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347节

有十倍之数,且安风坚城要塞,坚守些时日,定然不难。当务之急,是搞清楚吴军主力究竟在何处,和他们的真正图谋!

司马懿在军中素有权威,这种权威并不是强加的,而是司马懿多年征战,算无遗策,众将心服口服的结果。

在司马看来,吴军突然撤出围攻寿春、六安和弋阳的军队,却单单围攻安风城,这似乎本身就不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其背

后肯定暗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在未洞悉对手的计划之前,司马懿肯定不会轻举妄动的。

“拿地图来!"司马懿吩咐了一声

中军官立刻将地图呈上来,平铺于案上,司马懿凝视着地图,端详了许久,挥手召诸将到近前,指着地图道:"诸位可看一看

此去安风可走哪条路?

众将立刻都凑了过去,围观起地图来,在场的诸将不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就是熟读兵法的饱学之士,对军事地图并不陌生,司

马懿既然这么说,很显然就是想要考较一下众将的眼光。

看地图是为将者的一种基本技能,行军打仗最离不开的就是地图,山川河流,地形地貌,只有熟知地理,才能无往而不胜,而

一个人的目力所限,根本就看不到更远的地方,所以看懂地图,熟悉地图,是为将者必须要掌握的

一般情况下,司马懿这么问,肯定是有好几条道路可供选择,这些道路忽远忽近,忽平坦忽坎坷,而从中选出一条最为合适的

道路来,那就考验的是看图者的眼光。

可是现在这张地图之中,从汝南通往安风,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并没有第二条道路可以选择,众将为之疑惑,司马大都督这

么问,难不成还有别的深意不成?

牛金最为直爽,首先便道:“大都,依末将之见,此去安风,别无他途,只有从安风津渡淮河向南直抵安风城这一条路可走

司马煞微微一笑,向众将道:“那你们认为还有别的捷径可寻么?

众将皆是纷纷地摇头,表示没有别的途径可走。

司马懿道:“既然你们都认为此去安风只有一条路可走,那么孙权同样也会这么认为,而且不出预料的是,这条路,原本就是

东吴给我们安排好的,他们急攻安风,就是想让我们从这条路南下去救援安冈。

牛金恍然大悟,道:"大都督的意思是吴4.5人会在这条路上设下埋伏,准备伏击我们?

一听牛余如此说,诸将也才明白过来,敢情司马懿的问话是别有玄机的。

司马煞淡然地道: “吴人既有如此计划,那么诸仿再来看看,他们存何外设伏的可能性些? "

这一次司马懿的问题便有一些深度了,从汝南到安风,有近两百里的路程,吴军如果想要在半路伏击魏军,必然会选取一个最

为合适的地点。

而打伏击战最为理想的地点莫过于峡谷、关隘,山林、河流等险要地段,而从汝南到安风,地形复杂,似平许多地方都话合打

伏击,但究竟哪一处最为合适,这倒是有些难住众将了。

第三百九十一章半渡而击和里应外合

司马煞看向夏侯玄,面带微笑地道: "泰初,你怎么看?

夏侯玄沉吟了一下,道:"半渡而击?末将认为,吴人在淮水安风渡设伏的可能性最大。

司马煞既没否定也没肯定,只是微微一笑道: "何以见得?

夏侯玄指着地图道:“淮水以北乃我们大魏之腹地,吴人不敢轻易地跨河而击,所以吴人能设伏的地段,也就只有安风渡到安

风城这几十里的路段,据末将所知,安风城以北虽有丘陵,但地势不高,并没有什么特别适合伏地的险要地段。而安风渡附近的

淮水宽阔,如果吴人在南岸设伏,等我军半渡之时,阵容不整,趁乱攻击,我军定然是首尾难顾,形势堪忧。

司马煞闻之,抚堂大笑道:"泰初之见与某略同,某亦认为吴军在安风渡设伏可能性最大。

胡遵道: "既如此,我军当如何破之?

司马煞道: "此事易耳,吴人在安风渡南岸设伏,待我军半渡之时击之24,我军可将计就计,大部继续按原计划从安风渡渡河

另遣精兵一路,从弋阳等处渡河,绕到吴军的背后,待吴军兵出之际,从背后掩杀之,与渡河之军里应外合,共破吴军。

胡遵赞道:“大都督果然妙计,吴人想半渡而击,大都督却给他一个两面夹击,吴人腹背受敌,焉能不败。却不知大都督将派

何人绕到安风渡的背后?"

司马懿尚未开口,夏侯玄抢先拱手道:"未将愿率部前往。

牛金虽然比夏侯玄迟了一步,但也很快上前道: "末将也愿前往。

夏侯玄不禁微微有些变色,这可是和吴军打得头一仗,夏侯玄急欲立功,所以抢先请命,其他人没有相争,倒是一向比较爽直

撞的牛金不肯相让,也要来抢生意。

牛金咧着嘴大笑道:“夏侯将军,你可是第一次上战场,这背后偷袭可是高难度活计,可不适合你们这些书生来干,还是让我

老牛来吧。

夏侯玄也急了,道:“牛将军虽然战功卓著,但偷袭吴军乃是一件缠密之事,牛将军性格过于急躁,只怕不适合担任此职吧?

牛金正要反驳,司马懿道:“牛护军此役另有安排,暂且退下吧。

牛金无奈,只得拱手而退,夏侯玄不禁暗暗一喜,看来没人和他再竞争这个任务了,这个任务是非他莫属了

司马懿看向夏侯玄,沉吟了一下道:“牛护军所言也有一定道理,泰初你初次领兵,如此重任恐不便当之,不如偷袭吴军之事

另遣他人前往,泰初还是随同大军渡河而进吧。

夏侯玄连忙道:“大傅多虑了,末将虽然初次领兵出征,但自幼熟读兵书,深知虚实进退之道,此战定不负太傅所望,还请太

傅可以恩准。

司马懿点点头,不过还是有一丝忧虑地道:“此任务事关重大,关系着我军是否能突破吴人的淮水防线,泰初你初次掌兵,还

是小心谨慎些为好。

夏侯玄涨得满脸通红,急急地道: "末将愿立军令状,若不得胜,当受军法处治。

这可是建功立勋的好机会,夏侯玄又怎么可能让它自自地溜走,所以一急,干脆说出要立军令状的话来.

司马懿道:“军令状?免了吧,无关紧要的东西,谈军令状多伤感情。既然泰初态度坚决,那偷袭之事便由泰初你来一手操办

。不过你可需知,此事事干重大,我军能不能全数渡河大败敌军,全系泰初身上,绝不可轻敌。

夏侯玄拱手道:“唯,末将定当全力以赴,不负太傅之望。

接下来,司马懿又和诸将商议了此役的诸多细节,和夏侯玄约定渡河出击的时间为后天午时,双方以狼烟为号,一同出击,共

破吴军。

议罢,诸将各自拱手告辞离去,中军帐之中,独留司马懿一人

司马懿正在整理案犊,不提防司马师已经是悄悄来到了他的身边,幽幽地道:“父亲既已洞悉吴人诡计,为何还要把建功的机

会留给夏侯玄?

司马师只是一个参军,自然是没有资格参加这么高等级的将领会议的,不过不能参与并不代表司马师不知情,其实他早已在帐

外听得是一清二楚。

他和夏候玄的隙怨本身就很深,去年自己粮铛入狱,还不就是拜夏侯玄所赐,虽然侥幸未死,但廷尉府的大牢,好进难出,司

马师可是吃足了苦头,原本对夏侯玄还有些许的歉疚,这回便是荡然无存,司马师暗暗地发誓,他所受的苦难,必然要让他的仇

人加倍地偿还回来。

他的仇人,当然不光是夏侯玄,更让他切齿痛恨的,是郭誉。

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这恐怕是人生之中最为难化解的仇怨了,说不共403戴天,一点也不为过,司马师遭受人生的最大耻辱

此仇不报,誓示为人

在洛阳,或许司马师真没有多少的机会,但这一次,却是阴差阳错的,夏侯玄和郭誉俱在征南军中,而他司马师也成为了他爹

司马煞的参军,搭卜了南征的未班车。

统兵大帅是他老爹是司马懿,这无疑给司马师的复仇平添了许多的机会,在这军旅之中,杀人如同草芥一样,只要罗织一个简

单的罪名,拥有着先斩后奏权力的司马懿可以斩杀任何人

司马师恨不得一离开洛阳就要取郭誉的性命,但司马煞知悉之后,反倒把司马师给痛斥了几句,杀一个小小小的郭誉原本不是什

么问题,但真正的问题是将来回到京师,如何向曹爽及众朝臣解释。

以司马煞今时的地位,无论做什么事,都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一旦犯错,那可就是万劫不复,所以司马煞老谋深算,自然不能

跟司马师一个心思。

司马师很是无奈,看来此事还得从长计议才行,不过今天他在帐外偷听到,功劳偏偏要让夏侯玄抢了去,他很是心有不甘,见

帐中无别人,故而才要跟司马煞问个明白

第三百九十二章借刀杀人

司马懿没有抬头,而是慢悠悠地继续整理着案公文,半响才道:“我儿还真以为这是一桩天大的功劳吗?

司马师为之一怔,讷讷地道: "父亲的意思是?

司马懿终于停下了手上的动作,抬起头,看着司马师,嘴角挂着一丝令人玩味的笑容,他道:“这一仗如果打得好,自然不失

为奇功一件,但如果打不好,别说是功劳了,就连身家性命能不能保得住,恐怕都是一个未知之数。

司马师顿时明悟了,略带惊喜地道: "父亲的意思是

司马懿伸手阻拦住了他,沉声道: "噪声!此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记住,无论在何时在何地,只都是天意,战场之上,讯

息万变,有许多的事情,并不是为父可以左右了得,切记切记!

司马师连忙拱手道:"孩儿谨尊父亲教诲。

夏侯玄带着满脸的兴奋,回到了营中,正好就撞到了郭誉。

郭誉有些诧异,道: "泰初兄这是有喜事啊?

夏侯玄呵呵笑道: "这征南的第一仗马上就要打响了,而这第一功马上也就要落有愚兄的头上了,可不是有喜事么。

首节 上一节 347/5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帝国人屠,开局龙象般若功

下一篇:家族百年:从民国开始永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