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314节

袁时中心里焦急,他略略部署一下人马,重整队伍,把全军力量集中起来,选择了一段较为崎岖不平的地形,试图以此避免闯军发挥出火力优势来。

河南镇和小袁营的精兵都是十分优秀的士兵,他们为陈永福的赏银鼓舞而发起的猛烈冲击,看来不但在这个局部,而且将在马牧集、将在豫东的全局,都关系到明军和闯军的胜负。

袁时中长吸了一口气,他重新戴了一顶铁盔,身边的亲兵则把绣上了一个“袁”字的大旗高高举起。

这面红底黑字、镶着缎边、垂着淡黄流苏的大旗,高高悬在明军的冲击队列之中。

有的将领在战场上故意把自己隐蔽起来,打扮得好像一个普通的士兵,以避免暴露目标。袁时中则反其道而行之,他故意突出主将的身分,希望把更多的闯军吸引到自己的身边来。

这一面大旗就像生怕敌人不知道自己的所在一样,不断招摇挥舞着,鼓舞起将士们的士气。

几千名勇敢的将士就在袁时中的率领下,矫若游龙地冲向闯军防御阵地的纵深之中。

这一次在袁时中亲冒矢石的激励之下,士兵们没有像刚刚那样被霆军的一波齐射就打得停滞了下来,而是跟随“袁”字大旗猛冲猛打。

“袁”字大旗飞扬到哪里去,这些勇将锐卒就杀到哪里。在紧张的突阵战中,在惊风骇浪之间,大旗一会儿低沉下去,有时沉到完全看不见的程度,人们的心也跟着沉下去。忽然它又露出面来,象征着袁时中还冲杀在战场的第一线上,让小袁营的老兵们重新燃起一股胜利的希望。

“放铳!”

闯军的阵地中又传来了一阵雷霆之声,数不清的飞铅激射而出,官军士兵又被打倒一大片。但更让袁时中感到困难的还不是闯军的鸟铳手,而是那些阻挡在阵地之前的精悍步兵。

他们的武艺一点不比小袁营的老本劲兵差,而且还拥有着更良好的盔甲和更精良的刀枪器械。这些人之中,也颇有那么几个曾在河南同小袁营并肩作战过的闯军老兄弟,他们同样怀着复杂的心情,和不久前的同袍兄弟展开生死相搏的血腥厮杀。

倏——

明军和闯军步兵同时放箭,几乎将要遮蔽天空的箭雨对双方都造成了很惊人的杀伤。

在这种距离上,弓箭的威力几乎不下于鸟铳,连袁时中都不幸中了一箭。

“啊!”

当突阵前进、剧战方殷之际,有不少人看见袁时中的靴筒里有血涌出来,不禁失色地叫喊一声。

他的小腿肚上中了一箭,虽然袁时中忍住剧痛,自己把箭拔出来,没有哼一声。可是袁时中受伤的场面却给明军的胜利希望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他的整只左脚连同胫部都浸在靴子里的血泊中。

“这还冲的过去吗?”

袁时中问了身边的亲兵一句,他还没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就已经感受到了闯军再度反击的猛烈力度。

小袁营的老兵们正在一个个倒下,袁时中认识的那个郝摇旗这时带着闯军骑兵已经冲到了侧翼,这一队骑兵横冲过来,几乎把逆袭部队整个拦腰切断。

袁时中身边的亲兵们也在陆续战死,他对这批老兄弟是如此熟悉,他不仅叫得出每个人的姓名,或者亲热地叫他们的小名、绰号,了解他们的本领、武艺、特长、缺点,知道他们的家世和家庭情况,而且也熟悉每个人的音容笑貌。

这些人是袁时中的老部下,其实也是他的老朋友和老兄弟。

看到这些人一个个地倒下去,袁时中心中突然感到一阵截去自己肢体中一部分般的剧痛。

和这剧痛比起来,他小腿上中的一箭也就不算什么事了。

“老掌盘,我们实在冲不过去了,咱们撤下去吧!”

袁时中的亲兵冲上来一边给他包扎伤口,一边急急劝说他把兵马撤回马牧集去。形势确实不容乐观,可袁时中却认为鼓足了气的突阵,就像逆流而行一样,只能进、不能退,勇往无前的继续冲击,或许还有胜算。

可是撤回马牧集的话,希望真的就不大了。

到时候他和陈永福,就只能把希望指望到徐州的援军身上!

袁时中啊袁时中,为什么兜兜转转,最后还是要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到别人身上?

他不想放弃这次逆袭突击,可这时候后方的马牧集已经传来了鸣金收兵的声音。陈永福比袁时中更冷静一些,他身处交战的战场以外,已经看出了李来亨这支闯军的防御能力更在一般闯军之上,明军已经毫无疑问地丧失了突袭的战机。

“撤吧!小袁营的骨血只有这些了,老掌盘,再这样打下去,咱们可就真没了!”

亲兵的哀劝让袁时中闭上了眼睛,他捂住小腿肚上的伤口,狠狠痛骂了李来亨一句后,便下令将部队全数撤回马牧集去。

“他娘的这个李来亨,老子跟你有什么仇有什么怨,你要这样来堵我?今天不是小袁营不敢拼命,而是我还要为河南镇的弟兄们保一条出路……否则、否则……唉!撤!”

此时此刻,让袁时中下定撤回马牧集决心的最重要原因,居然是他担心河南镇的官兵损伤太多,让他无法向陈永福交代。

如果陈永福知道的话,大约更会感叹袁时中待朝廷的真挚,是世之所稀吧!

暮光四垂,指挥炮标的李世威已经完成了全部的准备,他并不打算让袁时中顺利将部队全部撤下去。

霆军的雷霆铳声已经给小袁营将士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但那还万万不能够和炮标的轰鸣之声相比。

上百门新式火炮的轰鸣,已经不止是雷霆,而是一种超越了自然界威能的力量。

人们似乎很再去借用了一个大自然中存在的名词来描述,连绵不断的轰鸣声以后,是数不尽的炮弹飞落到马牧集附近。

这一阵炮击打乱了袁时中撤退的步伐,强烈的震动感再一次重创了明军的士气。

连守在马牧集中的陈永福都为李来亨的筹码所震撼了,这样的炮兵火力,即便是秦军乃至关宁兵,都已是少有!

那是真正飞铅熔铁的画面,在暮色之中震颤了马牧集的炮火,终于让陈永福认识到了闯军的进步和蜕变。

这样的一支军队,已有资格承担起鼎之轻重。

第359章 清军的邪教徒使者

黄河北岸的大雨也已经全部停歇,只是大河之上依旧缠绕着一层厚厚的水雾,让人看不清对岸的景况究竟如何。

谷可成在闯军之中,素来是以勇猛敢拼而著称的一员战将,但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也展现出了高人一等的谨小慎微来。

放过明军的河防兵已经表现出了谷可成的细心和谨慎,他为了确保河防的安全,又从逃亡的渡口难民中找来了一批熟悉本地地理、水文状况的船夫渔民。

在这些人的指点下,闯军只用很少的兵力就控制住了虞城县到砀山县一段的黄河重要渡口。谷可成手中得以保留了相当数量的机动兵力,用于预防黄河上随时可能发生的种种突变情况。

可雨停以后升起的这一层迷雾,还让谷可成分外担心。

首节 上一节 314/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