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24节

  几百人刚刚报名就报了好一会,现场还真是乱。

  “是。”侯海和钟显赶紧道。

  陈文在边上眼睛微亮,刚刚乱哄哄的场面的确不好看,朱高煦一开口,就找到了处理的方式。

  接着朱高煦又下令,所有人按村站好,再按各里站好。

  人群又混乱了好一会,才各自找到自己村和里,很多里长都在大叫自己里的人。

  等全部站到位后,朱高煦下令都坐下。

  大伙听到坐下还是很高兴,纷纷坐在地上。

  此时韦达来到前面,因为他喉咙挺大的,说话也大声。

  他来到前面,站在高处,扯着喉咙大喊:“高阳郡王府要招募青壮家丁,经训练后,用来经商押运货物,粮食,剿灭匪兵。”

  “只招两百丁。”

  “愿意报名,并入选者,由王府供吃喝,每丁先分五亩永业田,每干满一年,家中其余田租少一成,最多---少四成。”

  “干满五年,家中所有田都归各户所有,以后年交一成。”

  众人听了第一遍还没听懂,接着韦达又叫了一遍。

  然后有人上前向他们解释,慢慢现场就喧闹起来,不对,是炸锅了。

  佃户们都不敢相信。

  一旦入选就先给五亩永业田。

  什么是永业田,就是可以传承子孙后代,真正属于自己的田地。

  大明这个时候的百姓,谁不想拥有自己的田。

  而且高阳郡王的田,都是上好的良田。

  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大肉饼,大明所有佃户们的终究梦想。

  然后还要会少租,同样引起轰动。

  此时的大明佃户一般交租以五成计。

  假设一亩地有两石产量,要交一石给主子。

  但你若是以为只交一石就算了?那就大错特错,各王庄的管家,宦官,吏员们这些管理人员,都会想方设计另外克扣,收刮。

  有些地方需要交赋税的,也都会压到佃户头上,所以佃户真正能拿多少,就看主子和主子身边的人有多良心。

  而高阳郡王的是永业田,不用交赋税,这点比其他田要好很多。

  关键是,高阳郡王说了,干满五年后,家中所有的田都归各户所有,以后年交一成给高阳郡王,且不用交给朝廷。

  现场的佃户,少的家里有几亩,多的家中有二三十亩。

  如果出一丁当家丁,干满五年后,那收获是巨大的。

  假设家中有二十亩田的,原本每年收粮四十石,需交百分之五十,即二十石。

  但十年之后,只要年交四石,而且这田归佃户所有,可以传承子孙后代。

  高阳郡王的这些话无论是极为震撼,甚至是打破了大明的土地法。

  佃户们当场就议论纷纷,有人震惊,有人不信,但边上有吏员们说,你们想想,高阳郡王对你们怎么样?

  朱高煦虽然在京师胡作非为,但在北平,可没祸害过自己人。

  人们都在议论,侯海不时回头看朱高煦,表情有点无奈,似乎想劝朱高煦别这么干。

  但朱高煦好像铁了心要分田。

  因为朱高煦知道,以后这田就不是自己的,为啥现在不分了拉拢人心?

第32章 明军的考核

  佃户们都在议论纷纷,交头接耳,却没人表态。

  时间一点点过去,朱高煦有点意外,原以为这个时代的百姓最想拥有自己的良田,大伙一定会踊跃报名参军。

  没想到居然没人有反应?这可不是好事,他刚回北平第一件事就办砸了,不但在部下面前丢脸,在他燕王朱棣面前也丢脸,他可是亲自上门去说要募兵的。

  好在他留有后手,朱高煦赶紧看了眼韦达,韦达则向某处点了点头。

  现场人影闪动,好像有人从后面往前走了几步,然后坐下。

  接着人群中有人大声道。

  俺家中就俺一个丁,儿子还小,俺去当家丁了,家里的田怎么办?

  韦达立马道:“平时训练,农忙时让你们回家,如果战时,家丁在外,会组织全村的其余人口,一起统一帮大伙种田。”

  有佃户点头:“这样还不错。”

  但马上又问:“战时啥意思?还要打仗吗?”

  韦达叫道:“现在大明四海升平,哪有大仗打,最多就是剿剿匪,平平叛,怎么着,你们还不想打仗?拿了永业田不想出工出力吗?”

  “老子可想打仗了,只有打仗,才能升官发财。你们可是王府家丁,万一立下大功,摇身一变,飞黄腾达成了官,乖乖,你们子孙后代都享福了。”

  人群又是一阵喧闹,有人脸上还真露出向往之色。

  谁不想当官啊。

  但人群里很快有另一人问:“俺们要战死了,有啥说法吗?”

  “和朝廷正兵一样,享受朝廷抚恤,王府另加一条,家中田地,以后只收一成租,如战死时,已满五年,田地归你们子孙所有,收一成租。”

  人群更加的热闹,大伙都在讨论,有些人坐的比较后,可能听不清韦达的话,正在询问前面。

  现场又是闹哄哄的,很多人交头接耳,感觉不错。

  因为一旦入选,先给五亩永业田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刚刚一直问话的人左右看了看,突然举手:“俺要报名,算俺一个。”

  另一个问话的也赶紧举手:“也算俺一个。”

  “好。”韦达大喜:“你给老子过来,立字为据。”

  现场还要立字为据,显的很正式,同时是朱高煦向大伙表示,本王是信守承诺的人,所有的福利,都会写在纸上。

  虽然在有些人看来,这或许没啥用,但关键这种态度,还是让人比较认同。

  很多事看起来很难,其实只要有人带头。

  这人一带头,马上陆续有人要报名。

  但当天效果不是很好,三百多户里,才选了六十个丁。

  没有达到朱高煦要求的两百个。

  倒不是报名的不够,很多家里只有一个丁的,也踊跃报名,为了五亩永业田已经不顾一切。

  但是能报名不代表能选上。

  还有很多丁在家里没有来,所以当天选来选去,都选了六十人。

  而且朱高煦对选兵要求比较高,他有这么多佃户,当然要好好选。

  等上午的兵士选完,朱高煦问韦达:“刚刚那两个率先说话的是谁?”

  “是卑职的两个部下,赵青和孙胜。”

  原来刚才率先开口的两人,是朱高煦让韦达安排的托。

  当时朱高煦要求托们比较年轻,说话声音要大,能记住朱高煦准备的台词。

  赵青和孙胜发挥不错,圆满完成任务。

  “调他们到我亲兵队来。”朱高煦把这两个大聪明调到自己亲兵队。

  下午和第二天他们还是这么干。

  就这么连续干了两天,终于在他所有的佃户中,抽满了两百丁,且皆是精壮青年,良好的兵源。

  而他付出的,只是当年的一成田租,和一千亩田,还有供他们训练时的吃喝。

  抽足两百人后,朱高煦开始重新编制,分配人手。

  原三个百户王斌,韦达,盛坚各留六十老兵,各补四十名新丁。

  他们部下抽调出的老兵,分配给宋猛和周虎一部分,再以新丁补至一百。

  宋猛的哨骑队,只补了十名新丁,其余的人里,有精骑射的五十老兵,他自己寨子里带出来的四十人。

  周虎的亲兵队里,俱挑选了精壮强悍力气大的。

  接着朱高煦又给毛雄那边分配了三十人,让毛雄组成了五十人的队伍用来经商,大部分都是寨子里出来的,由宋猛的族兄宋长林带队,跟随毛雄。

  至此,朱高煦手中有了五百兵丁,算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但人是有了,后期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比如训练,伙食,兵甲。

  其中伙食和兵甲,燕王现在都很急需,从上次拜访燕王的结果来看,主要还是得靠他自己搞定。

  这些问题也不能一蹴而就,需在时间慢慢解决。

  他现在能唯一能做的,就是集中训练,了解和改进明军的训练方式。

  前世他没当过兵,但他知道,现在不能一上来就按大学里的军训方式来。

  面对一大群文盲,甚至是左右都不分的明朝人,这种训练在靖难开始还有一两月之前是不现实的。

  那么以前明军是怎么训练的?

  大明开国初的明军还好点,算是比较能打的。

  但训练其实也是一般般。

  咱们先看看明军考核,洪武六年,明廷就制定了考核标准,听起来还蛮厉害的。

  1、骑兵必须:擅长骑马、擅长射箭、擅长使用枪、擅长使用刀

  2、步兵必须:擅长使用弓弩、擅长使用铳。

  3、明朝训练射弓箭的标准:

首节 上一节 24/5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