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500节

退一步讲,郭誉就算不管此事,也肯定会把此事捅到朝廷上的,大将军曹爽一怒,肯定会派人来彻查此事的,韩建是难逃一死。

"侯掌柜,在下此番定然是性命难保,如果司马太傅能出面说上一句的话,或许一

侯程冷冷地打断了他,道:“怎么,韩太守了到了这个时候,还惦记着把司马太傅拉下水不成?司马太傅是何等身份,莫说是

他不知情,就算真的知情,难不成你想要昭告天下,司马太傅是贩卖私盐的?败坏了司马太傅的名声,那可不不光是救不了你了

恐怕你们韩家上上下下几十口人,都保不住了!"

韩建浑身泛起冷意,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颤,道:“在下家眷并不知晓,无论如何也不应当祸及他们啊。

侯程的眸光中闪过一抹的房色,冷笑道:“他们是否平安无羔,自然全在韩太守的一念之间了,这桩案子可大也可小,如果真

得事情闹大了,那怕司马太傅出面,也难保得下你的家人来。

韩建绝望地跪坐在地上,面如死灰,侯程的意思再清楚不过了,这桩私盐案,肯定得有人来顶罪,一品居和司马家则是要置身

事外的,而韩建无论如何是逃不了这一劫的。

听侯程的弦外之音,如果韩建能主动顶罪的话,他们就可以保住他的家人,如果侯程硬要把司马家拉下水的话,那么韩家就会

有灭族之祸。

韩建当然清楚,司马家的能量自然是大的不可想象,如果司马家想要保他的话,那肯定是能保得下来的,但问题是,身为太傅

的司马煞肯定是不愿意趟这趟浑水的,贩卖私盐这种事,也只能是私底下做,如果搞得天下尽人皆知的话,司马煞的名声必然会

大受影响。

和司马的名声比起来,自己的小命当然就算不得什么了,到了这个时候,司马家的人丢卒保帅,自然在情理之中。

韩建呆坐了半响,再抬头的时候,侯程已经是不知所踪了,侯程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自然没有必要在留在这儿了

"韩太守,平北将军郭誉在府门外求见。"下人进来享报道。

韩建心里咯登了一下,这郭誉还真是来得好快,看来这该来终归是要来的,怎么也跑不掉了,

"将客人带到中堂,好生伺候,待本官宽衣之后,便去迎接。"韩建故做镇定地道。

下人应了一声,转身下去了。

韩建立刻将房门给关上了,回到屋中间,他瞅了瞅房梁,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把缠在腰间的缓带给解了下来。

二千石的官员佩带的是银印青缓,这条青色的缓带便是代表着韩建的身份,他捧着这条缓带,不禁是神思恍惚,能爬到今天这

个位置上,韩建出是费了很大的力气的,但他绝然没有想到,自己会有一天用这条缓带来结束他自己的性命。

韩建凄然地苦笑一声,事到如今,他已然没有回头路可走了,如果他今天不死,那将来死得可就不止他一人了

韩建将青色的缓带抛向了房梁处,由于手颤抖的缘故,他抛了三四次才把缓带从房梁中间穿了过去

接着他踩在了几案上,把缓带打了一个死结,握着这个死结的时候,他犹豫和挣扎了许久,不过最终他还是把脑袋伸了进去

郭誉轻骑快马,率领着越骑营的先头部队很快地便抵达了安邑,

如此大队的骑兵突然地出现了安邑城门口,确实是引起了城中百姓的惶恐,郭誉亮明身份之后,守城的官兵自然是不敢阻拦的

郭誉便带领着人马直奔太守府而去。

尽管郭誉也清楚韩建与这桩私盐案绝对是脱不了干系的,但在朝廷没有降罪之前,韩建依然是河东太守,郭誉到了安邑,自然

首先便来寻他。

私盐案自会有朝廷派来的专人来查办,这一点自不用郭誉来劳心费力,郭誉更为关心的,是他的募兵之事,和曹爽约定好了一

个月出兵的,可现在除了越骑营之外,别的人马还都没有踪影,摆在郭誉面前的困难还真是不小

到了太守府上,递上名帖,自有太守府的人将他迎入中堂,下人声称韩建正在更衣,稍后便至,所以郭誉也就这么干等着。

可4.5连等了小半个时辰了,韩建那边还是全无动静,郭誉不禁有些纳闷了,这么长的工夫,别说是更衣了,就算是洗个澡也

早缠绰有余的。

郭誉等得有些不耐烦了,便催促在一边伺候着的太守府的下人道:“去看看,你家太守好了没有。

那下人弯腰点头地应了一声,便往后面的宅子去了。

可这下人一去,又是好半天的工夫,郭誉不禁是心生窦,这个韩建究竟搞得是什么鬼?郭誉便站了起来,准备亲自去后字瞧

他刚迈了两步,就瞧得那下人打里面出来了,带着哭腔道:“韩太守韩太守悬梁自尽了。”

第六百六十六章募兵 (上)

这些帐目记载的方法并不相同,有记录在竹简上的,也是记录在纸上面的,之所以装了几大车,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记录在竹简

上的为多。

这不禁让郭誉好生奇怪,拨理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都已经快有两百年了,蔡侯纸已经应用干社会的方方面面,但竹简却顽后

地坚守着最后的阵地,始终不肯轻易地退出历史舞台。

就连官方的书写工具,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做太大的改变,竹简依然是官府之中最主要的书写工具,学富五车听起来似平让人

吃惊不已,但实际五车竹简,所记录的文字并是太多,和后世一个指甲大小的盘比起来,判若云泥。

郭誉特意地把傅玄和裴秀请到了长安,让他们参与到此次帐目的清查之中,倒不是说郭誉就不相信夏侯玄手下的这些个主薄记

室,而是郭誉对他们的能力持有一定的怀24疑态度,毕竟时间短,任务重,想要在鸡蛋里面挑骨头,找出一些蛛丝马迹来,非得

专业人士才行。

裴秀和傅玄堪称得上是顶尖的算术人才,这个时候,郭誉自然想到了他们俩。

不过悲秀和傅玄此刻都在洛阳,悲秀官居黄门侍郎,傅玄仍旧当着卫将军参军,虽然说两人的差事都比较轻松,有大把的空余

时间,但是他们却无法擅离职守,私自离开洛阳到长安来。

于是郭誉找到夏侯玄,希望把这两个人调到他的帐下

夏侯玄现在对粮草之事焦急的不行,但凡是郭誉要求的事,夏侯玄都会竭尽全力地来办到,就象郭誉要求提供近几年的赋税

夏侯玄知道这是一件勉为其难的事,但他一点也没有犹豫,立刻知会郭淮,将所有赋税征收帐册全部拉到了都督府,以供郭誉查

现在夏侯玄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郭誉的手上,调两个七品以下的官员,简直就是手到擒来的事,甚至夏侯玄都有无需通过

大将军曹爽而直接调动六品以下的官员的权利。

于是一纸调令摆到了裴秀和傅玄的面前,而且这军令还是加急的,要求裴秀和傅玄接令之后,即刻出发,前往长安。

因为是临时征调,与他们先前的职务品秩并无关系,其实就是等于到长安出差一趟,而军令上又没有表明是什么任务,裴秀和

傅玄接令之后,皆是一头罢水,莫名其妙地被调到了长安来。

一到长安,看到前来迎接的人是郭誉时,他们两个才恍然大悟,敢情是郭誉的缘故,他们才得以到长安来

不过见着了郭誉,并没有打消二人心中的疑惑,两人俱是文官,不熟习行伍之事,行军打仗皆不在行,他们知道此次郭誉出征

是追随征西将军夏侯玄伐蜀的,似乎和他们俩个风马牛不相及。

但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居然被郭誉调来了长安,惊异之余,也是非常的奇怪

郭誉含笑着解释道:"我这次在长安,遇到点麻烦的事,还得仰仗二位鼎力相助才是。

裴秀呵呵一笑道:“还有能难倒子明兄的事?子明兄都解决不了,我们恐怕也是爱莫能助啊

郭誉道:“术业有专攻,这次调二位过来,就是想要解决一桩比较棘手的案子,以二位之才,想必也不会是什么难事。

于是郭誉将赋税之事说与二人听,裴秀和傅玄一听,俱是精神一振,这桩案子,还真是他们的菜

说实话,他们也挺羡慕郭誉的,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升迁是何其之快,原本大家的职务水平大体上是相同的,甚至最初时郭誉

任职羽林郎的时候,他们的职位还尤在郭誉之上。

但短短的两三年间,郭誉的升迁速度就如同是飞箭一般,连跳好几级,一下子就把按步就班升职的裴秀和傅玄压了下去,

但是这事还真羡慕不来,就说郭誉斩杀诸葛瑾才得以立功升职,换作是他们,估计只有被杀的份,对于文质彬彬的裴秀和傅玄

来说,这样的升职方式也就是想想罢了。

没办法,他们还真得只能是老老实实去熬资历等机会,几乎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这次突然被调到长安,而且是不需要上战场,并没什么风险,如果办事顺利的话,等于是自自挑了一件功劳,给自己的升职之

路增加了一些筹码,两人还是喜不自甚的。

以二人的才学,查帐不过是小儿科的事,办起事来得心应手,让郭誉可是省心不少

要知道,他们两个长年署理逍遥五石散的帐目,对数字一类比较敏感,此番调到长安来,确实是郭誉的一大助力。

有了裴秀和傅玄的帮忙,进度果然是飞快,堆集如山的案每天用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地下减着,而所得到的结果,也是令郭

誉十分满意的。530

这些帐目,如果说郭准没有动过一些手脚,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如果说这全部是郭淮造的假,那更是天方夜谭,郭誉相信

这些数据绝大部分是真实可信的,只有在少数地方,郭淮或其他人才有可能略做修改。

郭誉现在的工作,就是要在这一堆真假交织的数据之中,剥丝抽茧,去伪存真,找出当时办事之人的漏洞来。

这显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想要从这海量的帐目之中找出破绽来,确实是相当的困难,但是郭誉却一直不放弃,他相信,任何

人都不可能做到料无遗算,无论他们把帐目伪造地再天衣无缝,也是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的,郭誉现在需要的,就是一个突破口

,只要打开这个突破口,一切困难就会迎刃而解。连十几天,郭誉都没有出都督府,埋首于浩繁的帐卷之中,一笔一笔地核对着

赋税征收的明细

当然不光是郭誉一个人,为了查清楚帐目的问题,郭誉特意地调集了十几个主薄记室参与到查帐之中,如果光靠郭誉自己,杏

个一年半载也未必能有结果。

长按喜欢的段落可记录想法

第六百六十七章募兵 (下

这些帐目记载的方法并不相同,有记录在竹简上的,也是记录在纸上面的,之所以装了几大车,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记录在竹简

首节 上一节 500/5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帝国人屠,开局龙象般若功

下一篇:家族百年:从民国开始永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