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风流

大宋风流 第536节

笑了笑,张玄灵继续神神秘秘地说道:“其实昨天,顾公子也请了一些人吃饭,其中就包括我一个,在吃饭的时候,顾公子无意中透露了一个消息,听说这次钱塘县上任的县令姓谢,乃是朝中顾大人的学生。”

顾随的学生到钱塘来任职?

就算用后脑勺想,也知道这位谢大人肯定是冲着自己来的,那顾随应该是认定自己这次削了他们顾家的面子,所以想着报复自己一次,这真是人善被欺,马善被骑,自己倒想着一路平安无事,奈何顾家人却始终不肯放过自己。

心里把顾随骂了个狗血喷头,陈庆之脸上却并没有太多怨恨的表情,淡淡地笑了笑:“张兄恐怕想错了,其实我跟顾公子之间并没有太大的恩怨,考场的事完全是他人想要陷害,至于金殿比试,也只是因为头名只有一个而已,再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我看来,顾兄的才华还应该在我之上,我俩若是一个班,只能是相处得更加融洽。”

这个陈庆之,脑子被门挤过了?怎么连顾允明是好人还是坏人都分不清?

张玄灵似乎对于陈庆之的反应有些吃惊,呆呆的看着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倒是陈庆之一口把杯中的茶水喝掉,笑道:“现在张兄也说完了,在下就先告辞了,谢谢张兄的茶。”

第713章 头顶的阴影

对于那个未知的钱塘县令,陈庆之并没有太过的担心,毕竟只要范仲淹在杭州一天,他就翻不出什么花样来,自己只需做好自己,按部就班的考过府试、州试,若是顺利的话一并考过会试,状元郎自己只是想想罢了,给自己一个探花……就已经很知足了。

到了第二天,陈庆之还真的在县学见到了顾允明的身影,跟上次在金殿相比,顾允明似乎清减了许多,身上的衣衫好像也大了一圈,穿在身上晃荡着,就像是借来的一样。

看到陈庆之的时候,顾允明脸上并没有什么意外之色,大概早就知道自己跟陈庆之是一个班的事情,自己也没有招惹陈庆之的意思,老老实实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连个招呼都没有打。

他装作没看到自己,陈庆之也懒得跟他打招呼,毕竟离四月份的府试也没多长时间,老老实实的温习功课才是最要紧的事。

日子就在这奇妙的氛围中慢慢度过,差不多七、八后的,正当陈庆之坐在自己的坐位上温书的时候,顾允明却是面带兴奋地从外面走了进来,而且他前进的方向并不是自己的座位,而是直接来到了陈庆之的面前。

挑衅的目光盯着陈庆之,嘴角忍不住勾了起来:“陈庆之,都这么多天了,怎么连个招呼都不敢跟我打呀,是不是害怕我揍你呀?哈哈哈!”

陈庆之完全是一付看傻子的样子看着他,自己开始也不明白顾允明这到底是发的什么疯,只是看到随后跟进来的张玄灵时,自己似乎明白过来什么,不由冷笑道:“原来顾公子还认识我,我以为你在金殿上出了那么大的丑之后,就认不得人了,看来还是我想错了。”

“你……”一听陈庆之提到了金殿之事,顾允明脸上的表情一下就变得难看起来,双眼危险地瞪着陈庆之,接着冷哼道:“陈庆之,金殿之上你不过侥幸赢我一场而已,你也不用着急,接下来还有府试、州试,咱俩的比试还在后面呢。”

“哦?”陈庆之好笑地摇了摇头:“顾公子怕是误会了,在我的陈某人的对手里面根本就没有你的名字,对于我的手下败将,我根本就不感兴趣,如果你真把我当成你的对手,那么现在你还是乖乖去温书的好。”

陈庆之的话让顾允明脸上的表情一下就变得难看起来,接着冷哼道:“陈庆之,我要是你,现在就没有心情再看下去,你大概还不知道吧,你的靠山范大人如今已经调走了,我看你这回还怎么猖狂。”

“你说什么?”陈庆之脸上的表情一下就变得难看起来,不是说顾家只会派来一个县令吗?现在怎么连范仲淹都一起调走了?

让陈庆之更加担心的是,后世中的范仲淹就是离开杭州不久之后,死在了半路之上,自己现在只希望顾允明不过是在骗自己,不过看他脸上的表情倒真有几分真。

看到陈庆之变了脸色,顾允明一下就开心起来,大大咧咧道:“呵呵,你还不知道吧,官家对范大人在杭州的政绩大为不满,决定将他调离杭州,至于接任之人吗……”

顾允明故意停留了一下,接着慢悠悠地笑道:“乃是我叔爷的弟子谢大人。”接着突然凑到了陈庆之的耳边,压低了声音慢慢悠悠冷笑道:“没了范仲淹帮你,这回我看你怎么能过得了府试。”

见顾允明离自己这么近,陈庆之突然伸出手,一下就把顾允明的衣领给抓住,大概没想到陈庆之居然会跟自己玩硬的,顾允明顿时吓了一跳,慌张道:“陈庆之,你想干什么?快点把我给松开。”

他越是这么说,陈庆之抓得却是越紧,单手一用力,把顾允明拉到自己面前,换成自己凑到他的耳边,低声冷笑道:“顾允明你给我记住了,你要是敢把我逼急了,老子要了你的命,滚。”

陈庆之往后一松手,顾允明腾腾腾一连退了三、四步,多亏身后还有人接着,这才没有跌到,不过这面子自己算是丢光了,有心说几句狠话,可是又一想陈庆之刚刚说的那句话,已经到了嘴边的话,愣是被他咽了回去,狠狠地剜了陈庆之一眼,重重地哼了一声,转身就走。

顾允明走了,陈庆之心里也乱成一团,也不知顾允明的消息到底是不是真,连课也没有上,收拾一下书包,便出了县学,直接骑马向着府衙的方向走去。

到了府衙的时候,门口的衙役已经认出了陈庆之,连忙接过马,笑着问道:“小官人怎么好几天都没有来了?”

“这几天功课有些忙,我师傅呢,可在衙中?”

“今天有件案子,大人应该在大堂上呢,小官人要是不急,先去后堂坐会。”

看来自己来得有些不巧,想了想,陈庆之先到了客厅里坐下,让人泡了一壶茶,自己开始等起范仲淹来。

只是这等的时候有些长,一壶茶水都添了三次,范仲淹这才一脸疲惫地从外面走了进来,看到陈庆之时脸上非但没有欢喜,反倒是有些埋怨道:“离府试只剩一个多月的时间,你不好好温书,跑我这里来做什么?”

陈庆之顾不上回答范仲淹的话,看看四周无人,凑到范仲淹身边问道:“先生,你可听到什么风声了?”

“什么风声?你又听到什么了?”范仲淹却是一愣。

于是,陈庆之便把今天顾允明跟自己说的话跟范仲淹学了一遍,接着愤愤不平道:“依我看这官家也是糊涂,先生对大宋呕心沥血,换来的却是这么悲惨的下场,我看这大宋的官,不要也罢。”

“混帐。”范仲淹却是瞪了陈庆之一眼,脸上虽然流露出一丝不甘,却也只是轻轻叹了口气道:“庆之不用怪罪官家,这些事也不是他一个人能控制的,在来杭州之前,老夫就已经知道,杭州绝对不会是老夫的最后一站,只是没想到,这次却只给老夫留了这么短的时间,只是……恐怕这次会连累你了。”

陈庆之摇了摇头:“先生说的哪里话,我怕什么连累,只是你年纪大了,再这么奔波劳苦岂不是危险,要不,咱们上书告老还乡吧。”

第714章 独自挽擎天

在陈庆之看来,当官就像是自己找的一份工作,干得舒心自己就干下去,若是干得不舒心,还不如早早地离开,虽然做不到‘天下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那种洒脱,但是,只要一封告老还乡的奏折,不也能恢复自己的自由身吗?

虽然没了官身,但总比被人支得满大宋跑强吧。

只是范仲淹的态度却让陈庆之琢磨不透,苦笑的样子让人无奈,哪怕是自己宁愿死在赴任的路上,也不愿意写那一纸告老还乡的奏折。

虽然劝不动,但陈庆之却也不愿意就这样束手就擒,若是范仲淹真的被官家给调离杭州,就算傻子都能想到,那个新任的知府会对自己什么态度,过不了府试也就算了,最可怕的是他调用官家的力量来对付自己的生意,如果真的那样,自己真的就进退无门了。

出了范仲淹的书房时,陈庆之脸色有些难看,刚走了没几步,旁边突然有人喊道:“小师弟,这边来。”

陈庆之顺着声音看去,却见郭由在一旁冲着自己招着手,自己皱着眉头走了过去,低声道:“六师兄有事找我?”

郭由拉着陈庆之到了阴影处,低声问道:“刚刚小师弟说的可是真事?”

两个人对话的时候,郭由就在门外,想来也是听到了自己的话,陈庆之也没有隐瞒的意思,点了点头道:“的确是真事。”

“这下可就糟糕了。”郭由一脸纠结地叹了口气,接着无奈道:“小师弟跟师傅时间不长,还不知道师傅的脾气,他这辈子只想当一个忠臣,你所谓的告老还乡这种事,永远都不会发生在他的身上,所以咱们还是得想其它的办法才行。”

忠臣?这分明就是愚忠,自己恨不得挖心掏肺地对大宋好,可是大宋又是怎么对你的?几十年守边关的功劳却敌不过东京那些大家族的势力,不光是连官没保住,诺大的一把年纪还被人赶来赶去。

哪怕是这样,居然还死守着那些老教条不放,真是让人又可怜又惋惜。

“六师兄可有什么好办法?咱们一起参谋参谋?”

郭由想了想,压低了声音道:“解决这件事的办法并不在杭州,而是在东京,虽说已经有风声传出来,可是那谢敬伦现在未必被官家所封,所以,咱们不如立刻启程前往东京,想办法将这条消息透露出去,说不定就会有变故的。”

妙呀。

首节 上一节 536/8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不求生

下一篇:我的历史聊天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