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第505节

而且自己儿子都有了,大父这般说又是什么意思?

“那沙雅多大了?”嬴政又问了一句。

子婴一愣,不知道大父问这话什么意思,可沙雅的年纪他还真的不清楚,只是知道,沙雅比自己大上几岁。

听大父这般询问,子婴心中细细一想,顿时吸了一口凉气。

二十多岁的女人,尚未婚配,在大秦实属罕见。

当下,子婴便知道大父想要说什么,便拱手道:“大父……这,是沙雅和你说了什么吗?”

“说?她会和朕说什么?”嬴政白了他一眼,“是安北郡,那些个月氏部族之人,总有一些闲言碎语传上来。”

大秦第一个纳入治下的异族,便是月氏部族,可以说,在大秦的统治下,月氏部族并没有惹事,反倒是把大秦的草原建设的颇为完美。

眼下,整个安北郡的草原上,奔腾的牛羊数百万头,每一年供给到国内的羊毛牛皮等不计其数。

大秦律法严明,不得宰杀耕牛。

就连打下西域之后,王崇文想要吃牛都被否决,那是用来给百姓耕种用的。

可在广阔的草原上,成群结队的牛群繁衍而出,顺着驰道支援到各郡耕种。

原本是保护动物的耕牛,硬生生地被安北郡的百姓给养成了肉类供应者。

现在,在大秦屠杀耕牛,已是不用承担责任,每个月,都有从安北郡运往各地的牛羊用于宰杀烹食。

当然,这其中有安北郡百姓的功劳,也有大秦生产力进步的因素,除了耕牛之外,已经有更先进的农具出现,一头耕牛一日可翻耕的田地大大增加,便用不了这么多的耕牛。

一头耕牛的寿命最高可以到二十年,大秦这些年发展迅速,耕牛早已饱和,也架不住每年草原繁育那么多头牛。

当然,这里面功劳最大的就要属安北郡里那些原来的月氏族人,他们游牧而生,对于放牧有独到的经验。

而其中,沙雅所产生的作用,嬴政自然就看在眼里。

当年,他就和沙雅挑明了,若是她愿意,子婴的后宫绝对有她的一席之地。

虽说当初在后花园,沙雅拒绝了芈华夫人,表明自己和子婴不是男女关系,可这都多少年过去了,任谁都能看出沙雅的心思。

于情于理乃至于为了大秦,子婴都应该给沙雅一些名分。

听了这话,子婴诧异道:“这民间百姓说了什么?”

“说了什么?”嬴政没好气地回道:“当然是你薄情寡性,没有善待他们的女王呗。”

沙雅毕竟是月氏部族的女王,已然过了这么多年,可那些部众的心中,依旧关心着沙雅的未来。

都二十多岁的人了,天天在大秦皇宫,连个名声也没有,这叫个什么事?

子婴顿时苦笑道:“薄情寡性,我也没广纳妻妾呀。”

子婴忙碌一路,大多数的日子,都是在外领兵打仗,就连归了大秦,都是带着工造署的人,去蜀郡现场试验蒸汽火车。

对于核心的技术,子婴并不懂,可当这些工造署的人遇到了一些科研难题,子婴倒是可以从大的方向上,让他们不走弯路。

这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蒸汽火车的研发。

当然,这是第一代的蒸汽火车,子婴相信,在实际行驶当中,这发动机,乃至炼钢铺设铁轨的方法,都会快速迭代。

见子婴一脸委屈,嬴政当即拍着桌子道:“此事不宜再拖,这几日便寻个日子,把沙雅娶回去吧。”

身为大秦的皇上孙,又为了大秦立下这般多的功劳,子婴就算是妻妾成群,也不会有人多说。

对于大父的话,子婴倒是没做反驳,默认之下便等同允诺。

可偌大的书房,又陷入了尴尬的沉默,望着高筑的文书,和大父鬓角的斑白,子婴劝慰道:“大父,您都这般年纪,当以身体为重,大秦所立九卿,本就是为君分忧,更何况还有西都轮台,万事也不可能全部亲为啊。”

大秦双都并肩而行,咸阳由嬴政坐镇,而西都轮台则是由太子扶苏坐镇。

实际上,在西方大秦还有一个都城,便是当初的亚历山大城,现在的镐京。

镐京内,大秦还专门设立了太学,用来在西方各国选拔官吏,只要能考入太学,便可成为大秦的官吏,一飞冲天。

这在讲究出身的西方各国,完全是不可能实现,想要入仕不是贵族子弟基本上不可能。

而大秦的这一政策开放,顿时吸引了西方各国的所有适龄百姓,皆是进入大秦的学堂来学习。

而这些选拔出来的人才,再经过一轮筛选之后,合格的人会进入大秦的工造署,其余之人,皆是去原来的孔雀国。

而孔雀国也被划分了十八个郡,已被大秦划为农业区域,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秦每日的政务已由一统六国之后,足足翻了一倍有余。

每日各地汇集上来需要批阅的文书,就如子婴眼前的这般,如小山一般。

而大部分的杂事,在两位丞相的手里,便已经批阅完毕,能到这里的都是需要始皇,乃至太子进行定夺。

见孙子这般关心自己,嬴政向后仰去,笑道:“倒是心疼起大父来了,我听说你在蜀郡,整夜整夜地不睡,可有此事?”

子婴顿时不好意思地回道:“大父,那是连夜试验,可我白日里都有补觉的。”

嬴政当即摆手:“行了,我算是听出来了,你担忧朕的身体,此乃孝心有佳,可你自己也曾经说过,世界上最难的事,便是知行合一,眼下,这事你能做到吗?”

子婴一愣,反问道:“大父所言何事?”

“自然是要为大父减负,体现你的孝心啊。”

子婴这才恍然当即拱手道:“大父放心,这次回咸阳,子婴便是要梳理各卿衙门的流程,简化……”

没等子婴说完,嬴政伸手止住:“朕的意思就一个……这大梁要你来挑,你回去准备下,明日开始监国吧。”

……

第751章 第一次监国,沉默的百官

这数年的时间,大秦可以说日新月异。

海晏河清,民生富饶,在西方人的心中,大秦早就是梦想之国。

有青云之志的,便在大秦开设的免费学堂内,苦心钻研儒法之道,只求他日一朝登云,直入青天。

没能力的,便也能随大流,跟着乡党东进,靠着丝绸之路喝一碗汤。

而罗马和塞琉古国的战事依旧胶着,在这等不安全的环境下,安全又强大的大秦,自然是唯一的选择。

可大秦鼓励通商,却不接纳移民,这些人做生意可以,想要成为秦人,却是万万不行。

不少人心中暗骂,那些个低贱的孔雀国贱民,都能成为秦人,分得田地房屋,祖祖辈辈数百年的奴隶,却是一朝翻身成了主人。

在大秦的支持下,孔雀国仅剩的数百万人,生活条件快速超越了周围,比之罗马的普通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这些新晋的秦人大多不识字且颇为木讷,倒是鲜有人可以入朝为官。

不过,这片大陆的十八个郡内,依旧设立了大量的学堂,教授的内容和大秦的别无二致。

可以说,大秦当下的政务,多为民生之类,鲜有外敌环伺,国危当头之事。

可即便是这样,也架不住国家太大,所需要处理的政务繁多。

整个大秦的西边,以及新开拓的十八个郡内的政务,全部交由西都轮台太子扶苏处理。

而一统的六国领土以及以前的匈奴和百越的政务,全部由咸阳来处理。

也就是说,嬴政所处理的政务,只有大秦的一半,可嬴政事必躬亲的性格,让其颇为劳累。

这下好了,这个担子直接丢给了子婴,要让子婴监管大秦这最为重要的半壁江山。

而嬴政,则是可以花更多时间好好养养身子,逗一逗子婴的孩子。

……

咸阳宫内。

此刻,百官皆是齐聚,文官的前方,李斯王绾立于左右。

武将一方,早就不上朝的护国公王翦,今日一身甲胄齐备,立于武将前方,而他的旁边,则是太尉王贲。

整个宫内,不管是文官也好,武将也罢,此刻皆是站直身子,默默等待。

昨夜,一道文书送到了各衙门的官员手上。

公子子婴将于今日开启监国!

这突如其来的一道消息,让整个咸阳的官吏全部懵逼,王翦接到之后,更是连夜骑马入了阿房宫询问陛下的身体情况。

正在和子婴儿子玩耍的嬴政,一听王翦要来看自己,还颇为疑惑。

等到王翦一脸担忧,看到自己无碍,带着一脸哭腔说道:“陛下,这突然让公子监国,老臣还以为……”

自从不上战场,王翦的自称都变了,这一年多的养老生活,已是让其适应了护国公的身份。

可嬴政听了这话,顿时破口大骂:“朕还安好,只是想让那小子好好管管朝事,瞧见朕没事了,还不滚回去!”

被始皇一番喝骂,王翦倒是没说什么,擦掉了眼泪便想要上来抱抱始皇怀里的重孙。

别的不说,虽然贵为护国公,可王翦到目前为止,也就抱过一次这个重孙,眼下瞧见了,自然要上来抱一抱。

嬴政也没阻拦,好歹王翦也是子婴的外大父,可王翦才刚把孩子抱入怀里没多久,便以小孩子认生,从王翦怀里把人夺走。

无奈之下,王翦只得出宫回家,而宫外早就聚集了不少人,闻听陛下无恙,皆是松了口气。

可一想到明日公子第一次上朝,皆是立刻回家沐浴更衣,等待着此刻的早朝。

而早朝之前,李斯便和所有文官告知过,今日是公子第一次早朝,若不是天大的事,朝会之上,便不要再提,会后再议。

而王贲和蒙恬,对于身后的武将也是告知了一番。

起码第一日,得让公子知道,这个监国,也没有那般困难。

子婴并没有让人等许久,时辰一到,通传的侍卫便朗声道:“公子到!”

子婴身穿黑色龙袍,大步踏上了龙椅。

顿时百官跪迎,高呼千岁。

台下的王翦,微微抬头,愣愣地望着走来的子婴,仿佛回到了始皇第一次亲政的时候。

他也是这般年轻,一样的神态,一样的步伐,就连嘴角的胡须也是丝毫不差。

唯一的区别,便是子婴没有携带冕旒,可那一身的帝王之气依旧彰显无遗。

“众卿平身。”子婴竭力控制着自己的表情,环视一圈后,朗声道:“今日,可有要事商议?”

话音一落,李斯和王贲,便立刻回过头去,扫视着队伍,看有谁敢站出来。

顿时,朝堂上鸦雀无声,却是无一人出列禀报。

子婴一愣,往日里大父的朝会可不是这样,为何自己这般冷清?

首节 上一节 505/5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谍影:大哥,为啥让我做特工

下一篇:三国第一毒士,曹操劝我冷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