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476节

在这一刻,应该说,延福宫所有人的心都被净化着……

赵祯不能动,但他心里清楚,儿子的话,儿子的行为,他都能听得到,看得到……只是,自己不能表达。

赵曦在完成整套动作时,一直就那样含着泪,看着自己的老爹……他看到了欣慰,这时候老爹或许是开心的。

没有人上去帮忙,就是皇后娘娘也没伸手。

或许,这本该就是只属于他们父子的时间。

赵曦体质绝对不差,就是这样,再做完了这一番,也是满身的汗。

不过他觉得应该,没有做作,纯粹的发自内心。这一点,所有人都能感受到。

“爹爹……”

赵曦在又一次喊出时,突然福由心至……

这时候没有手机,没有平板,无法书写并让老爹用眼睛来确定他想说的话。

可是,有说文解字呀!

过程很顺畅,也很平淡,任何事发生在太子身上,都能理解。

好……这是赵祯用眨眼皮的方式说出的第一个字。

不管是想表达自己的儿子好,还是表达西征大胜的好,这一字全部囊括了。

禅让……这是赵祯说出的第二句话。在表达清楚这个意思以后,赵祯闭眼了……似乎是疲惫,又仿佛是不舍。

延福宫此时的静谧比刚才更甚。

“爹爹,恕孩儿不能接受!”

很坚决,赵曦拒绝的很坚决,坚决到连娘娘和相公们都诧异的地步。

官家已经这般状况了,太子继位是最正常不过的,这与孝不冲突,即便是太子殿下想尽孝,在国朝大势上,也不该拒绝的。

“爹爹,恕孩儿直言…”

赵曦看了看老爹惊讶,又一次睁开的眼。

“内苑以帝王为尊,国朝也以帝王为尊,帝王繁忙也是事实。孩儿不是非议任何人,但不可否认,一旦孩儿即位,不管是内苑的下人,还是孩儿本身,都无法全身心照顾爹爹。”

“中风并非无恢复的可能,而照料在中风的恢复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是故,孩儿以为,此时孩儿是否即位,并不影响朝廷运行,孩儿不即位有利于爹爹康复。”

第359章 名头真的不重要

这不是赵曦要玩什么高风亮节,对于皇位,如今的状况,赵曦不管是不是顶帝王的名头,都与本质无关。

是否即位,并不影响他已经是大宋主人的事实。

更为重要的是,赵曦认为,老爹如今的状况,应该是对帝王这个位子更在意。

人走茶凉,从来只有新人笑,这是至理,不由人的意志改变。

赵曦没指望这内苑的下人,能对老爹有多深的情感。帝位替换,对于老爹的照料,跟帝位维持原状绝对有很大的差别。

赵曦心里还有他认为不可忽视的一点。

人都是有感情的,老爹执政四十余年,这是一代人的时间。如今的朝堂,乃至整个国朝的士林百姓,潜意识的帝王就是老爹。

在老爹患病之际,自己就这样即位,虽然不存在抗拒,但在情感上不能否认存在怀念。

自己的执政理念,肯定与老爹有区别的。

只要老爹还在位,还顶着帝王的名头,而方略由自己来拟订,给朝堂以及臣民们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在自己正式执政时,就不会存在不适应。

扶上马,送一程,本来就是最佳的政权交接方式。

而现在,只不过是都在被动中采取了这种方式。

这些事,在回程的路上,赵曦已经翻来覆去的想了很多遍,拒绝禅让也是他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太子殿下的态度是坚决的,理由是充分的,情感是真挚的。

而官家眼角的泪,已经说明了一切。

不存在贪恋不贪恋权利,是对性命的不舍。

在场的,特别是那些相公们,没几个傻子,尽管相信太子殿下的情感,也尊重这个说辞,但大家内心如何想,唯有本人明白。

韩琦想看一眼富弼,忍住了。

不管太子殿下背后有怎样的心思,这时候都不是开口的时机。

建议太子即位,还是建议官家收回成命,在这样的情形下,面对两代帝王,作为臣子都无法开口。

拥立之功谁也想拿,在场的所有臣工,都有拿下拥立之功的可能。

可太子殿下是什么人,官家又是什么人,诸位都清楚。

太子殿下并非那种口是心非的性子,历来是有一说一的。这时候拒绝禅让,那怕不一定是真实的想法,话说出口,就真成了真实想法了。

而官家,也从来不是什么大度的人。提出禅让,更多的是迫于形势,自己已然如此,不如让儿子即位,也省得生出龌蹉。

“爹爹,有相公们殚精竭虑的为国朝操劳,孩儿是否即位于国朝并无二异。”

首节 上一节 476/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