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随永乐北征

大明:开局随永乐北征 第497节

兑换比例从一比十到一比二十不等,以此来试探民间对于兑换比的最大接受度。

纸币是一定会发行的,但是宝钞也一定要回收。

旧制的宝钞制作工艺太过粗糙,缺乏足够的防伪手段,虽然杀头的大罪拦住了大多数人。

0??

但也存在少数不怕死的人,制作假宝钞牟利。

假宝钞不管多少,只要假的存在,就难以得到普劳大众的认可。

所以宝钞一直是通过朝廷的强制手段来推行,比如发放官吏的俸禄,比如官方采买、比如赏赐等等

而且滥发严重,造成了很大幅度的贬值,这就让百姓们更加不相信宝钞的信誉。

只能推倒重来。

用足够经得起自由兑换的白银储备为前提,发行新的纸币。

等天长日久。

新纸币的信誉慢慢立起来,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现银的流通自然而然的就会越来越少

到那时候才有机会控制金属货币的流通,达到掌控真实货币的真正目的!

每发行一批新纸币,都要准备好对应的金属货币储备。

而黄金储备正是针对新的货币政策,准备的应急工具,最好是永远都不要用到。

以充足的黄金、白银储备来发行货币。

这才是一个负责任的,有良知的大国政府,最应该施行,也最稳妥的货币政策。

后世大行其道的信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是金融食利阶层从实体经济中转移财富的吸血工具,是光明正大的奴役和抢劫

是明明白白的对全天下人犯罪!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金属货币时代,无法实施负利率,而且不可能出现负利率。

负利率是什么?

简单概括:有人借了你的钱,不仅要无偿使用你的财富,还要无偿占有你的财富!

这就叫负利率。

信用货币出现之前,人类五千年的经济史上,从未出现过负利率

现如今,几乎每个人都已经或者正在经历负利率。

比如:

某国的经济增长率是10%,货币增长率是15%,那么实际上的通货膨胀就是5%。

但银行的存款利率却是2%,那么真实的利率就是负3%!

明明是负利率,就因为官方统计的通胀率只有1%,负利率就堂而皇之的成了正利率

莫名其妙就被人连续的偷家,还得对惯偷感恩戴德,不可思议吧?

…丸

第六百六十一章:父债子偿天经地义

宝钞的兑率最开始是一比一。

到洪武末年就变成了一比十。

永乐元年因为靖难的战乱暴跌到了一比一百,永乐五年一比三十,永乐八年一比十二。

以上这些都是官方为了推行宝钞,指定的兑换比。

就是官方跟民间做买卖,就按这个兑率来,商人用宝钞缴纳商税也是这个比兑率

但是官方的兑率跟民间的兑率是两码事儿。

宝钞最多的人是商人,其次是官吏(俸禄)、卫所(赏赐),最后才是被动接受的百姓。

受宝钞影响最小的也是百姓。

因为朝廷极少极少给老百姓赏赐宝钞,百姓缴赋税都是实物不是银钱。

百姓手里的宝钞,大多都是商人们为了回本保值,自行降价花出去的。

从商人的手中一出手,宝钞就第一次贬值了。

百姓再想花出去,又得不同程度的贬值,亏一、两次,民间的百姓就不用宝钞了。

有《钞法》在,商人不敢不收,但是钞法管老百姓可管不过来,对于百姓拒收宝钞官方是默认的态度。

所以,商人手里的宝钞就越积越多。

即便商税全用宝钞,商人手里的宝钞仍然是最多的,比户部都多。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推行新商税的时候,少有普通商人闹事儿,铤而走险的八成都是走私商。

走私商不怎么跟官方做买卖。

手里没那么多宝钞,新商税一推行,再严打走私,他们得掏真金白银,当然要闹。

对于商人来说,只要官方出手回收宝钞,不管回收多少,对他们来说都是好事儿,最起码他们手里的宝钞更容易保值了。

惠民商行出手一试探,发现不管是一比十还是一比二十,对商人来说基本没区别。

十个县级分行,每个分行两千两现银的兑换额度,不到一刻钟全没了。

所以。

朱瞻基又挑了十个县级分行,每个分行的兑换额度还是跟上次一样,两千两银子。

兑率一比二十一到一比三十不等。

兑完的速度差不多,都是一到两刻钟。

再换十家。

现银不变,兑率降到一比三十一到一比四十。

不到半个时辰,又光了。

再换。

兑率降到一比四十一到一比五十。

兑换的速度陡然变慢,最快的半个时辰兑光,最慢的一整天

这就是民间认可兑率的极限了。

“一比五十?!”朱老四瞪着眼珠子惊呼道。

“这怎么可能,老子己经将宝钞稳在一比十了,怎么一下子又倒回去了,咋回事儿?!”

朱老四一直都致力于恢复宝钞的兑率。

好不容易将兑率恢复到朱元璋撒手时候的一比十,结果吧唧一下就掉到一比五十了。

老头觉着自己的心血都白费了。

“不一样的爷爷。”

“一比十是官方执行的兑率,这个一比五十是民间私下认可的兑率,这说明民间早就不信任宝钞了,商人们是没得选。”

“宝钞没得救了,只能推倒重来。”

“按照现在这个兑率算,大概五百多万两的现银就能把宝钞全收回来,即便后期要将兑率提高到一比十,一比一,也不会超过两千万两现银。”

洪武永乐两朝发行的宝钞总数有两亿一千多万锭。

其中洪武二十四年之前,发行宝钞约一亿锭,洪武二十五年到洪武三十一年,发行七千三百多万锭

剩下的就是朱允炆跟朱老四发的,加起来不到四千万锭。

但是朱老四发宝钞的时候,兑率最低都达到了一比一百,比回收的最低兑率足足低了一倍。

所以,现在回收的宝钞,都是在给洪武朝还债。

立国之初就一十三次北伐,不是没有代价的,这些滥发的宝钞就是明证。

只有把信用体系已经崩溃的宝钞全部回收销毁,才能恢复大明金融秩序的稳定。

但是在回收旧钞的过程中,不能一直按照最低兑率来。

朝廷要留脸面。

要恢复公信力为新纸币的发行做准备,就只能将宝钞回收的最终兑率提高到一比一0.

短暂的自我怀疑了一会儿。

朱老四很快就把心思放到回收宝钞上边:“你确定两千万两就能全收回来?”

“宝钞总数两亿一千多万锭,两干万两的现银,差不多一兑十,怎么着都足够了!”

朱老四点点头道:“好,父债子偿天经地义!”

“乖孙你想个稳妥的法子,先把商人手里的宝钞骗过来,最后换老百姓、军户手里的。”

在古代社会。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对于商人的态度都是一成不变的,包括过度依赖工商税的宋朝也大差不差。

“朝廷官吏跟卫所将校手里的宝钞,爷爷有打算么?”

朱老四搓了搓额头:“官吏…”

“给卫所打打招呼就行了,官吏先不用管,以后不发宝钞,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唉,不行,打招呼就露底了…你那还有好法子么?”

“有…”

不一会儿后,朱瞻基就把侯显叫到大善宫,面授机宜。

随后。

侯显以惠民商行的名义。

分别拜访了户部、兵部两个衙门当家的一一借钱!

首节 上一节 497/5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