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477节

“但如今,爹爹的康复比孩儿即位更重要。爹爹康健一天,就是国朝有主心骨的一天,也是孩儿有依靠的一天。孩儿恳请爹爹收回成命……”

赵曦再一次跪下了,抬着头看着他老爹。

老爹是帝王,还是个从孩童时就即位的帝王,赵曦希望他老爹能理解一点,那怕是理解一点他的心思。

这时候老爹不能开口,只能关注着老爹的神情,不至于忽略一点变化。

“官家……曦儿……”

场面有些冷,皇后开口了,相公们可能也觉得没有劝说的立场,所以她开口了。

可是一开口,居然发现,自己也不能有任何立场。

这时候,赵祯看向了拿着说文解字,还在愣神的陈琳……

可……

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不管是赵曦,还是娘娘,包括这些相公们,总算聪尴尬的场景里解脱出来了。

本来是要公告天下,陛下病重的消息,而这一次,再司马光的润色下,公布帝王身患重病的同时,还添油加醋的公布了太子殿下拒绝禅让的情形和理由。

一时间,配合着太子殿下西征取得大胜,太子殿下的声望再一次在军伍、士林以及市井中达到了巅峰。

是不是有帝王的名头,还真的不重要。

或许在听说皇帝并不病重那一刻,这些年被官家仁慈而受益的百姓,会有一时的感伤……那怕是帝王,也逃不开生老病死。

过后了,也就过后了,养家糊口才是自己该操心的。

就是整个汴梁到处可以见到端着火枪的新军,有十来天,大伙也就适应了。

所以,汴梁还是那个汴梁。

朝堂也还是那个朝堂,只不过原本在垂拱殿处理政务的官家,变成了太子殿下和官家在延福宫处理政务。

还有一个最大的变化,也是现在朝堂最大的事务,就是对太子殿下回程被袭击的处理。

老陈琳确实不是白给的,官家病倒的这几天,整个皇城司也不是吃闲饭的。

“殿下,自官家病倒以后,出宫的人七十三人,公干者十六人,其余有因私事奏请外出的,也有私自外出的……”

老陈琳一直没禀报,主要是不知道跟谁禀报。

“先将私自外出者抓捕,对于因私事外出者,对其办理私事的情况着人落实,凡与实际情况不符者,与前者做同样处置……就是公干者,也要详查具体事宜!”

赵曦说完,很自然的向他老爹投去问询的眼神。

还好,老爹眨了两次眼,这是赞同。就是眼神里也带着赞赏。

“陈押班,将确定有嫌疑的抓捕后,连同工坊城关押的部分人,一并交于朝廷……”

“殿下,此事……”

“陈押班,此事恐涉及多人,甚至涉及到朝堂臣工也不是不可能。内苑下人,无非是通风报信,真正能挑起事端并组织军卒对我袭击,绝不单纯是仅仅内苑下人能做到的。”

赵曦说完,才发现老爹的眼皮不停的眨……忘了,自己遇袭的事,还没有跟老爹说过。

“爹爹,孩儿回朝时,秦州府建议孩儿带五万新军回朝,在潼关一带将袭击之叛贼尽数抓获。如今,孩儿已让新军全面接管汴梁……未与爹爹说明,还请责罚。”

老陈琳一阵惊讶,太子殿下这都回来几天了,对于他遇袭的事提都没提。至于护卫营接管内苑,在陈琳看来是应有之义,别说还有皇城司的参与,就是没有,他也觉得是应该。

赵祯又看向老陈琳…~

善……还好,老爹想表达的,所表达的还是赞同了自己的做法。

赵曦并不想将内苑和朝堂完全割裂开,像这次有可能涉及到内苑、宗亲和朝臣的事,还是由朝廷主导为好。

内苑任意处置了,反倒对全面追查这事没有好处。

第360章 对外强硬之声

或许是赵曦回到身边的原因,也或许真的是赵曦的照料到位……赵曦更多的是说,有专门干活的人。

赵祯的脸色越来越红润了,虽然不至于恢复到病前的可能,但面色中确实少了那种枯槁,没了那种死气。

就是相公们来探望,也是对太子殿下的孝心细心所折服。

这一段时间,朝堂没什么事,应该是没什么事麻烦到赵曦。

赵曦能看到的都是政事堂想让赵曦看到的,还都是奏折。

赵曦没准备把自己当小吏,别说是偌大帝国的帝王,就是后世的一个县级,都不可能事事精通。

朝廷供养着这些臣子,本来就是让他们做事的,为帝王者,没必要事无巨细,作为帝王所做的应该是把握一个大方向。

自己还不算亲政,还没有推行任何新政,也没有需要臣工们完成的政策。

现在,在赵曦看来,是一个过渡期,是自己选择一些事,在具体事务上体现自己施政方略,从而让朝臣慢慢接受的过程。

这段时间暂停了早朝,听不到朝堂那些闲人的碎嘴,增加了集议,倒是看到了相公们的智慧。

挺好,不得不说老爹这一代的相公,还真没一个省油的灯。

该揽的权不丢,该推的事不接,该上交的毫不犹豫的放在延福宫集议。

“殿下,西夏使臣在都亭西驿已经待了旬日了,想让朝廷对西夏王李谅诈新纳的小妾封诰命……”

“同时请求国朝与西夏再设置两处榷场,分别在皋兰城和葭芦河,榷场完全由国朝主导,执行国朝律法。”

首节 上一节 477/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