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第831节

不过换句话说,现在的南阳已经是李荩忱的囊中之物,只不过是要看大汉军队什么时候过来拿罢了,所以与其最后一点儿颜面都被大汉撕扯下来,反倒不如拱手相让,为此还能换来更多的好处。

更何况一旦大汉进入中原战局,那么原本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到时候杨坚只要可以打败宇文宪,他想要多少土地和人口都可以,一座已经完全孤悬防线之外的南阳城,杨坚舍得。

不过真正更令人诧异的是,杨坚甚至允许柳裘考虑直接和大汉联姻的事宜,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荩忱作为妃嫔,实际上就是妾室,来进一步巩固双方的联盟。

联姻,这也不算是什么奇怪的条款,但是问题就在于南北两朝已经各自独立和对峙数百年之久,南北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联姻往来,因为双方都认为自己站在道德伦理的制高点上,而对方和蛮夷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大家可以在前线上保持“和平”的默契,但是绝对不能真的把这种默契落实在皇家血脉上。

联姻,这代表什么?代表到底是承认对方是“秦晋之好”一样的同等身份地位的王朝,还是和汉代的和亲一样通过这种方式低声下气的向对方请求和平呢?

不管是哪一种,显然都是违反了王朝安身立命的道德权柄,所以是万万做不来的。而现在杨坚竟然直接把联姻这件事提出来了,自然让负责在前面主持谈判的柳裘甚至是对面的杨约都手足无措。

杨坚这是什么意思?到底是想要表达双方是“秦晋”一样的友好同盟,还是想要表达李荩忱只是蛮夷,而杨坚这样做是和汉代和亲一样想要以此束缚住李荩忱?

对于这件事,杨约一时间也不敢做主,陛下的后宫的确规模不大,但是直接给陛下塞一个杨坚的女儿,恐怕陛下的后宫就真的不会消停了吧,不说别的,尉迟炽繁和这个杨氏女儿肯定就会打起来。

想想杨约就背后发凉,所以也只能派人八百里加急把消息传递回建康府,然后和柳裘先确定其余的条款。

————————-

收到襄阳传回来的消息时候,李荩忱正在太尉府看着杨素带着几名官员推演之后的关中攻略。

偌大的沙盘上,长安的字眼分外诱人。

现在洛阳已经完全在多年的战乱之中被摧残的差不多了,而真正能够称得上大都市的也就只有长安和邺城,长期以来这也是北方的两个政治军事中心,也是北方容易形成割据的原因之一。

拿下这两座城的意义非同一般。

而邺城尚且在大河之北,现在还不做考虑,距离最近的、更现实一些的自然就是长安城。而太尉府对于长安城的战术推演也已经做了很多遍,只不过现在随着西北战局的变化而有一些地方需要做出修缮罢了。

李荩忱设立太尉府的目的就是令其扮演一个统筹规划和参谋的角色。他当然没有傻乎乎的和宋太宗那样画图来让自己的将领们排兵布阵,只是在中央设立一个中枢机构,能够从大战略方向上为未来的作战制定规划。

毕竟不管是身处何方的将领,在情报有限度的古代,都不可能真的做到独自一人掌握整个大战局,一般都是主要负责一路或者周围几路兵马,然而现在大汉对于关中的进攻却是以长安为目标,从南阳一直到西北的多方面的同时进攻,无论主帅是谁、又身处何方,都很难统筹兼顾。

因此一个大战略的制定以及各个进攻方向的基本进攻目标的确定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看着杨约写的有些着急而显得潦草的字迹,李荩忱忍不住笑了一声,递给旁边的杨素:“这位随国公,怕不是当岳父上瘾了?”

不得不说在联姻这种事上,杨坚可以说是颇有心得,他崛起以至于今日就是因为独孤家女婿的身份,而之后又因为是宇文赟的岳父而受到宇文赟的信任,方才走到如今这一手遮天的位置上。

现在杨坚又想要把女儿嫁给李荩忱?这家伙难不成当岳父成瘾,还是想要让天下的皇帝都变成他女婿?

杨素怔了一下,旋即无奈的说道:“恐怕杨坚也有病急乱投医的意思,现在我们的态度继续暧昧不明,对于他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这个冬天可是转眼就要过去了。”

“还真是简单快捷的方法啊。”李荩忱感慨一声。

第一一七一章 火药

的确,联姻是让两个国家能够更紧密联合在一起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北方的少数民族似乎还是比较吃这一套的。归根结底,这也不过是用一场婚姻作为掩饰,而背地里则是双方心照不宣的利益交流罢了,当有一方的利益受到严重伤害,或者对于这样的平衡已经不屑一顾的时候,自然就是和亲被打破的时候。

汉代前期和匈奴人代代联姻,可是匈奴人也没有放弃对汉代边境的骚扰,因为显然汉朝需要从匈奴人那里换来和平,可是匈奴人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粮食和奴隶,所以他们背地里的动作一点儿都不少。一直到刘彻时代,强大的汉朝也不再需要和匈奴人维持和平,所以他们毫不介意打破原本的联姻状态,直接把匈奴置之死地。

所以所谓的政治婚姻,不过是表面上的一层皮罢了,只能作为背后交易的掩饰,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毕竟已经走到这个地位的人,宇文宪也好,杨坚也罢,更或者洛阳的尉迟迥也好,心智都已经愈发坚硬而冰冷。

在一个枭雄的眼中,为了能够达到他的既定目标,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实际上根本无所谓,哪怕是自己心爱的妻妾或者看作掌上明珠的女儿,只要符合自己的利益也都可以拱手让人。

即使是李荩忱,也不可能因为儿女私情而扰乱自己整个战略的布局和安排。就像尉迟迥虽然也算是大汉的外戚了,但是李荩忱在对尉迟家下手的时候也绝对不会心慈手软。

一旦李荩忱和杨坚之间的利益交换出现问题,那么李荩忱不会因为有杨坚的女儿作为妻子就手下留情,而杨坚也是如此。历史上的杨坚就曾经直截了当的把不过七八岁的宇文阐杀害,而宇文阐是杨丽华的养子,是杨坚的外孙,哪怕是杨坚认为自己对杨丽华有惭愧,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宇文阐下毒手。

“锦上添花的事情,能谈就谈,谈不妥也就不用谈了。”李荩忱淡淡说道,“不过既然是八百里加急,还是去征询一下宰辅他们的意见。”

“遵旨!”杨素应了一声。

而李荩忱有些奇怪的环顾四周:“对了,太尉为何还未归来?”

这太尉府是萧摩诃的太尉府,可是李荩忱来了这么久竟然都没有看到出去视察军营的萧摩诃回来。临近年关,各项事宜都需要萧摩诃这个太尉点头处理,就算是建康府周围的士气军心很重要,按理说也不应该耽误这么长的时间啊?

杨素急忙想要派人去催,就看到萧摩诃大步走进来:

“陛下驾临太尉府,臣未能随侍在侧,臣之罪也!”

李荩忱微笑着虚扶一下,但是明显可以看出来这位年轻的帝王脸上带着不满的神色,若是萧摩诃不能给李荩忱一个合理的解释,那肯定少不了会受责罚。

“陛下,工部新研制出来的武器已经派人送到校场上演示,臣看了之后颇为震惊,请陛下移步工部,工部尚书吴凭请陛下前去观看。”萧摩诃紧接着沉声说道。

李荩忱微微错愕,不过旋即知道工部研制出来的应该是什么。

火药,这个据说是唐人炼丹的时候无意之间发明的东西,就像是地狱之中的业火,从那之后开始灼烧了人类社会近千年。而无论谁都不能否认,火药对于人类的历史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正是火药孕育出了枪炮,也让人类社会从封建和封闭一步步走向现代。

李荩忱在之前就让工部开始研究火药和相对应的火器,火器实际上非常容易,甚至宋代的突火枪干脆就是用竹子的管子作为枪身而制造的简易火器,和后世的松树炮等林林总总的土制火器有异曲同工之妙,而真正困难的就在火药的配置上。

爆炸、死亡,这本身就是人们不愿意接触的东西,但是一旦这些东西施加在对手身上,就意味着胜利。

不过李荩忱知道的也就只是后世几种火药的大概组成部分罢了,火药的主要组成就是硝石、硫磺和木炭,这三种东西实际上都是比较常见的原料,但是如何进行配比关系着火药的威力大小,若是配比错误,那么更大的可能就是看了一场巨大的烟花,根本没有爆炸效果。

也正是因为没有人探究过火药的配比问题,所以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火药都没有被正式用于军事用途,毕竟谁都不会愿意在手里握着这么一种威力根本不确定的武器,更何况古人是在炼丹的过程中无意之间制造出来的火药,只是见过火药的小规模爆炸,对于火药的真正威力也依旧缺乏认识,这也是为什么一直到南宋时期,火药才开始登上中国的军事舞台,而甚至到了明清时期,在火器这方面反倒是被西方反超。

因此如何才能制造出来合适比例的火药,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不过好在因为李荩忱的全力支持,工部的发展还算是顺利,更何况现在霹雳车和床子弩的威力已经被工部的工匠们尽最大可能的发展出来,几乎没有再上升的空间。

所以工部也有足够的人手前来向这个李荩忱自云是在一本已经失传的炼丹书上看到的东西探索前进。当然吴凭等负责主持这件事的人对于李荩忱提出的军事用途还是保持怀疑的,他们倒是觉得李荩忱很有可能是在想法设法的炼丹。

毕竟每一代皇帝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长生不老,即使是再伟大的皇帝,诸如秦始皇、汉武帝以及之后的唐太宗等人,都不可遏抑的沉溺在寻仙问药之中。

因此李荩忱有这样的心态也在情理之中,所以一开始工部也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工匠们惊奇的发现这些东西不但点燃了之后会产生浓烟,甚至还会有爆炸,方才明白李荩忱说得似乎真的有道理。

若是能够控制投入的原料的比例进而控制爆炸的范围,那就真的是不逊色于投石机威力的新的大杀器。

现在来看,工部显然已经成功了。

首节 上一节 831/18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北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