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1755节

今日的皇帝陛下,用颠覆所有人认知的行动告诉了这些百姓们。

大汉的陛下,也是有血有肉的,也是一个介乎于青年和中年之间的汉子罢了。

就是这样的人,在带着大家向前,在为了这个国家殚精竭虑。

那大家还有什么好颓废,好质疑的呢?

所以百姓们一次又一次的山呼,他们虽然不再跪拜,但是那一声声“万岁”,那一只只伸出来响应陛下的手,和第一次不一样,是真正的发自内心,是真正的表示自己的追随之意。

之前,是敬佩;而今,是追随。

群臣们的眼神之中一个个一开始还是带着担忧和怀疑。

陛下巡视各方,接受百姓拜见,说实话是有些不妥的。

哪怕只是坐着马车在路上走一圈,都有可能会遇到很多凶险。当年最喜欢做这事的就是秦始皇,结果呢,博浪沙一下,不够吓死人的。

只不过大汉的群臣们,早就已经习惯了陛下这么干。

这货想要御驾亲征,亲临前线,大家都拦不住,更何况到大街上走一圈呢?

李荩忱想要堵住他们的嘴巴,太简单了。

“朕御驾亲征,敌寇如山海,箭矢如雨下,尔等不做阻拦,今日朕上街体恤民情、接见百姓,尔等却要阻拦,是害怕大汉之百姓无丝毫忠贞之心,还是民间有冤情,所以你们根本不想让民间知声音上达天听?”

这话要是说出来,情况就有点儿严肃了,群臣们少不了又要黑压压的跪下一片,叩头请罪。

所以大家干脆不说,您老人家想要去,那大家就陪着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真的有人想要对您老人家不利,那我们也能先挡一挡。

李荩忱当然不知道群臣们的想法,如果知道的话,只会表示你们真以为白袍和羽林骑是吃干饭的?人群之中,还不知道混着多少白袍,正盯着周围人的一举一动,顺便带动一下气氛呢。

干这事,白袍太拿手了。

当然,群臣也不可能知道李荩忱之前关于“万岁”的想法,如果知道的话,只会举双手赞同表示他们的皇帝陛下真的是“离经叛道”。

一时间大街上,皇帝和他的百姓们其乐融融,君臣之间,却是大型离心现场。

李荩忱并没有在街上停留太久。

因为听闻消息的百姓已经越来越多,逐渐整个钟离城外的道路上都挤满了人。为了防止混乱,李荩忱果断的下令离开。

他也有点儿害怕狂热的百姓们做出来点儿什么令人啼笑皆非的举动。

第二三三六章 天道昭昭

之后,陛下的车驾前往钟离内府,而群臣先行返回驻地。

毕竟陛下是带着沈婺华和陈宣华一起去的,两位妃嫔当面,群臣们跟着就有点儿当电灯泡的意味了。

尤其是随驾南下的官员,以刑部尚书沈君高和户部尚书陈叔慎为首,这两位,还有另一层身份,自然是沈婺华的叔叔和陈宣华的哥哥。

自家人还要去当电灯泡,属实是没脸啊。

更何况于私如此,于公亦然。

内府和外廷还没有到亲密无间、什么事务都互相不隐瞒的地步。甚至双方能够争的时候还得争一争呢。

陛下去视察内府,外廷群臣就不要跟着凑热闹了。刚才陛下去视察钟离城内各处府衙的时候,沈婺华和陈宣华也都没有露面,算是给足了外廷面子。

外廷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给内府添堵。

尤其是钟离城的发展,也给了这些外廷官员们很多启发。说句实话,大汉建立的时间虽然不是非常久,开国也不过五年时间,但是有一些问题已经不可避免的暴露了出来。

其中之一就是今日大家明显能够感觉到的和基层脱钩。

朝廷的衮衮诸公,身在云端之上的时间也已经不短了。

这其实倒不是因为群臣们没有想要接地气、真正了解大汉发展状况的心思,之前也曾经说过,这一代的大汉官员,基本上都是上一代和新一代官员,所谓的上一代,就是指的以萧摩诃、沈君高这些人为代表的前朝年轻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已经成长为更加稳重的中坚,能够完成一个朝廷管理和运转的几乎所有任务。

而新一代,自然指的是以陈叔慎这种为代表的年轻皇亲国戚、以李渊这种为代表的天子门生、以鲍兴这种为代表的科举考试选拔上来的人才假如“新一代”的概念再扩大一些而不论入年龄的话,那么房彦谦这种年纪虽然大一些,但是思想却很新潮的人实际上也应该在这个范畴之内。

至于他们所对应的,自然是以吴明彻这些人为代表的上一辈。随着萧摩诃抵达汉中并且取代淳于量指挥汉中兵马向西挺进,宣告着这些老一辈人已经彻底退入二线。他们心里也很清楚,自己的想法已经跟不上这些年轻人的了,再加上他们之中的大多数,出身都比较复杂,本来就很难获得陛下以及朝廷的完全信任,自然也没有必要厚着脸皮非得去和小辈们争夺建功立业的机会。

有这个心思,还不如去培养一下自家的年轻一代呢。

因此,单纯从思想上而言,现在这些朝廷的管理者们是完全可以胜任这一份工作,而且事实也足以证明,在他们的带动下,大汉的确正在蓬勃发展。

不过繁多的事务也的确限制了他们和外界的交流,大家只知道某个地方发展的如何如何好,也知道自己制定的政策得到了怎样怎样的落实,可是这些都是奏章上写出来的,都是前来汇报的官吏们口中说出来的,具体是什么样的,大家不清楚,全靠想象。

想象固然是美好的,但是往往不切实际。

今日呈现在大家眼前的钟离城,显然就和想象之中的不一样。

假如大家能够在此之前就亲眼见到钟离城已经发展成什么样子,恐怕绝对不会在陛下提出的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时,一个赛一个的表示反对。

陛下的想法,按照大家的想象,那自然并不贴切实际,因为大家认为社会并没有发展到这个地步,百姓对于这些政策的接受能力有限。结果谁曾想到,实际上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百姓的思想变化都已经超乎大家的想象。

这对于很多官员来说,都是颠覆性的。

因此他们现在无比渴望着交流和吐槽。

目送陛下离去之后,沈君高率先忍不住说道:“钟离城有地利,得天独厚,发展成今日之规模,虽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大家顿时都皱了皱眉,这话听起来好像不太对啊。

大家都在感慨变化之大,结果沈老哥你怎么在吐槽这都是应该的

不等陈叔慎等人开口,沈君高话锋一转:“可是自从大汉开国以来,一条条道路建设,一条条运河开通,又有多少城池因为地利、因为贸易而发展成和此相差无几的规模诸位可清楚”

首节 上一节 1755/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