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64节

  萧然看向朱瞻基,“现在是不是在东宫!”

  “是!”朱瞻基对王振印象深刻。

  “现在立刻马上!”朱元璋说道:“高煦,去让人把这个王振拖出去,直接杖毙!”

  朱祁镇孙氏可恨,这个王振同样如此。

  朱元璋太气了。

  “是,爷爷!”朱高煦连忙说道。

  朱瞻基顺手递过去一块金牌,朱高煦可以在皇宫行走了,还有大权。

  “胖虎,你继续说土木堡的事情。”朱元璋也恼火,但是还得了解清楚。

  “当时,朝廷的军队主力都在外地,仓促之间难以集结,于是朱祁镇从京师附近,临时拼凑二十万人,号称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

  “大军出征,谁知天公不作美,大雨连绵。大军到了大同附近,发现尸横遍野,加之后方粮草供应不及,军心动摇。”

  “于是,朱祁镇有心撤军,王振为了顾及皇帝脸面,这个没有出征多久就悻悻然回师,太丢脸,他便建议绕道蔚州。同时,王振老家就在蔚州,要是皇帝跟自己回乡,岂不是比衣锦还乡还来得及吐气扬眉。”

  这种情况就知道要出大事了。

  朱棣朱瞻基气得不轻,二十万大军御驾亲征,居然如此儿戏!

  这是拿着江山社稷开玩笑。

  “高燧去!”朱元璋后槽牙都要咬碎了,“告诉高煦,别杖毙王振!凌迟处死!”

  “是,爷爷!”朱高燧小跑离开。

  之前仁宣之治朱棣和朱元璋有多高兴,现在就有多愤怒。

  “蔚州,距离大同非常近,而瓦剌大军逼近大同,可不是闹着玩的。群臣反对,觉得这样耽误时间,容易发生危险。王振不听,而朱祁镇体恤王振,便给了他露脸的机会。大军准备开拔,前往蔚州。”

  朱瞻基都听不下去了,越来越离谱了。

  一下子站起来,恨不得现在去剐了王振。

  “不料王振心血来潮,担心大军过处,踩踏自己家的庄稼,而建议按照原路撤军。等到大军行至怀来附近,辎重反而没有赶上。于是,王振下令原地驻扎等候。”

  朱瞻基摆摆手,“国师稍等!”

  朱瞻基走到门口,“来人!”

  两个太监过来,“皇上!”

  “王振意图谋反,满门抄斩!”杀王振朱瞻基都难解心头之恨,直接满门抄斩。

  朱瞻基跪在朱棣和朱元璋面前,“太爷爷,爷爷,是我有眼无珠,居然重用此人!”

  “算了,不怪你!”朱元璋看向萧然,“胖虎继续!”

  “就在怀来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军追上明军,将朱祁镇等人困在土木堡,水源被掐断,陷于死地,军心动荡。”

  “于是,当也先假意议和的时候,明军上当,也先趁明军不备,发动总攻,一举歼灭之,皇帝朱祁镇被俘,大军基本上全军覆没。”

  “樊忠英勇奋战,身负重伤,临死之前怒杀王振,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等大臣战死,五十二将无一生还。”

  “永乐一朝,洪熙一朝,宣德一朝的老将精锐基本上全部殉国,这就是土木堡之变。”

  “混账东西!这个不肖子孙!”朱元璋气得现在恨不得掐死朱祁镇。

  要是在战场上被击败都没有这样恼火。

  胜败乃兵家常事!

  也先确实不一般,这个人很强。

  朱棣朱瞻基也知道!

  朱元璋朱棣气愤的是明明可以避免的,却因为几个人荒唐之举损失惨重。

  二十万大军,还有大明武将精锐,全部战死!.

第12章朱祁镇被俘虏,朱棣怒废妖后!

  朱棣一辈子心血,三千营,五军营,神机营御营精锐全部覆灭。

  这一次大明伤筋动骨了。

  这是朱棣靖难之役以来大明损失最大的一次。

  朱祁镇败光三代人家业,不仅仅是这一次,之前就败几次了,只是没有怎么多。

  到正统十四年,大明已经远不如之前宣德一朝了。

  为数不多的家底这一下全部没有了。

  土木堡之变乃是大明王朝历史上最大的耻辱,发生于公元1449年,是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王朝后81年。

  这一年,距离横扫漠北,肃清瓦剌鞑靼的一代雄主永乐大帝朱棣去世,不过25年。

  这一年,距离缔造仁宣之治,整顿军备,三巡边关的宣德皇帝朱瞻基去世不过14年。

  这是正统皇帝第一段皇帝经历的第14个年头,但也只是亲政之后的第六年。

  这一年,也是明朝最强内阁三杨内阁中最后一人杨溥去世后的第三年,同时,也是太监王振弄权的第八年、转权的第五年。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将一个无比辉煌的大明王朝从盛世的巅峰拽到几乎崩溃,也就只需要那么三五年。

  治大国如烹小鲜,战战兢兢而如履薄冰,统治者享国而用错人,必定难以为继。

  尽管土木堡之后的后续处理,大明王朝取得了很不错的结果,在经历大败之后用一场大胜复仇成功。

  但是却难掩一个雄伟的王朝走向了衰落,土木堡之变是大明一大转折点。

  土木堡,对于大明王朝来说,不仅仅是一场战役的失败,更是具有很重要的象征意义。

  在一定程度上,土木堡之变对于明朝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安史之乱对于唐朝,相当于绍兴和议之于南宋,相当于南坡之变对于元朝。

  土木堡之变,相当于是盛明到中明的一个分界线。

  土木堡之前,明朝相继经历了洪武之治,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

  在朱元璋、朱棣、朱高炽、朱瞻基四代英主的庇佑下,大明王朝强势崛起,横扫东亚无敌手。

  北略草原,如入无人之地;西并高原,阔地千里;南并安南,战无不胜。百姓富足,军力强盛,疆域宽广,人称远迈汉唐。

  此后的大明王朝疲态尽显,曾无敌于天下的军队开始腐败,内阁顶级人才断层,三杨之后无继任者。

  最重要的是,统治者的水平一代不如一代,朱元璋乃是天纵之才,朱棣雄才大略,朱瞻基也算是文武全才。

  明朝初期,朱元璋始终奉行着以文制武,以武辖文的平衡政策。

  所以他废除了权力大到无法辖制的丞相这一职位,然后在登基称帝建国之后,并没有撤销其最初起兵时所直接管辖的大元帅府,而是将其改成五军都督府,并统辖管理全国绝大部分的军务,而六部之一的兵部则不过是为五军都督府打下手的职能部门而已。

  朱元璋最初的设定,是想用五军都督府来制衡文官,用兵部的文官来约束五军都督府。

  所以,明初,军队主要是由五军都督府负责统辖。

  这些武官世袭罔替,就有了明初的勋贵集团。

  然而,在土木堡随着朱祁镇出征的,正是代表明初军事力量的核心,由勋贵集团所统率的大明所有精锐。

  而土木堡一役,勋贵集团和他们所打造的大明精锐全军覆没,连勋贵集团的代表人物张辅也死在了这场大战里。

  五军都督府也随着明军精锐和勋贵集团的全军覆没而一蹶不振,渐渐成为完全无关紧要的职能部门。

  明朝初年朝廷主要分为文武两派,本来两派相互制衡,形式比较均衡。

  而五军都督府势力在土木堡几乎全军覆没,随后便彻底衰落。

  勋贵集团所代表的武将势力的衰落,也导致了没有势力能够辖制明朝文官集团的发展。

  再加上,由兵部这些文官所实际指挥的北京保卫战大获成功,在朝廷和社会的眼里,更是凸显了文官集团的重要性。

  所以,自土木堡之变开始,文官集团便开始稳步控制朝廷各方势力,连军队都在他们掌控之中。

  而文官集团的强大,到了晚明时期,文官集团的巅峰组织内阁更是只手遮天,杨廷和、严嵩、高拱、张居正等精英基本就相当于各自时代的天子。

  另外,明朝末期的党争也是由文官集团挑起的,党争,乃是大明王朝走向灭亡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而土木堡,乃是文官集团脱缰开始野蛮生长的开端。

  武官的没落,文官的壮大,势必会造成另一个负面影响,那就是文官集团强大后,威胁到了皇权。

  而皇帝失去了制衡文官集团的利器,就必须要换取另一种方式,那就是引入另一种势力来限制文官,以确保自己的地位稳固。

  而皇帝环顾四周,发现能进入朝廷高层的,除了读书人之外就是宗室和外戚,而明代素来对宗室充满芥蒂,毕竟朱棣就是靠这个发家致富的。

  所以,宗室是绝对不能扶持起来的。

  而明代有明文规定,皇帝娶媳妇就只能娶平头百姓家的孩子,所以,明代没有什么强大的外戚势力。

  而皇帝没有其他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将在身边打杂的太监集团拉起来,充当马前卒,去与文官集团血拼。

  这之后,宦官集团就成了打压文官的一把利器,明代著名的大太监如汪直、刘瑾、魏忠贤等等,都是在这之后形成的,他们各个权倾天下,鱼肉百姓,丑恶行径罄竹难书。

  当然,也有很多持身很正的太监,无论他们如何作妖,但是最起码达到了皇帝所要的结局,他们成为限制文官集团的重要棋子。

  土木堡对于明军来说,最显著的打击就是明代初期积攒的超级军事力量被毁灭性打击了,一战败光了几乎所有的积累。

  明代经过朱棣和朱瞻基时代打造的神机营、三千营等精锐部队,代表着大明王朝最强大的武器,他们装备精良,战斗力极强,更是装备有当时最先进的高科技武器,再有兀良哈骑兵也不弱于瓦剌骑兵。

  再加上有张辅樊忠等名将坐镇,这支军队乃是代表着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战斗力水平。

  随着五军都督府没落,文官壮大,在文官掌军之后,大明军队战斗力急转直下,卫所制度荒废,吃空饷现象极其严重,明朝军队战斗力再也没有起来过,到后来打仗,竟然要靠将领自己募军训练

  土木堡之变也是明朝对外扩张的重点,本来在明宣宗时代就开始放缓外扩脚步的明朝,在此之后彻底停止了外扩,开始收缩防守,国土边缘逐步被蚕食。

  更重要的是,这一战扭转了八十年来,大明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压制。

  从此明朝对北方的瓦剌和鞑靼基本采用守势,军事实力也基本退出了草原,自此之后大明不可能再制霸草原,也没有再开疆拓土的实力。

  所以,土木堡之变,彻底改变了大明王朝的国防战略模式。

  朱棣大口大口喘粗气,显然被气得不轻。

  朱瞻基又愧疚又是自责。

  另一边朱元璋脸色也很难看,之前朱元璋就不止一次想,仁宣之治之后大明走下坡路,应该也不会太差。

  毕竟前面四代人努力,家底雄厚,应该不能太离谱。

  只是朱元璋朱棣都远远低估朱祁镇败家的能力。

  萧然轻轻给朱棣顺气,年纪大了。

首节 上一节 64/7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我,浙江军阀!称霸上海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