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414节
关羽捋着美髯微微点头,其余众将也渐渐明悟。
“国相,延明白了。”
“国相的意思是,许昌没了天子,便已无足轻举,没必要非攻不可。”
“我们的目的乃是收复中原,将袁绍赶回黄河以北,而非攻取许昌。”
“既然许昌难攻,我们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另攻别处?”
经得徐庶的分析后,魏延也悟明了萧方话外玄音。
“景略所言极是,如此看来,这许昌也不是非攻不可。”
关羽微微点头,却又问道:
“但若不攻许昌,那依景略之见,我军又当攻打何处?”
萧方缓缓起身,来到悬挂的地图前,羽扇轻轻往地图上一点轻指。
众人目光,随着萧方所指,从许昌所在,延向了其西偏北方向。
“洛阳?”
众人异口同声,道出了那个地名。
“不错,就是洛阳!”
“正如文长所说,我们此番北伐之目标,乃是收复中原,将袁绍赶出黄河以南。”
“那么我们如何用兵,自然皆当以这个目标为前提。”
“我的意见时,关将军可率主力,改道西北走当年孙坚路线直取洛阳!”
“洛阳拿下,随后出虎牢沿黄河东进,酸枣,燕县,白马,乃至于濮阳等诸将,必可摧枯拉朽般拿下。”
“如此就等于在袁绍背后,狠狠的插下了一刀,有一举截断黄河之势。”
“到那个时候,袁谭还敢再死守许昌吗?袁绍他还有胆量坚守睢阳吗?”
“到了这般地步,他父子俩唯一能做的,便是放弃河南地,率军仓皇退回河北,以保存实力。”
“否则,袁绍父子就等着被我们关门打狗,河南地守不住,十余万魏军都要被我们锁死在黄河以南!”
萧方脸上是讽刺冷笑,将自己的全盘战略,向众人点明。
关羽丹凤眼大睁,惊喜的目光盯着地图,仿佛被萧方一席话,打开了新大陆一般。
大帐内,众将尽皆跃起,围向了地图,个个眼神如同醍醐灌顶一般。
“谋圣不愧是谋圣,国相格局之大,庶不及万一也!”
徐庶向萧方一拜,口中皆是叹服。
“好,甚好!”
关羽一拍案几,欣然道:
“那咱们就依景略之策,先放着许昌不攻,转攻洛阳,截断黄河!”
关羽拍板决断,众将无不热血沸腾。
这时。
关平却走上前来,指着地图道:
“可是父帅,国相,这洛阳现下可不在伪魏手中,而是为曹操所占啊。”
第323章 好大的胃口,必是萧方的风格,我怕!以一场大胜,作为贺寿之礼!
关平一席话,立时提醒了众人。
洛阳城,此刻可还尚处于曹操的控制之中。
当初曹操弃守中原,退往关中之后,鉴于洛阳乃大汉东都,又能拱卫关中,便没有一并弃守,而是留于禁率七千余人镇守。
只是这种镇守,很大程度上来说,只是一种象征性的镇守。
毕竟洛阳并非天险之地,于禁也只有七千多兵马,只要袁绍愿意,随便派几万兵马就能攻下洛阳。
只是出乎曹操意料的是,袁绍自拿下许昌之后,便醉心于享乐,失去继续开疆拓土的动力。
而洛阳不过七千兵马,对魏国来说完全构不成任何威胁,袁绍竟然是懒得派兵去攻取。
袁绍既不派兵来攻,曹操也不好主动放弃,便令于禁依旧镇守洛阳。
一旦魏军大举来攻,象征性抵抗一下,果断弃城西退长安便是。
“正因为洛阳还在曹操手中,我们攻取洛阳,才更有出奇制胜之效。”
“换句话说,此计也可勉强叫假道灭虢之计吧。”
听得萧方解释,关平眼中疑色顿消。
“这假道灭虢之计,确实是一出破局的奇谋妙计。”
“不过那沮授智谋了得,庶只担心,我军突然撤兵而去,会不会引起他警觉,令他推测出了我们的战略意图?”
“我军欲取洛阳,势必会沿颍水北上,由阳关入洛阳,则我侧后必会暴露于敌军视野之下。”
“若是那沮授向袁谭献计,率军出击,岂不是将我军后路截断?”
关平的疑惑是解了,现下又轮到徐庶又生顾虑。
萧方似乎对他的顾虑,心中早有所料,不假思索的羽扇往地图上一点:
“咱怕的是袁谭据守不出,他若敢率军出击,岂不是正中咱们下怀?”
“袁谭若想截断我后路,必会突袭颍阳城,云长将军可留一路人马,于此地设伏,若袁谭敢来,正好伏击破之。”
“我与大王分别之时,曾向大王请示,令张绣率我骑兵抄小路南下,避过魏军耳目前来许昌一线,前来与云长将军会合。”
“云长将军可将这一路骑兵,不动声色伏于许昌一线。”
“只等城中主力一出城,许昌兵力空虚,则我军便可趁虚突袭,一举拿下许昌!”
“如此一来,许昌既能拿下,洛阳也能攻取,岂非一石二鸟?”
“这两座城池一拿下,中原各路魏军,必是军心大恐,人心土崩瓦解。”
“袁绍势必不敢再战,只能带着他的残兵败将,灰溜溜的逃回河北。”
“如此,则黄河以南之地,岂不唾手可得也!”
萧方不再有丝毫保留,将余下的布局,尽皆和盘托出。
关羽也好,徐庶也罢,所有人脸上的顾虑,在这一刻尽皆烟销云散,化为了惊叹。
“没想到,国相早将袁谭出兵都考虑在内,这等深谋远虑,当真是冠绝古今!”
“庶今日,当真是受教了!”
徐庶是啧啧叹服,又向萧方一揖,以示折服。
战略就此敲定。
关羽酒杯放下,喝道:
“魏文长听令!”
“吾命你率五千兵马南退,会合张绣所部骑兵,伏于许昌,肆机行事!”
“其余诸将,随本将率我主力大军,改道西北,经由阳关攻取洛阳!”
众将轰然起身,慨然领命。
…
两日后,许昌城。
黄昏时分。
袁谭带着荀谌,沮授,淳于琼等驻立城头,翘首打量着城南楚营。
众人眉头深锁,眼眸中皆是透着浓浓疑色。
那是一座空荡荡的空营。
就在几天前,三万楚国荆州军团,兵临许昌城南下寨,形成了威逼之势。
袁谭统帅两万魏军,已做好了坚守城池,给关羽迎头痛击的准备。
甚至他在沮授的提议下,提前便发动万余民夫,加厚了许昌城墙,就是为了防着汉威炮轰击。
只是令他费解的是,关羽非但没有攻城,反倒人去寨空,一夜之间三万人马不知去向。
荀谌第一时间判断,关羽可能是使诈,佯作退兵令他们麻痹大意,尔后趁机夜袭。
袁谭便不敢大意,一连几日都守在城头坐镇,两万士卒皆屯驻于城头,和甲而睡,时刻准备迎击楚军夜袭。
谁料数天已过,楚军却没有半点动静。
关羽这令人捉磨不透的举动,令袁谭心中百般猜测,越发的不安。
于是在沮授的提议下,袁谭当即派出大批斥侯,前去探察关羽所部的去向。
马蹄声响起,终于有数骑斥侯,由西北方向飞驰而来。
归来的斥侯,带回了一个令袁谭极为困惑的情报:
关羽率数万大军,沿着颍水往北西北方向而去,现下已过颍阳。
“向西北方向?颍阳?”
“关羽放着我许昌不攻,却去攻取颍阳,这是什么路数?”
袁谭眼中满是狐疑,目光回望向了众人。
淳于琼眼珠转了几转后,捋着白须道:
“大公子,依老朽猜测,莫非那关羽见我许昌固若金汤,情知无法攻破,便只得放弃攻我许昌,改去攻取颍阳?”
袁谭若有所悟,脸上的猜疑不安,转为了讽刺。
于是微微点头,冷笑道:
“仲简言之有理,大耳贼已率主力往睢阳与父王对峙,那关羽只有三万兵马,何来的底气破我许昌?”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