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216节

他奉李来亨的密令,利用红队和恳德记在黄安、麻城建立的商号据点,先是拱火,在幕后怂恿一些市民制造舆论,要请朝廷拔擢梅之焕换掉无能的宋一鹤。

等到舆论形成,点燃宋一鹤和梅之焕的矛盾后,再攻势一转,横跳到宋一鹤这边。借着送万民伞的理由,进入抚署,进一步策动宋一鹤直接对梅之焕下手。

萧维崧的策略是要驱虎吞狼,但核心则在于宋一鹤和梅之焕之间早有矛盾,即便没有人去推波助澜,他们最终也势必形成对立之势,而没有朝廷背书支持的沈庄军,本质上一样会危及到崇祯的统治秩序,梅之焕又岂能长久安于其座呢?①

他今天头系方巾,身穿儒服,特地打扮成书生模样,文质彬彬,很给人好感。为了博取宋一鹤的欢心,除了那卷闯军从福王府府库里缴获来的夏圭山川图外,萧维崧还另外根据宋一鹤的喜好准备了一些从九江采购来的奇花异石,此时一齐送入巡抚衙门之中。

为了策动宋一鹤来对付沈庄军,萧维崧花费已不止万金。不过就像李来亨说的那样,“咱们只要把账记清楚,回头拿下武昌,这些钱财还不是照样拿回”,闯军做的实是无本买卖。

他面见宋一鹤时,先做出惶恐之状,伏在地上出首道:“还请抚台大人知晓,小人不过在麻城安心做百货买卖,孰料得一班乱民愚夫聚众闹事,焚香祷告,形同造反,又写成什么万人信,要请朝廷更替楚抚。小人一时激愤,便出言讥讽,这些乱民居然因此冲入店铺之中,焚烧铺面、抢去货物以千金计。”

“小人与梅之焕素未相识,可此事概因梅之焕而起,乱民捣毁商铺以后,还不许小人再到麻城经营店铺。小人只得投书沈家庄,请梅之焕出面调解,却为梅家赶走,事已至此,只能申诉于抚台,求得公道。”

恳德记在麻城的商铺被乱民捣毁是真,不过这乱民自然也是萧维崧自导自演,自己请来的职业无赖。

不过这些话落在宋一鹤的耳中,那就完全变成梅之焕自导自演,收买邑人大造舆论,想要抢夺自己的楚抚之位。

“本朝自来并无本地士绅出任本省之官的先例,天下间怎么会有愚民真的蠢到让梅之焕来做楚抚?这背后一定有人主使啊。”

宋一鹤眯起眼睛,做出一副情况尽在掌握之中的样子。他身边的子侄幕僚们也纷纷点头,都说必是梅之焕在幕后主使,妄图要挟朝廷,索要官爵。

宋一鹤又感叹说:“朝廷近来多有召募义勇,以备勤王之议。我早听说梅之焕曾经上疏朝廷,说黄麻寨民多出劲兵,应申详约束,开导忠义,招徕豪杰,练成劲旅,以资剿寇之用。现在看来梅之焕的义勇练的不怎么样,这豪杰亡命之徒倒真是招揽了一大批。”

“招徕亡命,真是悖逆之人!”早收了萧维崧一大笔贿赂的宋一鹤族侄这时恨恨道,“若非蓄意谋反,梅之焕用意又是什么呢?大人,今早麻城那边还送来一封书信,说是小李贼攻破大别山山寨,兵锋已及至黄州府,沈庄军有意出兵恢剿大别山,要请武昌协助。我们早前一再催促梅之焕出兵,他都动也不动,此时却如此积极,难道不是有阴谋在怀吗?”

萧维崧也伏地磕头道:“前月梅之焕幼子成婚,参加婚礼的宾客竟然有数千人之多,这等威势真不下于任何朝廷疆吏。沈庄军兵力更有万人之众,随州小李贼兵不过数千,梅之焕讨之甚易,此时来书请求官军协力,确有难以理喻之处。”

郭君镇讨平大别山的山寨武装以后,确实对相邻的黄麻一带造成巨大威胁。附庸于闯军的一些山寨,还时常利用大别山南麓的掩护,进入较为富庶的黄州府内掠粮。

沈庄军作为保护黄麻乡里的团练武装,当然负有抗击闯军入寇的责任。只是梅之焕也知道湖广巡抚宋一鹤近来对他越来越忌惮,这才没有擅自行动,而是先写信到武昌做通知,却没料到这种做法反而更激使宋一鹤下定决心,要把梅之焕和沈庄军一起铲除。

“梅之焕的声势竟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宋一鹤听到萧维崧所陈梅之焕幼子婚礼上宾客数千人的盛况,立即感到自己对梅之焕低估太多。这人要的恐怕不仅仅是自己的楚抚之位,而是所谋甚大啊。

自古以来,乱世之中必有奸雄之辈,这个梅之散财结客,招募亡命,聚众万人之多。宋一鹤以己度人,绝不相信世上会有人散尽家产做这种无本买卖,既然梅之焕投入这么大,那他所图谋的就一定更大。

湖广兵力分守各地已很吃紧,如今又有这股十分棘手的小李贼纵横随州,确实是野心家趁势而起的好局面。

如果自己未洞见梅之焕的阴谋,傻乎乎将不多的抚标机动兵力调去黄麻,协助沈庄军恢剿大别山,被梅之焕偷袭一下,那可能霎时间三楚就要变成糜烂之局。

“可怕,可怕,太可怕了。谁能料到素有清誉的梅之焕,居然是个野心勃勃的活曹操!”

===========================

真实历史上的沈庄军即受到地方督抚大臣的打压,在梅之焕死后自行瓦解,余部汇入蕲黄四十八寨,最终被投降满清的左镇将领徐勇灭亡。

沈庄军是明末地方士绅的一次自救努力,但同清末的情况不同,朝廷从未给予士绅团练强力支持,等到崇祯十六年崇祯清醒过来,终于想要大办团练的时候,却再也没有时间了。

不过即便崇祯很早就能够给予地方士绅兴办团练的权力,也可能更早激化地方士绅和督抚官吏间的矛盾,造成如麻城梅之焕、东阳许都等等自带干粮者的悲剧性下场。

第250章 沈庄军事变

“抚台大人,沈庄梅家在麻城素有慷慨好施之名,黄麻一带任侠亡命之徒多受其恩德。梅之焕又素来喜好结交桀骜之士,勇侠轻非者也多从梅家子弟游,他又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势力滔天,绝对不能轻动啊。”

萧维崧继续给宋一鹤拱火,他嘴上一再力陈沈庄梅氏在麻城地方的势力有多么强大,看似是劝说宋一鹤不要去针对梅之焕,实则还是要把梅之焕架到火上烤,刺激宋一鹤尽快做出决断。

宋巡抚本来就因为无法调动沈庄军一事,对梅之焕心存芥蒂,如今又被萧维崧上了眼药,误以为梅之焕真的存有“欲夺楚抚之位”的野心,对其偏见自然又加深数重。

其实宋一鹤和梅之焕也算是故交,梅之焕毕竟是曾经贵为甘抚的致仕高官,作为一方荐绅,怎么可能会啸聚山林呢?

可是权力使人昏狂,宋一鹤深怕自己湖广巡抚的官位有所动摇,再也看不到其他东西,完全坠入萧维崧的话术之中,目中已把梅之焕当成了一个昏厥欲狂的疯子,又怎么想得到自己才是发狂之人呢?

“梅之焕收买亡命,聚众万人,又欺世盗名,骗取黄麻搢绅拥戴之心,恐怕所图极大。”

现在宋一鹤不光是因为他自己个人同梅之焕的旧怨而发愁,还真的开始觉得梅之焕可能存有造反的野心,若让他成功,湖广必成糜烂之局,天下亦将为之动摇。

想到这里,宋一鹤心中居然迸发出一股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来:此非天遗我之大任?

若枭杀梅贼,收取此功,督师之任不啻已到手中!

但他又感到如果真如萧维崧所说,梅之焕在麻城的势力这样强大,简直是一手遮天,自己未必能够顺利处理梅贼。

一旦处置失措,那正在风雨飘摇之中的丁启睿肯定不介意先搞垮自己,转移一下皇上的注意力。

务必谨慎行事。

他又敛声问萧维崧说:“萧掌柜,梅之焕当真有不法之心?他聚众万人,一旦处置失当,必将糜烂一方。黄麻数十万百姓商民,性命家产全系于此,你可万万不能胡说八道,定当与我如实交代。”

萧维崧是江西临江府药材商出身,作为行商走南闯北,又拜在说书艺人柳敬亭的门下,看人的功力很有几分火候。

他只听完宋巡抚这两句话,就立即猜度出了宋一鹤内心的真实想法,当即便将额头磕在青石地板上,用力碰出一道血迹,哀嚎道:“梅之焕阴结亡命,所图无非二者,若非流寇,便是大人。如今黄麻一带皆已成为梅之焕私人之地,小人商铺尽为其党徒所毁,居无定所,经商无门,一心所念,便是请大人早做准备,以免事发以后,三楚为之涂炭。”

宋一鹤和他的子侄幕僚们相顾失色,他那班毫无才具、全因裙带关系跻身幕府的晚辈,这时已全是惊惶神色,只有一个年长些的族侄还算稳重些,贴到宋一鹤耳边急言道:“未料梅贼实力伸张已到此地步,若不尽早办理此贼,恐怕将来事情无法收场。”

“嗯……但梅之焕贼行尚未显露,何况此时流寇横张于随州,事若有变,朝廷必以我致成激变为罪,萧掌柜熟悉黄麻人情,又亲来武昌出首,是否已有韬略在怀?”

萧维崧知道戏肉已到,立即回答说:“既然流寇横张,朝廷急求一旅以待时用,梅之焕又自请出兵大别山,抚台大人正可以假此时势,一试梅之焕的真心用意。”

“如何试之?”

“沈庄梅氏家资富庶,乡里尽传沈家庄库藏金钱百万之数。既然梅之焕要请抚台大人一同出兵,会剿大别山,那么只需抚台遣吏沈庄,以备乱出兵为名,向梅之焕索金银若干万。若梅之焕并无他意,必定束手献银,若其怀有反意,则必不肯捐献钱财,当地士绅观之,就能知道梅之焕是一个贪于财货之人,其乡里声誉既毁,抚台只需一刑吏即能捕之。”

萧维崧的这套策略有理有据,的确是一种能致梅之焕于死地的大阴谋,即便梅之焕真的献金银数万于宋一鹤,估计宋一鹤也只会觉得梅之焕所图甚大,不然怎么连白白损失数万两都舍得?

不过正因为这个阴谋计划过于完善高明,实在不像一个商人能够想出的,所以萧维崧还是强调,这套方略乃是出自宋一鹤族侄之手,他不过是代为述之而已。

好在宋一鹤的注意力并不在这点上,他关注的问题是究竟索要多少金钱较为合适?

首节 上一节 216/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