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501节

上的为多。

这不禁让郭誉好生奇怪,拨理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都已经快有两百年了,蔡侯纸已经应用干社会的方方面面,但竹简却顽后

地坚守着最后的阵地,始终不肯轻易地退出历史舞台。

就连官方的书写工具,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做太大的改变,竹简依然是官府之中最主要的书写工具,学富五车听起来似平让人

吃惊不已,但实际五车竹简,所记录的文字并是太多,和后世一个指甲大小的U盘比起来,判若云泥。

郭誉特意地把傅玄和裴秀请到了长安,让他们参与到此次帐目的清查之中,倒不是说郭誉就不相信夏候玄手下的这些个主薄记

室,而是郭誉对他们的能力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毕竟时间短,任务重,想要在鸡蛋里面挑骨头,找出一些蛛丝马迹来,非得专

业人士才行。

裴秀和傅玄堪称得上是顶尖的算术人才,这个时候,郭誉自然想到了他们俩。

不过悲秀和傅玄此刻都在洛阳,悲秀官居黄门侍郎,傅玄仍旧当着卫将军参军,虽然说两人的差事都比较轻松,有大把的空余

时间,但是他们却无法擅离职守,私自离开洛阳到长安来。

于是郭誉找到夏侯玄,希望把这两个人调到他的帐下

夏侯玄现在对粮草之事焦急的不行,但凡是郭誉要求的事,夏侯玄都会竭尽全力地来办到,就象郭誉要求提供近几年的赋税

夏侯玄知道这是一件勉为其难的事,但他一点也没有犹豫,立刻知会郭淮,将所有赋税征收帐册全部拉到了都督府,以供郭誉查

现在夏侯玄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郭誉的手上,调两个七品以下的官员,简直就是手到擒来的事,甚至夏侯玄都有无需通过

大将军曹爽而直接调动六品以下的官员的权利。

于是一纸调令摆到了裴秀和傅玄的面前,而且这军令还是加急的,要求裴秀和傅玄接令之后,即刻出发,前往长安。

因为是临时征调,与他们先前的职务品秩并无关系,其实就是等于到长安出差一趟,而军令上又没有表明是什么任务,裴秀和

傅玄接令之后,皆是一头罢水,莫名其妙地被调到了长安来。

一到长安,看到前来迎接的人是郭誉时,他们两个才恍然大悟,敢情是郭誉的缘故,他们才得以到长安来

不过见着了郭誉,并没有打消二人心中的疑惑,两人俱是文官,不熟习行伍之事,行军打仗皆不在行,他们知道此次郭誉出征

是追随征西将军夏侯玄伐蜀的,似乎和他们俩个风马牛不相及。

但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居然被郭誉调来了长安,惊异之余,也是非常的奇怪

郭誉含笑着解释道:"我这次在长安,遇到点麻烦的事,还得仰仗二位鼎力相助才是一/,

裴秀呵呵一笑道:“还有能难倒子明兄的事?子明兄都解决不了,我们恐怕也是爱莫能助啊。

郭誉道:“术业有专攻,这次调二位过来,就是想要解决一桩比较棘手的案子,以二位之才,想必也不会是什么难事。

于是郭誉将赋税之事说与二人听,裴秀和傅玄一听,俱是精神一振,这桩案子,还真是他们的菜

说实话,他们也挺羡慕郭誉的,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升迁是何其之快,原本大家的职务水平大体上是相同的,甚至最初时郭誉

任职羽林郎的时候,他们的职位还尤在郭誉之上。

但短短的两三年间,郭誉的升迁速度就如同是飞箭一般,连跳好几级,一下子就把按步就班升职的裴秀和傅玄压了下去,

但是这事还真羡慕不来,就说郭誉斩杀诸葛瑾才得以立功升职,换作是他们,估计只有被杀的份,对于文质彬彬的裴秀和傅玄

来说,这样的升职方式也就是想想罢了。

没办法,他们还真得只能是老老实实去熬资历等机会,几乎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这次突然被调到长安,而且是不需要上战场,并没什么风险,如果办事顺利的话,等于是自自挑了一件功劳,给自己的升职之

路增加了一些筹码,两人还是喜不自甚的。

以二人的才学,查帐不过是小儿科的事,办起事来得心应手,让郭誉可是省心不少

要知道,他们两个长年署理逍遥五石散的帐目,对数字一类比较敏感,此番调到长安来,确实是郭誉的一大助力。

有了裴秀和傅玄的帮忙,进度果然是飞快,堆集如山的案每天用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地下减着,而所得到的结果,也是令郭

誉十分满意的。

这些帐目,如果说郭准没有动过一些手脚,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如果说这全部是郭淮造的假,那更是天方夜谭,郭誉相信

这些数据绝大部分是真实可信的,只有在少数地方,郭淮或其他人才有可能略做修改麦

郭誉现在的工作,就是要在这一堆真假交织的数据之中,剥丝抽茧,去伪存真,找出当时办事之人的漏洞来。

这显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想要从这海量的帐目之中找出破绽来,确实是相当的困难,但是郭誉却一直不放弃,他相信,任何

人都不可能做到料无遗算,无论他们把帐目伪造地再天衣(李好的)无缝,也是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的,郭誉现在需要的,就是一

个突破口,只要打开这个突破口,一切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中几乎无兵可调的曹爽完全是头痛不已,不知道如何来办,

更让他为难的是,派何人领兵前往更是一个大问题

司马煞倒是在文书后面批阅过了,建议由游击将军陈泰前往并州,接替田豫,主持并州的军政

但曹爽焉能不清楚司马煞的用心,陈泰乃是陈群之子,而陈家和司马家打得火热,司马懿此举,显然有把并州纳入他的势力范

围之下的企图。

“这老王八蛋,净想着趁火打劫呀!"曹爽气得暗骂起来,可却有些无可奈何,他现在手中无兵可调,无将可用,司马懿这

是在截他的软肋叨!

第六百六十八章杀人灭口

曹爽气忧地回到了行宫之中,将诸将幕僚都召集起来,商议此事

众人皆是摇头,方今的局面之下,派出一位资望和能力皆出众的将领前往并州,还真是一件比较能办的事,似平除了司马蒸提

出来的人选陈泰之外,暂时还找不出其他合适的人来替代。

曹爽是一愁莫展,说实在的,他很清楚陈泰前往并州的后果将是什么,就算陈泰可以平定匈奴之乱,也必然会形成尾大不掉之

势,自己好容易在雍凉安插亲信,削夺了司马懿的不少势力,如果让司马懿在并州再培植出一股势力来,那就等于是让曹爽此前

的努力全都自费了

可不派陈泰去,又能派何人去,现在曹爽手下缺的就是得力的干将。

就在此时,立于阶下的郭誉忽然向前走了几步,拱手高声地道“大将军,末将愿往并州平定叛乱,为大将军分忧。

殿上的一堆人,官职都要比郭誉高,所以议事之时,郭誉是排在阶下的,并没有什么话语权530,不过看着众人都纷纷地摇头

曹爽是秋眉紧锁,所以郭誉才挺身而出,主动地请缨出战。

虽然郭誉已经两次出征,一次对吴作战,一次对蜀作战,但两次打仗,郭誉始终只是辅佐而已,上次征吴之时,他是参军,此

次伐蜀之战,他是长史,虽然官职提高了,但本质却没有变,领军者另有他人,他只是辅助而已。

想要真正地在这个即将到来的乱世之中立足,并且和司马家一争长短,郭誉必须要培养的自己的领军能力,而不是给别人当参

谋打下手。

此次汉中之战结束之后,郭誉还寻思着再找机会一试身手,淮南之战和汉中之战,给郭誉的历练确实是不少,但缺乏真正的领

军机会,也是让郭誉感到无比遗憾之处。

为将者,不光能冲锋陷阵,摧城拨寨,更能够运筹帷喔,决胜千里,如今郭誉在两次战役之中,只是充当了一名冲锋陷阵催城

拨寨的马前卒,并未有机会参(ceef)与战略决策。

所以,现在郭誉所欠缺的,就是一个单独领兵的机会,无人掣肘,无人制衡,郭誉便可以尽情地在战场上发挥他的才能,奇谋

妙计,纵横决断,让他成为真正的战场主宰者。

本来郭誉还不知道这样的机会什么时候才会降临,但没想到还没离开长安,这机会就已经是从天而降了。

听众人所议,有意让陈泰来领兵出征,救援并州,不过看曹爽的态度,似乎并不满意,想来也是因为陈泰是司马懿举荐的人。

郭誉当机立断,上前主动地请缨出战。

这样的机会,可是千载难逢,郭誉如何肯让它悄悄溜走。

曹爽脸上掠过一抹奇异之色,道"子明,你真有意去并州?

郭誉沉声地道"末将确有此意,绝非戏言。

司马昭轻轻地哼了一声,冷笑道"田刺史身经百战,威震北疆,尚不能制,你一个小小的校尉,凑什么热闹?"

郭誉不卑不亢地道"位卑未敢忘忧国,今匈奴叛于并州,扰乱的是我大魏的根基,某虽不才,愿效霍骡骑封狼居胃,驱逐胡虏

曹爽一听,很是兴奋,道“霍去病十七岁曾出塞破匈奴,子明有此志向,甚好!此番伐蜀之战,你立有大功,本欲回京之后

再行封赏,既然你有北征之意,本大将军此刻便封你为平北将军,护匈奴中郎将,并赐竹节一支,前往并州,平定叛乱。

曹爽一高兴,给了郭誉很高的封赏,护匈奴中郎将自不必说,此番对匈奴作战,这个官职是必然要给的。而平北将军,是第三

品的将军,名号将军,四征四镇四平四安,位置仅次于四征将军和四镇将军,在军中地位也是极高的。

这个封赏,自然是在曹爽的计划之中的,那怕不给平北将军的封号,也肯定是要给其他地位相当的官职的,既然郭誉主动请缨

北征,那给他一个平北将军的官职也算是再合适不过了。

更为重要的是,曹爽给了郭誉假节的权力,别看这一根小小的竹杖,那代表的就是皇帝的权威,等同于尚方宝剑,皇帝不能事

事躬亲,所以必须指派人代行,然空口无信,辄以节为凭。

这根节杖,实物上为长八尺的竹竿,最上头装饰着族羽,颜色上在汉初为赤、后来易黄。

假节的权力是极大的,在战时有先斩后奏之权,本来假节者,最低官职也是刺史,不过郭誉此番对匈奴作战,为了便宜行事

曹爽便给了他假节的权力。

节分为假节、持节、使持节、假节锁,虽然假节是四种节权之中最低的一种,(假就是假借的意思,出征时使用,征战完成之

后归还),但对于此刻的郭誉而言,已经算是无上的荣耀了。

司马昭目中是妒火中烧,但却也是无可奈何,郭誉现在所有的荣耀,都是他用功勋换来的,更何况,身为曹氏宗族之人,这么

-点特权也总是有的,司马昭再羡慕嫉妒恨也无事无补。

首节 上一节 501/5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帝国人屠,开局龙象般若功

下一篇:家族百年:从民国开始永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