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142节

李来亨和高一功两人都被勾起好奇心,高一功便问道:“那四句诗必定是深合民心,如何写的?”

方以仁诵读道:“宫殿新修役万民,福王未至中州贫。弦歌高处悲声壮,山水玲珑看属人。”

柳敬亭点了点头,夸赞说:“方先生博闻强记,确实是这四句。我估计粗通文墨的人绝不会写出来这样好诗。你看这‘福王未至中州贫’一句多么愤慨有力。若不感之极切,恨之极深,这一句是写不出来的。”

“这第三句的‘壮’字和第四句的‘看’字都用得很好。细品第四句诗意,这‘山水玲珑’四字既明指福王的花园,也暗指天下江山。”

高一功听罢十分愤慨,他骂道:“福王同洛阳百姓有这么多的血仇,也难怪元帅攻打洛阳是这样的不费吹灰之力了。只可惜……只可惜元帅禁止我们杀戮洛阳的文武官吏。”

他说到一半,又看向李来亨,道:“来亨你也禁止杀戮被拘禁在王府内的那些乡绅吗?实在遗憾!”

李来亨放低声音,慢慢解释说:“元帅已有命令,不许我们任意杀戮明朝的文武官吏、乡贤士绅。何况我们在洛阳杀掉几十、几百个乡贤,也无济于大局,若要杀……”

“若要杀,就要干一票大的!”李来亨森然一笑,露出大半牙齿,看的方以仁心中一惊、背上一寒,忍不住颤了好几下。

李来亨之后又对柳敬亭说:“豫抚的事情还要多谢老先生相助,如今中州丧乱,我们即将撤出洛阳,不知道老先生下一步落脚何处?”

柳敬亭抚须含笑说:“老朽已经年迈,是无力跟随小将军去熊耳山、伏牛山中隐居。我已经准备前往江北或湖广,或许将到武昌和淮安也说不定。”

李来亨心中也知道柳敬亭应该没有很强意愿加入闯军,他在天德王的事情上帮助自己,多半也只是出于一种对义军的同情和好感。

这种基本的好感,距离使他加入闯军,那就还差很远了。

李来亨也不以为意,反而又让方以仁给柳敬亭安排一些盘缠。

等到送走柳敬亭后,李来亨才坐在回廊中的座椅上,对高一功说:“目前中州的乡贤少则占地百顷,多则千顷万顷也并不奇怪。等我们腾出手来一定要设法处置这些家伙。”

方以仁不知想了些什么事后,说:“江南号称富庶,实际上贫富悬殊。以苏州一府为例,有田的人只占十分之一,替人家做佃户的却占十分之九。”

李来亨用鼻子哼了一声后,接着说:“河南因为亲藩甚多,土地问题甚于天下。本地的豪绅乡贤,往往都各畜健仆千百,上结官府,外连响马,内养刺客,横行府县。平日夺人田宅,掠人妇女,不可胜计,嬉戏之间,白昼杀人于市,无人敢问。”

他将双手怀抱在胸前,看着花园中的假山奇石,道:“有土必有势,有势必有土。无土不豪,无绅不劣。这是一定之理,到处老鸦一样黑,天下间有如觉悟的乡贤个人,绝无觉悟的乡贤群体。”

高一功连连点头,愤愤不平道:“等到闯军腾出手来,一定要解决干净这班败类才是!无数小民整年辛苦耕种,不能一饱,负债累累,卖妻鬻子,稍遇灾荒,成群相偕逃亡,饿死路途。天下最大的不公,就是土地,就是乡绅,我们不解决这号人,天下是不会太平的。”

方以仁是桐城名门、豪绅之家出身,他听到高一功话中带有的恨意,自然忍不住一阵后怕。

不过黑秀才思维敏捷,他没等一会儿,便想出一套思路,对李来亨说:“天下大乱的根源是土地不均,将来闯军大可参稽往古计口授田之制,俯察近代土地侵占之弊,大刀阔斧,施行均田,作根本之图,杜祸乱之源。倘能如此,就真正是救民于水火了。近世士大夫中有识之士,也深知这土地不均之弊是天下大乱的症结所在,常提出均田之议,欲解民困。”

李来亨用玩味的笑容看着方以仁,说:“刀把子攥在有田有地的人们手里,要割他们自己身上的肉,流他们自己身上的血,恐怕不太现实吧?”

李来亨到河南以后,见到洛阳附近如此浩浩荡荡的流民队伍,对于土地不均、贫富悬殊的问题,就更加留心。他暂时还不想迈太大的步子,但是对于如何对付乡贤士绅、之后如何在地方上建立统治,李来亨其实已有了一套被南明历史证明行之有效的办法。

这个办法具体推行,或许还要根据后世更先进的经验做一些改革,但整体框架,一定是有效的。

想到这里,李来亨便挥挥手,向高一功和方以仁两人表示不再谈这个问题了。

他接着说道:“郭君镇送来急报,说开封方面的战况并不乐观。都元帅离开汝州以后,星夜急走,直抵汴门。可惜启翁的诈城之计被巡按高名衡看破,城内的藩王周王为保命也急忙搬出王府中的大量白银,鼓动亡命之徒进行抗衡。”

“袁宗第挖城墙穴城攻击,但被开封守军以悬楼破解。玉峰叔赶制了百余座云梯强攻,但也被官军以火炮击破。”

李来亨拍了拍手,总结道:“都元帅围汴不利,而保定总督杨文岳也督率总兵虎大威部星夜渡黄南下。李仙风应该也已经收到这些消息,这可能会对他的决策判断造成很大影响。”

高一功皱眉问道:“来亨你的意思是,李仙风会因闯军攻势不利,终止和我们的合作吗?”

第159章 不见洛阳花(二)

方以仁则替李来亨回答,说:“李仙风不会这样想,恐怕他想的是不愿意在洛阳等我们五天之久。而是急于想要赶回开封去解围,不然无论如何他的巡抚官位是保不住的。”

李来亨呵呵一乐,笑道:“乐山你说的也不全对,李仙风和高名衡是政敌。我想他此刻心情一定是错综复杂,既想要赶紧回开封解围,又想要闯军干脆攻破开封,将高名衡杀死以后,他再回去‘买’回开封城。”

“李仙风这么纠结,我就给他一个台阶下!”

高一功还不明白李来亨的用意,而方以仁则显露出半分明悟的神色。李来亨不再细说,带二人进到王府花厅中召集洛阳城内的军官们商议了一些军务后,又嘱咐庆叔的副手张玉衡加快速度搬运洛阳城内的物资。

大家在花厅中坐定以后,李来亨捧起一盏带盖儿的雨过天晴暗龙茶杯,感叹说:“福王真懂得享受,茶杯都用的这样讲究,连托盘都是嵌螺朱漆梅花色。更别提他喝的那些玉泉泉水和阳羡春茶了,样样都价值千金。”

在洛阳城中负责统计和搬运物资的张玉衡是个十分温润的青年人,他说话很慢,但颇有条理,向李来亨具体讲解了这些茶具、瓷器和茶叶的价格。

不惟是李来亨,便是世家出身、见多识广的方以仁都被福王的奢华所惊吓到了。李来亨忙不迭吐舌道:“好家伙!那刚回洛阳时,我一口喝干茶壶,是喝掉了多少人的口粮?”

他赶紧丰富张玉衡说:“幼安,这些贵重细软的东西,你也尽量不要遗漏下来,想不到它居然这样值钱!”

张玉衡苦笑说:“这些名品确实价值连城,只是我们运入山中,便不值一文,实在没有什么用处。”

“嗯……”李来亨沉思一会儿,点点头说,“幼安说的也对,这些天下名品拿到熊耳山中并不比一个破碗用处多些。只可惜我们现在缺少‘销赃’的渠道,不然将他们卖到武昌、南京去,可就真正是价值连城。”

张玉衡若有所思问道:“掌哨手中已经搜罗了不少行商和账房,只是这些小商人手中渠道都无法贩售福王库藏的精品珍宝。若有机会联络到湖广、江右商帮,或许可以凭借汉水和长江销贩战利品。”

“嗯……”

闯军从洛阳缴获的大量物资中,除了可以直接利用起来的粮食和甲仗以外,像大量金银也可以用来向地方住民套购物资。

而一些珍宝,变现难度就比较高了,金银首饰还可以熔铸掉。但一些珍珠、玛瑙、琥珀、宝石,还有更多名贵的瓷器、书画、刻本,就非常难出手了。

“可惜我们没几天就要退入熊耳山和伏牛山中了,将来大家还是要有所留心,设法同湖广、江右的商帮建立‘销赃’渠道。”

历史上的晋商因为同关外异族一些不清不楚的关系,而饱受争议,甚至存在“奉旨卖国”、“奉旨汉奸”的嫌疑①。李来亨知道商人的秉性是为利润而生,只要能有机会建立联系,他不相信湖广或者江西的商人能够阻挡住庞大利润的诱惑。

只是想到商人逐利的本性,李来亨也觉得自己之前所想,用行商、账房、江湖人来建立基层统治的想法,确实也太幼稚了些。

乡贤士绅这样的地主不可靠,商人和手工业者也不一定就可靠。

可惜啊可惜,李来亨着实痛心自己手上没有一本《明末社会各阶级分析》,来明晰到底谁是我们的伙伴、谁是我们的敌人。

破产的失地农民,毫无疑问是最可靠的力量。

至于其他要去团结的阶层和人群,李来亨现在也没有一个完全清晰的答案。

首节 上一节 142/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