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897节

赵曦对着沙盘,手指不停的移动,让诸位内阁大臣都能明白自己想表达的意图。

“官家,偏师若打下肃州,治所在甘州的西夏甘肃军司势必北上。少部留守很难完成固守肃州的任务。”

“一旦肃州失守,不仅仅是沙州、瓜州的战果会前功尽弃,就是偏师也会被黑水镇燕军司与甘肃军司围歼!”

地图都看的明白。官家的谋划是很好,但这是建立在甘州大甘肃军司对肃州不予理会的基础上。

或者说,正面战场推进很快,对兴庆、银夏一带已经形成了威胁,否则,甘肃军司绝不会放任偏师的行为。

文彦博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诸位内阁也认同。

毕竟,在正面战场不能顺利推进的情况下,过于依靠偏师的转战,对于偏师负荷太大。

劳师远征本来就是偏师的现状,更何况再继续压榨这支疲惫之师呢?

偏师的意义在于回猎兴庆府时的出其不意。

能打一路并稳定一路,最终与正面的几路大军会师,偏师都已经算大功了……切断了西夏人西逃的路径,让西夏惶恐,这就是大功。

“诸位请看河湟……一旦正面战场解决了推进受阻的困境,几路大军的推进都会有所加快。”

“折继闵之于河湟,放弃往东进军,将东面的侧翼交于狄青的秦凤路。而折继闵部作战目标以打下凉州为据点,而后北上。”

“只要折继闵部北上,拿下甘州应该不是难事,同样,折继闵部完全可以接替偏师完成打通河西走廊并阻击西夏人西逃的作战任务。”

“诸位,朕甚至想朝廷尽快遴选官员,随军出征,或者是苏辙在青塘一带遴选官员北上,接管沙州、瓜州、肃州乃至甘州、凉州!”

“官家,偏师北上可议!只是官员接管这些州府治政事宜,老臣以为,最好是放在平灭西夏之后为妥。”

富弼认为官家有点着急了。

这战事才刚开始,甚至可以说,战事从开始就不太顺利。

官家这时候就考虑地方安靖的事,确实有点着急了。

从战略部署上,偏师北上,折继闵部改变原来的作战任务,这都无所谓。

可是,这时候就考虑接管收复的州府安靖……官家真的不担心这一次大战无功而返吗?

当然,富弼也没考虑过国朝这次会出现败局。军备上的优势太明显,各路大军自保是绝对没问题的。

唉…~赵曦暗自叹息了…~朝臣还是没有必胜的信念呀!

第709章 官家曾说过

确实如朝廷所预料的,王韶他们拿下沙州后,不得不暂时停了继续东进。

甚至在朝廷新的作战计划从当金山传来后,仍然没有解决好瓜州安靖的事务。

这一次,朝廷明确了,偏师并不是借道路过,不是打下一城丢一城,而是需要他们把打下的城池都稳固了。

同时,朝廷对偏师处理沙州的策略大加赞扬。

可这瓜州咋办?

“大帅,实行不行,从明日起,末将率军挨个大族杀将过去!”

在沙州待的太久了。故技重演并没有使沙州乱起来,甚至军卒伪装挑动,都没有形成乱局。

王舜臣憋不住了!大不了杀呗,又不是没杀过!

他就是个杀才!

围点打援,用四五万装备了战车火器的国朝新军,围剿没见识过火器之利的西平军司万数人,整个偏师四五人才能均到一个,根本就没过瘾!

本以为偏师做奇兵,可以大肆杀戮的,结果没一场痛快的厮杀。

再说这瓜州,好歹是西平军司的治所呢,驻防的队伍太菜了!本以为可以有几个来回,鏖战几日呢。

结果,这西平军司就扛了一天,当火药弹轰开城门后,入城居然找不到西夏人军卒了,倒是遍地都是西夏人铠甲。

谁都知道,原本属于西平军司的骑兵,除了逃走的部分,应该有很大一部分已经直接变成平民了。

这都多久了,整日就干安靖的事了,紧张兮兮的,动不动就有箭矢钻出来。

进城后折损的军卒,比攻城的折损还厉害。这叫什么事呀?

关键是,大帅始终不让清扫!

王舜臣说完,没人吭气!其他人是赞同,而王韶是不知道该怎么回。

从朝廷的回复中,诸位已经知道,正面战场的各路大军,曾经受阻,也知道现在各路大军已经将困难解决了。

而他们,需要转战黑水镇燕军司,然后在回猎兴庆府。

时间对于偏师而言,确实有点紧。

搞不好,他们再继续在瓜州耽误下去,折继闵很可能率军直接打下肃州了…~这是偏师的所有将帅都不希望出现的。

“明日起,瓜州戒严,全天候军管。通知到瓜州所有子民,限期三天,必须上缴所有制式武器,包括弯刀、弓箭等所有。”

“三日后,大军将全城搜索,凡藏匿制式军备,一律按军卒藏匿对待,杀无赦!”

王韶也知道,他们真不能在瓜州继续耽误了。已经别瓜州的混乱拖的太久了,作为有作战任务,并承担着逆转战局的奇兵,偏师不能一直这样陷在沙州的困境中。

他王韶能在河湟开边,并不只有怀柔之术,同样也懂得屠刀怎样用!

瓜州,果然不是沙州可比的。

首节 上一节 897/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