不寒暄了,必须先把马车上的军卒和军备先安置妥当了!”

他们不打招呼,是被这场面给珍住了,那咱就先开口呗。

“殿下,所有马车所载均为军备?”

“韩府尊以为是什么?”

赵曦出口时,也想明白了。我嘞个去,真以为自己是个二逼二代呀?

这时候韩绛算是缓过劲了。想来自家兄弟不至于长久以来以一个口吻骗自己……就在刚才那一瞬间,他都怀疑自己那个弟弟一直在骗他了。

而这时候,五万新军军卒也陆续下车,除保留一部分看管物质外,全部向站点中心靠拢集合了。

这时候,这些迎接的文武官员才醒过来……

这都是军备?几百辆马车呀,还是轨道马车,这得有多少军备呀?

难不成太子殿下要打灭国之战吗?

赵曦顾不上理这群土鳖。

“秩序进库,及时掉头,所有车辆不离站,等所有部署完毕后,根据安排,分派符合战车标准的车辆,其余继续负责战时物质运送。”

这一次的马车,有一部分是轨道陆地双用的马车,是可以随时搭接起来做战车用的……这得庆幸有苏颂这位机械大家。

赵曦只做指导性安排,具体细节,是薛向、苏颂和李诫的事。

至于这些迎接的文武官员,既然来了,就先见识见识吧。

第317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

“这是车轮炮?这么多!给我会州一半,可以打到兴庆府去!”

“这是睡袋?不是新军都已经装备了吗?该不是太子殿下要装备全部西军吧?”

“火药弹……哈哈哈,我的最爱!这玩意儿比车轮炮还管用!”

“我的个老娘呀,这以后总不限制吃饼干了吧?话说,这压缩饼干比我家婆娘做的饭菜都香甜。就是都监一直不让吃,说是为备战!”

……

还真是长见识了。

看着随车的轨道兵装运,从车轮炮(就是虎蹲炮加了车轮,并在前面添加了挡板。军卒习惯叫车轮炮,连赵曦这个命名者都挡不住这种称呼的蔓延。)

从车轮炮到火枪,从睡袋到饼干,从火药弹到火药,一辆辆马车进库,一辆辆空车出来,早已空下的秦州站库房,很快就填满了。

“剩下的会给咱们吗?”

“不知道,一会儿问问都监。”

“现在叫指挥……”

哈哈哈,都监成指挥了,自己就是都指挥使……

武将们是跟着马车转的,就那样带着山文甲,哗啦哗啦的也不嫌烦,一趟一趟的跟着看卸货。

而文臣们,虽然也很想看热闹,可文人的那点矜持,只能硬憋着。

首节 上一节 423/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