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765节

现在赵王府方面,这么容易就自己跳了出来,倒是让李来亨有些意外。

他本来还担心,赵王是得到了谁的支持和唆使?居然这样大胆。

最后龙衣卫一查,居然不过是些谏议大夫之流科道言官而已,这能成何气候?端的是可笑啊。

方以仁的那些布置,也都被李来亨看在眼中。天子有些欣慰,朝中大臣毕竟多数还是持重之人,天下事无可忧虑处。

赵王自己跳出来找死也好,天子倒无杀人的想法,只是正好将这一支皇族派系打发去天保府守陵墓,免得谁乱生想法。

他又想了想,命在屋门外守候着的秉笔女官近来,抄录诏令文书:

“朕要册玄烨为楚王,玄煜也要一同晋为亲王……嗯玄煜便册为齐王。”

赵王李自敬的这件事情,让李来亨对于自己身后继承人的事情,多了一分考虑。但他仔细审视以后,依旧还是没有直接册嫡长子玄烨为太子,而是封为楚王。

大顺历史上本有过秦王的王爵和晋王的王爵,不便再使用一次了。

楚国、齐国都是古之大国,便先授予两个儿子。

玄烨和玄煜,都还在襁褓之中,这时便已经封王。

这倒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毕竟李来亨既要压制李自敬一家,那自然大顺的皇族人丁就特别单薄稀少,将来万一自己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皇权岂不是虚弱到了极点?

只好尽快早些为玄烨他们铺路了。

至于今后这些孩子,要当多少年的接班人,那就要看以后李来亨能活多久了。

他本有接着赵王府异动一事兴起大案、大开杀戒的打算,但方以仁的那些种种布置与行动,终归让李来亨放心下来了。

“自古得天下之艰,未有如大顺者……太祖太宗都是筚路蓝缕,并不凭借前朝威福,完全白手创业,百战而有天下之一隅。

到了朕的手上,合三代人之力,这才统一天下——而且两代先帝,或牺牲在战场上,或因战伤驾崩,如此惨烈的开国景象,也是从古至今所未有的了。”

大顺的开国战争,已经把各种各样的旧势力扫荡一空,与前朝的决裂,同样是古所未有。

太祖太宗两代的重臣大将,更是牺牲无数,甚至可以说到现在为止,顺朝内部不要说韩信式的人物,便是连一蓝玉式的人物都没有了。

最有权威地位的重臣,可能挑战到李来亨权力格局的人,如刘宗敏、田见秀、张鼐、牛金星……等人,皆以纷纷退场。

严肃来讲,如今最有这个地位的人,或许还要数高一功了。

毕竟高一功至少算是外戚,而且也是公爵和权帅。

但高一功为人特别低调,李来亨对他的性情了如指掌,知道高一功简直可说是闯营元从里最没有野心的人物之一。

这种人物,就是手提数万大军可以威逼凌驾永历朝廷的时候,高一功做出的选择,还是将所有顺军残部都交给南明永历朝廷,帮小朝廷去对付各路争权夺利的军阀诸侯。

无私心到如此地步,高一功的为人,李来亨岂能不放心。

“赵王府的事情,便轻轻揭过吧……”李来亨笑道,“朕的病情已经痊愈,唉!赵王背后无人,可惜可惜,此事轻轻揭过,朝廷还是好好关心北伐的战事吧!”

李远在下面听得有些心惊胆战,他走出房门的时候,才感到自己背上的衣物已经完全被汗水湿透。

可惜可惜?

天子口中的两个可惜,意味着什么?

李远不得不庆幸赵王李自敬的背后真的没有人支持,也庆幸方以仁做出的布置和措施都很让天子满意,不然这两个可惜,恐怕就要化为一场腥风血雨,将不知道有多少人葬身其中了。

开国无大案。

对顺朝来说会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李远不敢确信,但他想到天子的年纪和李世民那样年轻,或许皇上可以靠年龄的优势,慢慢使开国功臣们自然地淡出历史舞台吧……

第864章 渤海道兵团

李来亨病情的突然恢复,是连方太师都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太师不得不为自己的失策苦笑。

好在结果算是各方都能接受,赵王李自敬保有他的爵位,被发配到了天保府为太祖太宗守卫陵寝。今后这一支家族,都将在陕北过上富足、安定但又并不过分奢华的半隐逸生活。

而那些在背后唆使赵王府的科道官们,经龙衣卫的细致调查以后,并没有重臣元老参与其中。

皇帝没有杀人,只是轻轻揭过了这一页。几个品级不高的官员被流放,天子用这种做法表明了他无意兴起大案的想法。

朝廷大臣们的内心都因此松了口气,开国无大案,对这些官员们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只有吏政府的尚书宋企郊惶惶不可终日,因为前几天他曾经亲自到赵王府的门上去送过礼,目的无非是套套近乎、发展一下关系。

没成想到事态发展这样快,宋企郊一下就成为了众矢之的。

虽然皇帝并没有要处理宋企郊的意思,但他思前想后,还是主动提出了致仕还乡的决定。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较好的结果,天子恩准了宋企郊的荣退,并下令由文谕院总裁谢徵接替了吏政府尚书的位置。

结果一切争端,便在发生以前烟消云散了。

许多人预期中的一场血雨腥风并没有出现,执掌龙衣卫的飞龙使严薪顿感失望。此事后不久,严薪也被调到了西南军前效力,改由李远出面执掌龙衣卫。

关于严薪的左迁,产生了很多不同的观点。

但毫无疑问,严薪同这桩最终并没有发生的赵王案可能存在很深的关系。

有人认为就是严薪在幕后推动赵王案的发生,天子的行动、赵王府方面的上蹿下跳,都可能同龙衣卫有关。

目的的话,后世有一些史学家便认为,严薪推动赵王案的发生,便是希望天子会依照历朝历代开国时期掀起大案的旧则,对朝臣大将进行彻底的清洗。

而在这样的清洗过程中,龙衣卫这种特务机关的地位必定大大上升,严薪作为飞龙使的权力也会大大增大。

只不过最后李来亨因为各种各样的考虑,放弃了发起大案清洗功臣的打算。

首节 上一节 765/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