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1446节

“有,咱们学生数量还不多,课本多的。”

“给我来一本,我也听听去。”裴矩笑道。

算学先生有些诧异:“这”

“活到老,学到老,希望为时不晚!”

裴矩扬了扬手,找课本去了。

算学先生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感慨。

之前大家总是说,教材的一统,简直可以称之为“书同文,车同轨”,全国一统,更加的公平也有利于批量的培养有用人才。

而现在算学先生感觉个中的意义不仅于此。

不说别的,至少算学,已经从原来的低人一等变成了现在的和文学、史学平起平坐,任何人,尤其是学院之中的学生都不敢小看算学。学好了别的,到底还是只能写写文章,真正融会贯通的才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朝廷需要的人才。

而算学学得好,之后至少工坊的重要岗位上会有你的一席之地。

时代变了,理念变了。

对自己来说,不是什么坏事。

希望下一次时代再有改变的时候,自己不会被抛弃。

脚步声响起,裴矩已经拿着课本来了。

算学先生深深提了一口气,推门走进去。

就算是时代改变又怎么样,自己又不是不会动脑子,大不了再学!

“看来让裴矩来担任这个山长,还真是选对人了。”李荩忱放下奏章,这是礼部提交的关于明年各学院招生、教育工作的报告。

这个报告当然也不是随便报个数就可以的,礼部在各个州府的吏员会负责进行核查,并且还会和本地州府报告上来的今年大致的学生数量以及招生报考情况等等进行核对。

比如金陵书院的主要招生范围主要集中在江南各州府,自然就要统计这些州府的学生招收情况,比如会有多少适龄学生要进入书院,或者至少有这个意向。

一旦核对出来数量上的问题,那就肯定不是书院的问题就是本地州府的问题,礼部会把这个问题移交给吏部,由吏部统一进行排查,查看问题的到底出在哪里。

而一旦发现两边的数据都比较小或者比较大,那就需要思考为什么今年的学生这么少或者这么多,是因为其余经济或者工业的发展冲击到了书院的招生,还是书院招生政策不对,而或者本地州府不配合。

既然朝廷打算全力发展教育,那么自然就不可能浮于表面,教育的多样和深入,才能帮助大汉培养出来更多有需求的人才。

裴矩显然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今年龙门书院学生的培养上,他提出了“各科并重,德智体美一应俱全”的概念。

第一九六四章 战争,近在咫尺

针对裴矩的这个概念,李荩忱甚至已经觉得和后世的教育理念很相近了,当然了本来“德智体美”这几个字是李荩忱提出的,裴矩只是引用了一下罢了。

并且裴矩还提出了,算术、科学也是和学、史学同样重要的科目,不容掉以轻心,朝廷应该加大对前两者的研究,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对这几门学问的重视。

裴矩能够认识到这些,就已经很让李荩忱欣慰。

也得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这些概念对于后世人来说,或许小学生都能够念叨上几句,但是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还是一片空白。

李荩忱也没想到,裴矩这个历史上褒贬不一的裴氏名臣,现在竟然还真有几分成为一代教育家的感觉。裴矩本来就是一个有足够天赋的人,闻喜裴氏的出身又让他拥有丰厚的学识,若是他能够真的在教育领域上取得成就,那李荩忱是乐于看到的,至少比担心这个家伙跳出来当佞臣,来一手祸国殃民的好。

徐陵去世之后,大汉的士林也缺少一个能够和当初徐陵一样完全支撑起一方天地的人,顾野王告老还乡之后,并不怎么经常出面,而且就算是出面说话也是以教材编撰等等为主,士林之中几乎已经没有这个人存在的痕迹了。

顾野王当初在朝堂上没有少得罪人,尤其是他这个出身江南世家的人,却帮助朝廷彻底扼杀了江南世家,让江南世家彻底从原来东南掌控者变成了现在的平民老百姓。

虽然现在的江南世家已经从内部完全分裂,众多的矛盾导致他们也不可能再和之前那样团结一心,尤其是随着工业等等的发展,世家剩下的一点儿钱财也都尽可能地投入到工业发展之中,有这么好的赚钱机会,谁不愿意去赚?

不过对顾野王本身来说,依旧还是担心自己归隐之后有人因为当年的事而报复,虽然有朝廷人手多加保护,顾野王还是不常露面,人又上了年纪,自然不想再承担起徐陵去世之后士林魁首的位置。

相比之下,还算年轻的裴矩显然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此人不但在南北都有名声,而且也有真才实学,若是能够端正学术态度、在教育领域积极发展开拓,那的确能够有资格执掌士林牛耳。

不过裴矩最终能够走到哪一步,李荩忱也不能下定论,至少得等明年或者后年,龙门书院的学生走入社会了才能知道。

“陛下,骠骑将军求见。”鲍兴打断了李荩忱的思路。

李荩忱抬起头。

萧世廉奉命巡查大河沿岸各军备战情况。

他回来了,就意味着大战,已经可以拉开帷幕了。

李荩忱不由得攥紧了拳头,等待这一天,也已经很久了。

“让他速速觐见!”李荩忱径直说道。

骠骑将军入宫,陛下旋即又召车骑将军和太尉府、户部和工部官员觐见。

这消息就像是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就传遍了洛阳城的大街小巷。

实际上已经不需要消息再多传播,很快各部官员都收到了陛下旨意,原本处于轮休中的官吏全部上岗,洛阳周边军营即刻收拢兵马,无论是校场上训练的、在外面拉练的,或者在营帐之中睡觉休息的,全部都紧急列队。

与此同时,洛阳周边工坊、船厂等等都开始召集工匠,并且张贴紧急通告,需要大量短期工人。

粮仓、武库等地,更是人员进进出出,分外忙碌。

春耕已经接近尾声,大战,注定将要开始。

洛阳城内外,各行各业的人们早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甚至可以说他们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战争,不只是意味着杀戮和死亡,还意味着朝廷将会有大量的订单下发,工坊将会开始全速运转,会给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及时的解决春耕和夏收之间的短期农闲、大量社会劳动力无所事事的问题。同时也意味着将会有更广阔的一片经贸市场等待着摩拳擦掌的商人们前去开拓。

大汉的战争,已经不再仅仅是朝廷出钱出兵去占领土地或者保卫边关那么简单了,大量资金的流动,直接带动着整个社会动起来,大量的财富将会在这个过程中被消耗掉,但是又会被创造出来。

首节 上一节 1446/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