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27节

“哈、哈、哈……”刘宗敏失去了手中最后的一把武器,他的体力被透支到了极限,剧烈的疲惫感也让他说不出什么话来了。他手无寸铁,看着冲向自己的两名明军家丁,心中没有恐惧和绝望,只是在思考从哪里可以夺来一把兵器。

“哈——啊!”

谷可成看到刘宗敏手无寸铁的样子,整个人突然又爆发起一股力量。他向着刘宗敏的方向猛冲了两步,因为冲得太猛,整个人失去重心,摔倒在了刘宗敏和两名明军家丁的中间。那两名明军家丁愣了一下,没有反应过来,谷可成便抓住这个机会,半倒在地上,挥舞长刀砍断了左边那名家丁的一条腿。

被砍伤一条腿的明军家丁痛呼一声,便提起刀想砍死倒在地上的谷可成。但就在这时,刘宗敏也向前猛扑了过去,他一把将这名腿部被砍伤的家丁撞倒,一手夺刀,一手握拳狠揍对方的眼窝子。

没有受伤的另外一名明军家丁这时反应了过来,他一脚将刘宗敏用力踹开,然后向前迈出两个箭步,高高举起刀刃,试图将刘宗敏斩杀。可谷可成却抱住了他的一条腿,使得没受伤的这名家丁一时无法行动,他因此把刀收了回来,想砍断谷可成抱住他腿的那双手臂,但还没来得及动手,便被远处的一支流失射死了。

“看!刘将爷,你快看!”

谷可成见那名家丁被人一箭射死后,便沿着那支流矢射来的方向,远望过去。他先是看到四面的一片狼藉,闯营的阵列已经被郑国栋的家丁冲散了大半,过半人负了伤,这种形势眼看便是要支持不住了。

可他再继续远望,便看到写着明字和郑字的许多旗帜乱了起来,甚至还有几杆大旗倒了下来。

是援军……是老掌盘!

李自成和田见秀率领的主力人马,终于从竹林关的东面赶了过来。他们到达战场的时机正是一个天赐良机,郑国栋毫无防备,甚至将手中压箱底的中军家丁都投入战场之中了,他是如此自信,以为万胜之算在握,完全没有留一支预备队在手上,应对李自成从侧后方发动的攻击。

田见秀、袁宗第、李双喜三员将领骑着从富水堡缴获的战马,带着另外十多名骑兵,从侧后方对着郑国栋所在的官兵中军方向,发起了猛烈的冲击。

他们结成了一个小小的楔形阵,将近二十匹战马互相靠近,流星一般飞速又激烈的马蹄,正在疯狂践踏着被霜水微微湿润的土地。

激烈的马蹄声奏响了进攻的凯歌,李双喜最先将平举起来,后端夹在自己的腋间,尖锐的另一端则指向敌人。

“老子们来咯~”

李双喜畅快地叫喊着,商州的北风将战马的鬃毛吹起,显得铁骑更加高挑挺拔了起来。他像爆发的山洪那样势不可挡,用右手和腋下一起抓住的长矛,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冲击力,将一名明军家丁刺杀。那名家丁本来还想用长刀反击,可李双喜冲到他面前几米距离的时候,突然夹紧了马腹,使得战马的速度陡然加快,那名家丁还没反应过来,自己便被一枪冲杀了。

跟在这队骑兵身后的是闯营主力,包括李自成、刘芳亮、李来亨、白旺等人在内。李自成没有骑马,他站在一个小土坡上,看着李双喜带头将郑国栋大军的阵列撕开一个口子后,便用手中的宝剑指着那个方向,示意刘芳亮带队冲过去。

李来亨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大场面的厮杀,明军和闯军都投入了近千人的兵力。将近两千名战士,正围绕着几座山头展开搏命的战斗。

坚守山头的刘宗敏和李过两支部队,早已到达了极限。李自成大军的抵达,让他们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但李过表现的十分明智,他没有满足于明军这波攻势的退去,他正在和刘宗敏重新激发战士们的斗志,从这支筋疲力尽的部队,组织起一支具备一定战斗力的小部队,配合李自成的侧击,对郑国栋所部官军的正面又发起了一波攻势。

“明军的将领过于自信了,他怎么能在确保完全控制战场以前,就把所有预备队投入战线之中呢?”

战局的发展教会了李来亨一课,在万不得已之前,绝对不能轻易将预备队使用出去。预备队相当于将领手中的底牌,你把底牌都丢出去了,如何应对这之后战局的变化和敌人的后手呢?

战争是将军最好的课堂,眼前郑国栋大军的崩溃,便让李来亨在兵略一道上,有了十足的长进。他有些理解了,为什么历史上总有许多出身草莽的小人物,可以在战争中打败名门军校出身的将军——因为唯有战争,唯有真正的战争才是锻炼军事指挥技艺的不二法门。

李来亨此刻甚至还没有投入到这场战事之中,便已经学到了许多。李来亨的心中,第一次燃起了对战争和杀戮的渴望,他看向李自成,等待着李自成的命令,等待着自己出击的时刻!

“除中军以外,小老虎、白旺,你们全部跟在芳亮那支兵马的后面,冲过去!”

来了!

李自成的军令终于下达,李来亨大感热血激扬。他浑身都微微颤抖了起来,强烈的兴奋感刺激着他的神经末梢,令他的触觉变得分外敏锐。

李来亨能感觉到凛冽的北风划过皮肤,也能感受到自己向前迈出的每一步,践踏起多少泥土。整个世界在他眼中都变慢了许多,李自成、白旺还有许多其他士兵的声音都被放大了许多倍,他们的命令与要求变得分外清晰了起来。

他把李双喜送给自己的那把虎头腰刀从刀鞘里拔了出来,高举过头,大声喊道:“闯营的将士们,跟我冲散官兵啊!”

李来亨有些激情过头了,这算是他第一次亲自带兵参与一场真正的战役。他甚至没有交代和布置一下其他士兵接下来如何作战,便一个人先冲了上去。跟在李来亨身后的白旺愣了一下,赶忙部署身边的士兵跟着李来亨前进,白旺自己则另外又组织了一个波次的士兵,准备作为李来亨所部冲击敌阵的后援。

“杀啊、杀啊!兄弟们,跟我杀官兵!”

第一次亲自参与大规模战役的兴奋感,令李来亨有点失控,而且官军的阵列由于在侧后方受到李双喜和刘芳亮部队的两波冲击,又在正面被刘宗敏和李过牵制,显得十分涣散和混乱,这更让李来亨产生了一种视敌如粪土的快感。

好在他陷进官兵战线之中后,官军激烈的反击很快便令他清醒了过来。小老虎一开始还凭借一股激情,胡乱砍伤了几人,可很快官兵们便聚成一团,奋力还击,李来亨几刀落空,他用力过猛的挥砍使得自己的身体失去重心和平衡,摇晃了起来。

几名官兵看到李来亨摇晃的样子,就知道他才上战阵不久,没有多少经验,是一个好捏的软柿子。他们一拥而上,想围住李来亨,将他乱刀斩死。但这时白旺布置的第二波次士卒也已经冲了过来,他们顺着闯军前面几次打开的战线缺口,一拥而入,将勉强聚成几个小阵列的官兵彻底冲散、击垮了。

本来李来亨正被多名官兵围住,刀枪从四面八方向他刺杀过来。这让小老虎立即从过度的兴奋感中苏醒了过来,他勉力招架了两下,格开了两把长刀,但是免不了被一支长矛刺伤肩膀。强烈的刺痛使得小老虎清醒许多,他眼睛的余光看到身后其他将士们正在奋勇向前冲击,知道自己若后退,不仅会影响闯军的突击,而且也会被夹在友军和敌军之间,进退失据,更加难以保命了,因此他选择冒着官兵的刀枪,向前抢身而进。

越向前,李来亨感到的压力反而越小。官军只在战线的最外一层维持了较有组织的激烈抵抗,越往里冲,里面的官军越是一派毫无准备的模样。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此时此刻,小老虎终于可以伸张他的爪牙了。明军的抵抗越发松散,李来亨抢身而进,一刀将面前的官兵砍伤,然后跟在他身后的其他闯营部众,便立即跟进,一齐露刃出枪,刺杀阻挡他们前进的官军。

第29章 官军崩溃

闯军愈战愈勇,士气也是越发高昂。白旺指挥两队人马,跟在李来亨身后杀进战线之中,将明军阵列搅成一团乱麻。

而早先带领骑兵破阵摧锋的田见秀、袁宗第、李双喜三员大将,此时已经带着骑兵部队,将整个明军阵列贯穿而过,由东阵杀至中军。李双喜奋力戳杀数人后,看到田见秀和袁宗第两人已将马兵队伍重新约束成一个楔形阵,便也带着党守素等李自成的精锐亲兵跟了上去。

他们复又聚合成阵,在官兵中军阵中溃围而出,一直杀到西阵,击溃官兵不可计数。等到突出西阵以后,李双喜回首望去,见到后方官兵一片人仰马翻的狼藉模样,忍不住大笑道:“快意、快意!这一阵杀的着实痛快!回营后老子一定要好好喝上几大碗!”

袁宗第对李双喜的放浪肆意很是不满,他眉头紧皱,一手持刀、一手持马鞭,勒骑停住,斥责道:“官兵兵力甚多,还不到考虑大胜饮酒的时候!”

“无妨、无妨,双喜今日骁勇非凡,汉举你也不必太过苛责。”田见秀为人向来宽厚,而且他和李双喜关系又一直很好,甚至乎当年险些收下李双喜做自己的义子,此时自然劝慰了袁宗第两句。

闯营诸将之中,袁宗第性格和李过比较接近,沉稳严肃的一面多于犷悍骁勇的一面。但袁宗第和李过又有不同的地方,李过的性格中冷静沉着的因素较多,袁宗第的性格中则以杀伐决断的因素较多。

此时袁宗第看着身后明军阵列一片混乱的模样,便赶紧催促田见秀和李双喜,他断定明军遭到闯营主力从侧后方发起的猛烈攻击,已经不复能战了。此时官兵士气大跌、人心慌乱,只要他们再从西阵杀回东阵,一定能彻底摧毁官军的战斗意志。

“玉峰、双喜,我看官军已经不复为阵列了,现在正是我们再杀穿回去、大枭其首的好时机。此天赐战机,由我做头队陷阵如何?”

李双喜听到袁宗第的请战要求后,心里多少有点不痛快。他在战马上将长矛挽了一个漂亮的枪花,又用腕力将长枪上的血水抖落在地,反驳道:“还是我做头队陷阵,汉举叔来掌握中军吧。今日我不杀官兵大将,今年便都不饮酒了!”

“好了,我看我们就分成左中右三队,分队蹂躏敌阵便可。”

田见秀出了一个中和袁宗第和李双喜两人意见的主意,客观来讲,他分骑兵为三队的做法,其实并不高明。毕竟闯营骑兵队伍还不足二十人,分成三队后,冲击力又大大降低了,难以发挥出骑兵蹂阵的全部威力。

不过一方面是此时官军阵列大乱、不复为阵,即使分兵三队,田见秀相信也可以轻易破敌摧锋;另一方面则是田见秀的为人处世方针使然,他在闯营之中办事,说是宽和仁义,实则就是老好人,处处以维护众人关系、调和矛盾意见为主,这种行事风格既使得田见秀缺乏袁宗第那般的果敢,也让他颇得众心,具备了很强的“集众”能力。

袁宗第知道时间紧急,官军的战斗意志和士气随时都有可能恢复,必须以连续不断的沉重打击破坏官兵的军心方可。因此他也不再同李双喜争辩,默认了田见秀分兵三队的主意,主动引兵到一侧,约束马兵,结好阵势。李双喜见状,将长矛转了半圈,别在臂膀下后,也勒马到一侧,将中队位置让给了田见秀。

首节 上一节 27/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