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神豪:开局骆驼祥子

民国神豪:开局骆驼祥子 第19节

“我知道了,回头寻摸寻摸。”

起身到书房给小段写棋谱,怜韵在后头一会儿捶背一会儿端茶,惹得刘子祥一把将她按下去,棋谱写完了,才长出一口气,再把怜韵拉起来时,已经是发丝横乱,双颊绯红,呜呜呜说不出话来。

看的刘子祥直乐,“下回还来不来了?”

怜韵虽然有点娇憨,但此时也有几分风情,杏眼含波,咕咚一声,“下回还来。”

说完,“不行,我得找姐姐要碗茶喝。”然后才跑出去。

第34章 苏造肉

眼看临近中午了,叫来水生,问道:“有什么好馆子。”

水生这两天做了不少功课,正好派上用场,“爷,天还有点热,不如到集香居,以前内务府的大厨,地方在后海北岸的那一溜河沿上,外头景致不错,又是河又是柳的,又凉快又好看。”

刘子祥点点头,“那就走着。”

出了门,只见石头的黄包车已经换了新的,上好的木料,软软的弓子,辐条擦的闪闪发光,前头四个电石灯,黄铜喇叭蹭明瓦亮,看起来很气派,这是水生跟石头到洋行买来的,自从买回来以后,石头都不惦记着找媳妇儿了,天天擦车。

车一跑起来,微风习习,石头最近伙食好,眼看又壮实了不少,别看他淳朴,但并不笨,给刘子祥拉车与平时拉客不同,讲究一个平稳舒适,比如停车吧,能两三步停下来的,石头就跑四五步,这样减速平缓,坐着舒适。

再比如要走的时候,慢慢蹲下将车把抬起来,虽然这样费点力气,但后面坐的人不觉得猛一后仰,不像火车站有些车夫,猛一抬车把能把人掀一大跟斗。

还没到后海,见到路边有人摆一口大锅,热气腾腾,一股说不出来的味道传出来,一群人兴高采烈的围着,多是穿短打,也间杂着几个穿破烂长衫的,只是探着头,又不好意思往前围。

时不时还发出阵阵喝彩声音。

“水生,这是干嘛的?”

水生瞧了一眼,没解释的很详细,“爷,这是瞪眼食。”

刘子祥明白过来,所谓瞪眼食,就是把那些饭馆的剩饭剩菜买下来,放在一口大锅里煮,这锅里的水是从来都不换的,由于天天加热,倒也不至于变质,只是味道不怎么好就是了。

别小瞧这个,这锅里头飘着厚厚一层油花,给老板一个铜板,就能在里头捞一筷子,运气好的,就能捞出没被吃干净的骨头,要是捞出一整块肉来,那就大赚特赚了。

水生之所以不详细说,就是因为等会儿刘子祥还要吃东西,怕倒了他胃口。

目睹这新奇又有点可怜的一幕,刘子祥说没有一点情绪波动那是假的,不过倒也不至于直接化身大善人,散尽家财给大伙儿送吃送喝。

善事不是这样做的,该享受享受,该吃喝吃喝,通过办工厂、交朋友控制更多的资源,才能有能力推动经济结构跟收入分配的改变。

现如今的人之所以穷,主要就是两层富集:土地富集跟资本富集,这两种富集又掺杂着洋人的掠夺、军头的搜刮跟劣绅的剥削。

刘子祥在车上伸伸懒腰,等自己的工业区建成了,成为工人的那批人生活质量会有一个上升吧?

不知不觉到了集香居酒楼,这里景色果然不错,水面微动,凉风习习,水生上前介绍道:“爷,这地方挨着河边,因为他家味道好,所以又叫临河第一楼,又因为主人姓杨,不是有个名角儿叫杨小楼吗?所以挺多老饕称呼这地方为杨小楼。”

这倒有点意思,信步走进去,里头一面白墙,上头有一副对联,是直接写上去的:小楼春雨龙华寺,野水秋风虾菜亭。

刘子祥肃然起敬,这联写的很有水平,现如今帝京有一种风气,饭馆店铺写对联往往要把店名“藏头”或者把店主人名藏头,这种风气传到后世,就变得更离谱,为了把店名藏头在对联或者律诗里面,不顾格律内容,胡写八写,他前世甚至还见过给牛肉面馆写藏头诗的。

这一联好就好在属于意会联,跟集香居没有半点关系,但“小楼”两个字本就点出了地方,龙华寺和虾菜亭是这地方以前的景点,现在已经没有了,整合起来充满野趣妙趣横生。

见他驻足,有小伙计迎上来,轻声道:“客爷,这副对联是庆先生写的。”

刘子祥一听就明白了,原来是庆博如,这个人在后世名声不显,在此时却是文坛名宿,一手旧体诗做的很好,偶尔写写评论,听名字就知道,这老头儿是旗人,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喝酒,喝多之后就在人家店里乱涂乱画,留一些对联。

当然,人家写得好,店主也乐意让他在墙上画。

到了里头,水生就不说话了,下馆子有个忌讳,就是喧宾夺主,说这个那个好吃您吃这个那个吧,不要推荐什么菜,要是到不方便的地方,例如街边小摊,或者上次的小酒馆,可以张罗两个菜让主子选,防止小地方服务不到位。

但这种馆子,长随肯定没有人家跑堂的专业,这些跑堂的瞅一眼,就大概你知道你是哪人,你们几个人点几个菜比较适合,甚至有厉害的老师傅一眼就知道你能不能吃辣,这些老师傅薪水比大厨都高。

果然,跑堂的搭眼一瞅就知道,这位爷通身苏绸带暗绣的衣裳,带着随从,又是一个人,肯定是来消遣来了,弯腰道:“客爷,尝尝苏造肉怎么样?给您配四碟凉菜,再一碗清汤,您坐靠窗雅座儿,一边赏景,一边弄个二三两莲花白,舒服,还解闷儿!”

刘子祥突然反应过来,苏造肉啊!

苏造肉,也称为苏灶肉,宫里头传出来的,内务府专门有个机构,名字就叫苏造局。

要是明清两季,全世界的时尚圣地是哪里,没有之一,就是苏城。苏城的丝绸,苏城的绣,苏城的样式,苏城的点心,苏城的器皿,只要是苏城的,就是最时尚的,也是最贵的!

苏城著名大厨张东官进京后,改良了这道菜,用猪心,肺,肝,肚,肥肠为原料,然后加入各种药材,仔细烹制,汤很鲜,肉软烂,既能就火烧之类的主食填饱肚子,也能慢慢吃用来下酒。

后世这道菜还有,但药材的配方已经失传了。

伙计先给他上了四碟小菜,过了一盏茶的工夫,端上来一个白瓷汤锅,这汤锅里头有一个篦子,篦子上面叠着不同部位的肉,汤汁还在咕嘟咕嘟,准确的浸润了肉的三分之一位置,盖子一掀就是一股香气扑面而来。

一口酒一口肉,好吃!

第35章 地价

吃完了又喝茶休息了半晌,刘子祥看看怀表,刚过了两点钟,便起身让石头拉着自己到外城去,小段之前派人来约,第一期的土地平整的差不多,让刘子祥一起去看看。

车到了外城,人明显稀疏不少,来来往往的驼队跟大车倒是多了不少,人们的精神面貌也明显下降,要么是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要么是凶神恶煞的黑汉。

鱼龙混杂啊。

到了地方,小段穿着洋装,带着小墨镜,手里还拿一个锡兰手杖。

见刘子祥来了,快步迎上来,兴冲冲展示道:“善之,不错吧?”

“怎么这身打扮了?”刘子祥笑着下车道。

“这不是办公司吗,就得有个办公司的样子,你不知道,现在部里也有挺多人这样穿,都是那帮留洋的人闹的,说话时不时还蹦两句洋文,什么扫瑞,什么普利斯,告诉你吧,在那帮女学生眼里,这就是有派!”

刘子祥乐了,感情这股潮流从现在就开始了。

看着眼前第一批土地,大约三四百亩的样子,这个亩延续了前朝的旧制,一亩等于后世的0.9亩多一点。

皮老总一身崭新制服,领着两个干练小伙子屁颠屁颠赶过来,到了跟前,颇为夸张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段公子,刘兄,幸不辱命,幸不辱命啊,现在这里是三百六十亩,没拆的地方还很多,最后约莫着怎么也能弄出来两千来亩地。”

刘子祥见他晒黑了不少,温言道:“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见他在小段面前为自己美言,老皮挺感动,他的确挺辛苦的,那些穷苦百姓倒还好说,给钱就乖乖搬走,毕竟这里本来就不是他们的土地,可那些泼皮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有的人见有机会发财,疯狂乱搭乱建,借此索要更多补偿款,还有的则纠集一批人,也不打也不闹,就躺在地上,拦着你不让你动工,还有的找了一些讼师大状,写状子到衙门里头告状。

忙的是老皮焦头烂额,好在他也是在街面上摸爬滚打起来的,见招拆招,进展倒也还算顺利。

小段高兴了一会儿,然后又有些丧气,愁眉苦脸道:“善之,地不值钱呐!”

这句话可能很多人不理解,地怎么会不值钱?

可现如今,帝京的地就是不值钱,根据保留下来的一张地契,现如今小兴地区的旱地,一亩才两块大洋左右,上好的水浇地,也不过是七八块大洋,顶好的肥田,才卖十个大洋。

农田卖不上价,建设用地价格也不贵,内城用来盖宅子的土地,市价不过四十块大洋左右,到了外城就更便宜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地方的土地都这么贵,帝京现在的地价便宜,主要是因为人口流失,头两年动荡不堪,帝京的人口直线下降,现在只有七八十万人。

沪上就不一样了,现如今沪上一亩工业用地要八千多块大洋,过两年,沙逊家族开始疯狂炒地,直接将沪上的地价炒到跟伦敦一个水平,工业用地也超过两万多大洋一亩。

而到了后来,事情的诡异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后世的房地产市场,沪上的地价开始以每年翻一番的程度上涨,最疯狂的时候,公共租界的一亩土地价格高达三百万大洋!

三百万!

小段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如果单纯按照供需理论来看,帝京的地价完全是供大于求,在工厂寥寥无几、工业用地需求不高的情况下,怎么会有人来买地呢?

刘子祥笑笑,“忘了我说的了?洗脑需求,控制供给,别说是地 了,一坨屎都能炒上天。”

就拿后世的普洱茶来说,国人上千年的饮茶史,普洱一直都不太能上台面,为啥?这东西属于边销茶,就是经常在史书里看到“开放互市”的时候,卖给那些番邦蛮夷的。

然而在“健康”、“稀缺”“马帮进京”等等一系列炒作之下,配合着背后操盘手自买自卖,某“六星孔雀”品牌从一万多一件,暴涨到七千多万一件!

同样的事情还有文玩手串、阴沉木等等,数不胜数。

“地票的事情办好了吗?”

小段点点头,“办好了,交易地点就在城投公司的办公地点,在内城找了一处铺子,改造了一下。”

所谓地票,就类似于一种凭证,用这种凭证,土地买卖不再需要找中人过户这种繁琐手续,通过城投公司的“背书”,见票挤兑,换句话说,持票者就是土地的所有者。

几人正聊着天,旁边来了几辆豪华马车,下来几个商人模样的人。

为首的一个人皱眉道:“就是这地方?是不是消息不对啊,这地方能搞什么开发?”

同伴也附和道:“怕是上头缺钱缺的失心疯了。”

为首那人皱眉,不满地看他一眼,“老大不小的人了,慎言!”

同伴缩缩脖子,解释道:“您看,这地方不就是把那些破烂房子拆了然后平整起来的吗,就算咱们连着那些破烂房子一块买,能花几个钱呢,十块二十块大洋一亩就了不得了,您看那城投公司的挂牌价吧,一千块大洋一亩,嘿,直接抢算了,还给咱们土地干嘛啊?”

一行人不由得笑起来。

只有为首的那个人皱着眉头,觉得哪里不对。

做了不少年生意的他明白,当你觉得上头是傻子的时候,说明傻的是你,浓缩了最精华最聪明一群人的运转机器,能玩不过你一个商贾?

想了半天,跺跺脚,“回去,回城,到那个什么公司,先买十亩!”

随行的人目瞪口呆,“褚老板,是不是天热?要不找个医馆刮刮痧?”

被称呼为褚老板的人瞪他一眼,没有搭理,自顾自上车走了。

剩下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于有一个人说道:“老褚什么时候看走眼过?走走走,跟着他买!”

“是啊,咱们这家底可都是跟着老褚才挣出来的,得,跟他一块儿去吧,就当捧场了。”

第36章 股份

等褚老板一行人到了珠市口那个外城城投公司,接待他们的人自称什么经理,穿一身洋装,戴一副金丝眼镜。

效果还是有的,一见人家这派头,褚老板这些人气势不由得矮了几分。

说起来悲哀,从庚子以来,凡事只要带上一个洋字,就好办许多,拉洋人的车夫挣得多,洋人的买卖不用被衙门榨油水,就连留洋回来的龙国人,仿佛也高人一等,不管他学的是什么,总能谋一个不错的位置,或去教书,或者到部里当高等职员。

只见这经理客客气气给他们奉了茶,又介绍了开发情况,当褚老板等人提出要买地的时候,这位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的金丝眼镜男仍旧面带微笑说道:“扫瑞几位先生,一期已经卖完了,您几位等着二期土地投放吧。”

“扫瑞是扫什么瑞?”一个人问道。

随后旁边就有人往他脖子上打了一下,“人家那是洋话,你管这个吗,不是,我说这位大班,奥不,经理,两三百亩的地,这就卖完了?”

金丝眼镜男依旧是优雅的微笑:“没错儿,来自比国的夏尼.马婵虎先生投资了这片土地,要兴建工业,您如果也对实业兴国有兴趣,可以关注我司下一批土地的推出。”

“我们只对挣钱.....对,我们对实业兴国很有兴趣,下次土地开卖的时候,一定要早点放出风来啊,这事儿闹的!”

一行人有点失落的走出公司,原本觉得没什么,现在想买却没买到,连原来觉得谁买地就是冤大头的那几个人,也觉得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缭绕在心头。

难道那片土地真的能挣钱?

出了门,几个报童挥舞着报纸跑过。

首节 上一节 19/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什么弃婴?那是老朱家皇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