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28节

“好!”田见秀见状喝彩一声,他将一把从富水堡中缴获的花纹大刀斜举起来,刀锋指向官兵中军位置的一面郑字大旗处,说道,“商州官兵守将是参将郑国栋,那大旗之下必是郑国栋的中军所在,我们一鼓作气杀透过去,斩了这个军头!”

这三队骑兵不急不慢,沉稳调转马头。然后田见秀、袁宗第、李双喜三队人马几乎同时呼喝一声,或用马鞭抽击,或夹紧马腹,使得战马长啸两声后,便猛然冲了出去。

几十只马蹄越踏越快,蹄声先是像玉珠落盘一般清脆悦耳,继而嘈嘈切切,声音渐渐剧烈了起来,最后伴随着众多将士刀枪碰击擦撞的金石之声,终于像撕裂布帛一样,刀枪齐鸣,铁骑突出,三队骑兵汇聚成一道风暴,席卷向官军阵中。

此时明军参将郑国栋正在中军之中,他身边只有寥寥几位蒙古家丁做亲兵护卫,兵力十分单薄。眼见着闯营骑兵冲散了好几股溃乱的官兵,向他径直冲击而来,他心中再也难以升起抵抗之意,连忙催促那几个蒙古家丁护卫他向后方逃去。

“走、走……你们快护住我——护我回去龙驹寨的,重重有赏啊!”

郑国栋一边连声催促,一边急中生智,下令家丁手擎郑字大旗,往东阵逃窜,自己则绕往后方准备逃命。可中军大旗突然向东转移,更让阵中少数还在组织抵抗的官军军官和士兵们军心大乱,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说郑参将已经跑了,其余士兵便一窝蜂丢下了手中的刀刃兵器,转身开始跟着狂奔了起来。

为了配合李自成主力的侧翼攻击,而不惜体力已经耗竭,拼死下山冲击官兵阵列的刘宗敏、李过两队,本来情势已十分危急了。这时官军突然自乱阵脚,纷纷丢弃甲仗器械逃跑,刘宗敏和李过都是久经战阵的人物,岂会错过这种好时机?

特别是刘宗敏,前面受限于兵力有限,他勉力支撑,身披数创,几乎身死官兵之手,打了好久的窝囊仗。此时官军士气全丧,全军溃败而逃,刘宗敏当然要好好报仇,痛打落水狗,以一抒心头之愤了。

他忙将其他人马交托给李过指挥和部署,自己则骑上老马蹄儿爷,带着体力尚存的十几名锐卒,紧紧咬在官军的身后,一边驱赶他们、加速官军的大溃败,一边寻机斩杀几名还存有一定胆气和斗志的敌军士兵。

而在官军东阵侧翼那一面,李来亨和白旺则率队沿着官军阵列的腰部,将这支溃败的大军,从侧面截为两段。

小老虎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等场景,就在不久前的刚才,官军勉强维持一定组织和抵抗的时候,他还大感棘手,甚至觉得胜败还在两可之间。可只是这一小会儿过去,士气崩溃后的官兵便成为了案板上的鱼肉,战斗力低到李来亨几乎无法想象的地步。

他和白旺带队截击一部官军后,这些人居然就把武器随手丢在地上,然后或抱头蹲伏在地上,或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跑,任李来亨和白旺带领的士卒肆意攻击,也毫不还手。

这又给李来亨上了一节军事理论课,对士气的打击,远比对人身的打击来得更可怕。当一支军队的士气崩溃以后,它就不再是一支军队了,而成为了毫无抵抗能力的待宰羔羊。

李来亨过去还会奇怪,古代怎么会有那么多以少胜多的战事。以他投入闯营以后的作战经验来看,就算一个人强悍似刘宗敏、骁勇如刘芳亮,那也最多斩杀七八人便毫无体力继续作战了。可古代许多以少胜多的战事中,不乏有人可以靠少数兵力击败相当于自己十倍以上数量的敌军。

看来这种战事,就是在士气和组织上将敌军彻底瓦解了。这之后的战斗,甚至已经不能称之为战斗了,而是在驱赶和屠戮。

站在一座小土坡上观望战局的李自成,确认郑国栋的军队已经全数崩溃瓦解后,才终于不紧不慢地亲自率领中军部队投入收尾战斗之中。他和身边始终保留着作为预备队的二十多名战士,一鼓定音,给这场明军的大溃逃,补上了最后一曲尾声。

第30章 破阵军岭川(一)

第三十章

从龙驹寨和竹林关的西南面渡过丹水,再从丹水南岸的河岸向前走一段时间,就是此次李自成和明军参将郑国栋所部兵马交战的战场了。

他们交战的那几座山头都没有名字,但这几座山头之间的山谷向前延伸,到接近丹水南岸的地方,形成一片较为开阔的谷地。这片谷地倒有名字,给官军做向导的当地人称其为军岭川。

当郑国栋的大军全盘崩溃的时候,被他出于独吞军功的目的,而被留置在河岸的艾国彬所部,也渐渐发觉了前方战局的变化。

艾国彬本来正不满于郑国栋的安排,待在河岸一个临时修建起来的小营地里,让幕僚和书办奋笔疾书,准备在督师阁部杨嗣昌、秦督郑崇俭等人面前狠狠参上郑国栋一本。可他的告状信还没写完,便从军岭川前方的山谷里,不断发现一些溃逃回来的官军逃兵。

这些逃兵被艾国彬收容了起来,他从这些人的口中获得了惊人的消息。坐拥近千兵马,兵力和器械上都占据巨大优势的郑国栋,居然被流寇打败了!?

艾国彬难以置信,可眼前不断增多的逃亡溃兵,却使得他不得不相信这个现实。艾国彬并非什么良将,他看郑国栋的兵力比他更多,都打不过流寇,马上便升起了渡河北逃的心思。而且他还心想,这一战郑国栋贪功冒进才惨败,自己只要好好添油加醋一番,自然可以把自己的北逃写成用兵持重,这样跟冒进惨败的郑国栋一做对比,说不定便可以夺了郑国栋的参将之位。

他此时一心只想着赶紧逃回龙驹寨,甚至于艾国彬还想渡河后,干脆就一把火烧了渡口和船只,给郑国栋添堵。最好就是让流贼把郑国栋击杀在丹水南岸才好,这样自己就可以把战败的全部罪名和责任都推给郑国栋了。

可艾国彬正准备渡河的时候,从前面军岭川方向却溃逃来了更多的败兵。他这才知道,郑国栋此时已经全军崩溃、不复为战了,流贼就紧紧追在后面,没一会儿就要追上来了——如果此时渡河,不啻等于将后方暴露给流贼,为流贼创造一个半渡而击的绝佳战机。

绝望之中的艾国彬焦躁异常,他连连又马鞭抽打着左右的乡勇士兵,发泄愤恨,不知如何是好,他心中无奈,只能来回念叨着“这下可怎么跑”、“这下可怎么跑”这一句话。

被他抽了一鞭子的乡勇李思全,此时却跪伏在地上,劝说艾国彬道:“艾老爷、艾老爷,万万不可,此时万万不能渡河北撤啊!”

李思全是米脂人,当初艾国彬使用手段,将米脂李家迫害到灭门,夺走这支乡勇部队的时候,李思全便立了不少功劳。他被艾国彬以金银贿赂,到衙门上出首状告李家与流寇勾结,为艾国彬收拾李家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此后便被艾国彬收为家丁亲信,他的劝说,对艾国彬影响很大。

果然,艾国彬见李思全力劝不可后,心下也知道这时渡河实在危险,可他又无勇力,也没有兵略,实在想不出逃生或破敌之策来,只好赶忙抓住李思全,问道:“那你快说啊,快说有什么法子能让咱们跑掉,若这回可以跑回龙驹寨,老爷一定提拔你做官!”

“艾老爷,当初给您添堵的那个米脂逆贼李重二,曾经教过小的一点用兵办法。”李思全原本也是李来亨在米脂老家的亲戚之一,他生性无赖,游手好闲,李来亨在米脂老家办乡勇的时候,好心把他编入,想帮李思全找碗饭吃,哪知道李思全受艾国彬贿赂,出卖了当时还叫做李重二的小老虎,使得李氏破家,也让李来亨沦为了民夫。

李思全对李来亨训练出来的这支米脂乡勇武装,十分了解。他急忙向艾国彬献策,劝说艾国彬与其逃命,不如一边在渡口收容郑国栋溃逃的败兵,一边利用手上这支强悍的米脂乡勇武装,将它部署到前面军岭川那里,在山谷中最狭窄的地方渡口,反手痛击仓促追来的流寇。

“流寇击破郑参将的大兵,一定骄纵无备,老爷在山谷狭窄处摆一个大阵,卡住两面山坡,必能痛击流贼啊!”

“这……”艾国彬无法确信,他虽然知道手底下这支米脂乡勇武装战斗颇为得力,可又不是很放心,深怕自己落得个与郑国栋相同的凄惨下场,因此犹豫不决。

只是由于李思全的不断劝说,再加上溃兵越来越多,艾国彬渐渐感到流寇虽然将郑国栋所部彻底击溃,但似乎杀伤并不是很多。这样看来,流寇用兵固然厉害,但实际兵力和战斗力恐怕并不比官军强悍非常多。

因此艾国彬信心渐渐恢复了起来,他擦了擦额头上刚刚流下的许多冷汗,稍稍冷静了下来。便打算听从李思全的建议,让李思全带着那些米脂乡勇,前进到军岭川前头最狭窄的山谷谷地处,摆一个大阵御敌。

这些米脂乡勇,武器装备十分简单,人人手持一杆长枪。他们原本是李来亨在米脂老家时花费不少时间训练出来的,纪律严整,落到都司艾国彬手上后虽然军纪变得涣散了许多,但此时结成一个方阵,慢慢前进到军岭川附近时,还是体现出了同艾国彬手下其他部队,很不一样的气势来。

这些乡勇们整齐划一地前进,在军岭川前的那个山谷中间,一处最狭窄的谷地中间,排开了阵势。大阵的两翼一直延伸到两侧山坡,这样就利用了两面的山坡来保护大阵的侧翼,使得流寇只能进攻它的正面。

而大阵的正面则是一排排的长枪,这些乡勇都没什么表情。他们之中原本有一些李来亨的亲戚担任军官一类角色,但艾国彬巧取豪夺这支武装后,自然把这些人全部处理掉了,安插进去了自己的人来控制部队。

但他们还保留着过去李来亨长期训练,形成的一种本能反应。这种本能反应,使得他们慢慢将无数长枪斜举了起来,锐利的枪锋映照起了一片寒光。

“向右刺——”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紧接着在大阵之中便不断传出了“向右刺”的喊声。这也是过去李来亨在米脂老家训练乡勇的时候,留下来的一道口令,据说原因是向右刺,可以刺到对面敌人的左侧,而大多数人左手都没有右手灵活,便不好应敌。

这种理论有多少道理很不好说,但此时乡勇大阵的纪律性,和那像刺猬一般密集的长枪阵,的确体现出了一定的战斗力。

正从后方驱赶着郑国栋所部溃军,追亡逐北的闯军将士们,就这样一头撞在了李思全部署的大阵上了。

最为首的一人是李双喜,他追击郑国栋的溃军最得力,此时骑着战马冲锋在最前面。李双喜对官军的反击毫无心理准备,他看郑国栋的大兵都已经溃败成这等模样了,自然料定明军早已全军崩溃,怎么想得到后面还有艾国彬的一支兵力,便带着一群闯营战士一头撞在了长枪阵上。

李双喜自己反应很快,他急忙勒马调转了方向,还不至于傻到骑着战马,傻乎乎一头撞进密林般的长枪阵里。可还有许多追杀官军溃兵上了头的将士,毫无心理准备,冲进了李思全的大阵之中——他们虽然勇气非凡,又兼且拥有过人的武艺,可这时一人都要面对三四支长枪的密集刺杀,根本难以抵御。

许多人都因此抵挡不住,官军乡勇一阵刺杀便取得了众多战果,冲在最前面的闯营将士应声倒下一片。从后方跟进的是刘宗敏和田见秀两部,他们只见到李双喜勒马停在山谷中间,看到似乎有一些官军士兵在谷地上结阵反抗,便误以为这是少数溃兵在将领的逼迫下,结阵做最后的顽抗。

因此刘宗敏和田见秀都没有做过多的准备,甚至于刘宗敏还十分上头地骑着老马蹄儿爷,冲在最前头,带着数十名闯军战士试图从正面冲开官军的大阵。他心中断定了官兵的士气早已崩溃,因此认为这个临时拼凑的阵型,只需一鼓冲锋就可以打散,却没发觉这已是另一股全然不同的敌人了。

李双喜还未来得及提醒刘宗敏,这一队闯军将士便又一头撞在了长枪阵上,付出了同样惨痛的代价。

第31章 破阵军岭川(二)

首节 上一节 28/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