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26节

“啊!”被雁翎刀刺透腹部的官兵惨痛惊叫了起来,他口中涌出了许多鲜血,右手渐渐失去了力量,不得不放开了那把腰刀,向后退了一步。

噗,那位年轻的闯营将士将雁翎刀的刀尖全部拔了出来,从官兵的小腹里带出了半串流淌肠子。

“呼、呼。”

杀死面前官兵后,他才开始大口呼吸了起来。他们并不是仇敌,眼前被刺杀的官兵与他素不相识。闯营将士知道,这名官军士兵也有自己的双亲,或许还有一个贤惠的妻子,一双可爱的儿女——当他被自己杀死的时候,他的家人也很难在这个残酷的乱世里,继续活下去了。

他们并没有深仇大恨啊。

可究竟是什么促使他必须杀死眼前的官兵?或者说,是什么让他不得不离开米脂老家,做响马流贼为生?

“九条龙!跟老子冲啊,把官兵都赶下山去!”

他来不及继续思考这个问题,只听到刘宗敏大声叫喊着自己的绰号“九条龙”。“九条龙”抬起头来,见到刘宗敏带着四五名士兵,挥舞着短兵,居高临下冲了过来,他们聚成一个小小的战阵,依靠从山头冲下来的力量,驱散了七八名官兵。

“上啊!都跟着刘将爷,把官兵都赶下去啊!”

“九条龙”本名谷可成,他是李自成的米脂同乡,年龄虽轻,可却异常的骁勇善战,在闯营中常常自居先锋,被呼为“头队”。谷可成不顾肩膀上的刀伤,大声呼喝着,鼓舞身边和身后的将士们,一起跟随刘宗敏冲杀出去。

刘宗敏身边的战士数量因此渐渐增多了起来,从四五人,变成了七八人,又从七八人变成了十多人。这十几人都是闯营中素以勇猛著称的人物,他们之中最强悍的自然是刘宗敏,刘宗敏的虬髯胡须早被鲜血打湿,胡乱的纠缠在一起,像极了寺庙壁画上常见的怒目天王。

其他十余人也各个骁悍,肩膀上还带着刀伤的谷可成,几乎与刘宗敏一般勇猛。他用雁翎刀将面前官兵刺来的长矛格开,然后抢身进去,迅速拉近了和敌人的距离。

谷可成每一步都扎实用力地踩在泥土里,像是一头战象或猛虎那般,凶猛至不可阻挡的地步。长矛被格开的官兵渐渐露出了恐惧的神色,他的面庞因惊吓和愤恨变得有些扭曲——这名官兵试图丢弃手中的长矛,拔出腰间的短刀和谷可成厮杀。可时间太短了,谷可成抢身冲过来的速度又是这样的快。,他还未来得及拔出武器,便被谷可成狠狠撞倒了,连头盔都被撞飞了出去。

撞开官兵的瞬间,谷可成又用那把雁翎刀自下而上,挑斩了一刀。嘶的一声,大量鲜血从官兵的脖颈上喷涌而出,像一条血蛇般,残忍而可怖。

“挡住、挡住啊,给老子挡住啊!你们他妈的听不到老子说的赏格吗!”

明军守备见到新的一波攻势,不仅没有像他预料的那样,依靠高额赏格激发起来的士气,打穿流贼的阵列。反而是大量官兵,被那个虬髯贼首带着十几名精悍贼兵一口气驱赶了下来。

贼人依仗地势,以逸待劳,在体力上有很大优势,官军辛苦冲上山脊的时候,大多都已经直喘粗气了,可贼人却可以游刃有余趁机反击。而且贼人居高临下,结成军阵,发动反突击的时候,可以依靠地势带来的冲击力,将官兵的阵型迅速冲散。

这让官军连续发动了多次攻势,可都没有获得什么可值一提的战果。甚至于到了现在,反而被那虬髯贼首赶下山来。守备气恼至极,他想挥舞长刀砍翻几名溃败下来的官兵,可又担心这些溃兵指不定和自己的同僚、乃至于上峰有亲戚关系,因此只能忍耐怒火,破口叫骂。

只可惜叫骂比不过刘宗敏的刀锋,官兵们对流贼冲杀的恐惧,远远大于对守备叫骂的恐惧感。

处在更后方的郑国栋也可以看到山头上激烈的争夺和战斗,他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视野更好,也因此更加愤怒。

“这打的是什么狗屁仗!他妈的打了这么久,连一个山头都冲不上去!”

愤恨至极的郑国栋挥舞马鞭,狠狠抽在马旁一名传令兵的头上,打出一道红色的血痕来,但这也不能完全抒发郑国栋的怒气。

“你、你,你们带上家丁,给我顶上去!”

郑国栋用马鞭指着两名官军军官——其中一人就是此前在龙驹寨时给郑国栋和艾国彬通报军情的蒙古家丁。他命令这两名体格魁梧、杀气腾腾的军中骁将,让他们率领自己部下最精悍的一批家丁,带头冲阵,务必要夺下一座山头,振奋全军的士气。

明季以来,师无纪律,洪武帝制订的明军制度早成了一纸空文。像郑国栋这样出身将门、世代从军的将领,往往把部队中的大量额定兵员空置。一万人的部队,可能只有四千真实兵力,剩下六千人则只存在于纸面之上,这六千人的军饷自然落入了郑国栋等一批将领军官的口袋之中。

而这剩下的四千真实兵员,往往也都待遇很差,饷银遭到各级官员与将领的克扣盘剥都是常事。郑国栋便是一边靠大量的部队空额喝兵血,一边克扣剩余战兵的饷银,甚至于侵吞军屯、奴役军士来发财——当然,他也不至于完全涸泽而渔,为了应对战事,郑国栋又把自己盘剥侵吞所得的大量财富,从中取出一部分,专门用来供养一支精锐的家丁部队。

这些家丁有些挂靠在朝廷经制兵力中,编入营伍领饷,但更多就真的是以郑家家丁的名义存在,与明朝朝廷没有法理制度上的联系,而只同郑国栋个人有效忠关系。

假若朝廷某日心血来潮,想要查办郑国栋侵吞军饷、军屯的问题,罢免他的职务。那郑国栋自然就可以带着自己的家丁们离开军队,只给朝廷留下一支尽是空额、毫无战斗能力的军队来。

边军之中,几乎所有将领都在采用这种方法。一边侵吞朝廷的军屯和饷银,一边利用朝廷的税银与官田,养活自己的私人武装。也因此,朝廷绝无办法清查边军之中人人皆知的侵吞和空额问题——大不了将领们便带着自己的私人家丁离职,朝廷失去这些家丁,靠那些空额军队如何打仗?

所以,家丁们就是边军将领战阵冲杀与宦海浮沉的最大依仗。郑国栋下决心将家丁部队投入战场之中,也说明他的耐心与怒火实在到达了极限。

他手下的这些家丁,多是久经战阵的精悍士卒,其中也不乏口音怪异的蒙古夷丁。他们穿着比其他士兵明显更加精良的盔甲,使用的武器质量也更好,一些火铳手用的也不是那种射程很短、威力又弱的火门铳,而是做工精细许多倍的鸟铳。

郑国栋看着眼前兵强马壮的阵容,信心大增,他抬起下巴,示意那两名军官带着家丁部队赶紧出击,灭此朝食。

“给老子夺下那座山头,赏格翻倍!”

第28章 血战无名山(下)

李过看着从山坡下重新冲杀上来的官军,心下大感忧虑。官军的兵力比他和刘宗敏的部队可多太多了,这使得官军可以从容组织好几个波次的冲击。

一次失败,马上就可以投入生力军进行第二次冲击和争夺。

相比较之下,闯营就不能得到任何的喘息之机。几乎没有任何休息时间,必须全力以赴,应对官军连续的冲杀和突击。

虽然依仗着刘宗敏、谷可成等骁将的悍勇无畏,闯营抵挡下了明军一次又一次的冲击,甚至于还有余力组织反冲击。在刘宗敏的带领之下,几次依仗地势,将分布在山坡上的一些明军驱赶下山。

可连续的战斗已经透支了闯营士卒们的体力,人人都在大口喘着热气,甚至于连大家伙手中的兵刃都已残缺不全了。李过虽然一直在调整阵列,将自己手头上控制的几十名预备队士兵,不断投入到战阵之中,去弥补一些因力竭不支而造成的战线缺口。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李过虽然有着十分优秀的组织才干,可区区数十名预备队,根本不足以修补这条左支右绌的战线了。

特别是当明军参将郑国栋,将他手上最精锐的家丁部队投入战线之后,官军更是呈现出了摧枯拉朽一般的气势。

本来体力和士气都已经濒临极限的闯营战士们,面对着精悍的明军家丁,实在是难以抵挡了。哪怕刘宗敏再如何身先士卒、冲杀于前,也很难激发起全军的士气了。

砰的一声,官军阵列中又冒起一阵烟雾,大量鸟铳一齐射击,铳弹将挡在最前线的一批闯营将士射伤,约有将近十人支撑不住,倒了下来。

骁悍的“九条龙”谷可成用雁翎刀支在地面上,试图让自己不要倒下。他的体力已经在连续的砍杀中被消耗殆尽了,此时左臂又被一发鸟铳射伤,他的手臂、肩膀全都是伤口,鲜血浸透了单衣。

“刘将爷,老掌盘的还没到吗?兄弟们快要撑不住了。”

谷可成强打精神,纯靠一股子毅力支持,让自己重新站了起来。他看着山坡上一排着甲的明军家丁,感觉就像一堵墙、一座山那样向自己挤压过来。在前面拼死抵挡明军家丁前进的闯营战士们,正在一个个的倒下,他们大多有着过人的武艺和非凡的勇气,但体力耗竭,加之兵刃残缺,实在是无法抵抗了。

“哈、哈,”刘宗敏看到一名穿着淡红色扎甲罩衣的明军家丁,砍倒了一面写着闯字的旗帜。他的心中燃起一股异常激烈的怒火,这股怒火迫使他重新振奋起来。

“我们——我们做好该做的事就够了!”

刘宗敏一边吼叫着回答谷可成的问话,一边将手中的腰刀投掷了出去。他瞄的很准,腰刀的刀尖迅速飞向闯字旗帜的那个方向。砍倒大旗的明军家丁,一手擎着砍刀,一手想将大旗捡起来,他半屈着身子,突然感觉到什么,抬头看向刘宗敏所在的那个方向。

就在此时,腰刀的刀尖噗呲一声,就从那名明军家丁的脖子上贯穿了一半过去。这名官兵甚至来不及发出任何叫声,只是直直地望了刘宗敏和谷可成一眼,就径直向后倒了下去。

首节 上一节 26/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