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第518节
……
第771章 萧何为刘邦求个差事
新年没多久,刚刚新婚不久的子婴,便又开始了忙碌的审阅《大典》之事。
淳于越这目录,子婴恐怕还要看许久。
每看一册,子婴便在纸张进行标注删减。
毕竟,这是淳老这些儒生的第一遍筛选,子婴还要进行第二遍筛选,他要做的,主要是删减。
有些内容,不适合放进来。
既然是独一无二的人类精华,内容自然要精选。
子婴清楚,淳老毕竟是文人,文人对于这些用心钻研的知识,必然是心心相惜,想要加入到《大典》中来。
可既然要流芳百世,自然要精挑细选。
子婴选完之后,还要让自己大父再筛选一遍,三道工序之后,再让大父写个序,这样的传世大典,便算完工。
这几日,淳于越也多次来访,询问这《大典》的审核进度,作为主编纂官,淳于越自然想着越早公布越好。
可子婴却是想着,等到大秦拿下罗马之后,真正做到天下一统,再让大父来公布这个《大典》。
就在子婴埋头梳理之时,萧何却是前来求见。
“公子,各地放贷的犹大人已经全部抓获完毕,合计人员四千六百人,牵涉金额超过三千万钱,已然悉数充公。”
这抓获犹大人之事,子婴安排给了萧何。
大秦的主要货币以前是半两钱,现在改成了银票,三千万的数量,也算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就连子婴听了,也是眉头一皱,他没想到,这些犹大人竟然囤积了这么多的财富。
子婴不知道的是,这几千个犹大人,算得上是犹大人中最为富有的一批。
他们干的就是放贷的营生,在罗马赚取了颇多的家资之后,便寻找其他可以赚取大钱的地方。
等到有人在大秦赚取巨额财富之后,这些人便如同苍蝇一般,全都到了大秦。
眼下,这些人被一锅端,也算是解了一桩祸事。
“做得好!”子婴当即夸赞道:“萧何,往后昌隆钱庄便由你来管理。”
既然已经开启了存钱和借钱的业务,往后昌隆钱庄的业务量,自然呈几何倍的增长。
想要在大秦内寻一个得力的干将,人选不多,而萧何便是最为合适的那一个。
萧何一听,当即叩首谢道:“多谢公子恩典,萧何定然不负所望!”
这些年来,萧何为大秦所做的贡献,子婴是看在心里,除了基建之外,各地的工坊,萧何也是出了大力气。
当下,琅琊郡在建造炼钢工坊,便是由萧何主导。
萧何纠结片刻,这才拱手道:“公子,倒是一件小事,萧何想了许久,还是要和公子说一声。”
“无妨,有事便可。”
“启禀公子,萧何祖籍沛县,家中有一位旧友,也是在当地为吏,家中儿子年岁不小,便托在下寻个差事,萧何思来想去,还是得和公子说一声。”
一听到‘沛县’、‘旧友’,子婴便顿时想起了一人。
他轻笑一声,反问道:“可是刘邦?”
萧何一愣,浑身一颤,立刻点头:“就是刘邦,他在沛县身为亭长,兢兢业业多年,原本其长子刘盈是要继承其位,可我觉得其子聪慧,在沛县倒是浪费,便想着留在自己身边。”
萧何在大秦的官职,虽然不及丞相,却也是位极人臣。
就比如刚才,子婴将昌隆钱庄交给了萧何,这可是属于大秦往后的钱袋子。
可见,子婴对于萧何的信任。
当然,萧何也是值得信任之人,自己身边不过是要留个故人的儿子,又不是举荐其在朝内当官,可萧何,还是准备和公子知会一声。
而公子能叫出刘邦的名字,着实吓了萧何一跳,一个小小的亭长,如何能入公子之耳?
难道是自己新年在老家,刘邦托付自己之事,有人告知了公子?
想到这,萧何的后背已是浸湿了一层冷汗。
刚才他有意提及刘邦之子,本就是想走个后门,引起公子好奇,再说说是故人之子,搞不好,公子还能给刘盈封个一官半职。
否则,刘邦请自己的好酒,岂不是浪费?
故人之子,在自己身边当个随从,如何说也说不过去。
奈何,大秦的律法便是这样,想要入仕,要么你建功杀敌获得爵位,要么你考入太学。
像萧何这等地方的小吏,直接调往咸阳的,还是极少数。
见萧何跪在下面,浑身微微抖动,子婴便知道其想多了。
他立刻宽慰道:“别多心,这刘邦之事,也是其余人告诉我的。”
听了这话,萧何这才松了口气。
当初,公子去沛县选才,刘邦错过了机会,便只得留在老家,而萧何却是一飞冲天,入朝封侯。
若是让公子觉得,自己想要在朝内结党营私,那自己可就完了。
当下,他便补充道:“公子,若是不合适,我便让他回沛城。”
“不,你就留在身边吧。”
子婴可不是那么小气,时势造英雄,大父没有觅求长生之道,没有吃那些所谓的金丹,并没有早死,大秦也并没有灭亡。
除了行刺的陈平之外,子婴并没有去找这些人的麻烦。
在大秦海晏河清之下,这些人不过只是大秦众多子民中的一个。
现在想要造反?
恐怕和别人醉酒说出这个念头,当晚就会被人举报。
这大秦现在的生活,比之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谁会这么闲,跟你去造反。
而且,大父在世,整个大秦,有谁敢生这个心思。
子婴顿了片刻,便补充道:“让他去昌隆钱庄吧,没有功名在身,入朝不合适,在钱庄内,若是真有本事混出点功劳,自然不会亏待他。”
萧何闻言大喜,当即叩首谢道:“多谢公子!”
有了公子这句话,相信刘盈在昌隆钱庄,也能混的不错,最为重要的,便是萧何能给旧友刘邦,一个交代。
……
时光如梭,转眼又到了春季。
子婴终于是看完了淳于越给的目录,他便立刻把那小山般的目录送给了大父。
刚回书房,便见项羽站在门口。
见到子婴回来,项羽当即激动道:“公子,西方变天了!!”
……
第772章 急报,巴比伦被破!
这几年,项羽一直在雍城训练新兵。
可他的心,一直惦记着西方两大国之间的战争,按照他的估算,自己恐怕还要在雍城待上个一两年。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看法,就连子婴都觉得,自己还要再监国几年,这两国才会分出胜负。
可谁知道,项羽得了消息后,便第一时间赶回了咸阳。
“好好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落座之后,子婴便连忙问道。
项羽当即回道:“启禀公子,罗马联军攻克巴比伦,安条克被杀,塞琉古国完了!”
他心中清楚,西方诸国也就只有塞琉古国和罗马在争雄,而罗马因为艾薇儿小姐的关系,和大秦颇为密切。
塞琉古国则是靠着大秦生存,两国之战,不管谁赢了,大秦都是可以分一杯羹。
眼下,塞琉古国被灭,托勒密又是罗马的附庸国,不算西南边的迦太基,可以说,罗马已经成为了一个横跨欧亚非三个大陆的强大国家。
当然,算上地中海上的镐京,大秦勉强也算是个横跨欧亚非三个大陆的国家。
项羽不知道的是,不光是镐京,最近已经有不少秦人,前往了美洲淘金,理论上来说,除了澳洲和两极之外,大秦的足迹,已经遍布其余大陆。
“破了巴比伦?”子婴不解道:“可上个月的军报,才说小亚细亚和西北部的边疆,依旧稳定啊。”
“公子,是南部的西奈半岛,那个大祭司贾森放弃抵抗,引罗马联军长驱直入,直接杀入巴比伦,攻下了王都,安条克战死!之后,小亚细亚被破,费亚娜带着参军,驻守在帕提亚行省南部!”
项羽便把这次战况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
原来,三线作战的塞琉古国,一直没有颓势,完全可以和罗马再战两年。
奈何,这数年的战争,已经把塞琉古国的经济打崩,就算有大秦负责粮食供给,可塞琉古国的存银已经被军饷耗光了。
打仗可是很花钱的,塞琉古国本就是个穷国,耗了五年多的时间,已经很了不起了。
眼下,塞琉古国早已凋敝,大部分的有钱人,都迁往了大秦的镐京。
而将士们的军饷乃至抚恤金,已经开始打欠条了。
不过,凭借着对本族人的凝聚力,想要再守个两年自是不成问题。
可万万没想到,贾森所率领的战线,直接和托勒密四世苟合,引罗马军队入王都,直接让塞琉古国的战线崩盘。
安条克被杀,王都被占,小亚细亚被两面夹击,守军全歼,而骁勇的费亚娜,则是一溃千里,依靠几万残兵守着帕提亚的南部。
可以说,塞琉古国已经实质上亡了!
“公子,事情大概就是这样,据说是安条克要在耶路撒冷征收重税,以缓解财政危机,可这只是贾森传出来的消息,现在安条克已死,也不知道事情到底如何!”
听完项羽的话,子婴沉默了良久。
半晌之后,才轻声开口:“这贾森,还真是狠呐!”
根据子婴得到的情报,这几年,贾森在塞琉古国可以说一手遮天,而他部族的犹大人,在塞琉古国更是人上人。
别看犹大人在大秦经常吃瘪,可在塞琉古国,那是明目张胆进行放贷鱼肉百姓。
当然,也包括了罗马。
上一篇:民国谍影:大哥,为啥让我做特工
下一篇:三国第一毒士,曹操劝我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