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88节

“哦,原来不是玩意儿。失礼失礼,失敬失敬。吾看装束,尚以为是我朝陪侍,原来是大夏太子中允。”

“敢问景……那什么,汝为何未移风易俗?可是自觉愧对先祖?还是说大夏不认可汝?”

不就是扎刺吗?爷也会。

“此乃吾大夏法度,王爷不须多虑。倒是汝以皇子装束,让吾等疑惑。”

还真是国朝人,就凭这白呼劲儿,也不是大夏人能学来的。

“本王没多虑。原本以为大夏必定人才济济,今日见景……那个什么,本王才晓得,原来大夏有回收垃圾的喜好。”

“对了,景那个什么,汝如此这般,汝娘亲可知?汝爹爹可知?汝列祖列宗可知?记得,来年祭祖时节,莫忘了以纸钱撰写汝之地位,可告慰汝之祖先……后辈给他光宗耀祖了!”

赵曦清楚,不管是后世还是当今,只要是汉人,对于祖先的崇拜是根深蒂固的,是融在血脉里的,并不由你为谁服务而改变。

“鄂王爷多虑了,吾之家事,吾自会处置。汝之家事呢?如何?”

我去!赵曦把他祖宗拖出来,本以为能让这孙子多想一会儿他跟祖先交代的事儿,没想到这孙子还真不在意他祖先了。

忘了,既然能做了汉奸,估计也就没祖先这个概念了。

“那个……景什么,本王看汝对吾国朝挺操心,汝有意南归?此事本王倒是可以帮上一帮。太子中允有难度,至于其他……”

这时候赵曦停了,看着对面这少年……嗯,这才对嘛,你就该盯着这个景什么看,否则赵曦也要以为对面的少年是老狐狸了。

“莫要坏吾景洵名声。吾身为大夏之臣,死也当大夏之鬼!”

喊口号都是这两句。一看你就口不对心,刚才爷明显看到你等爷的后话了。

“切!那个……景什么,本王坏汝名声?有必要吗?关键是,本王想知道,汝这般作为,还有名声吗?别扯名声,别玷污这俩字!”

赵曦最后是直白的表达自己不屑了。

“吾景洵如何,吾知之。汝鄂王爷如何,汝可知?伊霍行为之相公,内苑扶养之世子,此方为鄂王爷当虑之事。”

真够难缠的,打不死的小强呀?赵曦终于明白了一句话:人至贱也无敌。

第65章 我就看着你

赵曦不想顾左右而言他,也不是非得逮着人家景那啥的祖宗说事儿。

尽管他知道国朝大统不会旁落,也不是在这场合随便说的。毕竟朝堂还没明确,自己也不到让朝堂明确的年龄,老爹还当年……

若想回怼过去,也只能从对方实际情况入手,可偏偏他一点也不了解。

这朝堂……这鸿胪寺……本来谁也没想到这觐见会成了鄂王爷独撑的场面。

刚才被景洵嘚不嘚几句,有点神游的朝堂诸公,这会儿回神了。

虽然为鄂王爷的凌厉反击见好,可这般死缠烂打非君子所为,再这般纠缠下去,反倒有失国朝体面……

赵曦要知道他们这么想,估计会挨个煽耳光过去!

这类接待事宜,不应该把对方资料告知所有与会者吗?爷若是多少知道点,也不至于现在这般揪人家祖宗玩。

你真当提溜人家祖宗作为攻击的借口舒服呀?

鸿胪寺好像明白了,也都盯着他们看呢。

可如今……那来得及?

“介成兄,着内侍于王爷身后诵读大夏朝堂秘史即可!”

王素可是知道赵曦的能耐,这时候也只有这样,尽量让赵曦知道点大夏皇室的猫腻吧。

“可行?仲议兄,此事不可闪失呀。”

“汝可听闻鄂王过目不忘?姑且试试吧!否则如此纠缠,胜之不武。”

唉,都是这论调!要搁赵曦的本意,就揪住这景洵的祖先,用他祖先打他脸。先把这孙子干翻再说。

至于朝堂立储,有些事根本就不该是当着外使能扯的。

景洵这孙子了解国朝故事,不干翻他,根本就没法从这团麻里脱出来。

当赵曦跟景洵纯粹扯淡时,一直就分心听这中正在背后诵读,都是些西夏秘史之类的信息情报。

“那个景什么,其实本王一直很奇怪,汝为何对继承大统的事儿如此热衷?”

“本王知汝为太子中允,却也知汝为没藏家的座上宾,本王更听闻,如今没藏王后已有身孕。”

“汝这般纠结大统继承,可是因汝所效忠的大夏太子,或是没藏后族私下与汝透露过什么,让你产生联系,从而想从本王口中知晓大统继承规矩?”

“既然汝如此急切,本王倒可让汝知之一二,也可让汝在选择恩主时有所准备。”

“大统继承,于国朝有其特定规矩,自有陛下与朝堂诸公议定,此为一。”

“能不能继承大统,跟是不是太子,跟立储迟早并无多大关系。继承大统,最大的特点是不确定性。不确定汝该懂吧?”

“作为汝之祖族的国朝,本王出于怜悯和善意,提醒汝在选择恩主时,切记慎重行事。”

不攻击大夏混乱的朝堂,只是出于好心提醒景洵……赵曦即便真的是这样,也没人会信。

两三句,形势大反转。

这时候脸色和神情精彩的是大夏的遣使了。

从那个太子开始,一直到并不靠前的景洵,一个个本来轻松看热闹的神情,顿时绷紧了……

首节 上一节 88/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