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787节

正在左翼的权将军李玮群看见一处山丘上有骆驼放炮,猜测其为僧格浑台吉的大帐位置,于是也分兵一支,攀山越岭仰攻准噶尔军的驼城阵地。

僧格浑台吉并非他弟弟葛尔丹那样的军事天才,出战以来屡屡得胜,主要还是因为战略形势有利于准噶尔人。

在具体的战术指挥上,他的能力是很明显不如葛尔丹厉害的。

可惜葛尔丹在雪区作战,手下没有准噶尔精兵,仅有一些不堪一击的藏军而已,根本无从发挥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华。

本来顺军仰攻驼城,很可能造成巨大伤亡。

可是关键时刻,僧格浑台吉摸不清顺军援兵的兵力,他认为自己尚有三四万兵马分散在漠南草原各地游牧就食,没有必要现在就和顺军决战。

不如暂且先行撤退,等到重新聚集兵力以后,再来和顺军会战。

僧格浑台吉心生怯意,决定逃跑。他抛弃了正在阵前和大顺军激战的喀尔喀友军,独自率领卫拉特人撤离了战场。

本来蒙古军队兵力就没有太大优势,僧格浑台吉突然带着准噶尔人逃走,只剩下喀尔喀部一军,自然不是郭君镇的对手。

大宁城中的守军也趁机出击,大败蒙军,斩首约四千级。

郭君镇随后指挥两路兵马,在黎明时分大胆追击准噶尔人。由于局势混乱,僧格浑台吉在乱战中同其部众失去了联系,提前撤离战场的准噶尔人突然丧失主帅,顿时失据,还是被大顺军追上。

两军再战于落马河南岸,准军损失惨重,光是被困在河边,互相践踏踩死的就不计其数。

大宁之战和落马河之战后,准噶尔人虽然在漠南各地还分散部署有三四万骑的部队。但由于郭君镇携两战大捷之威,又宣布由顺朝官方直接向旅蒙商收购所有蒙古牧民的高利贷欠条。

郭君镇一把火将所有欠条烧毁,以此挽回东蒙古诸部贫苦牧民的人心。

许多本来依附于僧格浑台吉的察哈尔王公,在大宁之战、落马河之战以后,也立即翻脸,跳回了顺军阵营,重新接受了顺朝的各种侯伯爵位封号,还各自起兵截击准噶尔人的北撤。

僧格浑台吉的战术指挥能力不太厉害,但战略眼光却很高明。

他单骑出逃以后,看出了漠南不可为的局面,便直接放弃整个漠南,将残余的准噶尔和喀尔喀联军全部撤回漠北,准备长期占据漠北,慢慢经营重新统一蒙古的大业。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刘芳亮远征天山的计划已经取得了重大战果。

当时僧格浑台吉已经带走了准噶尔人绝大部分的可战之兵,在天山老家和新占领的伊犁、喀什一带,总共只留下了可战部众不足二万人。

李来亨为了彻底平定朔漠,摧毁蒙古人复兴的最后一丝希望,对刘芳亮寄望极深。

就算是表弟会宁王李淳和被包围在大宁,生死不知的时候,李来亨还是将一切资源向西军倾斜,为刘芳亮四万人的远征军,配置了多达十余万匹的骡马。

刘芳亮进军极快,大顺军一路势如破竹,全力前进,进入天山南麓后终于遭遇到了准噶尔人留守的主力军。

为了争取时间,刘芳亮直接下令“无论何队精兵”,只要马匹还有力气,都要迅速奔赴古轮台一带参与会战。

为了争取一战全歼准噶尔留守主力,取得速定西北的效果,刘芳亮要求各部放弃一切当前作战任务和目标,唯以向轮台战场附近汇合为唯一任务。

命令下达以后,各部顺军纷纷放下当面作战任务,甚至放弃了沿途攻占的一些绿洲小城镇,集结一切可以集结的兵力赶往会战主战场。

为了抓紧时间,果毅将军吕泽只率领二百多名士兵便星夜跨越天山,从北麓赶到南麓,奔赴轮台参战。

结果沿途遇到了三千多名敌军,寡不敌众战死。

李来亨认为这种不肯于中途退避自全,惟知直前冲击,以致效命捐躯的忠勇之气,深可嘉悯,追封吕泽为伯爵,由其子承袭,三代不降爵。

制将军张国武带领五千骑兵首先赶到战场,与准噶尔人交锋作战,连续奋战四天以后,虽然牵制住了准军的转移,但由于马匹长途跋涉疲惫至极,不能击败敌军。

当天夜里正好遇上康大眼带领一大批战马到达,张国武遂立即命全军换马,重新投入战斗。

大顺军分为两翼左右包抄进攻,与准噶尔人激斗一整夜,两军皆死伤惨重,尸骨遍满山谷,各自阵亡锐士千余人。

准军遭此败绩,又发觉刘芳亮、李懋亨的大军主力正在全速赶来,并决定退往伊犁坚守。

刘芳亮得知准噶尔主力已经向西逃跑,他认为追击是目前最为要紧之事,以顺军马力尚有余,而准军则携带大批妇孺老弱,行走肯定不能便利,人多易容易发生溃散,因此决定绝不休息,继续追击。

刘芳亮亲自督军追到伊犁,大顺军在不分黑天白夜的疯狂追击下,军中已经疫病横行,病死、冻伤、掉队者多达七八千人,跟随刘芳亮抵达伊犁者,只剩下了一万一千名将士、骡马八千多匹。

准军在伊犁和喀什等地尚有可战部众一万四千余人,刘芳亮因此决定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他释放了准噶尔军中的一批回回,使其回到喀什一带以后,宣讲顺军仅诛卫拉特蒙古人,而不与回回为难的政策。

这种做法激起了喀什守军的动摇,最终在左右摇摆下,喀什守军杀掉了城中的准噶尔驻军,关闭城门,拒绝蒙古人入内。

大顺军趁机向伊犁河谷一带,发起了最后的猛烈攻势。

这一战的激烈程度已到空前地步,准噶尔人极为耐战,顺军又因为长途跋涉体力耗尽,也没有携带重型火炮,全靠战士的一腔血勇和燧发枪的火力支撑。

一部分回军也帮助大顺军作战,分担了刘芳亮的一部分压力。

第892章 扫除绝域

顺准两军在伊犁河谷连续激战五天四夜之久,最终以准军全线溃败,逃亡葱岭以西告终。

至此大顺军彻底实现了远征天山、直抵伊犁的战略目标,实现了深入虎穴、犁廷捣巢的任务。

当这一消息经由蒙古牧民传到漠北的时候,僧格浑台吉闻讯惊愕病倒,原本臣服于准噶尔人的喀尔喀诸部,见此情形,也在当地大喇嘛的带领下选择了向顺朝投降。

僧格浑台吉的手下虽然还有三万骑的兵力,但是由于喀尔喀盟友的叛变,再加上天山老家的丧失,全军上下士气低落,部众星散,不复为伍,未经一战,便有上万部众相继逃散。

安东大都督府所辖的东军也适时地抵达战场,给了僧格浑台吉最后的致命一击。

安东军在叛降喀尔喀诸部的协助下,长驱直入,抵达和林,将准噶尔余众击溃,生擒了僧格浑台吉,将其押送回京,同多尔衮一样发配山东修黄河去了。

大顺军荡平准噶尔汗国的一役,用兵行军快如闪电,刘芳亮的大胆挺进,为收获最后的全胜之功打下了定锤之音。

自此西域三路全部重归中国版图,朝廷得到战胜之讯后,立刻听从了刘芳亮的建议,任命李懋亨为安西大都督府大都督。

对于西域的东疆、西疆、南疆三个边疆地区,则按照此前在黑水营战死的果毅将军吕泽遗策,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手法。

东疆地区,即东天山南北的哈密、吐鲁番和巴里坤等地。这一地区在东天山以北是游牧地区,东天山以南的哈密、吐鲁番是农耕地区。

首节 上一节 787/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