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1433节

李询点头:“陛下有识人之明,能够让孝穆公主持天下士林事宜。”

第一九四七章 乐昌就是定心丸

“孝穆公卖个我们这么一个人情,自然也是期望南北官员能够戮力同心,为大汉效劳,而不是为某家某户效劳。”杨素径直说道,“近来南北之间分歧争执越来越多,迁都也好,这龙门书院的山长人选也罢,两边争执不下,甚至多有把事情闹大以请陛下圣裁之意,现在想想,即使是你我,也难免有地域之私,个人之见,相比于孝穆公,的确有所不及啊。”

“你我到底还是红尘中人,又怎么可能真的丢掉这些。孝穆公历经风雨,见得多了,自然也就看的开了。”李询感慨,“某啊,现在只期望年老之后也能和孝穆公这样,纵不问世事,世人心中亦有一席之地。”

“别说孝穆公了,你家那位老爷子也不差。”杨素指了指李询,“老爷子最近身体还好?”

李询颔首,李穆作为李家之主,相比于一直东西南北奔波的徐陵,低调很多,不过这并不代表他放弃了施加自己的影响力,不说别的,这次从征河东的巩汉军,背后就有几个大家族老爷子的身影,他们出面号召,大小家族也都踊跃参与,带动着整个民间百姓积极投军,不然的话,关中刚刚平定也没有多少年,百姓不见得就愿意从军征战。

而且近年来,李穆的身体也不太好了,到底是已经古稀的老人,各种各样的病层出不穷,能多活一天那都是上天眷顾,自然也不能要求太多,要不是现在医疗水平相比于前些年有显著的进步,恐怕不知道哪个病就足够要了老爷子的性命了。

前一段时间太医院还专门派遣医生去给老爷子看过病,得出的结论是,风烛残年,多加珍惜。

曾经纵马横枪的大将军,在年岁面前,终究还是不堪一击。

徐陵、李穆、韦孝宽以及吴明彻这些老一辈已经愈发的年长,自然也不可能总是和之前那样在背后为年轻小辈们摇旗呐喊,相助他们一臂之力。

这次徐陵能够出面为裴矩担任龙门书院山长的事说话,杨素和李询这两个北方武官员的领军人物就已经很感激了。

按理说,这些小辈的事情完全轮不到他们这些老一辈的再出面。

陛下常说,大汉的天下已经是年轻人的天下,总是让这些老爷子们出面,杨素脸上也有些挂不住啊。

“报!”就在此时,一名传令兵快步跑进来,“报,江南急报,孝穆公病危,恐不久于人世!”

“什么?!”杨素和李询相顾失色。

李询夺过来那快马急报看了一眼,默然递给杨素。

杨素并没有接过来,只是郑重的向着东南方,行了一礼。

孝穆公,的确值得敬佩。

希望他能够痊愈。

建康府,徐陵府邸。

徐陵虽然已经不在朝为官,但是他的府邸一直保留着,就像徐陵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一样,绝对不会因为他手中没有了实际的权力就一落千丈。

此时徐陵府邸之中,人来人往,有着急的自家人,有前来探病的亲朋好友,堵在回廊上、庭院中,看上去混乱不堪,其中不乏有家人和徐陵的门生故吏面带着急神色。

“孙神医还没有下结论呢,你们着什么急?”

乐昌的声音就像是给在场的所有人吃了一剂定心丸,顿时院落内外逐渐安静下来。

“参见皇后!”众人齐声行礼。

乐昌这个皇后在众多武以及徐氏亲眷的心中,地位自然是别人不能匹敌的,甚至在内眷的心中,地位更在李荩忱这个皇帝之上。

一来是因为乐昌本身身为皇后母仪天下,可以说现在大汉的女性地位能够得到这样的提升,和乐昌的居中主持有脱不开的关系。说到底李荩忱只是下了这样的命令,真正把这些命令变成现实的还是乐昌本人,更何况乐昌皇后的身份自然更加符合大家的想象,也是大家听到最多、见过最多的人,所以自然而然的原本可能应该属于尉迟炽繁或者潇湘的功劳,就会不知不觉的加到乐昌的身上。

二来乐昌的所作所为也的确堪称是妻子的典范,无论是帮着李荩忱稳定后宫、居中主持内府各项事宜,还是在朝堂紧张的时候果断带着皇长子站出来垂帘听政,根本不在乎这会不会给自己带来多少非议,她的这些行为也让这些就在建康府看到这一切的留守官员以及各家各户内眷们敬佩。

因此乐昌的出现让他们多少松了一口气。

是啊,大家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孙思邈都还没有下定论呢,倒还不至于已经准备开哭了。

徐陵病重并不是这两天的事情了,早在七八天前就已经卧倒榻上,当时孙思邈并不在建康府,而是亲自带着学生前往豫章郡南边山里考察草药去了,太医们诊断一番也拿不定主意,只能开了一些安神的药给徐陵,然后让人快马加鞭去请孙思邈回来。

太医院一时拿不定主意,这自然而然就被理解成了徐陵已经不久于人世,所以朝廷急忙派人通知河洛那边,另外也不断催促孙思邈抓紧回建康府。孙思邈的地位在大汉的医疗界已经毋庸置疑,没有孙思邈下定论,大家谁都不放心。

好在徐陵一开始的病态并不明显,乐昌来探望过一次,吩咐太医院多加派人手之后也就只能先回去了,徐陵到底已经不在朝堂一线,乐昌而或者朝堂上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因为他而舍弃手中的事情,一直在这里盯着,就是徐陵自己也不会允许他们这样做的。

现在孙思邈八百里加急入京,乐昌闻讯自然抓紧赶来了。

徐陵的身份地位,在大汉之中已经超然,乐昌当然不希望他出什么好歹。

门被推开,已经进去了一个多时辰的孙思邈眯了眯眼,外面的阳光让一直身在屋子里的他有些不适应,不过他还是一眼看到了众星拱月一样的乐昌,当即拱了拱手。

乐昌颔首,而孙思邈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沈姊姊,麻烦你在这里看着,本宫去听听孙神医的说法。”乐昌吩咐沈婺华一声。

沈婺华应道:“皇后放心。”

第一九四八章 徐陵和成都书院

沈婺华出身沈氏,沈氏现在依旧是江南一等一的望族,就算是世家已经湮灭,但是沈家人还是有话语权的,在场多是东南士族出身的官员,对于沈婺华自然要尊重几分,有沈婺华在也能够维持住局面。

“孝穆公之安危,关乎国体,不足为外人知晓。”乐昌紧接着看向徐家的几个儿媳,徐陵的妻妾都已经去世,子孙两辈也都在外为官,实际上建康府家中主持事宜的是几个儿子的妻妾,“然孝穆公为徐家之人,朝廷也不可能做此绝情之事,几位若是想要知道,则可随本宫前来,但不能有任何婢女随同,可好?”

几名儿媳当然也知道此事事关重大,面面相觑。

徐陵的生死或者还能坚持多久,若是被她们知道了,娘家肯定会派人旁敲侧击以求问,所以自己还不如不知道的好。

最终还是徐德言的正妻萧氏被推了出来。徐家到底不能没有一个人跟着乐昌,不然孝穆公就真的成了国家的孝穆公,而不是徐家的老家主了。

萧氏是萧摩诃的小女儿,反正萧家是和皇室穿一条裤子的人,皇室知道的,萧家肯定就会知道,所以多一个萧氏也没有什么不妥的,至少还能表示徐家不至于对老爷子漠不关心。

看着有些紧张的萧氏,乐昌微微一笑:“萧家多豪杰,妹妹无需紧张,跟着本宫一起听听就好了。”

萧氏急忙点头,本来这种事轮不到她这个孙辈媳妇说话的,现在贸然被推出来,不紧张不可能,不过乐昌带着安慰的笑容让她总算是心里好受一些。

伸手关上身后的房门,孙思邈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对着乐昌就是深深拱手。乐昌急忙虚扶一下:“孙神医这是什么意思?何必如此?”

孙思邈无奈的说道:“臣无能,可能要让皇后失望了。孝穆公的病情不容乐观,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些年臣未曾多加注意,让孝穆公的病多有累加,这人本来上了年纪了就不应该如此奔波,车马劳顿,自然又加重病情。”

首节 上一节 1433/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