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第517节

而开放借钱的好处,自不必多说。

面对那些个犹大人恐怖的高利贷,昌隆钱庄的利率简直不好太低,而且有官方背书,也不怕未到期就来催债。

第二道新政,便是所有大秦在户的百姓,所拥有的土地税直接减半。

这等消息一公布,大秦境内的百姓载歌载舞,歌颂始皇陛下的天恩。

就如王绾当初猜想,这等利民的国策,谁颁布出来,百姓必然会念及其好。

这是始皇陛下拟定的新政,百姓自然念及始皇的好,当然有些人觉得这等国策在公子监国后颁布,也有小公子的一份功劳。

第三道新政,便是大秦发布的扩海令!

凡是大秦子民,皆是去当地衙门登记,前往其他大陆开垦良田,挖掘矿藏。

到时候,各地衙门会统一安排这些人前往尚未开发的大陆,比如说盛产金矿的非洲,以及土豆玉米的原产地美洲。

看到这第三道新政,大部分的百姓,只是看了一眼便没再理会。

自六国一统之后,始皇便取消了各地百姓之间的流动,以往百姓前往其余地方,除了需要身份证明之外,还需要当地村长的推荐信。

只有这两样东西一起,才能去其余地方。

而这项旧规早就取消,大秦的子民,可以在各郡县走动。

可即便这样,依旧有大批的百姓,并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乡,最多去过当地的郡城。

哪怕现在大秦驰道纵横,交通便利。

至于去海外,那更是不感兴趣,哪怕这告示上所言,给予每人百余亩的土地,他们依旧不感兴趣。

但,总有想要发财,和喜欢冒险之人,看到大秦这一道新政,也有十万多的年轻男子报名前往。

等到各地统计的人数呈上来后,子婴反倒是有点意外,竟然有这么多人报名。

他相信,等到这批人在海外大陆挣到钱后,必然会带着他们的乡邻一同去发财。

非洲大陆和美洲大陆,已然是大秦的囊中之物。

至于大陆上的土著野人,子婴的想法,还是以教化为主,只是,这需要时间的沉淀。

……

三道新政传遍天下之后,新年伊始,一项更重磅的消息传来。

公子子婴和前安北郡的郡守沙雅在阿房宫完婚,始皇大赦天下,那一晚,整个咸阳的上空烟花不断,咸阳城的百姓们载歌载舞,庆祝公子和沙雅的完婚。

这些生活在咸阳的老秦人,自然知道这一位传奇的月氏女王,她为大秦做过不少贡献,能和公子结成连理,自然是最好的结局。

而整个安北郡,以及安西郡的百姓,则是同日欢庆,不少人心中还在想着,自家部族的女眷,什么时候也能走运,被选为公子的夫人。

……

第770章 刘邦的职场生涯

在就大秦百姓欢度新年,庆贺公子大婚之时。

大秦各地,针对放高利贷的犹大人,也开展了清理行动。

上一次,这群犹大人囤积大秦银票,想要趁着银票稀少,好好打捞一笔。

可是万万没想到,在大秦和罗马境内,这些犹大人不但钱没赚到,连本金都被没收。

还仗责二十,赶出了大秦和罗马。

不过,犹大人遍布各地,走了一批,又来一批。

既然大秦不给炒银票,那他们就干起自己的老本行,放高利贷。

在罗马,他们凭借自己这一项天赋,赚取了大批的钱财。

除了没有爵位之外,他们在罗马的生活,颇为富足。

眼下,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他们瞧见了一个更为富庶的大秦,这一次,犹大人成群结队,潜伏在了大秦各个郡内。

两年多的时间,他们就靠着放高利贷,赚取了大批的钱财。

泗水郡。

沛县。

此刻,北风呼啸,大雪纷飞。

本就是大秦新年期间,城内的百姓,均是窝在家中相聚,把酒言欢好不热闹。

大街上,行人稀少,偶尔还能看到一些个孩童欢笑着跑来跑去。

空气中,还弥漫着硝烟的味道,那是孩童燃放爆竹的气味,等到了晚上,整个城内,便是烟火齐射,足要扰到亥时才会罢休。

没办法,这些年来,生活条件上去了,百姓有了余钱,这一年一度的十一新年,自然要好好庆贺一番。

一处别院之外,刘邦靠在墙角,望着天空飘落的雪花,他双手收在袖口,漫不经心骂道:

“这贼老天,啥时候新年还下过雪?”

“亭长,下雪好啊,这可是天降祥瑞,来年又是大丰收啊。”刘邦身后之人,笑呵呵地回道。

始皇一统六国之后,沛县便成了泗水郡的郡城,而刘邦则是美滋滋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能成为郡城的亭长,刘邦的小日子过得不错。

可一想到好友萧何,已经在朝堂内封侯,刘邦自然艳羡不已。

奈何,公子子婴招揽天下名士,有能力的,全都入了朝廷。

他刘邦年岁已高,年轻时,还有点身手,可现在都快五十了,打也打不动,书也没读多少。

能在沛县当个亭长,也算是不错的日子。

可新年时分,不在家里搂着老婆,反倒是在这别院外执行任务,自然让他不满。

“还丰收?这粮食都贱到多少钱一担了?”刘邦回过头去白了他一眼,“看看朝廷给你们喂饱成啥样了,院内的消息打探好了没?”

身后那人立刻赔笑,对着身旁的庭院努嘴道:“亭长,都打听好了,这院子本是胡老三的宅邸,奈何去年借了大批的钱银无法偿还,便都抵给了那些犹大人!”

刘邦默然点头,看向身后的六名弟兄:“都打起点精神来,待会抓了人,去我家喝酒去!”

身后几人眼睛一亮,均是小声附和点头。

吩咐完后,刘邦无奈地转过头来,心中不禁暗叹一声:“萧何那小子都是侯爵了,我还是那个亭长……”

没办法,身在沛县,刘邦也想过人上人的生活,奈何这些年在沛县,自己压根没有发挥的机会。

你说抓些个盗匪强盗吧,压根没有。

偶尔遇见个街坊吵架,也都是动嘴不动手,这偌大的沛县,泗水郡的郡城,竟然连一个像样的案子也没有。

除了每日巡逻喝酒之外,刘邦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终于,在去年之时,城内一家宅子失火,据说是有人被逼死。

刘邦一听,还以为遇到个大案子,可谁成想,不过是这家人欠债还不起,最后导致的自焚。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不然凶案,便轮不到刘邦出手。

始皇一统六国,也十几年过去了,刘邦连个像样的人命案子也没见过。

上个月,大秦的三道新政颁布下来,刘备倒觉得最后的扩海令,非常适合自己。

奈何,这件事和自家婆娘吕雉一说,便被骂个狗血淋头。

“也不瞧瞧,你今年多大的岁数了,还想去海外?别死在外边了!”

被这么一骂,刘邦的出海梦便止住了。

好在,等了十几年,天大的机会终于来了,朝廷要秘密彻查泗水郡的自焚案。

整个泗水郡内,到底有多少个犹大人,他们又在干些什么勾当。

是否牵涉放贷的营生,是否逼死他人,是否为祸一方。

这些事,都要细细查验。

而身为亭长的刘邦,自是首当其冲。

而今日,便是朝廷要各地行动的时刻,刘邦等候多日就是等的这一刻。

只要自己立下大功,到时候再想个办法找找萧何,给自己的儿子刘盈找个差事也行啊。

没办法,大秦的太学考试,竞争激烈,自家的儿子刘盈考了那么多次,都没有考中,着实让刘邦头大。

片刻之后,听到院内叽里咕噜的声音响起,刘邦便知道,这些犹大人已经开席了,他顿时一挥手,身后的弟兄们便立刻搭起了人墙,向院内爬去。

这次行动的目标,除了抓人之外,还要找到那些按了手印的欠条。

几人身手敏捷,顿时就有三人上了墙上。

刘邦顿时举手,低声道:“拉我上去!”

墙上之人一愣,低声道:“亭长,你年纪大了……”

“少废话!”刘邦可不想错过这次立功的机会。

无奈,墙上之人,便只得把刘邦拉了上去。

……

半晌后,刘备喘着粗气,就这么坐在了厅内的桌子上,见这满满一桌的酒菜,忍不住骂道:“吃的这么好,赚取了我大秦多少钱财?”

大厅内,一共有六名犹大人,刚才见这些人举着武器就这么杀进来,还以为遇到了劫匪,等到表明了身份,这才松了口气。

见刘邦这般无礼,领头的犹大人,喝骂道:“我们这些正经老实人,挣再多也是干净的钱,你们私自闯进来,我们定然要告知官府!”

“官府?老子就是官府的人!”刘邦豁然起身,大声吼道:“都找到了没有?”

“找到了,找到了!”一声惊喜传来,有人捧着一叠文书跑了过来。

刘邦顿时翻开其中几份一瞧,其中所借钱银数量,和利息清清楚楚。

他心中顿时一喜,喝骂道:“这是什么?”

那犹大人脸色一白,立刻回道:“大人,这是正常的民间借贷文书,并无不妥啊。”

“借贷文书?这一年的利息都和本金一样,你和我说这是正常的借贷?”

“敢问大人,大秦律例里面有哪一条不准借贷?”

刘邦一愣,没想到这些个犹大人准备倒是充足,他冷笑一声:“回去翻翻最新的大秦律例,把这些人全都压回去!”

首节 上一节 517/5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谍影:大哥,为啥让我做特工

下一篇:三国第一毒士,曹操劝我冷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