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113节

  再将圣公交给本将的三名投降我义军的大宋狗官,都给本将押解到那护城护城河前,去喊话。

  让守城官兵,速速将放下吊桥,大开城门,迎接圣公的义军入城!”

  张邦昌、刘豫和刘麟听到方七佛之言,差一点没吓尿……

  他们三人在派去出使方腊匪军军营后,被方腊下令手下拉出大帐之外,要处以不在大宋刑法之中的残暴极刑——五马分尸!

  绳子把他们的四肢和脖子都已经绑好,马匹也都准备好了,只要监刑的匪军女元帅方百花和丞相方肥一声令下,执行五马分尸极刑的骑兵就会扬鞭催马,朝着五个不同奔跑……

  当时,先怂下来的是刘豫和刘麟父子。本来他父子二人被赵官家选去当这招安使者,他俩就极其不情愿,百般拒绝无果后,不得不硬着头皮,入方腊匪军大营进行招安。

  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御驾亲征东南,入驻杭~州城的赵官家,为何处处针对着他们父子俩呢?

  也不怪刘豫和刘麟想不明白赵官家为何针对他俩,以他俩现在的眼界,根本不会预见到。

  在刘豫心中,那遥不可及的最高仕途理想,不过就是当个宰相而已。

  他怎么可能会预见到,他这个不受进行朝廷重用的进士,未来的靖康之难以后,他居然能在他自己那恬不知耻的申请和行贿之下,金国还真的在继伪楚覆灭之后,又立了他刘豫当了伪齐皇帝!

  当时,即将被五马分尸的情况下,刘豫和刘麟父子已经有明显地感觉到,四肢已经被缓缓向前慢行的战马给拽得快要脱臼了……

  故此,刘豫和刘麟觉得,赵官家既然对他父子俩不仁,那他父子二人不忠不义,也就天经地义了。

  刘豫和刘麟父子,立即高喊:“圣公饶命啊,吾父子二人,愿归顺圣公,共图霸业大事……”

  本来,在方腊接到报事官来报时,便知宋使前来是想招安他的。方腊与方百花和方肥便在中军大帐内,商量着要给宋使一个下马威,以便逼降宋使,从而摸清杭~州城内的情况。

  监刑的方百花和方肥,听到刘豫、刘麟父子率先怂了、要投降,便放开了这二人……

  而被缓缓向前慢行的五匹战马,拽得脖子和四肢生疼的张邦昌,心里也动摇了。

  只不过,他的顾虑太多了,他的家人还都在东京汴梁城内。他若是归降了方腊匪军,那么,他的家人恐怕就会遭到如今心性大变、手段狠辣的赵官家的治罪……

  故此,刚开始之时,张邦昌没有像刘豫和刘麟父子那样,投降得那么快。

  他咬紧牙关,闭着双目,本来想着自己乃进士出身、曾经唱名于东华门、是天子的得意门生,在这近二十来年间,自己在官场之上,真是春风得意马蹄急,坐到了如今尚书左丞的高位,食君之禄要忠君之事……

  然则,张邦昌本想着硬抗,还想学习并践行自己在圣贤书中,看到的‘杀生成仁、舍生取义’的儒家君子精神……

  可是,那给他执行五马分尸的那五匹战马,在骑兵的驾驭之下,就是缓缓地向着不同方向慢悠悠地前进着。

  捆绑在他脖子和四肢的五条绳子,被拉拽得笔直,他也感觉到自己的四肢就快要从身体上被拽掉了的撕裂感,可就是不能给他来一个痛快的‘杀生成仁、舍生取义’的了断……

  不仅如此,刚刚归顺于方腊匪军的刘豫、刘麟父子,为了在方百花和方肥面前邀功,他俩都主动地当起了说客,不停在受刑中痛苦万分的张邦昌前面,例数着赵官家对他们三位使者的不仁不义,送他们入方腊义军进行招安,分明就是借圣公方腊之手,要除掉他们三人……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

  “张尚书,既然那狗皇帝赵佶,对吾等不仁不义,吾等不再给大宋尽忠,天经地义也。”

  “请张尚书速速弃暗投明,归降圣公。圣公有帝王之相,高举义旗,天下响应,当如秦末之高祖皇帝刘邦……”

  张邦昌听着刘豫、刘麟父子劝降的话,他开始动摇了。

  他始终也搞不明白,入方腊匪军中传招安诏书,按理来说,又不像是出使辽国那样需要派出朝廷高官当使臣以示重视。

  按理来说,出使方腊匪军之中,下个招安诏书,这本来就是九死一生之事,派出像刘豫、刘麟这样的小官就足够了。赵官家为何要让吾这位尚书左丞入贼窝呢?

  张邦昌当然也不会知道,若干年后,靖康之难以后,北宋东京城破,金军因为无法过多分兵掌控大宋中原那么大的地盘,故此强立了他张邦昌为大楚的傀儡皇帝……

  张邦昌在刘豫和刘麟父子的劝降之下,外加上皮肉正受着苦,他内心动摇得更加厉害了。

  不过,当时张邦昌还是担心若是像刘豫、刘麟父子一样投敌了,不但自己的名声不保,家人可能也会被他牵连……

  当时,刘豫看出了张邦昌的心思,便劝道:

  “大丈夫,何患无妻儿?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被拴着绳子的五匹战马,拽成了一个“太”字形的张邦昌,仰面朝天,四肢骨节作响,身痛心寒……

  此时,张邦昌的心理防线,崩溃了!

  不过,他没有像刘豫、刘麟父子那样直接投降,他未说“投降”二字。不过,他承诺只要圣公不杀他,他可以将这次赵官家御驾亲征的军马人数,以及其它的朝廷机密,都告之圣公方腊,好请圣公知晓官家御驾亲征的军情和人马实数后,早日与朝廷议和……

  监刑官方百花和方肥,本来就是最想让这位穿着紫袍子的朝廷大员张邦昌归降的,

  毕竟,像刘豫这个穿红袍子的和刘麟穿绿袍子的招安使者,因为官职太小,又能知道此次狗皇帝赵佶亲征东南的多少秘密呢?

  故此,监刑官方百花和方肥,听到了张邦昌这种为了名节而自欺欺人的投降方式,皆是大笑……

  方肥命令,正在给张邦昌进行五马分尸的义军骑兵,勒马暂停行刑。

  然后,英姿飒爽的方百花,抽出腰间宝剑,砍断了已经被五匹战马给拽得笔直的粗绳。

  “扑通”一声,张邦昌掉落在地,其臀和背,摔得生疼,连连叫痛……

  方百花和方肥,让义军兵丁押着已经归降的刘豫、刘麟父子,以及嘴上不说归降却要以出卖宋军情报和朝廷机密来来换命的张邦昌,再次押回了方腊所在的中军大帐之内……

  面对圣公方腊,贪生怕死、软骨头的刘豫和刘麟二人,扑通跪倒,知无不谈……

  他俩将所知道的赵官家此次御驾亲征东南,现在落脚于杭州城内等机官,皆告之于圣公方腊……

  不过,刘豫和刘麟毕竟在两浙路的杭州为官,已有八年未回京城了,而且他俩的官职也不大,更多的赵官家御驾亲征的机密军情,他二人确实不知。

  圣公方腊不太满意,问张邦昌道:“张邦昌,此次那狗皇帝赵佶,亲征东南,是否如现在东南各州县官府宣扬、百姓所传那样,调来三十万禁军到了东南,要征讨本圣公的义军。这是真的吗?”

  当时,张邦昌面前对着义军圣公方腊的提问,他冷汗直流,他知道,若讲出实情,便会万劫不复!恐怕他以后就别想再回朝廷为官了……

  若不讲出实情,这位相貌不俗、威严霸气的圣公方腊,若经过实战后拆穿了他的谎话时,他也会被义军所残杀。

  张邦昌听闻,凡是被方腊匪军抓住的官吏,不是被割肉断肢,就是取其肺肠,或者熬成膏油,再或是乱箭穿身,用各种歹毒的残杀方式折磨所抓到的东南官员,为的就是让受苦、受压迫的那些义军中的泥腿子解恨,并宣扬着讨还血债,以此振奋义军的军心和鼓舞士气,还能震慑东南的官吏。

  之前,方腊义军横行东南之时,东南的地方很多官吏,听闻方腊义军到了城下,很多便会纷纷弃城而逃……

  张邦昌正在犹豫之间,英姿飒爽的方百花,抽出腰间宝剑,指着张邦昌,怒骂道:

  “紫袍子狗官,莫要欺瞒我家圣公哥哥。尔之言,若有半句谎言,本帅的宝剑,将会先把你的手指和脚趾削掉,再刺瞎狗官你的双目、再用此剑剖开你腹、取你肺肠、摘你心肝,再将你投入汤锅之中,熬成膏油,最后再将你的白骨投喂给饿犬!

  本帅,向来言出必行!”

  张邦昌吓得面如死灰,再加上身旁已经彻底投降于义军的刘豫和刘麟父子,在旁边劝张邦昌到了如今地步,早已回不了朝廷了,不如如实交待,将所知皆告于圣公。等到圣公夺得天下、面南称帝后,吾等这般进士出身的投诚官员,亦不失高官厚禄……

  张邦昌咬了咬牙,便将赵官家御驾亲征所带的真实兵力情况,以及各部的主要将领姓名和他以前的战绩、如今杭州城内由统制王禀领一万禁军和一万战斗力不行的厢军共同守城,这些军事机密,都如实交待出来了……

  当时,张邦昌、刘豫和刘麟出使方腊匪军时,领枢密院事的新任两浙路宣抚使童贯、统制刘延庆、统制杨惟忠统领的西北军精锐万余兵马,还在运河上那正向杭~州航行来的运兵大船内……

  还有,因为赵吉要借刀杀人、试出这三位使者的气节,赵吉在他们三人面前,并没有如实地告知过童贯、西北军刘延庆、杨惟忠率领的西北军精锐的真实行军进程……

  反而,赵吉在张邦昌面前,假装在不经意之间,透露出的西北军精锐抵达杭州的时间,却是五天以后……

  张邦昌在方腊义军大帐内,还把赵官家给他的假军情:‘西北军精锐抵达杭州的时间,至少要在五天以后’,都交待出来了……

  圣公方腊,闻听后大喜!他与义军的主要将领商量,杭州城防空虚,那狗皇帝赵佶正在杭州城内,西北远来的援军不过万余人,此时不破杭州城抓住狗皇帝夺取天下,更待何时?

  “上天给本圣公如此难得机会,不攻打下杭~州城抓狗皇帝问罪,更待何时?”

  方腊义军中的主要将领,皆赞同圣公的军事计划。这也是因在此之前,方腊义军在攻打数个州县时,太过顺利了!

  之前,群情激愤的义军,在面对战斗极差的东南厢军时,战无不胜!面对武备松弛的东南各州县,攻无不克……

  也正因如此,方腊起义后,特别顺利,势如破竹……

  方腊及所部将领,得到了归降义军的三位招安使者泄露出的杭~州城内如此空虚,想一想义军现已发展到了近十万人,那还不是跟之前打其它县城时一样容易吗?

  当即,方腊就决定:“绕过富春县城,本圣公亲征,直取杭~州城,活捉狗皇帝……”

  方腊为了鼓舞义军士气,在当夜开拔出征前的誓师大会上,

  还逼着身穿朝廷官服的张邦昌、刘豫和刘麟,在义军全体官兵面前,

  讲出此时杭~州城城防空虚……

  赵家狗皇帝正在杭~州城内享乐……

  杭~州城内有无数的金银财宝……

  杭~州内美女如云……

  方腊所部的义军全体官兵,听到此言,馋得口水直流……

  方腊在誓师大会上,高声宣布:

  “本圣公得天符牒,天命所归、既寿永昌,必取赵家狗皇帝狗命,以登大位!

  若我义军将士,攻打下东南最富庶的杭~州城,本圣公便让尔等,在杭~州城内,纵情享乐六日!

  打下杭州城后的六日之内,

  杭~州城内,堆积如山的财货,随尔等尽取之!

  杭~州城内,貌美如花的女子,随尔等尽幸之……”

  顿时,方腊所部的义军士气高涨,高呼道:

  “天佑圣公,既寿永昌!圣公万岁、万万岁……”

  方腊亲率义军近十万人,浩浩荡荡地连夜行军,赶往杭~州城下……

  义军先头部队,看到杭~州城时,却傻眼了。

  这杭~州城,却不像他们以前所攻打的其它县城那样城防空虚啊!

  义军先头部队中,有知字者,看到了城墙悬挂着的巨型白绢大红字的招安标语,旁边还悬挂着朱冲和朱勔的人头。识字者便小声说与身边那些不识字的同伴义军:

  “皇帝御驾亲征东南,杀了为害东南的朱冲和朱勔父子。

  皇帝下诏,从义军谋反而不悔改者,诛连九族!

  弃暗投明者,或是趁早脱离义军者,既往不咎……”

  方腊义军先头部队,开始出现了有借故去路边方便,偷偷逃离的兵丁……

  本来这方腊义军中,有很多从军者,是被强行裹挟而来的。

  方腊发现还未攻城,义军中就出现了逃兵现象,他下令让骑兵和弓箭手,射杀了数百名义军逃兵……

  方腊知道这是那狗皇帝赵佶用了动摇义军军心之计,他便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方腊下令,让刚刚归降的三位朝廷官员张邦昌、刘豫、刘麟,都穿上原本的官服紫、红、绿三色官袍,由方七佛率军看押着,前往杭州南城下的护城河边,高声喊话,以此动摇大宋守城官军的军心……

  而此时,在南城城楼上的赵吉,看到方腊匪军中派出一百多名匪军,正举着盾牌,保护着张邦昌、刘豫、刘麟,一步步向城下的护城河边走近,赵吉便知道这三位应该是叛宋投敌了。

  赵吉大怒,道:“梁大官,为朕取来弓箭,朕要亲手射杀叛宋投敌的奸贼!”

第156章 弄死投敌的奸臣,朕有一万种办法

首节 上一节 113/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