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484节

李自成带领中营兵马占领西北三边以后,特别是占据了著名的产马地宁夏河西一带以后,大顺军的战马质量已经有了跨越式的提升。

张鼐麾下的宿卫骁骑战马质量,当然远在楚闯骑兵之上。

毕竟楚闯长期活动的湖广地区,并不是优良的产马地区。李来亨的战马,一部分来自于俘虏自明军和清军手中,一部分是通过恳德记的贸易渠道购买到的驽马,质量都不能同张鼐的骁骑相比。

李来亨被李自成任为江淮经略使,率部北伐淮北、山东,后来又攻破徐州,跨过黄河,纵横河北,这才算是从北地获取了一批比较优质的战马资源。

但比起西北三边稳定的高质量战马资源,李来亨的骑兵质量,从最根本的战马这一点上,就和张鼐存在很大差距。

当然楚闯骑兵在组织形式和冲锋战法上,与彼时天下各大势力的骑兵,都存在根本差别。大家其实并不在同一条赛道上竞争,战马质量的差别,也并不一定就代表着楚闯骑兵和中营骑兵战斗力上的差别。

不过此时张鼐率部万骑席卷奔腾,那些优良战马的矫健豪迈之姿,还是令张皮绠大开了眼界。

张皮绠从前对于李来亨总是存有不切实际的崇拜感,也因此对于中营等闯军其他部众,抱有不小的鄙视心态。

之前张鼐不听劝说,非要冒险出城这件事情,也让张皮绠觉得作为开国侯爵之一的义侯,在军学上的水平着实不高。

直到现在见识到中营宿卫骁骑的奔腾之姿,张皮绠才升起“打脸”之感,一下子觉得中营的实力实在比自己预想的厉害太多。

全副武装的具装铁骑,如果全速冲刺十里路,大多数马匹都会累死在半途上。张鼐不光是一个豪迈勇敢的战士,他也是顺军中一位高明的骑兵将领。

义侯率部冲出关城以后,先是让宿卫骑兵们列队对齐,御营骑士们先以步速前进几十米的距离,接着慢慢提速。

闯军骑兵的步法分为慢步、快步、跑步、袭步等数种。刚刚中营骁骑标战士鱼贯冲出关城的时候,采用的就是慢步,其特点是战马四肢单独的各自起落,以对角肢交叉顺序运步。其顺序为左前、右后、右前、左后。

慢步前进的张鼐所部骑兵,可以慢慢对齐队形,展现出沉毅的坚定姿态。而后在前进过程中,又慢慢调整加速为快步,快步前进是战马以对角线的前后肢同时运步,相互交替,一完步只听到两个蹄音。

慢步和快步两种姿态,都可以让骑兵稳健的长久前进运动,畅快奔驰数十里的距离,也不至于影响战马状态。

接着加速为跑步以后,战马四肢分三次着地和离地,左前跑步时,是右后肢先运步,然后右前肢和左后肢同时运步,最后左前肢以强度前伸而着地。

跑步姿态,才算是开始进入冲锋的阶段。以这种姿态和速度奔驰的骑兵,就更看重冲击力量,而非是战马的体力。

最后的袭步,才是张鼐所部骑兵用于冲锋时的冲击姿态。此时战马运步方式和跑步类似,但在第二动作时,对角的两蹄分开着地,实际上形成四声蹄音,只是由于速度极快,第一、第二蹄音,和第三、第四蹄音,都很难分辨清楚。

中营骑兵列队以后,速度不断攀升,中途不断变化着合适的奔驰姿态,很快就赶上了仓促撤退的清军攻城部队后队士卒。

他们在张鼐的统帅之下,列队,慢步,快步,跑步,冲锋,这一切动作都如行云流水一般顺畅完成。铁甲骑兵狰狞杀入清军队伍之中,东虏好像根本没有殿后死战的决心,几乎可说是一触即溃,张鼐亲自带着几十名骑兵冲破清军的后队,贯入敌人用于攻城的炮队之中。

中营骑士们持刀乱砍,仗矛横冲,还有许多人在快速冲锋之中,犹且能够在剧烈颠簸的马背上精准射出箭矢,骑射功夫一点都不弱于自小在马背上打熬力气的八旗兵。

张鼐率部冲破敌围以后,马上杀进炮手之中。清军炮手大多只有简单的盔甲防护,手里只有一把单刀护身,根本不能和全幅武装的顺军具装铁骑抗衡。张鼐冲过东虏铳手的火力阻击,达到可以发射箭矢反击,并进一步可以展开格斗的距离以后,马上就把这场战斗变成了一场一边倒的大屠杀。

顺军精骑纵横,追杀不止,直到远处清军大队兵马的旗帜显露出来,又有许多大炮从远处开火阻滞张鼐以后,他才命令旗鼓都尉们发出号令,停止顺军骑兵的继续追击,在一番金鼓争鸣的耀武扬威以后,凯旋回到土门关关城之中。

张鼐所使用的骑兵战法,当然不及楚闯那种墙式冲锋特殊别致,但同样是一种高明的战术。这种战法脱胎于“秦中流寇”起义军十多年转战天下的响马生涯,老“秦寇”和“响马”们,本来就大多出身于陕西三边的边军之中,熟谙明军骑兵的战术。

他们结合正规明军骑兵的战法和流寇转战天下的土智慧,在李自成率师入关,抵定三秦以后,终于形成了像张鼐今天这样耀武扬威的集大成者。

张皮绠终于为自己的无知和自大感到汗颜,张鼐提着一串东虏首级走上城头,把散落着辫发、血淋淋的脑袋丢掷在地上,大笑道:

“东虏真是太弱了!如果不是他们的大炮又多又密,封锁住了道路,老子真想一口气冲破获鹿,直接杀到真定城下去。”

张皮绠也对张鼐今天的英勇表现十分佩服,敬服道:

“义侯真是好威风!我以前也是和东虏交过手的,怎么没有见过他们被杀败的这样干脆?真是待在湖广待久了,不曾见识过咱们大顺中营亲军的厉害!今日真是义侯为我开了眼界,使我知道咱们大顺的精兵,竟然是这等的厉害。”

张鼐嘿嘿笑道:“不必多说,只等万岁带大兵赶到。咱们立即开拔,解真定之围。清军主力想必现在就在真定城下,我们以骑兵开道,长驱直入,直抵城下,配合真定城里的守军里应外合,拿下虏酋不成问题……来亨现在就在真定城里吗?我来救救他啦!”

第546章 情报流才是战场的本质

骑兵称雄战场凭借的并非是正面冲锋这种类似匹夫之勇的行为,而是其强大的机动性所带来的对战场的主导权。

张鼐的确是一位勇敢善战的骑兵将领,但在骑兵兵种的运用上,他和皇太极之间的差距,比之他和李来亨心计上的差距,还要更为悬殊。

当战争达到一定规模之后,指挥的重要性便愈加凸显出来,两军对垒时,指挥更优秀的一方往往可以获得最终的胜利。

而指挥活动的核心,就在于侦查——获取情报,通信——传递情报,决策——运用情报,下达军令——再次传递情报。

所以如果想要进行成功的指挥,便需要实时了解战场情况和及时将命令下达,换言之就是拥有足够的战场信息的获取和传递能力。

情报流,才是战场的本质。

骑兵的强悍,不止在于其机动优势和冲锋的巨大威力,更在于骑兵强势的一方,可以掌握“情报流”的优势,并且可以摧毁对方的信息获取与传递能力。

当张鼐在土门关关城之下,纵骑蹂躏摧破清军后队兵马,杀伤上千之众的时候。即便是较为谨慎的张皮绠,也因为这一场小小冲突的胜利,抹平了内心的不安感。

他们还没有意识到,清军完全隔断井陉道和真定城之间交通、情报的联络,意味着一种多么可怕的情况正在慢慢浮出水面。

在此之前,陆陆续续有许多顺军轻骑兵被清军击溃、驱逐至土门关关城附近。皇太极并不在意歼灭多少敌人,他要力求和保障的优势只有一点,那就是确保从真定到井陉之间的战场,完全处在自己的绝对控制之下。

那些被皇太极有意驱逐至土门关关城的大顺军探骑,为守军带去了“正确”,但是“不合时宜”的情报。

这些情报都表明了清军十几万兵力,占据其绝对主力的精锐兵马,已经悉数在真定城下展开,进入了猛烈攻城的阶段。甚至于皇太极还在真定城下设置了自己和崇祯皇帝的御帐、御座,清军对真定城的势在必得,东虏兵马的全面展开,这些“正确”、“真实”,但是“不合于时宜”的情报,让在军学上已有了长足进步,堪称为一位成熟将领的张皮绠,都确信清军攻击真定已到了如火如荼的关键时刻。

在战场上,信息的获取与传递主要都是依靠轻骑兵来完成的。由轻骑兵进行侦查活动,将侦查到的情况回报主帅,主帅根据侦查到的情况得出下一步应当采取何种行动的判断,再派遣轻骑兵传达命令给分散在各地的军队,各支军队再根据命令进行相关的行动。

在这一过程中,轻骑兵能否侦察到足够多的情报并将其送达主帅和将主帅命令及时送达各军,成为了己方能否占据主动的重要因素。

而需要注意的是,骑兵在传递信息时,往往还要穿越大片的弱控制地区,这些地区因为缺乏双方的军事存在,会成为双方轻骑兵交战的战场。在这一战场中,双方争夺的是战场信息的主导权。哪一方能在混战中获得上风,哪一方侦查到的情况和传递的军令便能及时送到。

反之,则不仅因为侦查情报反馈不畅而成为了聋子瞎子,还可能会因为命令传达不畅而使大军陷入瘫痪。

张鼐在土门关关城下取得的胜利,证明了大顺军的骑兵并不弱于他们的敌人。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李自成带来的约十万军队之中,包含了数量庞大的精锐骑兵,若能得到适当的运用,皇太极是绝对无法取得战场“情报流”的绝对优势。

毋宁说,皇太极掌握的是一段“时间差”上的“情报流”的绝对优势。

真定城下,两座规模浩大,装饰金银琉璃和丝绸锦缎,极尽豪华的御帐,就好像生怕守军不知道大明和大清两位天子所在的方位一样,竭力展现着自己的威严和强烈的存在感。

首节 上一节 484/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