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被朱棣模拟人生曝光了

大明:我被朱棣模拟人生曝光了 第276节

朱棣眉梢舒展:“江浙苏杭,如何?”

夏原吉摇头道:“不可,朝廷这两年对江浙苏杭的老百姓已经算是到极限了,以南直隶最为严苛,以不到一成的人口,承担了全国三成以上的赋税,倘若再征,老百姓们就要反了。”

朱高燨亦摇头:“孤从未想过要征老百姓的粮食。”

“不征老百姓的粮食,征谁的?”

“谁有粮食征谁的。”

“谁有粮食?”

“世家,官宦,商会,地主,他们有钱。”

朱高燨扬眉道,“你别看督税院跟瘟神过街似的,见到个贪官污吏就要扒层皮,实际上这都只是在表面上的冰山一角。有些人,即使是督税院也不敢动,百姓们手里才多少粮食,真正有粮食的,是地主,是粮食们背后的世家门阀。”

夏原吉苦笑道:“殿下自己都说了,这些人,连督税院都不敢动,不是他们没胆子,是动不得。国家,是小家大家组成的国,这些家,说的就是世家,如果连世家都没了,又何来的国呢?”

没有世家门阀的国度,是一个理想国,不存在于现实的幻想。

穷人家里寒窗苦读所求何故?无非就是想要挤破头的踏入世家门阀的行流,倘若连世家都没了,天下人看不到目标,这个国也就要亡了。

皇帝和朝堂是国家的高层,而世家门阀组成国家的基层,如果把基层打的四分五裂,那么这个国家便是无根浮萍,也将随着世家门阀的灭亡而粉身碎骨。

倘若能压过世家门阀,顶多兴盛一时,国家的秩序被从下而上的打乱,体系崩坏,帝国将亡。

如果不能压过世家门阀,那世家门阀就要开始换皇帝,改朝换代了。

无论胜负,想要灭绝世家门阀,都是自毁根基。

“孤未曾想过要灭绝世家门阀,孤要的,是他们妥协。”

朱高燨摊了摊手,“世家门阀看似能随意的改朝换代,实际上,每次改朝换代对他们的打击也是相当大的。对于他们来说,国家安稳,他们也才能安稳。”

“现在,国家要打仗,没粮食。凑齐国家的粮草,只需要每家出那么一点点就行,等打赢了仗,国家太平了,对他们来说也是好事,双赢,大家都有的赚。”

“国家于世家,并不是敌人,孤要的,是他们的妥协。孤准许他们绵延常青,但他们也得给朝廷出钱出力。”

夏原吉叹道:“难啊,道理咱们都明白,世家门阀不是傻子,他们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可对于这些只愿意吃不愿意吐的饕餮来说,想让他们出钱出力比登天还难,双方之间始终有着隔阂。”

朱高燨眸中流光闪烁:“孤要南巡。”

夏原吉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殿下说甚?”

“孤说,南巡。”

朱高燨沉稳道,“孤亲自去一趟南方,解决此事。我要与他们制定一套规则,一套伴随大明千秋万世的规则,世家门阀在朝廷需要时要出钱出力,朝廷可以保证世家门阀始终有立足之地。”

自古以来,皇帝出巡都是稳定局势最好的办法,虽然朱高燨如今只是储君,但已经胜似皇帝。

国都与地方相隔甚远时,朝廷的控制力便会大大下滑。而皇帝出巡,一来稳定民心,二来控制权力,将皇权辐射到地方,来巩固朝廷的形象。

当然,像乾隆帝六次南巡并不算在其中,阿隆这纯粹是去找乐子了。

皇帝出巡,是要稳定民心。乾隆这孙子的御舟还没到岸,当地的军队就给百姓驱散到八百里外了,百姓们都回避了还有个毛线的民心。

当然,阿隆这也不是让百姓们全都回避了,只是男子回避,然后妇女留下。某次乾隆帝玩嗨了,跟十来个青楼女子身无寸缕的呼哈呼哈,忽然皇后来了,阿隆被打断了呼哈呼哈,一气之下直接框框给皇后一顿猛踹,皇后性子也够刚,直接跳水里给淹死了。

德行有失胡作非为,乾隆六下江南体察民情纯属扯淡,那就是这孙子想体验一下江南风情。

夏原吉面色微变:“殿下,南巡可不是件小事啊。”

“陛下龙体欠安,北京需要一个镇得住大局的储君,倘若您去了南方,北方又当如何?朝廷没了主心骨,那还能叫朝廷吗?”

朱高燨浅笑道:“这不是还有你吗。”

“大道不孤,我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北京这边,有你,有杨荣,有苏文苏武,有吕朝阳,有沈青玉,有张辅朱勇……孤南巡,只带上一个锦衣卫的张牧之即可。”

“老夏,你为官几十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朝廷从来都是皇帝一个人撑起来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九万里上的不只是大鹏,还有他的千万鳞羽。”

夏原吉欲言又止,苦笑道:“哪有这样的道理,自古皇帝独裁,何曾有过你这般心大的。”

朱高燨唇角轻勾:“欲言又止就是答案,答非所问也是,不要带着答案去问问题。”

他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他的身边,还有他的追随者们。

正如当年大秦一统六国时,始皇嬴政的身后,有李斯、吕不韦、蒙恬、蒙毅、尉缭、王翦等一众人的追随。

“夏老尚书,你且去准备南巡吧。”

朱高燨起身背手离去,道,“孤南巡的这段时日里,朝政由你与杨阁老把持,军事由张辅与苏武裁断,若逢大事,可前往乾清宫询问老爷子。”

“大明,还是那个大明。”

“这次南巡,我要为大明解除后顾之忧。”

请假一天_356

本章由于字数太少,暂不显示。如果你觉得本章比较重要,可以选择左下方报错章节,系统将在十秒内自动处理。或者跳过本章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343章 孤可以不收,但他们不能不送

“南巡?”

乾清宫内,朱棣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你怕不是在说笑?”

朱高燨正色道:“爹,儿臣是认真的。”

朱棣叹了一口气,劝道:“现在这局势,你又不是不知道。朕迁都以后,南方各省力,除了南直隶,朝廷对其他行省的控制力都有所下滑,虽说不至于道一句危险,但论安稳终究比不上北京可言。”

“朕现在的身体如何,你是了解的,朝廷现在唯一的依靠就是你这个太子,你的命比朕的命金贵多了。现在的大明江山,没有谁是不可以死的,朕都可以死,唯独你绝对不能出事。”

朱高燨笑道:“我也就是去南方花天酒地一阵子,瞧您说的,就仿佛南方那边全是刀山火海,我走上一遭就等同于是从鬼门关溜达了一圈。哪有那么多危险啊,如您所说,正是因为朝廷对南方的控制力不够强,所以我更应该去一趟南方。”

“天高皇帝远这句话路人皆知,大明的南北两京制,确保了朝廷的势力可以覆盖到南方,不至于哪天就突然冒出一个人自称是某某皇帝之后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然后成千上万的人呼应着跟着一起造反早去。”

“但也仅仅局限于此了,南方的控制力比不上北方,最好的办法就是我去亲自去一趟南方,一来是解决北征粮草的问题,二来,是为了稳固我们老朱家在南方的统治力。”

朱棣苦笑道:“你越这么说,我越是害怕。你若当真只是到南方去花天酒地,朕也就由着你来了,你整日里忙碌于国务而忘却自身,偶尔像这样不算太过分的放纵一下愉悦身心也是好的。”

“可你如果是去干正事,干大事,朕是真不愿意啊。”

他太懂朱高燨了。

这个儿子跟太祖高皇帝如出一辙,对待别人压迫力极强,对于自己的压迫力更强。

嘴上说着要去下江南花天酒地,可真到了南方,不知道又要掀起何等的腥风血雨。

功于社稷,罪在自身,他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大明,却将自己始终陷在最危险的境地里,这让朱棣于心何忍。

这小子,是真没把自己的命当成是命啊。

朱高燨只是微微一笑,道:“父亲放心,儿定平安归来。”

朱棣知道自己拦不住对方,摇头叹息一声,声音低沉:“你只要能平安归来,一切皆好。”

……

【是否选择继续模拟,朱祁钦的人生?】

“是。”

在朱高燨走后,朱棣有些心烦意燥,索性便继续选择模拟了起来。

他上次看到一半给断了,只知道朱高燨的孙子当了天策上将,国无储君,根基不稳,也不知道后续是什么情况。

难不成,泰昌帝朱瞻墭真的老糊涂,要晚节不保?

这没道理啊,祁王一脉能二百余载傲然,怎么反倒是成了皇室以后就萎靡不振了,难不成是因为国力强横所以顾不过来了?

【自你成为天策上将之后,举国上下都在存疑。】

【你已经做好准备,要与自己两个兄长为敌,就算是拼上一切,也要护住长公主留给自己的辽东。】

【然而泰昌帝没给你这个机会,他直接一封圣旨,命你前往西部。】

【大明的西部,也就是以前的西洋,现在也称“欧洲”。】

【你有点困惑,有些看不懂泰昌帝的这一迷惑行为,不仅是你,所有人都有些看不懂了。】

【先是封你为天策上将,这说明皇帝有意传位于你。可若是他真有意传位于你,那也应该将你调到京城,让你熟手国务,等他轰然离世之后,你可以在第一时间继承大位。】

【北京,才是世界的核心。】

【可现在皇帝却让你去了西部,说是调派,感觉却更像是发配。去了西部,远离大明的政治核心,无疑是一种排斥,所有人都不明白,为什么泰昌帝会做出如此前后矛盾的行为。】

【莫非,泰昌帝立了天策上将之后又后悔了?】

【这怕不是有什么大病吧!】

【京中有官员在奉天殿外高呼:世祖四十年宏图大业,于今朝毁于一旦!】

【此官员后续不知如何,但想来应该不会太好。】

【泰昌帝现在对于群臣的态度很敷衍:礼貌,热情,一问三不知。感恩,谢谢,但是对不起。明白,理解,实在没办法。】

【你并不愿意离开辽东,你想要守护这片长公主留给你的高墙坚城,但泰昌帝的圣旨之前,你又无法忤逆,只得叹息一声,带着天策府的班底,远去西部。】

朱棣都给看迷糊了,这怎么越看越像……唐玄宗李隆基?

这是真玄啊!

前半生英明绝顶,一到晚年就发癫。

跟谁学不行,跟唐玄宗学?

明玄宗?

【你被任命为西部总督,统管西部军政,在你之前还没人有如此西部总督这个职务。偌大的西部不可集权于一人之身,大都是将西部各省分化,每省分社四司,四司又分八大官员,分别管理政务、军事、刑律、人事、文化、经济、廉政、督查。一个省都需要分设八大官员,更何况是整个西部只设一人总督。】

【你本想将自己的总督府设在法兰西省的省城巴黎府,但却被泰昌帝驳回,泰昌帝命你将总督府设立在普鲁士省的省城柏林府。】

【你寻思着柏林就柏林吧,柏林离辽东也近些,索性就在柏林安家了。】

【你在柏林府,将总督府与自己的天策府合并,将自己的班底,发放到西部各省,充任各省八大官,而你则在柏林遥控指挥。】

【当你还在熟悉西部的时候,京师的钦天监经过商议,决定将世界定名为“地球”。地球此词,起源于罗马省的一个传教士,出自《坤舆万国全图》。】

【但内阁的阁老们觉得不妥,他们建议,将地球更名为“明球”。】

【尽管此时大家都知道世界其实是圆的,大家都生活在一个球上面,但即是个球,那也得是大明的球。阳光照耀下,所有的疆域都是大明的疆域,所有的人都是明人,这个球也应该是明球。】

【泰昌帝听后觉得很好,便按照阁老们的意见,欣然将世界定名为“明球”。】

【阁老们见皇帝陛下如此听劝,便继续上奏,请泰昌帝立大皇子禹王为储君,也有阁老觉得不妥,建议立恒王为太子。】

【先前的阁老觉得,禹王这封号就可以看的出来大皇子有大禹之姿,甚是吉利。而后面提议立恒王为太子的阁老反驳,禹王是大禹,那恒王岂不是有世祖之姿?虽然只占了恒景里的一个恒字,但有世祖的一半,二皇子也足矣镇天下……啊不,镇明球了。】

【面对阁老们的争议,泰昌帝大手一挥,将所有这些上奏禹王、恒王立为太子的阁臣们全都罢免。】

首节 上一节 276/2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