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408节

陈永福不知道方以仁到底是赞成还是反对的意思,他又重新看了一遍地图,接着向马世耀和张皮绠两人咨询了闯军左营、前营现在的兵力、战力情况,沉思后,依旧还是坚持意见说:

“方书记,敌人的东进这样仓促,我可以用性命担保,这绝不是一招奇兵,而只是自取灭亡罢了。你们都曾和明军将领打过仗,难道不明白他们的作风吗?东虏走白洋淀,目的是救自己人,而不是去救明军……何况就算是去救明军,难道明军诸将就会为了友军,而把自己的本钱砸进去吗?”

“可是将士一夜辛劳,怎么能现在随敌人调动而动?”

之前夜里亲自带队凿冰的马世泰,他对陈永福流露出的离开阵地、主动迎敌官军的意思,抱有非常大的意见。

甚至在马世泰看来,陈永福不过就是一个明军降将,现在突然说要让闯军离开辛苦建成的阵地,难保没有别的意思?谁能保证他不是一个像丘之陶那样的奸细呢!

“陈将军,府主把统筹大局的职责交给你,你就要有做出决断的魄力……将军明白我的意思吗?”

方以仁的话终于让陈永福开了窍,他把地图卷起,站起身来对诸将抱拳大声说道:

“明军、清军仓促拔营而走,他们现在正奔着闯军侧翼而来。千里奔袭,必厥上将军,何况联军令出多端,首尾不一,上下不能同心,内外不能一体,明军官兵难道甘心为救虏骑而裹革冰河?虏兵又岂能放心明军在身后!以我观之,联军现在根本不是东进,而是东窜,我军只要赶到迎敌,势能摧破强虏!”

马世泰、刘汝魁两人还有反对的意见,但马世耀却按住他弟弟马世泰,轻声道:“我赞同陈将军所言,敌人现在不是背水一战的形势,而是狗急跳墙,胡乱用兵。蠢到了这种地步,只要我们能在白洋淀堵住敌人,我也相信势必能够取得重大胜利。”

“哥……万一、万一……”

马世泰还想说些什么,刘汝魁却默默点头:“好,我愿为先锋。”

“陈将军有魄力下定决心,这样我再没有其他顾虑。”

方以仁拍了拍手后,张皮绠也立即跟着站起来,插手答道:“闯军轮换凿冰,兵马休整完好,目下出击,绝无问题可言。”

“好!”

其实陈永福只要能够说服方以仁支持他的意见,那么指挥大军就全无问题。现在不止有方以仁赞成,连左营中最有主见和大局观的马世耀也赞成他的方案,闯军的主动迎敌作战,便立即确定了下来。

虽然闯军将士连夜凿冰设防,相比较龟缩大营的明清联军,在体力方面或许稍有不如。可是张皮绠着意安排了士兵们轮换挖掘工事,还是设法让大多数士兵进行了足够的休息。

唯一问题,或许是因为李来亨的南下,使得闯军现在骑兵数量相对较少。不过方以仁还是设法调出了许多骡子和大车,从别的方面增加了闯军机动的速度。

因为闯军的指挥体系由上而下,完全是高度集中起来的。所以相比较明清联军拔营向东时仓促、混乱的情况,闯军的移动迎敌,就显出了分外的严整和秩序来。

此时以白沟河为界,两岸数万军队,都纷纷离开了他们之前严防死守的阵地,沿着大河向东运动。

这是一幕极为壮阔的景色,如果观测者的目光位于天空上,那么他就能够看到在红色的朝阳下,两条雄壮的大军海洋正以平行线的形态向同一个方向汇集。

雪尘纷飞,战马嘶鸣,连绵又漫长的行军队伍一眼看不到头,几乎蔓延到了地平线的极限。闯军的旗帜,明军的旗帜,清军的旗帜,三种大旗分列其中,战士们的步伐踏碎了华北大地最后的平静,预兆着一种紧张的杀戮即将到来。

气氛肃穆,山河冷冽,燕赵古战场上,风起云涌,没有士兵在呐喊,也没有鼓角被吹响。可是寒风北去,在这默然的寂静中,人们却可以隐约听到来自千古的战吼声,其气雄浑,可贯万里。

金戈铁马之象,唯此而已!

===

书友群又又又又又被爆破了,新群980937333,禁止键政!!!

第455章 朝廷成败,悉在吴三桂

明清联军的东进行动,在最开始就暴露出了灾难性的混乱。阿巴泰带领清军先行出发,纪律严密的东虏,好歹在这个生死关头表现出了过人的行动效率。

可是其余明军部队,则各有各的毛病。

李辅明的前屯镇行动最快,他最早跟在阿巴泰的身后,将部队拉走,可是前屯镇在之前的白沟河大战中损失是最大的,几乎被打成了半个空架子,这样一点点战力,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剩下的关宁兵里,高第麾下的山海关关兵态度还算是比较好,可是吴三桂和刘泽清两部建制最为完整、兵力最为雄厚的军队,就采用了各种办法和各种借口,拖延出发的时间和行军的速度。

大量士兵拥堵在道路上,联军的战马、骡子和车辆数量都严重不足,吴三桂又要求明军部队必须将火炮完整带走,这更加加剧了大军东进的后勤负担。

雪地上到处都是胡乱横亘的车辆,士兵们一个个都无精打采的,没有几个人从之前的激战里回复过来,绝大部分官兵都对把这一仗继续打下去的事情,感到兴趣缺缺。

特别是当人们知道了东进的目标后,以辽人为主的关宁军,不可能不对阿巴泰的目的产生非常强烈的疑惧心。

这是凭什么呢?他们这些辽兵,和关外的满洲人尸山血海里打过了多少仗啊!

今天却要求他们为阿巴泰助战,帮助所谓的“东师”,救回一支迂回部队。

话又说回来了,说好的借师助剿、东师助战,如今这是成了什么样子!

此前的白沟河激战,已经耗尽了关宁兵们的心力。他们已把对流贼的轻蔑完全收起,而且在战斗过程中清军过于一般的表现,也使得广大普通官兵,对于陈新甲“借师助剿”的国策,倍感失望。

难道放弃了这样深沉如海的仇恨,换来的就是阿巴泰这样三心二意的帮助吗?

还要我们去为他擦屁股呢……

士兵们既然是这样想着,情绪当然就受到很大的影响。体现出来,就是关宁军的风貌疲颓尽显,士气跌到谷底,军心也到了瓦解的边缘。

即便李建泰强行催促大军出发,李辅明也确有和流贼殊死搏斗、决一死战的打算,可是对普通官兵们来说,这一仗已经没有了什么继续打下去的必要。

“高镇台,连标营里也有一支兵马,说是因为骡马不足,要停下来休整一下才能继续新军了……”

高第听到这条消息,也觉得焦头烂额。他对清军好抱有一丝希望,以为阿巴泰和洪承畴都是百战名将,或许真的有办法扭转不利的战局。

可是很显然,山海关的关兵们,并不像高第一样对阿巴泰深孚厚望。他们在仓促间被拉出大营,在冰天雪地里向冻结起来的白洋淀行军,这一切情况都消磨了人们的斗志,使得战士们纷纷找出借口,想方设法地非要留在后方。

在大冷天里,高第还是不得不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他看着清军和李辅明的兵马又行出一段距离,内心的不安感愈发强烈,只能勉力鼓舞部下说:

“去……再想想办法,筹措一些骡马。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找吴镇台,请他帮帮忙。长伯是我的老朋友,这点小忙他一定会帮我的。”

话是这样说,可是高第自己往后望了两眼,看着士兵们脸上毫无生气的那副模样,再看看后队堵塞起来的道路,心中就越发没底。

他对吴三桂和刘泽清的拖延,渐渐感到了缘故所在。可是即便明知道情况如此,高第重新看了一眼大明的旗帜,还是心想:

大明啊大明,我算是对得起你了……

可是更多的人,并没有和高第抱持有相同想法。例如他本家的高起潜,现在就和吴三桂凑在了一起,高起潜知道以明清联军现在混乱的情况,突然拔营东进,绝对没有多少胜算。

首节 上一节 408/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