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第465节

这一辆马车的轮子,和其他的不一样,虽然都是木制轮子,可这一辆的外围却是套上了一层橡胶。

这是子婴让人去南海郡等地,搜集而来,做的一个简陋的轮胎。

眼下,还处于试验阶段。

大秦的驰道纵横各地,可毕竟轮子大多都是木制,不但相对颠簸,而且牲畜拉起来,颇为费力。

若是换上橡胶轮胎,则可以走的更稳,也更省力。

“看来这轮胎效果不错。”子婴轻笑一声,“艾薇儿,这东西可以让城内的工坊批量制作,再小范围地应用下去。”

橡胶采集并不难,制作成轮胎也并不复杂,只是现在还没有全面工业化,大多数的零件之类,还是要靠人力来做。

包括眼前的蒸汽轮船,大多数都是靠着各个工坊分配零件,组合而成,每一个工坊,负责其中的一块零件,这才提升了效率。

艾薇儿轻轻地点了点头,这两年跟在子婴身边,学到的知识比跟在老师身边还要多,此刻她对子婴早已佩服的五体投地。

在咸阳待了两年时间,子婴想要筹办的事情,全部都走上了正轨。

他望向王崇文,吩咐道:“崇文,两年了,有些事我得去办了。”

王崇文一愣,他顿时想起,前几日大父告诉自己,今年公子已然十八岁,在新年祭典之后,陛下便要给公子赐婚。

让整个大秦展望了几年的大事,终于要一锤定音。

想到这,王崇文顿时眯着眼,搓着手笑了笑,问道:“公子,这其中可有要我操办的事。”

“自然有,你明日去雍城,把项羽和韩信给叫回来。”

韩信和项羽身为武将,在这两年的时间,便跟着王贲李信等人,去了雍城。

大秦带甲百万,每日的操练自然必不可少。

一听这话,王崇文顿时诧异道:“公子,叫他们作甚?今年新年祭典,他们也参加?”

闻言,子婴摇了摇头:“等不到新年了,找他们回来,这孔雀国的新仇旧怨,得算一算了。”

……

第688章 两年后的大秦

两年的时间,虽然一闪而过。

可和始皇归来时,百姓的日子,又有了极大的变化。

首先,便是从孔雀国传播回来的棉花,已经在大秦各地种植,这大大增加了纺织业的品种。

除了麻布丝绸之外,还多了一件棉衣和棉被,这些东西在北方的郡县颇为受欢迎。

另外一个,便是子婴离开地中海时,让人去美洲搜寻的辣椒种子,此刻,也已经在大秦广泛推广开来。

这是继民间酸麻苦甜之外,又一种味道。

这使得那些难以烹调的食物,焕发了第二春。

以往,在大秦的肉类之中,羊肉的价格居高不下,就算人人都吃饱的这几年,想要买上一点儿羊肉,也是颇为费钱。

稀少是一部分,另一部分,便是羊肉并不需要特别的烹饪,用开水涮一遍,便有很好的味道。

可其他的肉类,却是无法做到。

比如兔子肉,动物内脏等,这些食材大多难以烹饪。

可辣椒传来后,就不一样了。

这些个以前不好吃的肉,在重辣的调配下,反倒是成了一道美味。

那些个家畜的内脏之物,也有了更好的烹饪方法,在民间大受欢迎,最为重要的,便是肉类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而民间行商环境的改善,也大大丰富了百姓们的物质生活。

衣服的花样更多了,吃的也更好了,赚钱的方式也更多了。

最为重要的,便是以往的壮年劳力,只有当兵一条路,可六国一统之后,这些制度便废除了,想要当兵,不是身体素质强壮之人,还真当不了。

好在,始皇颁布诏令,广纳贤才,想要入仕之人,不一定需要军功,只要通过考试,考入太学之中,便能做官。

这对大秦的百姓来说,可太有吸引力了。

一朝为官,鸡犬升天。

那些个农户之家,便倾力让自家的孩子去学堂读书,考入太学。

在大秦读书是免费的,又花不了多少钱,这才几年时间,识字读书的人数,便水涨船高。

那些个路边玩耍的小儿,也能识得不少字。

若是文武都做不到该怎么办?

没关系,大秦现在鼓励经商,陆上的丝绸之路已然开启,海上的航运也愈发发达。

大秦的货物直接运往罗马等地,其获利之丰,着实眼馋。

你体力不行,当不了兵,可以去读书考个功名,若是这两个都做不到,也可以经商赚钱。

大秦律法,禁止囤积居奇,可这不包括运往海外的货物。

官府虽然有自己的商队,可奈何,大秦的商品实在受欢迎,总有空档子的时候,有需求却没有货,这价格自然就要上涨。

而那些个民间商人,便会在此时放出货物,谋取更高的利润。

若是这三样你都做不了,也没关系,大秦的百姓,皆是有自己的田地,有几亩良田,种上粮食亦或是桑树棉花之流,也能让你衣食无忧。

军功制最大的缺点,便是一统之后,国家便无法停歇,必须要继续对外开战,便会在扩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好在,嬴政和子婴,早就在预防这件事上,做着努力,眼下,大秦的情况来看,已然没有了这种危机。

咸阳北城。

大秦工造署内。

这里,便是大秦重新划分的一个部门,‘工部’的办公场所。

说是办公场所,实际上大部分的面积,都被分割成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室。

有造纸的,有印刷,有冶铁的、有轴承,各式各样的研究,均是在这里进行。

等到技术成熟后,便会拿到对应的工坊去加工生产。

按照始皇所言,咸阳毕竟是东都,这些个工坊放在城内不合适,便都搬到附近的栎阳城。

栎阳也算是交通要道,工坊设在这里,其产出的商品,便可快速覆盖到全国。

当然,眼下这些东西,都还属于基础建设,对于民间而言,尚未有适合应用的技术。

按照子婴的说法,现在,大秦还需要时间来打好几处。

工造署的议事厅内。

子婴坐于上首,望着下方的几人。

项羽和韩信,便是被子婴给招来的,而舅父王贲,却也跟了过来。

看到自己的舅父,子婴忍不住揉了额头。

诧异道:“舅父,雍城那边的事,不需要您老坐镇吗?”

王贲今年的年岁不过四十,本就是武将,体格健壮,看上去反倒是小上几岁。

见子婴这般说,王贲赶忙拱手道:“哎呀公子,末将日日操练,一日不敢耽搁,尚未垂垂老矣啊,这两人都跑不过我,项羽,是不是?”

王贲说着,还拍了一把身旁的项羽。

见太尉望来,项羽赶忙回道:“没错,公子,太尉身强力壮,我和韩信皆是不敌啊。”

王贲呵呵地笑着,得到王崇文的来信,听到是要去孔雀国后,他立马也要跟着过来。

开玩笑,子婴是出了名的孝顺,自己的老爹王翦,便在自认为‘壮年’的时候,不让他上战场了。

若是王贲自己不争取,搞不好就如自己老爹王翦一样,只能在大秦养老。

这对武将来说,便是最为悲惨的事,这两年的时间,王贲觉得自己都闲出病来。

韩信和项羽倒还好,带着新兵在雍城模拟冲杀步战,练习战阵配合,操练的不亦乐乎。

可他毕竟是太尉,这些小事,也轮不到他来主持,到了现在,他才明白,当初蒙恬留在波斯,是多么明智的选择。

望着强行欢笑的舅父,子婴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摊开双手道:“舅父,孔雀国的黑死病如何,没人知晓,这一次出海,孔雀国只是顺路啊……”

黑死病在欧洲肆虐了数百年,杀死了1/3的人口,那还有2/3的人口活着。

虽然孔雀国被大秦围了起来,可毕竟地大物博,子婴估计,这里面的人,最少还有一半还活着。

“顺路?”

几名武将,几乎异口同声问道。

他们还以为,这次公子叫他们过来,是为了全面进攻孔雀国,这才摩拳擦掌。

可若是顺路,那大秦这次的敌人是谁?

想到这,几人不禁眼光炙热,望着子婴。

看着几人的炙热的眼神,子婴无奈地摇了摇头:“是的,这一次出海的目的,是为我大秦需求更多的资源。”

说完,子婴的思绪不禁又回到了半月前……

……

第689章 大秦的金融危机

半月前。

在大父的书房内。

大秦的左右丞相,低头站立,子婴尚未入内,便远远听到二人的叹息声。

自从大父归了咸阳之后,西都轮台的事务,便出了空缺,为了更好地和西方诸国联系,布局大秦在西方诸国的产业,自己的父亲扶苏便请缨去坐镇西都。

深思熟虑之后,嬴政这才准许扶苏的请求,将其派往了西都。

而王绾自然跟随扶苏一同去了西都,可今日,王绾却是在大父的书房,子婴知道,必然是出了问题。

等到子婴进了书房,王绾才把这次回来的问题说了一遍。

“这治天下……还真是难啊……”子婴听完,颇为无语。

首节 上一节 465/5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谍影:大哥,为啥让我做特工

下一篇:三国第一毒士,曹操劝我冷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