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313节

今天老子就把话说明白了,这些钱全是从归德有头有脸的士绅家里强夺而来,大家若能顺利杀到徐州去,咱们立得一个大功,自然好说。如若打了败仗,这些搢绅追究起来,咱老陈的人头都没法保住,何况是你们?”

其实陈永福的这些钱财绝非尽出于归德有力搢绅之家,其中相当部分也是从一般百姓手中掠夺过来的。

但他现在自然不提这点内情,而只说钱财来源于士绅之手,显得自己如何光明正大罢了。

陈永福说着还嫌不够过瘾,就把腰刀握在手中,自己用力跳到了一堆金银堆成的小山上面,对着官兵们大声说道:

“今日闯军攻我,所为的就是这一笔巨财!可是老子绝不做左良玉,闯军想抢走这一大笔钱?那我大不了把所有钱财都分给咱们的弟兄!

今日之战,事关河南镇和小袁营所有兄弟生死存亡。只要兄弟们受一箭之伤,就赏银一两,受一刀之伤,就赏银二两。若能伤一敌,则赏银五两,若能杀一敌,则赏银十两。”

陈永福开出的高额赏格让聚集在马牧集中的官兵都有些蠢蠢欲动了起来,可是他们一想到闯军那副兵强马壮的样子,就又有些胆怯,勉强鼓舞起来的斗志,很快又泄去了一半。

但陈永福随即又接着宣布:

“兄弟们!若有人能获闯军一个首级,赏银五十两,若能夺闯军一匹战马,赏银百两!”

这两个一下子高出十倍的赏格,才算是把官军的士气和斗志重新点燃了起来。明军士兵们先是被陈永福的话语惊呆了,全都傻傻地呆愣着,但很快就有人反应了过来,脸上冒出一种不可思议的喜色来。

然后陈永福的家丁和袁时中的亲兵都开始大声鼓噪了起来,所有士兵随即也被带动起来,所有人都大叫着“镇台万岁”、“我军必胜”几句话。

陈永福则等全军的气氛被彻底点燃后,才伸手压了一下,接着喊道:

“若夺闯军大炮一门,赏银五百两!”

陈永福在归德的一番搜刮,手中捏着大约价值几十万两的金银财宝、古玩书画。但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还比较难兑现,真正可以立即分给士兵的黄金、白银,估计只有十万两多一些。

他现在也是顾及不了太多,能给出多大的许诺,就先给出来了。

之后陈永福又瞟了袁时中一眼,袁时中会意,也站出来对小袁营的部将补充道:“陈镇台所说的赏格,对于小袁营也是一体待遇!夺马一匹,赏银百两,夺炮一门,赏银五百两!”

小袁营长期跟随闯军作战,而闯军军纪相比于明军又森严不少,对于战利品的分配和将士私藏金银,管理可谓极度严格,“人不能囊一金”。

所以小袁营将士们何曾有过一下子获得五百两这样赏格的好机会?

他们一听到袁时中说这个奖励对自己也是一样生效,当然无不斗志昂扬了起来。

自从叛离闯营以来,长期处在士气低谷里的小袁营,这时候总算被陈永福不惜代价和后果的银弹刺激了起来。

特别是跟随袁时中作战时间很久的老本劲兵,这些人都和闯军相处时间极长。他们固然感戴于袁时中的厚恩,可也很不愿意对曾经朝夕相处的闯军老朋友动手。

现在这一笔巨赏,还有已经近乎穷途末路的局势,则把小袁营推到了一个不得不爆发的极点上。

“我们一定为镇台效死!”

“我们一定为老掌盘效死!”

小袁营的老兵们还是习惯于称呼袁时中为老掌盘,这个带有很重匪气的老称呼却让袁时中十分不喜。他紧紧皱着眉毛,很想纠正老部下们这个错误的称呼,希望他们改称自己为袁将军或者参戎。

可是现在全军的氛围,又不允许袁时中说出这种破坏气氛的话来。

他只要咬咬牙,把自己的那些不舒服又吃回肚子里去。

说来说去,袁时中叛离闯营,投奔朝廷,所为究竟是何?难道他自己就能十分清楚吗?

如果袁时中自己都搞不清楚,又如何让小袁营的将士们知道自己在为何而战呢?

也只有靠白花花的银子了吧!

但不得不说陈永福的这一手也确实立竿见影,明军士气明显转旺。陈永福和袁时中都感到现在军心可用,当即就准备组织突击,破坏闯军火炮的部署。

本来袁时中是主动提出由小袁营的老本劲兵担任这个艰巨,而且必然会付出很大伤亡的重要任务。

不过陈永福觉得现在还不到卸磨杀驴的时机,他和小袁营还很有和衷共济、共度时艰的必要。所以陈永福一口回绝了袁时中过分的好意,把自己的精锐家丁也砸出来了大半,和小袁营的老兵们一起组织突袭。

这种做法更让袁时中感动肺腑,他越发觉得朝廷之中虽然也有些奸猾狡诈之辈,可是多的却是像陈永福这样的忠良大将。

如此看来,朝廷的中兴在即。

自己为小袁营上下的兄弟们,谋取这样的一条招安正途,也显然是正确的选择!

第358章 楚闯雷霆

明军官兵的突然逆袭让李来亨有些意外,他本以为楚闯的强大军势已能震慑住陈永福,只等炮标完全展露实力以后,就能收得陈永福的降书。

却没想到陈永福居然利用闯军布置火炮的机会,不惜本钱,和袁时中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战机,派出了手中最精悍的家丁部队进行突袭。

陈永福本想亲自带兵反击,但袁时中极力劝说他现在是一身系全军安危所在,才让陈永福留在马牧集当中,转而由袁时中指挥这一次冒险反击。

两千名家丁、亲兵组成的明军精锐,在高额赏银的激励下,怀抱惊人的勇气主动离开了壕沟和鹿角工事的保护,短兵冲向了闯军的阵地。

根据袁时中的经验,闯军善攻而不善守,所以他认为自己果断出击逆袭,是很有可能依靠李来亨不充分的防御准备,取得很大的战果。

可是袁时中的这种经验,完全是来自于他对李自成和中原闯军的了解,而和湖广闯军的现实情况、作战特点南辕北辙。

这一群精悍的官兵精锐使用藤牌斫刀向前猛冲,他们靠近闯军火炮阵地的前沿时,就集中火力,挽起大弓、架起火铳,对准闯军的部总、哨总一类基层军官就射。

可是明军的逆袭虽然让李来亨有些吃惊,却并未真正打乱闯军的部署。

掩护炮标的各支步兵部队已经井然有序地展开了防御队列,霆军步兵们用放在支架上的重型鸟铳集火射击。

密集如暴雨的雷霆之声再度响起,正在向闯军炮标阵地猛冲的小袁营老兵,听到这阵熟悉的“霆声”,无不回忆起了颍州之战时的可怕景象。

他们的动作为之凝滞,紧接着霆兵的重型鸟铳就把冲在最前排的官军步兵纷纷射倒。连袁时中都被铳弹射飞了头盔,他心中已经产生了强烈的不妙预感。

时间的因素是对闯军有利的。

官兵进攻的锐气犹如刚刚出笼还冒着腾腾热气的馒头,时间拖延得越长久,热气消失得越多,敌方的阵地就越加巩固,战胜的希望也越加渺茫了。

首节 上一节 313/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