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645节

李荩忱不由得冷笑道:“某还没有落魄到要去在他们之间左右逢源的地步,既然是他们求上们来了,那我们也不用客气。蜀中这么多商品和物资囤积着我们自己也用不完,不如和他们做生意。更何况现在蜀中各处建设都需要钱财,有人把钱财送上门来了,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萧世廉微微颔首:“这倒也是,自从我们和朝廷的关系已经彻底恶化之后,没有了朝廷商贾的来往,蜀中的物价的确波动比较厉害,如果有外来资金进入,应当会好一些。”

缺钱,的确是李荩忱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

财政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个小问题,李荩忱想要建设巴蜀,需要大量的钱财,而想要安抚百姓,就只能减少税收。本来巴蜀的财政库存就不算富足,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恐怕很有可能会入不敷出。至少现在李荩忱还不想要仿照汉代通货膨胀的时候大肆铸造“大钱当千”,这样只会进一步导致通货膨胀,并且引起民间对官府钱币的不信任,最后只会让以物易物重新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而官府的钱财花费不出去,进一步导致官府的信用降低。

当官府用这些已经“不值钱”的钱继续作为俸禄发给官员和军队的时候,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可想而知。

李荩忱从来没有指望着这个时代的人就有着和后世一样的近代民族意识和爱国观念,毕竟这是千年之后方才兴起的概念,不能在这个时候就要求甚至连民族概念都还很模糊的华夏。

当近代民族意识真的萌芽并且发展时候,就算是政府的信用降低,这个国家的人已就知道自己应该做的失去挽救而不是去推翻。在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时期,哪怕是军饷少之又少,哪怕是大学教授都不得不上街当小商贩,至少大多数的人、大多数有民族意识的人都没有选择背叛这个国家。

只不过现在用这些来要求自己手下的这些百姓实在是太理想了。李荩忱必须还跌解决财政的问题。

“至少就现在而言,从周人手里拿到钱财对我们没有什么坏处。”李荩忱斟酌说道,“除了钱财之外还有粮食的问题,这一次依靠陈仓军屯中的粮食也算是渡过了难关,但是开春之后的春耕说什么都不能再耽误了。我们需要更多的粮食来支撑未来的战斗。”

萧世廉点了点头:“这个你不用担心,过了苦日子才知道现在的日子有多么好,这么多巴人下山,即使是去年有战乱,蜀中粮食也收获颇丰,甚至已经可以自持。今年这一场大雪更是瑞雪兆丰年。咱们奔波了这么长时间,总算是让一切都安定下来了。”

感受着萧世廉声音之中的感慨,李荩忱笑道:“还是这稳定的生活让人欢喜啊,咱们也是该喘一口气了,不过你小子可不能之后就赖在蜀中不动弹了。”

萧世廉迟疑片刻,沉声说道:“那世忠,还有一事你打算什么时候”

第九百一十七章 名义

李荩忱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他大概能够猜到萧世廉想要说什么。

现在李荩忱已经不是当初入蜀时候的李荩忱了,巴蜀、襄阳、汉中、南中以及西北都已经落入李荩忱的手中,向东北威慑关中,向东南虎视荆湖,再加上明里暗里和李荩忱有勾结的关陇世家、东南士族,虽然这个团体组成的时日还短,内部也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谁都不能否认,李荩忱已经成气候了。

因此一个小小的汉中侯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下面官员们的需求,之后李荩忱为了试探南陈和北周的反应,进一步自封为征北大将军,不过毕竟这只是一个军衔,和李荩忱的爵位身份没有太大的关系,在南陈和北周都已经自顾不暇的情况下,李荩忱显然也到了更进一步的时候,他必须要给手下人一个明确的效忠对象和奋斗目标。

在之前,这个团体还很弱小的时候,李荩忱低调一点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这样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避免北周和南陈的敌意,而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当李荩忱依旧以南陈册封的汉中侯自居的时候,南陈对李荩忱还抱有一丝希望,认为李荩忱尚且可以回归到南陈的朝堂上,毕竟在南北朝边疆将领和中央朝廷出现矛盾和冲突并不是不常见的事情,边将在很多时候都掌握着朝廷的重兵,既然如此就难免会有人怀疑,从而引起矛盾。

但是在大家都有所顾忌的情况下,这种矛盾并不是不可化解的,朝廷的赏赐和边将的示忠以及共同面对的外敌一般都会让大家将这种隔阂放下。

陈顼也不是没有做出过这种努力,只可惜他多疑的性格最终还是让这样的努力功亏一篑,他想要的是阻挡李荩忱而不仅仅是限制了。这自然就从根本上损害了李荩忱以及整个李荩忱团体的利益,这是谁都不能答应的。因此当初李荩忱入建康府的时候,虽然反对的声音很多,但是多是从李荩忱的安全角度出发,从整个团体的利益角度来说,无论是想要从南陈那里获得更多的利益,还是趁此机会做个了断,李荩忱还是很有必要走这一遭的。

当然最后的结果是李荩忱反出南陈,从此再也没有可能回到南陈的朝廷上,而这个时候回过味来的南陈也发现,李荩忱已经不是他们轻易能够对付的了,险峻的巴蜀山地和战胜北周大军的胜利已经让李荩忱将“天时地利人和”牢牢地掌控在手中,所以也只能对李荩忱听之任之。

至于北周那边也不用说,当北周意识到真正有威胁的实际上不是在江陵的南陈主力,而是李荩忱这一支偏师的时候,为时晚矣。他们在和李荩忱的战斗中接二连三的失败,也彻底磨掉了北周将士的信心,让进攻巴蜀似乎变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再加上北周的内部分裂,现在北周更需要的是仰仗李荩忱的支持,而不是和李荩忱为敌。

短短几年间,风云已经变化如此,也的确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而为了能够让整个团体维持稳定,显然李荩忱必须要更进一步。

萧世廉看着李荩忱,神情郑重:“某也不是代表一个人,这是我们汉中臣子们商量过的,而且和蜀中那边也通过气了,蜀中唐、骆几位的意思是,与其等到你回蜀郡再商议此事,不如先在汉中达成一致,这样他们就可以在蜀中先做安排。”

顿了一下,萧世廉沉声说道:“世忠,事已至此,你也是该给我们一个交代了,军中、朝野,众望所归,如果你继续犹豫不决的话,可就寒了大家的心。”

“称王吧,”李荩忱微微点头,“称帝还不着急,我们一步步的来。”

萧世廉哈哈一笑,端起来茶杯:“此处无酒水,自当以茶代酒,为汉王殿下贺!”

“为汉王殿下贺!”李平等门内门外的亲卫显然早就已经屏息等着李荩忱的回答,此时听到李荩忱和萧世廉的声音,几乎同时单膝跪地,齐声喝道。

李荩忱微微一笑,不过心中却忍不住感慨。

汉王?

这是当年刘邦的封号,刘邦封于汉中,称汉王。而最后夺得天下开创了华夏历史上最辉煌的大汉帝国的也是这位汉王。而之后他不知真假的子孙刘备也曾经在汉中称王,只不过称号是“汉中王”,大有向祖先礼让三分的意思。

封号讲究的是有渊源、有继承、有深度,李荩忱身为汉中侯,称汉王是必然的,就算是李荩忱有别的想法,无论是官还是武将都不会答应的。

只是风水轮流转,没有想到落在自己头上又是一个汉王,让李荩忱下意识的感慨。而或许历史也将会随之改变,重新崛起于这一片饱经战火洗礼的土地上的,又将是一个强大的汉王朝!

“怜儿!”萧世廉将茶杯中的水一饮而尽,似乎觉得还不过瘾,“上酒!快些上酒,今日不醉不休!”

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李荩忱只觉得天晕地转,一直到确认头顶上的是自家的房梁,方才缓过神来,而断断续续的记忆逐渐涌上来,让他长长呼了一口气。

萧世廉这个家伙,酒量见长啊。

“夫君醒了。”萧湘坐在床榻边,见李荩忱醒了,一边伸手想要搀扶李荩忱,一边吩咐身后的婢女去把准备好的毛巾和醒酒汤端过来。

“什么时候了?”

“都日上三竿了。”萧湘不由得嗔怪道,“夫君和萧伯清两个人都能喝的酩酊大醉,若不是李平他们还知道点儿尺度,恐怕你昨天晚上就得睡在萧伯清那里了。”

李荩忱揉了揉隐隐发痛的太阳穴,并没有着急起身,而是往萧湘那里靠了靠,萧湘无奈的搀扶他一下,让他可以枕在自己的腿上。而李荩忱笑着说道:“怎么,不开心?”

“怜儿姊姊可是让萧伯清大早晨起来就在床边跪着,还派人来说怎么都不能便宜了你。你倒好,在这里享受。”萧湘看着自家郎君近在咫尺的容貌,虽然算不得英俊,但是眉宇之间的一股英气却是寻常人所没有的。

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纸般的巴蜀

李荩忱翻了翻白眼,萧世廉的妻管严是没救了。

恐怕谁也不会想到,天不怕地不怕的萧伯清竟然在卧房里怕老婆。

该不会是不行吧?

李荩忱的想法越来越邪恶,嘴角露出了一丝坏笑,丝毫没有因为编排自己的妹妹和妹夫而羞愧。

“夫君在想什么?”萧湘一边拿过毛巾给他擦脸,一边好奇的问道,“什么事情这么开心?”

李荩忱故作神秘的一笑,这种背后说人坏话的事情当然还是不要说出来的好,当即他伸手在萧湘的眉心点了点,微笑着说道:“你马上就要当王妃了,开不开心?”

“开心是自然的,如果夫君以后能多陪妾身,那肯定更开心,”萧湘一边将毛巾放下,一边把醒酒汤端过来:“夫君起来喝两口吧,刚刚熬好的,夫君醒的可正是时候呢。”

李荩忱坐起来,指了指自己的嘴:“喂我。”

首节 上一节 645/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