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风流

大宋风流 第535节

码头虽然没有人来接,但却有现成的马匹跟马车,陈庆之骑上马时,还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刚刚的位置上,已经不见苏隆兴跟张知鱼的身影,就像是自己眼花看错了一样。

“怎么,刚刚那两个人你认识?”钱不换低声问了句。

微微点了点头,陈庆之简单地回了两个字:“仇家。”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得多,回到家的时候,几个女人居然都没有在,眼看着春季就要来到,到了应该准备新衣的时候,去年这个时候陈庆之可是替苏家好好赚了一大笔,当然,去年的盛况应该不容易出现,不过凭借今天准备的这些棉制的长衫,应该也能好好赚上一笔的。

到了天快黑时,三女这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见到钱不换的时候,白依依似乎还愣了一下,直到确认眼前这位果然就是樊楼的主人时,顿时变得异常惊讶,眼神不时地瞄向陈庆之,怎么也猜不到,陈庆之到底用了什么办法,居然把这尊大佛给请到了家里。

丢脸的事,自然不能当着她们的面说出来,陈庆之只是说自己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让钱不换离开的东京,至于接下来的目的,自然只剩下一个,那就是棉花。

对于棉花的用途,陈家人自然是一清二楚,眼下家中的衣服、盖着的被褥全都换成棉花,盖起来即保暖又轻柔,若是棉花的价格下来之后,自然会狠狠地赚一大笔,哪怕是几年之后棉花的产量越来越高,自己依旧可以靠规模赚取丰厚的红利。

离五月的种植期也不过剩下三个月,自己还要定下地方,收购土地,雇人手,这些都是费时费力的事情,所以看起来时间虽多,但是留给自己的也并不剩多少了。

坐了这么多天的船,钱不换的确有些疲乏,跟苏小容认识过了之后,自己便早早去休息了,陈庆之则带着苏小容来到了后院的凉亭中,给她披了一件雪白的皮衣之后,自己笑着问道:“我走这些天,家里可有什么事发生?”

“事?”苏小容想了想,摇了摇头:“倒没发生什么大事。”

“那就好。”陈庆之刚点了点头,苏小容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连忙道:“对了,我大伯曾经来过一次,听那语气应该是想借钱的。”

反正四周无人,苏小容便把事情从头到尾跟陈庆之讲了一遍,讲完了,自己继续道:“这事我跟翁翁也商量过,他也觉得我做得没错,若是借钱给大伯,只会害了苏家人。”

若是没有今天在码头上看到的一幕,陈庆之也认同苏小容处理的方法,只是联想到码头那一幕,自己脑海里隐隐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怎么,庆之是觉得奴家做错了什么不成?”

“那倒不是。”陈庆之摇了摇头,接着笑道:“今天在码头的时候,我看见了两个人,你猜猜是谁?”

既然让自己去猜,那应该是自己熟悉的人,苏小容想了想,突然想到了一个意外的名字,惊讶道:“难道,是我大伯?”

点了点头,陈庆之伸出一根大拇指:“没错,的确是你大伯,你就不想知道站在他身边的那个人会是谁吗?”

站在他身边的应该还是苏家人才对,可是看陈庆之脸上的表情,这个答案好像是太简单了些,苏小容倒是猜了几个人的名字,陈庆之却始终摇着头,终于把谜底揭了开:“站在你大伯身边的,是那张知鱼。”

“谁?”苏小容的眼睛一下就瞪大了许多,目光死死地盯住陈庆之的表情,似乎以为他是在骗自己似的,可是盯着看了半天,自己也没有发现一丝慌张,自己终于确认了这个事实,不由开始慌张了起来。

“这该如何是好?大伯怎么能跟张知鱼混在一起,他难道不知道张知鱼就是一匹喂不饱的狼吗?他分明就是想一口吞了苏家,不行,我得去跟他说个明白。”

苏小容刚要走,却被陈庆之给拦了下来,苦笑道:“现在你在你大伯的心里,地位恐怕还不如张知鱼高呢,你说什么他都不会相信的,还是省一省,想想怎么对付张知鱼才是。”

第712章 新来的同窗

有那么一种人,是打不死,也赶不走的存在。

现在的张知鱼对陈庆之来说就是这种令人十分讨厌的人,虽说张家现在实力不及以前,可是毕竟几十年的底子还在,就像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一样,时不时地出现在你面前,虽然拿你没什么办法,却总要恶心你一次。

偏偏对这种小强,陈庆之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连根挖起,商战是商战,可是一但连人家祖坟都要掘了,那好像就有些过了。

没办法,就算自己知道苏家跟张家联合起来准备对付自己,自己暂时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毕竟江南的织造底子实在是太大了,自己没办法控制住所有的源头,只能是尽力压低成本,把市场的份额先抢过来再说。

回来的第二天,陈庆之就跟钱不换交换过意见,自己先挑出几个地方让他先去走一遍,要求其实也不多,第一,风调雨顺,没什么太大自然灾害的地方。

第二,要有足够多的土地。

第三,要有方便的交通。

只要满足这三点,就是陈庆之最理想的地方,当然,哪怕是买地的价格高一些,自己也能承受得了。

钱不换走这一圈,估计没个十天半个月是回不来,暂时苏家跟张家还隐藏在背后,自己也懒得搭理他们,跟古寒聚了一次之后,陈庆之便得到县学去报道了。

做为今年县试的头名,而且事情还闹得这么大,陈庆之这三个字在学子之间早已经是广为流传,等到陈庆之进到县学之后,立刻就被同班的同窗给包围起来,享受着跟后世明星一样的待遇,一天到晚总有人来跟自己说话,一开口就是什么‘久仰陈公子大名……’

久仰个屁呀,自己待在锣鼓巷那么多年也没见谁去拜访一下自己,说不定自己落榜的那一刻,还有人在背后笑话自己呢。

可是入乡随俗这四个字,陈庆之还是懂得的,不管是谁,只要是跟自己打招呼的,自己一定要招呼回去,中午的时候,还请同班的十几个同窗一起去酒楼吃了顿饭,这关系一下就近了许多。

在陈庆之看来,这顿饭似乎只是增进友谊的一座桥梁,可是就在这饭桌上,自己却得到了一条特别重要的消息。

班上有位叫张玄灵的同窗,比陈庆之要早一年进的县学,今年也打算去府州试一试,知道陈庆之乃是范仲淹的弟子,一直装做跟陈庆之的距离比较近,就连中午吃饭的时候,也是坐在陈庆之的身边,直到这一顿饭吃完了,大家伙都走得差不多的时候,他却偷偷指着一旁的茶馆道:“时间还早,我有几句话想跟庆之聊聊,咱们这里谈。”

最近虽然事情不多,但是乱七八糟加起来的话,陈庆之的时间也并不是很多,心里就有点抗拒,笑了笑道:“不瞒兄台,在下家中还有些事情要处理,要不明天可好?”

张玄灵笑道:“不会耽误陈兄太久的,也就是一壶茶的功夫,说几句就走。”

既然人家都这么说了,陈庆之又不好拒绝,只能跟着他进到了茶馆,两个人找了个僻静的角落里坐下,要了一壶茶之后,张玄灵却不开口了。

一看他不说话,陈庆之就有些着急,疑惑道:“张兄不是说有话要跟我说吗?”

张玄灵看了陈庆之一眼,终于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问道:“陈兄可听说咱们钱塘县要来一个新的县令?”

这不废话吗,那谢云秋已经被抓进去这么久,这县令之位自然不会永远空着,陈庆之倒是有些好奇张玄灵消息的来源,毕竟连自己都不知道谁会来钱塘当县令,他怎么会知道?

点了点头,陈庆之好奇道:“难道张兄听说过这件事?”

“呵呵。”张玄灵脸上露出一个神秘的笑容,接着点了点头,压低了声音道:“不瞒陈兄,你可知昨天咱们班上来了一位新同窗吗?”

新生?陈庆之摇了摇头,好奇道:“哪个是新同窗,我今天看见了吗?”

“他今天不知什么原因并没有来,不过,我想只要我说出他的名字,陈兄一定会认识。”

别的不说,自己在杭州认识的学子还真的有好多,一下要让自己说出自己认识的一个,自己还真的不好确认,刚好新泡的茶水端了上来,陈庆之喝了一口之后,好奇道:“张兄怎么就能确认我会认识?到底是哪一位同窗?”

张玄灵的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接着口中说出了三个字:“顾允明。”

“你说什么?”陈庆之真的是被震惊到了,自己想了那么多人,却怎么也没猜到,跟自己同班的那个人居然会是顾允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看到陈庆之的反应,张玄灵脸上似乎闪过一丝得意,陈庆之跟顾允明之间的冲突早就已经传遍了杭州的士子,别人怎么想自己不知道,不过自己想的却是两头讨好,毕竟不论是陈庆之还是顾允明,他们的身后都站着了不得的贵人,只要自己小心些,飞黄腾达自然不在话下。

首节 上一节 535/8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不求生

下一篇:我的历史聊天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