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89节

不奇怪,毕竟这并不是大夏什么机密,就是景洵此类还属于边缘的朝臣也是知道的。

“口舌之争而已。鄂王爷居然如此精通。

又换一个?看这个是个一撮毛,应该是个大夏本族人了。

“汝又为何人?”

唉!这鸿胪寺真的不怎么称职,大夏秘史姑且不说,这一个个的人物总该让自己知道吧?

人家一个个来,人家也没那个什么尊卑有别,人家也不在乎地位,可以随便插话接茬。

而自己这边,一旦自己开口了,除了这两个本家堂伯,朝堂相公,就剩下老爹了。

问题是,朝堂相公……贾昌朝还是陈执中,如今看来也不是个脑子敏捷的,或许压根就是跟本家堂伯一样,看热闹的。

至于老爹……还是算了吧!都能被自家的臣子怼的没话说了,跟别人斗?估计还觉得丢份吧?

反正自己还是个孩童,可以任性。

“回王爷,此乃大夏正旦使,没藏都令。”

哦,这下赵曦明白了。本来自己还是随意猜测,现在嘛……赵曦不再说话,就看着这个没藏什么跟大夏太子,目光就在他俩人之间换,不再看其他人了。

口舌之争真的没必要,尖牙利齿占上风也有损自己形象。

既然你觉得口舌之争不合适,爷不说话,就看着你俩。

有句话叫此处无声胜有声。别看赵曦是个孩童,可他的眼神没一丝孩童的稚嫩。看着没藏都令和宁令哥的眼神里,让人产生无穷的遐想。

别说大宋朝堂的诸公,就连大夏的遣使们,都不由的看着没藏和宁令哥……这场面,真有点诡异。

时间不长,那怕就一瞬间,只要把意思传递喽就行了。

同仇敌忾的情绪,早让朝臣们忘记了赵曦是未来的君王,也忘记了君臣制衡的宗旨。这时候他们只知道,是鄂王爷让他们舒爽了……

唯有赵允让,这个曾做过备胎,儿子又一次做了备胎的王爷,心里有深深的无奈感。

还有那个从来都被口舌之争伤害的帝王。赵祯此时是从未有过的惬意……曦儿本来只是来走过场的,结果却独自撑起了与遣使交锋的大旗,还如此轻松写意。

“素问鄂王爷聪慧,今日吾大夏有不解之嬉戏,还望鄂王爷不吝赐教。”

又是这个景洵!让没藏都令跟那个太子在被关注一会儿不好吗?你这个背祖求荣的家伙也可以有个正确的选择呀?

多好的情景,非得打断了!

赵曦顿时觉得无趣了,最有趣的事儿就是刚才……整个大殿静悄悄的,然后所有人都看着大夏的正旦使和实际上地位最高的人。

多好玩呀!至于嬉戏?边陲小民,能有什么好玩的?再说了,你一个叛逃者,指不定拿祖宗的遗产去那边献好了呢。

赵曦没搭理他,反正刚才也是景那什么的叫着,压根就没把他当人看。

赵曦原本的身份,最见不得这类人!背祖忘典的玩意儿。

可人家没觉得被无视,说完话便招呼身后的跟随,摆开了场面……

别看是国朝弃之不用的垃圾,去那边还真有点谱了,不用做杂事儿了,都带着大夏的下人了。

第66章 何事得意

也不知道是这朝堂的士大夫是读书读傻了,还是说压根专门拆台的。

若所有人都不搭理那个景洵拿出来的破玩意儿,他只能是尴尬的收回去。

结果……

唉,赵曦都想骂娘了。人家刚摆好,自家这边就一阵惊叹声。

不就是阿拉伯数字吗?……不对。这里怎么会有阿拉伯数字?

赵曦在资善堂也有数术课,可都是用算筹的。赵曦真不知道阿拉伯数字是什么时候传入的,可此时居然出现阿拉伯数字,让他也有些惊讶了。

若没有前朝后期的混乱,若是国朝武力强悍,估计应该早就传入国朝了。

一个吐蕃、一个大夏,再加上往西的回纥,把整个通往西方的通道切断了。

那什么景洵,把九块上面写这阿拉伯数字的木块,随随便便的丢在案桌上……

不解释,就那么丢着……啥意思?你这样丢出来,不说要求,不说规则,让人猜吗?

也就是最简单的九宫格而已,显摆个屁!

可满殿臣工居然没人吭声,反倒躲闪着目光。

不对呀,不是说九宫格是河图洛书的演变吗?为什么这群号称时代精英的朝臣没人吭?

阿拉伯数字……赵曦恍然了。

“此标识分别代表一到九,这是一……如何将九个数字排列,让其不管横竖,或斜,三个数字相加,均为十五。”

那个景什么,好像卖弄够了,开始解释了阿拉伯数字。

赵曦以为,这下该有人出头了。可又一阵居然还是没人吭。

“鄂王爷,素问汝聪慧超于常人。如此雕虫小技,可否请指教一二。”

爷只是留给大伙玩了,你还来劲儿了?

这景洵得意洋洋的,还带着嘲弄的意味。

首节 上一节 89/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