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160节

  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票,求加入书单,求分享本书。】

第192章 朕的郑皇后貌美贤良,朕要纳李师师充后宫

  第191章,朕的郑皇后貌美贤良,朕要纳李师师充后宫

  此时在龙德宫门前,身裹素雅道袍的李师师,曼妙的娇躯倚着阑干,她明眸不眨,望着前方御道已经良久,也没有等来心中的赵郎来看她。李师师,望穿秋水……

  突然,她看到赵官家御驾一行百余人,出现在前方的御道之上,正向她所在这后宫方向前来……

  长相绝美、倾国倾城的李师师,俏脸微红,感到自己若是被赵官家看到了如此心急地等候在了门口,岂不是让赵郞取笑了?

  李师师急忙退入龙德宫内,命令侍女急掩宫门,但还是留了一条门缝。

  李师师扒着门缝望向赵官家的御驾,缓缓地接近了龙德宫……

  坐在龙辇之上的赵官家,因为坐得高看得远,他早已将李师师之前出门等候,又娇羞地退回龙德宫内,还虚掩上了宫门的小动作,看得一清二楚。

  此时,赵吉嘴角上扬,微微一笑,看来朕的这位红颜知己,也是很心急啊!

  呃?赵吉感觉用这个词,略显不恰当。

  应该是,有情有意的李师师,因朕御驾亲征东南平定方腊的这一个来月未曾谋面,甚是想念朕,才对吧?!

  当赵吉的御驾行在后宫的御道之上,接近龙德宫时,大宦官梁师成跑到龙辇旁,低声问道:

  “老奴敢问官家,是否停驾龙德宫?”

  赵吉则目不斜视地说道:“朕欲去往延福宫。”

  延福宫扩建于原主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

  延福宫是相对独立的一处宫区,在北面宫城之外。延福宫是皇帝、皇后游乐之所,最初规模并不大。宋徽宗即位后,不满足于延福宫的宫苑狭小,遂大肆扩建、营造。

  延福宫扩建以后,幽雅舒适,而且它的东面就是艮岳,赵吉这副身体的原主宋徽宗大部分时间,是在延福宫苑中度过的。

  梁师成听到赵官家不停驾在李师师所住的龙德宫,而要去后宫北面的延福宫,他老脸一红。

  梁师成觉得,他这次本想着奉承取悦赵官家的,可是,他又没有猜对赵官家的圣意。

  此时,李师师看着龙辇之上的赵官家,在一众太监和宫女的陪行下,根本没有停驾在龙德宫,而是直接路过了延福宫门的大门前,从御道向北面而行。

  李师师透过门缝,看到赵官家的御驾已经远去,她失望至极地转回身,对宫女命令,道:

  “紧闭宫门,插上门闩。”

  然后,李师师失望至极,娇脸如霜,疾步退入龙德宫中。

  此时,李师师的师父文逸真君,正在蒲团上闭目打坐。

  文逸真君听到的李师师退回龙得宫内的轻微脚步声,她并未睁眼。

  李师师走到文逸真君面前,思量再三后,跪下道:

  “师父,徒儿想真的出家。”

  百余岁的文逸真君,鹤发童颜,她缓缓地睁开双眸,目光锐利,看向李师师,道:

  “太真,为师观你凡心尚存,红尘情缘未了,你莫要因一时怄气,便要遁入空门。何况,你所结缘之人,乃当今天子,断然不可像平常百姓之人夫,专宠一妻。

  更何况,即便是百姓中的富户,有的还是一夫一妻多妾,何况是大宋的皇帝赵官家呢?

  故此,太真你既已结此情缘因果,自然要由你了却这桩情缘因果,断不可以因一时之气,错出了悔恨终生的决定。”

  李师师听得似懂非懂,不过聪明的她,已经听出了师父文逸真君是真的不想带她出宫去真的出家了。

  “唉!”李师师长叹一声,没有在说什么。

  她想一想,师父文逸真君说的好像也对。赵官家身为一国之机,日理万机,后宫妃嫔多如牛毛,是绝对不可能专宠于自己的。

  李师师只好坐在师父文逸真君身边的蒲团之上,也闭上双眼,开始打坐……

  她想学师父文逸真君那样看破红尘、清静无为,可是,她却做不到,身体在静坐,心情却动如脱兔。

  ……

  此时,赵吉已至延福宫,召见皇后郑氏、以及后宫有名分的所有贵妃、妃、嫔、贵仪、淑仪、婉仪、顺仪、顺容、淑容、婉容、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婕妤、才人、贵人、美人、国夫人、郡夫人、夫人共计一百三十九位。

  赵吉一看这副身体原主宋徽宗,给朕留下的这一百三十九位女人,客观来说,绝对没有长得丑的。

  都是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年轻,一个比一个肤白貌美,一个比一个身材火辣……

  赵吉看得有些眼花缭乱,不过,比起矾楼的花魁李师师来说,好像还是微微地差了那么一丁点儿难以形容的娇媚。

  其实,赵吉知道,除了朕面前这些后宫中有名人的女人外,在这后宫之内的上万名宫女,只要朕想要,都是可以临幸的……

  高高坐在龙椅上的赵吉,知道这些一百三十九位有名分的,都是朕这副身体原主宋徽宗宠幸过的。

  而原主宋徽宗临幸过的女人,不仅仅这些,只不过有些还没有名分而已;也有宠幸过的妃嫔,因为古代的医疗条件所限,而早早因病离世。

  比如,现在的皇后郑氏,便是第二任皇后。

  赵吉这副身体原主的元配皇后,是德州刺史王藻之女王繁英,是原主在17岁还当端王时所娶。

  王皇后是如今太子赵桓的生母。王皇后相貌平平,生性俭约,不会取悦原主宋徽宗,虽为正宫,但并不得宠。

  王皇后在十二年前的大观二年九月二十六,因病去世,王皇后终年才二十五岁。

  此时,郑皇后带领众妃嫔等上百人,向赵吉参拜……

  “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吉道:“皇后及诸位妃嫔夫人,速速平身,皇后赐坐。”

  郑皇后谢恩后,坐在了赵吉的下垂首位置。

  赵吉看向身边的郑皇后。

  虽然,郑皇后今年已经四十一岁了,但是,她却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郑皇后生得肤白貌美,眉清目秀,看着也就像三十来岁的样子。

  “啧啧!”赵吉在心中感叹:唉!可惜朕暂时还没有曹操那种专爱收人妇的兴趣爱好……

  如今的郑皇后,虽然经过了岁月沧桑,不过她身材依然苗条婀娜,该细的地方细,该丰满的地方丰满,因其保养得好,郑皇后的俏脸上,几乎没有什么皱纹。

  赵吉通过脑海里残留着的记忆,想起这副身体的原主宋徽宗与身边这位郑皇后相识时的点点滴滴,用后世现代社会的词,应该叫做“自由恋爱”。

  而且,这“自由恋爱”中的主角不仅二人,分别是那时还是端王的原主赵佶和郑氏、王氏,共计三人。

  虽然,这场“自由恋爱”涉及到了两个女主角,但是,绝对不是三角恋。

  而是,郑氏、王氏心甘情愿地二人共同与当初还是端王的赵佶,谈的那场风花雪月般的恋爱……

  郑皇后在没当皇后之前,还是少女时,她本是向太后宫中的押班(内侍女官),当时同为向太后宫中押班的还有少女王氏。

  年轻时的郑氏和王氏,皆生得眉清目秀、娇柔秀丽、精通文墨、又善言辞。

  赵吉的原主还当端王时,每到慈德宫请安时,向太后总是命宫中郑氏和王氏两位少女押班(内侍女官),接待并陪侍端王赵佶的左右。

  赵吉这副身体,本就长得高挑、相貌英俊,温文尔雅、极富才情,

  这令深居宫中,正在思春期的郑氏和王氏两位少女押班,心生慕春之情,她俩对端王恭敬有加、非常小心谨慎地侍奉着端王……

  同时,她俩的美貌和才学品行,也颇得原主赵佶的好感……

  时间一长,性情轻佻的端王赵佶,便与郑氏和王氏这两位漂亮的少女押班,免不了先是相互之间,眉目传情……

  然后,言语挑~逗……

  接下来,动手动脚……

  向太后有所觉察,当赵佶即位后,她便顺水推舟,将她宫中的这两位少女押班郑氏和王氏,赐给了赵佶为才人……

  郑氏‘自入宫,好观书,章奏能自制,帝爱其才’。

  郑氏不仅姿色出众,而且还能帮助原主宋徽宗处理奏章……

  因此,原主宋徽宗更加偏爱郑氏。数年之内,郑氏由才人,进封美人、又进封婉仪、再进位贤妃、再进位淑妃,最后进位贵妃。

  九年前,王皇后去世后,赵吉的原主宋徽宗于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元)册封贵妃郑氏为皇后。

  郑皇后为赵吉的原主宋徽宗先后生育了一子五女,可见年轻时的郑氏,深受宋徽宗的宠爱。

  只是郑氏所生的儿子赵柽(排行第二),出生后的第二天便夭折了。

  郑皇后不仅长得端庄美丽、才学出从,还非常贤良淑德。

  郑氏册封皇后之后,赵吉的原主宋徽宗要给郑氏定制服饰,郑氏却对宋徽宗说:‘当今天下疲敝,国库钱饷尚且不足,制作凤冠华服,花费甚巨,劳民伤财。妾叩请官家,只需改造吾为贵妃时衣冠,便可……”

  郑皇后还乞求宋徽宗免去自己出行时的仪仗,以及减少仪仗队的人数,赵吉的原主宋徽宗都答应了她的请求。

  郑皇后有一堂兄,名为郑居中,进士出身,历任起居舍人、给事中、翰林学士。

  因郑皇后当妃子、当贵妃时非常得宠,因此,常以贵妃【从兄】标榜的郑居中,深得赵吉的原主宋徽宗的宠信,在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至四年,郑居中官拜同知、知枢密院事等军~政~要职。

  郑氏当皇后时,便对宋徽宗说,不要让她的娘家兄弟参与朝政,如果官家非要任用他们,那么她只好当回妃子。

  于是,赵吉的原主宋徽宗罢免了郑居中的军~政~要职。

  两年后,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赵吉的原主宋徽宗又把郑居中官复原职,再拜郑居中知枢密院事……

  郑皇后从娘家省亲回宫后,便又对宋徽宗进谏:“郑居中与家父交往甚密,坊间皆言家父与郑居中,以权谋私,收受贿赂,请求官罢免其官职,并由御史大夫检举、监督之……”

  当时,赵吉的原主不仅是宠爱着郑皇后,也非常宠信唯圣谕是从、擅长奉迎圣意的郑居中,故此,没有听从郑皇后的大义灭亲的进谏……

  郑皇后不仅对自己和家人严格要求,还能做到母仪天下。

  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农历七月二十二,受宠的刘氏升贵妃后不久即去世。刘贵妃生前拖着病体,曾亲手在庭院中种植了几株芭蕉,当时她说,等这些芭蕉长大,恐怕我也看不着了。’

  在旁的侍从闻听此言,慌忙上奏宋徽宗。宋徽宗起初并不在意。谁知过了两天,刘贵妃病重,等徽宗前去探视时,二十七岁的刘贵妃,已撒手人寰……

  当时,宋徽宗悲痛不已,特加四字谥号“明达懿文”贵妃,将其生平事迹编成诗文,令乐府谱曲奏唱。同年九月二十,追册为已逝的“明达懿文”贵妃刘氏,谥号为【明达皇后】。

  明达皇后刘氏生前曾为宋徽宗生下三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其逝世时六个孩子尚且年幼。

  郑皇后主动向宋徽宗请求,愿意亲自抚养刘氏留下来的尚未成年的儿女,宋徽宗甚感郑皇后的贤良。

  郑皇后所抚养的刘氏所生幼子幼~女中,便有最受赵吉的原主宋徽宗所宠爱的茂德帝姬(茂德帝姬成年后,下嫁给了蔡京之子)。

  穿越者赵吉知道,历史上的靖康之耻后,郑皇后是少数几个没有被金军兵将侮辱的女人之一。金国大将完颜宗翰见到被俘的郑皇后时,都深感郑皇后举止高雅、言行不失尊贵,不敢萌生亵渎之心,还答应了郑皇后将被俘的郑氏家属全部放了回去。

  赵吉深情而钦佩地望了一眼,被赐坐于下垂首的皇后郑氏。

  郑皇后发现赵官家的目光灼灼地望着她,她娇羞地低下了头。

  穿越者赵吉对郑氏,说道:“朕决定,全国上下要推崇节俭之风,朕与后宫诸位嫔妃当先行示范,以节省国家开销,用于赈济灾民和军饷等国事,以强我大宋,免于外敌欺辱。”

首节 上一节 160/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