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908节

西夏人会大军袭扰粮道?种诊有些不信,他经历的战场也不是一次两次,可以说他种家之所以成为将门,就是从西夏人判出才开始的。对于跟西夏人的战争,他还是清楚的。

“传令吧。这一次一定要把所有的兵站全部跑遍,告知所有粮道兵站的校尉,一旦遭遇大部队的西夏骑兵,朝廷命令,务必以保全性命为主······”

这命令有点含糊,可朝廷就是这个意思。没办法,种诊即便有自己的判断,可依然严格执行着朝廷的诏令。

“大帅,前方作战现在比以往更需要军备物资,不说西夏不可能大军袭扰粮道,即便有,不是应该拼死保住粮道吗?”

种家的家生子,自然的随从,也敢这样实话实说。都是跟着老经略公在环庆长大的,对于战场时怎么回事,谁也大概清楚。

“朝廷诏令,必须执行。被废话了,赶紧的吧,今天还能跑几个兵站,骑兵队分开吧,分两队,争取尽快把命令传达到。”

种诊不信,但兵站的那些新军没有不信的,在问清楚撤退集结地点后,就开始打点行装了······

“去问问怎么回事?为什么他们会认为是真的?”

种诊更加疑惑了。

“回大帅,兵站说这些天运送到高遵裕部的物资,足够让五六万人硬抗西夏二十万大军围攻半年而不缺军备!”

种诊是粮道守护的领军将领,可他从来也没关注过轨道运送的数量,这是规矩。而现在,当他听到这样的消息时,也一时愣了!

小弟是高遵裕部的副帅,到底发生了什么,他急切的需要知道!

粮道一直延续到横山,甚至到了高遵裕部的前线。种诊便亲自向北传令了······

“兄长,朝廷诏令不应该只是让你部放弃粮道吧?”

“嗯,还需要集结队伍,形成作战编制,伺机作战······可为兄不认为有作战的机会,粮道守护毕竟属于后方了。”

“兄长,执行吧!很快你部也会是作战的主力了!”

这算怎么回事呀?搞半天种诊还是没清楚了。

第721章 这才是谋略

种诊不得不相信了。

当粮道上第一股狼烟点燃时,他就知道,朝廷的诏令没错。

粮道一般是袭扰,小股骑兵的袭扰是不可能点燃狼烟的。

一开始,朝廷要求兵站准备狼烟,他就觉得多余,没想到······不对,应该说是朝廷在开战之初就已经为这一天准备了。

所有的命令已经下达了,种诊不再需要去任何一个兵站去指挥撤退,他只需要在集结地等着,等所有军卒撤回来以后,对兵站军卒编队,真正投入战斗。

这时候,种诊还是没明白,不明白战局突然怎么就变成这样了……通往高遵裕部的粮道都放弃了,那高遵裕部该如何?

种诊倒也不至于狭隘的去担心小弟种谊,既然是将门,没有谁家可以逃脱战死沙场的亲人。

可那可是五六万军卒呀!

“回禀大帅,所有兵站全部集结到位!”

“折损多少?”

“应到五千四百人,实到四千八百七十三人!”

唉……没有战车的新军,那怕是全是骑兵,一样难以跟西夏人对战呀。

守护粮道的队伍,因为职责的原因,国朝全数配备的骑兵,而且是骑射能力相对出众的。可真要与西夏骑兵对攻,始终还是比不上的。

“各自遭遇了什么情形?”

“大帅,西夏人不是袭扰!末将问询了所有校尉,每一处兵站遭遇的骑兵,都不低于两千队。也就是说,整条粮道上出现了至少四万西夏骑兵……”

“大帅,那个……那个,末将汇总了各兵站的情报,西夏骑兵在攻击兵站以后,全部整队北去,也就是说,西夏人已经切断了高遵裕部与国朝的联系…~”

随从很想说:四公子那里危险了。看了看指挥部里校尉们,终还是没开口。

大帅应该清楚的。

种诊清楚个啥?啥也不清楚!在此之前,他还是辅助性的军伍长官,从现在起,按朝廷诏令,他就成了作战队伍的将领,可做什么战,自己还没明白呢!

“种诊听旨……”

种诊正郁闷着,突然在校尉中有一人出列了……

“令种诊为横山道游击将军,率兵站常驻骑兵五千人,为横山道游击,执行骚扰西夏营帐的作战任务……”

种诊还没反应过来,已经宣旨结束了。种诊就愣愣的看着那名校尉,看着他走近自己…~

“大帅,末将石得一,就职皇城司,自今日起在大帅帐下听命。这是朝廷密旨,末将无权宣读,大帅请旨吧……”

种诊继续愣着,愣到手里多了份那位校尉双手捧上来的圣旨。

种诊几乎是下意识的,机械的打开了圣旨…~说是圣旨,这却比一般的奏折还要长。

原来是这么回事!种诊算是明白了。明白了小弟告诉他,他即将作为作战的主力,明白了为什么朝廷要放弃粮道,明白了兄长对小弟陷入困境而丝毫没有异动!

这时候,种诊才算知道了朝廷的整个大布局。

……

“当下才让种诊知晓,不知这种诊有没有不快?”

前线基本在按照设定在进行,赵曦的心情是有些轻松的,也有心情在议事之余闲聊。

“不管有没有怨言,朝廷的作战任务他必须得交出答卷来!”

首节 上一节 908/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唐朝好岳父

下一篇:明末不求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