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714节

演戏演全套,唯有窦卞服法,才能坐实了朝廷东进并夹击辽兵的战略。

“陛下,微臣不委屈!”

窦卞算是明白了,自己这一次,算是于国有功。

“拟旨:着开封府将窦彦法押入天牢,待战事结束处置!”

押入天牢?这……窦卞以为官会是贬黜……

再看相公们轻松的神情……天牢就天牢吧,本来自己就想着会很严重的。

萧卓尔在窦卞被打入天牢的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很庆幸自己当晚便派人出了汴梁,否则这消息很难传出去。

因为,就在窦卞打入天牢之前,宋国再一次在都亭驿增兵了,盘查更加严格。

他确定,大宋是真的要夹击大辽在河北道大军了。

萧卓尔现在只要等,等着宋国新的馆伴使,等大辽给他另外的谈判底线。

“市井传闻,窦卞是因为泄露军机,违反了宋国的保密法令才被打入天牢的。听闻会被问斩!”

“保密法令是当今大宋陛下登基后的第一道法令,听说泄露军机的罪行最为严重!”

这时候跟萧卓尔低声谈论的,是一个送菜的小厮…~现在却没一点平时唯唯诺诺的劲,很庄重。

几十年了,北辽对于大宋的渗透不仅限于官员,各行各业都安排了探知,就跟大宋的皇城司一般。

只不过,大宋的皇城司过分注重内部,而在外邦派遣的人员相对少。

这还是赵曦即位后,让王中正整顿皇城司,加大了对外邦的密谍布置。

就比如现在,宋辽处于战事,都亭驿被看管后,这种无关紧要的人物,就有了发挥作用的余地。

宋臣很奇怪,敢于在朝堂上指责朝廷对辽的政策,却不会私下传递信息……

这些信息用处不大,萧卓尔就这样姑且听着。

战事的都亭驿看管很严,宋国朝堂上那些友好关系用不上了。

“官家,相公们府中的人可以排除。没有进入都亭驿的,也没有与进出都亭驿各式人等接触者。”

不得已而为之。赵曦也不相信自家相公们有叛国投敌的行为,但除了王安石府上,其他谁家都是上百口子人,难免有些立根不正的。

这一次对于国朝太重要了,不得不让皇城司这边防着。

倒不是不相信相公们的口风,是担心不经意的流露会影响大局。

“其他情况呢?”

“回官家,开封府指定的送菜人这几天固定了,一个人,自辽使来了后没更换。”

送菜的?这倒是有点意思了。想必消息也是市井传言,无法探究到真相。

“留着吧,暂时别动他,看好跟他接触的官员,待事后……事后皇城司处理吧。若有官员,一律让其暴毙!”

“另外,两天以内,将自开战以来跟辽使私下接触并有叛国嫌疑的朝臣,先暴毙一部分吧,注意手段!”

公布罪行恐怕又是什么贬黜,又是不杀士大夫,赵曦不想扯这个淡。

都做了什么事,自个清楚,相关人员也清楚,杀一批吧,那怕是他们以为是神明惩罚也好。

这种叛国投敌的行为,不存在饶恕的可能!

第547章 乱象

舆论总是被新奇引导。

窦卞被打入天牢才几天,在汴梁的热度就降下来了……因为有了新的让人议论的话题。

兵部武选司郎中,新纳一小妾,结果有点着急,得马上风了……

枢密院的书吏,休沐时喜欢到汴河岸钓鱼,估计汴河的鱼被他弄死不少。结果遭报应了,今天被汴河的一条大鱼拖进了汴河,再也没上来。

御史台监察御史,与友饮宴,深夜方归。快到府门前,不小心跌入下水坑道了,说起来并不深,但拖上来以后就已经咽气了。

……

死几个人无所谓,每天都有人死去。问题是一天内,居然死掉了十七位官员,还都死法不一样,稀奇古怪的,没一个正常死法。用比较贴切的说法…~这叫死于非命。

市井中嚷嚷的热闹,起初政事堂并未当回事,可朝廷的各衙门都在奏报死人,还都是有点份量的官员,这让政事堂也重视起来了。

“官家,此事非同小可,绝非偶然。老臣以为应彻查!并朝廷应增加兵力巡夜,严格各城门盘查!”

富弼以为是辽夏人在制造混乱……在这个节骨眼上,这样的手段确实可以一定程度上让朝堂乱起来。

“臣附议!官家,此事在市井已经沸沸扬扬,朝廷必须给个说法。臣建议由大理寺、提刑司、刑部、开封府以及皇城司,甚至枢密院合力彻查!”

嗯……听韩琦这话,政事堂应该没有怀疑到皇城司…~赵曦真有心点明,想了想文臣团体那股骚劲,还是忍住了。

有些人心里清楚……

“准了!朝廷迅速组织强有力的调查人员,务必给朝臣一个交代,还汴梁一片清明!”

这个时代的刑侦手段有什么?无非是人证、物证,再多点就是仵作的配合,提刑司抽丝剥茧的推理。

赵曦不认为他们真能还原案件背景,若皇城司真让人牵连了,王中正也该着让位了。

从小王中正就跟着自己,有些手段都是自己指教过的,即便是后世,也未必能暴其真相,更何况如今。

首节 上一节 714/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