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之大上海皇帝

抗战之大上海皇帝 第726节

第八九一章 史上最大规模坦克决战

在欧洲南线战场,就在德军准备进攻的时候,苏军阵地上突然而来的大规模炮击让德军伤亡惨重,使得德军按原计划进攻的时间整整推迟了三个小时。

而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第4装甲集团军根据预定计划发动进攻,在损失36辆坦克后,德军艰难的越过了苏联红军的反坦克雷区,猛攻苏军第67近卫步兵师的防线,面对德军3个师的进攻,苏第67近卫步兵师实在难以抵挡被迫后退,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指挥官瓦图京于是把方面军预备队调了过来,以期能把德军挡在第二道防线外。但不幸的是德军还是在苏联红军第二道防线上打开了一道缺口,并强渡了佩纳河。

因为德军的进攻比预料的要凶猛得多,瓦图京被迫取消了原定反攻,而将计划用于反攻的第1坦克集团军的部分坦克布置在防线后方以支援步兵进行防守,部分坦克布置在侧翼打击德军。这一天,德国空军出击了超过1000架次,完全压制住了苏联空军。经过一天激战,双方都受到了损失惨重。

7月6日傍晚时分,瓦图京实在顶不住了,不得不向苏军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请求增援,华西列夫斯基在征得苏军最高统帅部同意之后,把草原方面军第5近卫集团军的第2和第10坦克军353辆坦克调往沃罗涅日方面军。同时瓦图京接到斯大林亲自打来的电话,要求他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德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南部的突破。

瓦图京的请求被批准了,但是这些部队赶到库尔斯克需要几天的时间,在7月7日和8日的战斗中,南线再次爆发了血战,瓦图京指挥部承受了惨重的伤亡死死顶住了德军的疯狂攻势,德军只向前推进了数公里,未能达成突破苏军防线的任务。

这两天苏军虽然打得很惨。不过在制空权方面,苏军逐渐挽回了颓势,夺取制空权只是时间的问题,德国空军虽然装备先进,可惜在数量上对于苏联空军来说实在太少,苏联空军完全就是以数量优势而取胜,在双方的装备和科技水平相差不是太大的情况下。只要指挥上不出现太大的错误,数量上占多数的往往会取得优势,这是必然的结局。

7月9日,这一天是这场会战当中最为关键的,为什么?因为这一天的战斗使得苏德双方的坦克集团终于在两天之后面对面了。

瓦图京指挥部队继续在正面抵挡德军向奥博扬推进,同时在两翼连续发动反击。虽然这些反击一次又一次的遭到失败,但却使德军无法全力以赴的攻击他们的主要目标。德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霍斯将军见无法从正面突破奥博扬,便决定先从右翼突破,他命令第2党卫装甲军转向东北的普罗霍罗夫卡。接下来的两天,德军的进攻还比较顺利,他们攻到了普罗霍罗夫卡城下。

7月11日5点,在苏军完成反攻的准备以前。德第2党卫装甲军以“阿道夫?希特勒”师和“骷髅”师两个师的兵力向着普罗霍洛夫卡发起了攻击,“帝国”师则继续保护德军的右翼,为了保证进攻的成功,德军集中了其空军向苏军的防御阵地发起了空前猛烈的轰击,在这个攻势下德军迅速地突破了苏第2坦克军的防线,在9:05分,该师就抵达了普罗霍洛夫卡。

德军前进速度之快,大大出乎了苏军的预料。在此地防御的是苏第9近卫伞兵师,该师并加强有第57重型坦克团(21辆kv重型坦克)和第301反坦克团(24门反坦克炮),该团任务是掩护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集结区域,按计划该师最早也将在12日投入战斗。

但11日早上越来越近的枪炮声,使该师意识到战斗就迫在眼前了。在近1小时的炮击和轰炸后,“阿道夫?希特勒”师于09:50向由第9近卫伞兵师26近卫伞兵团2营据守的252.2高地发起了连续不断的攻击,苏联伞兵们打得格外顽强。德军经过了3个多小时的激战后才在13:10攻占了252.2高地,这给苏军赢得了时间。

在11日接下来的时间里,德军冒着苏军密集的火力和不断的反冲锋,缓慢地向普罗霍洛夫卡前进。他们在这一天中取得了相当不错的进展,但未能攻克普罗霍洛夫卡。在11日晚上19点,在前进指挥所,瓦西列夫斯基和罗特米斯特洛夫亲眼看到了德军坦克的突破。于是瓦西列夫斯基当即命令罗特米斯特洛夫提前发动反攻。而这时由于正陷入和德第48装甲军的苦战中,苏第1坦克集团军根本不可能在12日发起反攻,所以一切只能靠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了。

苏军攻击发起时间被定为12日8点30分。在同一时间,德军也在紧张地准备12日的进攻,在11日的激烈战斗中,德军也蒙受了重大损失,“阿道夫?希特勒”师实力下降到60辆坦克和10门强击火炮,在整个晚上,德军完成了兵力重组,并且把一批新到的或修复的坦克补入部队,这使第2党卫装甲军12日发起攻击时,其坦克数量反而超过了前一天的数量。对双方来说,一场至关重要的战斗就要开始了。

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集群对决就要在普罗霍罗夫卡城下展开了,7月12日这一天是最为激动人心的一天。

7月12日清晨一场特大雷雨席卷整个交战区域,6点30分,德国空军开始了对苏军防线的轰炸,接着08:30,德国第2党卫装甲军团和苏联第五近卫集团军坦克集群、第一坦克集团几乎是同时向对方发起冲锋。

普罗霍罗夫卡城下,双方聚集了超过一千五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根据战后双方公布的战果统计的,史料记载是这场坦克大战没有这么大的规模),如果从高空俯视地面,就会发现地面分上成两个正营,双方坦克和自行火炮密密麻麻。

随着双方开始向对方发起冲锋,整个地面上升起了滚滚浓烟,这是坦克集群在高速行驶过程发动机排气孔排放的浓烟,在坦克集群冲锋的过程中,双方的自行火炮都向对方的坦克集团开炮攻击。

两军迎头撞击在普罗霍洛夫卡郊外的原野上,为了躲避德军致命的远距离炮火的威力,苏军指挥员下令坦克以最高速度冲向德军。只要能接近德军的坦克,那么t-34就能发挥其机动性的优势来战胜笨重的“虎式”坦克。在冲锋过程中,苏军的坦克付出了可怕的代价,在德军“虎式”坦克和88毫米反坦克炮的轰击下,一辆接着一辆苏军坦克爆炸起火,但苏军并没有后退。

一辆辆被击中的坦克像炸爆米花一样,苏军的t-34根本无法扛住德国虎式坦克的轰击,被摧毁之后就开始燃烧,烧得乌七八黑。

在12日一整天里,苏军一直以这种最热血的方式不停的发起了一波接一波的攻击。战斗成焦灼状态,在双方接近后,战斗变得更加惨烈,坦克一辆一辆地被摧毁。双方将士都打“疯”了,不少坦克兵们,在座驾被击毁后就在坦克的残骸旁,用轻武器互相射击,甚至进行肉搏。惨烈的战斗从早上一直进行到夜晚,精疲力竭的双方才停了下来。而战场上到处都是坦克残骸和尸体。

罗特米斯特洛夫检查了一天的战斗,发现苏军虽未能完成摧毁第2党卫装甲军的任务,但至少德军向普罗霍洛夫卡的突破被挡住了。罗特米斯特洛夫认为,德军仍具有可观的实力,因此他决定第18和29坦克军先转入防御,以争取时间完成部队的重新集结。苏军第29坦克军在12日的战斗中损失惨重,损失高达70%以上,而第18坦克军投入战斗的第170和181坦克旅也同样受到很大损失,181坦克旅在作战中全部覆灭,旅长都被杀死。该军的第110坦克旅和第36近卫坦克团也损失过半。总的来说,苏军在12日普罗霍洛夫卡损失坦克和自行火炮在400辆左右。在这同时,德军损失接近其总兵力的30%,也就是6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从双方损失数量来看,德军无疑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在战略上看德军失败了。由于第2党卫装甲军未能在12日夺取普罗霍洛夫卡,肯夫兵团也未能达成突破,这使得苏军有时间把处于有被合围危险的其左翼部队撤回下一道防线,同时苏军的援兵也源源赶到了,这使得苏军下一道防线将更为坚固,德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失去了唯一一次合围消灭苏军大量部队的机会。(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八七二章 西西里岛登陆战

普罗霍罗夫卡坦克战发生之后,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苏德双方的坦克战继续进行,德国党卫军的几个装甲师和苏联的近卫第五军坦克集团殊死搏杀,双方均伤亡惨重。

7月13日,希特勒在他的临时“狼穴”召见了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克鲁格元帅和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斯坦因。

在这次会议中,希特勒宣布由于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使得意大利的局势变得十分不稳,而靠意大利本身的实力无法抵御西方盟军的入侵,为了保住意大利和巴尔干,他不得不决定中止“城堡”作战,并从东线抽调兵力去支援意大利前线。这是希特勒所愿意说出来的想法,事实上不难看出希特勒做出这个决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他已经对“城堡”作战的胜利丧失了信心,因为很显然德军如果能在“城堡”作战中获得一个决定性的胜利,那就足以抵消英美联军在意大利的胜利。

而在13日当天的形势是,在库尔斯克北部,苏军不但阻止了德军的攻势,并且发动了反攻。而在南部,虽然德军的进展比较北部为大,但至今未能达到突破苏军整个防御体系和大量消灭苏军的目的。更何况在哈尔科夫南部的顿巴斯地区,德军发现苏联南方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正在准备对德南方集团军群的侧翼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攻势,这一切都使希特勒决定该是中止进攻,转入防御的时候了。

克鲁格完全赞同希特勒的决定,基于现在中央集团军群的形势,任何进攻的企图都是不现实的,而曼斯坦因则表示了反对。

他认为虽然苏军在南方的攻势不减,但他的部下依然斗志昂扬,对胜利充满信心,而且他认为苏军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只要他的部下能够坚持一下就能取得胜利。所以他强烈主张中央集团军和南方集团军继续对苏军发起攻击。他准备把预备役也投入进去,一举击溃苏军,再次逼近斯大林格勒。

德国第24装甲军该军辖第23装甲师和第5党卫军“维京”装甲掷弹兵师,两师共有坦克约150辆,由于相信苏军已经投入了他们所有的预备队,曼斯坦因认为第24装甲军这支生力军的投入战场将使德军最终赢得胜利。

希特勒和克鲁格元帅都有点不敢相信曼斯坦因的乐观态度,克鲁格元帅认为现在中央集团军根本不能够继续协同进攻。唯一能做的就是如何把德军撤出来。不过曼斯坦因的建议还是对希特勒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他虽然决定“城堡”作战将被中止,但他最后提出了一个折衷的方法,首先他拒绝在两翼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把最后的一支预备队第29装甲军投入战场(他后来于14日下令把第29装甲军派往苏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可能的进攻路线上),不过他同意曼斯坦因仍可以在库尔斯克南部继续他的攻势,以达到摧毁尽可能多的苏军部队。阻止苏军在43年发起夏季攻势的任何可能。对于中央集团军群的形势,他下令由摩德尔指挥第9集团军和第2装甲集团军,在奥勒尔附近阻止苏军的攻势,并恢复原来的战线。希特勒做出的这个决定很大程度是基于他对曼斯坦因的信任,毕竟在以前曼斯坦因还没有让他失望过。他这个可以称为“拖泥带水”的决定显然是希望曼斯坦因这次能消灭苏军最后一批的预备队,那么德军的攻势虽不免失败,但至少也要使苏军在短时期内无力进攻。从而使德军能把其战略预备队用于其他方向。

其实希特勒这样决定也属正常,没有谁能放心在南部还受到盟军威胁的情况下,把所有力量全部对抗苏联。

1943年7月8日深夜,盟军在西西里岛实施空降登陆,这让希特勒意识到了危险,但由于他错误判断了盟军登陆的地点,德军装甲师的反击被盟军粉碎,意军几乎未加抵抗便仓皇撤退。海岸防线很快被摧毁。

今年年初,由于盟军领袖们决定不在英吉利海峡实施登陆,他们便决定利用在驻在北非之军队进攻意大利西西里岛,目的是消灭轴心国在岛上之海空力量、令盟军舰只自由通过地中海及将墨索里尼赶下台以令意大利退出战争。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之愿望只是一部分成功,尤其是盟军飞机空袭罗马市大型铁路调车站之后。不过,该计划亦被视为入侵意大利之开端,虽然盟国之间在入侵开始时不同意。尤其是美国人极力阻止,因为担心此举可能推迟诺曼底战役,或从法国转移盟军之主要力量。

美国人艾森豪威尔出任该次战役总指挥,1941年他才是上校军衔。6月晋升准将,半年之后晋升少将,1942年7月他被任命为驻伦敦美军欧洲战区战区总司令,晋升中将。

此前艾森豪威尔指挥过盟军在北非登陆,今年一月又晋升当时最高军衔上将,这次作为北非和地中海盟军总司令指挥西西里岛登陆战,两年之内,他连升四级,这在这个战争年代都是绝无仅有的。

艾森豪威尔作为战役总指挥,不过实际负责登陆作战的是哈罗德?亚历山大将军,整支登陆部队被编成第15集团军,包括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将军指挥的英国第8军团及乔治?巴顿将军挥的美国第7军团。由驻英国皇家加拿大陆军司令部指挥的加拿大第1步兵师被英国要求编入第8军团以取代英国第3步兵师。这是在1943年4月27日当加拿大第1军团司令坎特伯雷将军应丘吉尔首相要求同意加拿大第1步兵师及加拿大第1装甲旅到达英国后出动对抗德军。

加拿大军原本由哈利?朗拿度?诺威尔?西蒙将军指挥,但西蒙在计划初期因一次飞机失事而阵亡,因而改由吉地?西蒙斯将军指挥,加拿大人还面对另一障碍,就是在登陆前先去苏格兰接受军事训练。而在登陆开始头数天亦因恶劣天气而令他们欠缺发挥机会。相反,盟军进攻西西里主要兵力来自北非。

轴心国守军共有大约365000意大利军及大约40000德军,另有最少47辆坦克及大约200架飞机,全军由意大利将军阿尔弗雷多?古佐尼指挥。

1943年7月9日,盟军舰队在马耳他岛东西两侧集结。准备登陆时天气骤变,狂风怒号,恶浪滔天,德意军因此放松了警惕。10日凌晨2时40分,空降部队首先发动攻击,美军第82空降师和英第1空降师的5400名官兵搭乘366架运输机和滑翔机从突尼斯出发,飞向西西里岛。

凌晨3时45分。巴顿和蒙哥马利指挥的16万美英登陆大军分乘3200艘军舰和运输船,在1000架飞机掩护下,在西西里岛的西南部和东南部实施登陆。海岸意军士气低落,仅进行了微弱抵抗。至中午时分,巴顿和蒙哥马利的部队顺利地登上了各自的目标滩头,并保持着攻击态势。

7月11日。西西里岛守军在意军古佐尼中将指挥下开始反击。德第15装甲师从岛上西部调到了东岸,以阻止蒙哥马利的英第8集团军向北面的奥古斯塔移动;德军戈林装甲步兵师和意大利的2个摩托化步兵师则向巴顿的美第7集团军发起反击。德空军出动了481架飞机频频轰炸盟军滩头部队,盟军飞机前来拦截,结果引起一场混战,盟军地面的防空武器不分敌我地进行炮击。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天,德军坦克几乎推进到距美第7集团军滩头阵地不足2公里处。巴顿亲临前线指挥美军奋力反击,海军也用猛烈的炮火轰击德军坦克。战至傍晚。德军损失大批坦克,被迫撤退。美军趁势攻占杰拉城。

7月12日,东面的英第8集团军攻克了锡腊库扎。德意军队第一次反攻失利后,凯塞林知道大势已去,只好与盟军混战以拖延时间,牵制盟军,然后经墨西拿海峡退至意大利的卡拉布里亚。将驻卡拉布里亚的德军第29装甲师和驻法国的第1空降师调往西西里岛。德戈林装甲师被调往东部的卡塔尼亚;德军第1空降师也同时在卡塔尼亚空降;德第15装甲师在恩纳附近阻止美第7集团军北进;新调来的第29装甲师部署在埃德纳火山西南。这样德意部队构筑了从恩纳到卡塔尼亚的坚固防线。

7月13日,蒙哥马利手下的第13军奋力突击卡塔尼亚。盟军145架飞机载着英第1空降旅1900名士兵从突尼斯出发在卡塔尼亚空降,配合地面部队联合进攻。德军以德戈林装甲师和第1空降师进行顽强抵抗,牢牢控制着从卡塔尼亚通向墨西拿的海岸公路。蒙哥马利正面进攻受挫,被迫调第30军绕过埃德纳火山西侧,在美第7集团军的支援下进攻墨西拿。

巴顿不甘心让蒙哥马利独唱主角,他兵分两路,一路由布莱德雷率领美第2军在西西里岛中部支援英军作战。一路由凯斯将军率领1个暂编军直取西西里首府巴勒莫。

7月22日,美军不战而克巴勒莫,俘虏意军5.3万人。巴顿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艾森豪威尔也为美军的胜利而兴高采烈。与此同时。蒙哥马利却在两个重要方向上都陷入困境,他的第13军被阻于卡塔尼亚,而向西迂回的第30军也在阿德拉诺地区徘徊不前。6个师对付不了德军3个师和一些意大利部队。

此时英国媒体对蒙哥马利的失利极尽奚落和讽刺之能事,要知道当初为了争夺这次战役总指挥的位置,英美两国互不相让,这事几乎弄得人尽皆知的地步。

巴顿和布莱德雷见蒙哥马利受阻,决心变助攻为主攻,抢在蒙哥马利之前拿下墨西拿,一洗英国宣传机器的奚落和咒骂。布莱德雷的美第2军在攻占北部的佩特拉里亚后,迅速调头东进,沿北海岸路直扑墨西拿。8月1日,艾伦指挥的美军“大红一师”向特罗伊纳发起进攻。攻击刚开始,艾伦低估了德军的兵力和战斗力,结果伤亡惨重败了下来。

首节 上一节 726/8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投奔舅舅赵高却被献给太后

下一篇:抗战:都别抢了!这小子是我李云龙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