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766节

一场惨烈的腥风血雨在无声中消匿,唯有严薪左迁的一件事情,在历史上留下了微不足道的一行痕迹。

这以后顺朝的重点就转移到了征辽战争上了,这年夏天,大顺军终于对辽西走廊发动了总攻。

虽然数年间,清军已经将大批剃发的汉人百姓,从辽西走廊和辽东半岛,强行迁徙到了辽东边墙以北和朝鲜半岛居住。

但在广宁各城附近,还住有不少汉人百姓。

当大顺的北伐军开入辽西走廊的时候,清军又未作抵抗,主动将守军回缩到辽东半岛内地,这些饱受满洲暴政压迫的辽人土著百姓,便纷纷揭竿而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汉人们纷纷割去辫子,将城中负隅顽抗的绿营兵将或杀死、或缴械,开城迎接大顺王师。

刘芳亮的北伐军进展极为顺利,他自己都感叹:“这是真正的以顺击逆,无往而不利。”

几乎没有经过什么值得一提的激烈战斗,大顺军就已经差不多收复了辽西走廊的全境,在天法四年的夏天结束以前,就将顺清两军对峙的战线,推进到了辽河口一线。

顺军在辽河一线停下步伐,只是在等待着秋天的到来。秋天枯水期会改变辽泽的地理形态,更方便顺军收复辽阳等地。

而清军则加紧其坚壁清野的步伐,妄图利用东北秋冬之际的严寒天气,逼退顺军。

此外,登莱一线的大顺军渤海道兵团,也开始积极行动了起来。

清军虽然在掳掠日本的过程中,重建了一些水师部队,但同当年鼎盛时期的三顺王水师战船相比,如今的清军水师根本不值一提,也就只能对付对付闭关锁国的德川幕府了。

顺军渤海道兵团的水师,多数是从宁波和福州调来的。

其中一半为郑芝龙的旧部,另一半则是刘希尧当初了为了对付郑家而在宁波编练的顺军嫡系水师。

这两支水师的船只,都是为了海战而专门打造的,战斗力远在清军水师之上,而且数量上也占据不小优势。

张国武有幸跟随宁波的水师战船北上登州,他本来的职责,只是负责率领驻防浙江的陆师而已。

现在却因为机缘巧合,带领一部分浙江的顺军驻军跟随水师一同北上,补足渤海道兵团兵力上的不足。

“可以从军恢复辽东,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张国武是姜瓖的旧部,出身于前朝宣大边军之中,如今却以大顺军渤海道兵团一员的身份,登上战船,乘风破浪,随同大军直挺辽东,恢复金州。

这是他原来的人生里,绝没想到的。

但是身为武人,可以参与到这样恢剿前朝失地、驱逐鞑虏夷狄的远征里,张国武便分外感到荣幸。

顺军水师为海战的需要,都装备了大量红夷炮。船队刚刚靠近辽东半岛附近的一些岛屿,便先依靠强大的炮火进行覆盖性射击。

不过实际上清军已经放弃了辽东半岛南面的全部离岛,直接将兵力都龟缩到辽阳内地一带。

所以渤海道兵团,兵不血刃,就恢复了东江镇灭亡以后,明朝丧失的各个辽东离岛。

不少人心之念念的皮岛,也是这样回到了顺朝的怀抱之中。

本来大顺军的登陆将士,每个人都还背负了一大堆建材材料。谷可成考虑的是清军可能趁着顺军立足不稳,在海岸地区发动猛烈的反击,所以他制订了战兵每人皆背负一包建材,一旦登陆上岸,一部分精兵在外围设防,剩下的人则急速在海岸地区修筑营盘和工事,抵御清军的反攻。

结果金州一带仅仅驻扎有少量八旗兵,而且都是一触即溃,仅仅经过少量战斗,他们便主动放弃了金州、盖州一带,向北方撤去。

谷可成精心设计的登陆作战方案没有起到多大用处,顺军很轻松地就从金州登上了辽地,随即大举北进,恢复了复州、盖州。

张国武带着一支约一千多人的步卒部队,追赶清军溃退的残兵,急速前进,反而追赶到了本部骑兵马队的前面,最早在海州附近的塔山铺同刘芳亮麾下辽东道兵团的先头部队汇合。

第865章 松尾芭蕉

清军继续后撤,龟缩于辽阳、沈阳一线设防,同时接着将大批汉族百姓迁往朝鲜半岛,转移民户。

八旗兵们押运着从关内各地掳掠来的上百万汉族百姓,以绳穿掌,一串就拉着几十人向前走去。时值秋冬,东北的天气寒冷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这些包衣阿哈们多数只有单衣蔽体,动辄就会被活活冻死在苍莽的雪原上。

慢慢的白山黑水,无尽的林海雪原,一座座山城、一条条冰河,沿途尸首枕及,何止十万之数。

冰封的鸭绿江上,偶尔有朝鲜义军突出发难,与押运包衣奴才的八旗军战成一团。许多不甘心就这样冻死雪地之中的汉人,也趁机揭竿而起,他们斩木为兵,夺马冲杀,已经甘于奴隶身份十多年的很多老人,也奋起了最后的一腔血勇。

激烈的战斗、暴动、斗争、会战,正发生在辽东大地上的每一寸角落。

天法四年的冬天,对于辽人来说,既是黎明前的曙光,也是最后一刻的残酷黑暗。

鲜血横流,血流漂橹,战场之广、战场之大,已经完全覆盖了东北亚的任何一寸土地。

张国武在海州与辽东道兵团的大军会师以后,得以有幸面见了那位在顺军中极具威望的刘国公。

他慷慨陈词,请求以一标精骑,舍弃辽阳、沈阳、铁岭、抚顺不攻,而长驱向东,直至鸭绿,而后轻骑南下追逐逃往朝鲜的清军主力。

刘芳亮也感到这简直是当年清军撤出关内时的翻版,当年他以八千铁骑追亡逐北,救回了十多万汉族百姓。

今日,大顺军比之当年更为兵强马壮,实力也更为强大,自不会允许金福临、金代善君臣得逞其计。

顺军的轻骑部队很快出发,他们的追击速度极快,昼夜间星驰数百里,占领了空无一人的凤凰城后,便长驱追到了义州。

清军在鸭绿江河畔留有不少守军,张国武奋力冲击,一场江上的惨烈血战以后,由于清军设防严密,顺军追击部队则以轻骑为主,兵力亦不多,惜败而归。

当时张国武便望鸭绿江长叹一声:

“吾不能越此江追虏,必将使虏患更祸及海外数藩。”

他一语中的,不幸言中了后来历史的发展方向。

当清军在朝鲜半岛节节败退的时候,金代善的兵锋终于转向日本。清军为了重新获取一块立足之地,也是为了实行其“北损南补”的战略,悍然对德川幕府发动了全面战争。

这场日清战争,连绵近十年之久。清军纵横九州、中国、近畿之地,残民以逞,杀戮无端,承平多年的幕府武士,根本无法抵挡百战骁悍的八旗精锐,连战连败,丧师失地不可计数。

以至于清军名将莫洛发出了“关东大兵百万,竟无一人是男儿”的狂言。

直到战争后期,顺军在幕府请求之下出兵援助,加入战局,援日伐清,抄袭八旗军在九州岛上的大本营后,才使得战争形势为之一变。

首节 上一节 766/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