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248节

  赵吉对那位密探押班问道:

  “朕曾让你们侧面观察一下进京的相州武举解元岳飞。

  此事办了吗?”

  皇城司密探押班立即回奏道:“微臣按陛下旨意,派人日夜观察着岳飞的一举一动。”

  “微臣派出的多批探子回报,岳飞言行举止,以及他的心性。一点也不像一个十八岁的少年武举子。

  岳飞与其他的入京武举子在京城的所作所为,截然不同。”

  赵吉听到这里,立即来了兴趣,问道:“有何不同,速速讲来。”

  “微臣遵旨。”这位皇城司密探押讲起了派人从侧面观察岳飞后的发现:

  岳飞自从来到京城后,住在馆驿之内,便没有再出过馆驿的院门……

  他是白天练武,夜晚掌灯苦读兵书战策,直到深夜才入睡……

  岳飞为人处事,刚直不阿,从不像其他武举子那样相互结交。

  跟相州的武举解元岳飞同住在一个馆驿大院里的吴玠,想与岳飞结交。

  四天前,吴玠曾亲自拜访岳飞,并主动提出由他吴玠请客,邀请岳飞当晚一起去青楼喝花酒、找姑娘……

  赵吉听到这位密探押班讲到此处,心中已经大体猜到了结果,但是,他还想得到准确的答案。

  他连忙问道:“岳飞随吴玠去逛青楼喝花洒了吗?”

  密探押班赶忙如实回答道:

  “岳飞当面痛斥了好心想请官的吴玠……

  岳飞那斥责之声很大,搞得整个馆驿里的人都听到了。

  吴玠当场就失了颜面,气得他甩袖而去之时,扬言要与岳飞在武举考场上一决雌雄……”

  “哈哈哈……”赵吉听到这里,开怀大笑。

  他心中暗道:“岳飞这样就对了!果然,这个世界里的岳飞,跟史书记载的岳飞性格是一样的啊!”

  历史上的吴玠,比岳飞要年长十来岁,论资历吴玠比岳飞要高。吴玠官至节度使之时,岳飞还是一员偏将。

  当然,后来居上的岳飞,率领岳家军先后收复建康、襄阳六郡、商州、虢州;平定曹成、张用等游寇;缔造“连结河朔”之谋,积极与民间义军联络抗金;

  北伐中原,取得郾城、颍昌大捷;

  因岳飞在中原地区抗金的卓越战功,使他的人生达到了最辉煌时刻,被封节度使、枢密副使、武昌郡开国公……

  彼时的岳飞,受到了远在蜀地的吴玠的钦佩和敬仰。

  赵吉在没穿越之前,读《宋史》时,曾看到关于吴玠敬仰岳飞的记载:

  “吴玠素服(岳)飞,愿与交~欢!

  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

  却不受。

  玠益敬服。”

  当初,赵吉每每读史至此,便会微微一笑。

  史书上写的“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其中的“交~欢”,

  是正经的“交~欢”!

  这绝对不是后世词义有所改变之后的“交~~欢”!

  史书中记载的那段古文,翻译过来就是:

  吴玠一向敬仰岳飞,愿与他结为好友。

  吴玠便精挑细选出美女,把她打扮好,派人送给岳飞……

  岳飞却对送来美女的吴玠使者,大义凛然地说道:

  “主上终日为国事操劳,怎能是臣子贪图享乐之时呢?”

  岳飞没有接受吴玠送来美女的好意。

  他将美女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

  从此,吴玠就更加敬仰岳飞了。

  ……

  宣和三年六月初六,武举开场之日。

  当天大清早,在兵部和礼部官员的共同主持之下,

  岳飞、吴阶、吴璘、杨再兴、牛皋、王贵、张宪等六百余位武举子,排着长队,鱼贯而入京城的武庙,拜谒庙中供奉在主位上的姜太公神像……

  大宋时的武庙,全称武成王庙。这是因为,唐代的肃宗上元初,封为姜太公为武成王。

  故此,武庙全称武成王庙,又称武成庙、太公庙、太公尚父庙,祭祀姜太公以及历代良将。

  武庙中置亚圣、十哲、七十二子配祀。

  武庙中的十哲,以历代良将为十哲像坐侍,他们分别是:

  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列于姜太公神像的右侧;

  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列于姜太公神像左侧。

  六百余外武举子,入武庙出拜谒姜太公神像和良将十哲像之妹,

  兵部侍郎当跪拜在地的武举子们,宣读起赵官家的圣旨:

  “朕让卿等武举子入武庙,拜谒姜太公及历代良将之神像,卿等应感怀圣恩,效仿先贤姜太公等良将,保国安民,征战沙场,建立奇功,名垂青史,配享武庙……”

  赵吉提前写好交给兵部的这道圣旨,在这种情境下当着六百余位武举子宣读出来后,

  岳飞、吴阶、吴璘、杨再兴、牛皋、王贵、张宪等六百余位武举子,跪在武庙的历代良将神像脚下,他们听着圣旨,瞬间就引起了共情。

  他们一边专心地听着圣旨,一边心中发誓:

  此次武举会试,无论自己能否金榜题名,也永不坠那忠君报国、征战沙场、建立奇功的青云之志!!

第251章 岳鹏举脱颖而出,朕得猛士守四方

  第250章岳鹏举脱颖而出,朕得猛士守四方

  六百余位武举子跪在武庙的神像下,听着兵部侍郎宣读赵官家亲笔书写的圣旨,深受教育,他们心中发誓:

  此次武举会试,无论自己能否金榜题名,永远也不坠忠君报国、征战沙场、建立奇功的青云之志!!

  兵部侍郎宣读完了圣旨后,又由礼部尚书亲自主持六百余位武举子分批拜谒武庙……

  虽然,整个拜谒武庙耗费了近一个时辰,

  但是,所有武举子都能感受到当今天子赵官家给武举子的尊严,是有史以来最高的。

  他们心中都感觉到非常荣耀。

  拜谒武庙仪式结束,由兵部官员带领着武举子们离开武庙,直奔两里地之外的武举考场——京城禁军的校军场。

  ……

  一路之上,武举子们心中还沉浸在拜谒武庙后的喜悦和兴奋之中。

  要知道,堂堂的朝廷大员礼部尚书,都被赵官家派来,亲自给他们这些平常低文举子一等的武举子,主持入武庙拜谒姜太公和历代良将神像的仪式。

  他们本以为当今大宋天赵官家,对他们这些武举子的隆宠至此,已经到头了。

  可是,岳飞、吴阶、吴璘、杨再兴、牛皋、王贵、张宪等六百余位武举子,万万没有想到,他们在一进入宽阔平坦的京城禁军的校军场(即本次武举的外场比试场地)后,

  他们竟然远远地望见了高大的銮旗车,就停在了校军场的一侧。

  要知道,这种上有銮旗的车驾,乃是天子卤簿专属车。

  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胆敢用銮旗车,那都是僭越,是杀头之罪啊!

  所有武举子震惊无比,大宋的天子赵官家居然在他们考武举会试的第一天,就御驾亲临考场了?!!

  带领武举子们从武庙而回的兵部所有官员们,也都震惊无比。

  因为,在此之前,他们这些兵部的主考官们,也没有接到过圣旨说赵官家会回御驾亲临武举会试的现场啊!

  这可是大宋有史以来,第一位皇帝亲临武举考试的现场!

  要知道,就连以前高于武举子一等的文举子们,也只能在金榜题名、唱名东华门后,进入殿试者才会见到高高在上的大宋天子赵官家的。

  从武庙回到武举会试【外场】的所有人,在无比震惊的同时,都望向这外场高高的点将台上飘扬的天子旗帜和仪仗。

  他们确认了,大宋皇帝赵官家,真的是御驾亲临武举会试的考场了!

  兵部的主考官员和小吏们,在看到赵官家亲临武举会考场后,立即从震惊得呆立于原地之中,醒悟了过来,见到了天子,还不叩拜见驾?那可是大罪啊!

  “扑通”

  “扑通”

  “扑通……”

  他们立即跪在这暂用作武举会试【外场】的校军场内。

  这些兵部的主考官员和小吏们,在跪下的同时,也提醒着他们身后的一大群武举子,道:

  “大宋天子赵官家亲临考场,尔等武举子,速速随吾跪下叩拜……”

  “扑通”

  “扑通”

  “扑通……”

  岳飞、吴阶、吴璘、杨再兴、牛皋、王贵、张宪等六百余位武举子,纷纷跪在了校军场内。

  他们见到了赵官家后,那是从心眼里愿意行君臣大礼的。

  他们无比钦佩和敬仰正站在点将台上看着他们的大宋天子赵官家。

  在兵部官员们带领下,所有武举子也跟着高呼道:

首节 上一节 248/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