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第492节
说着也是冷笑:“这胡人虽勇,人数众多,但要过此地,可也想的太简单了!”
不错,这一仗打的虽然是惨烈,但其实众人都知道,这是胡人联合之后,最猛的一次攻势。
只要抗住了这一波,剩下的也是好办了。
是以虽然气喘吁吁,但心里并不担忧。
只是…
不管是邢道荣还是其余诸将,都没想到,那胡人与司马懿的组合,是远远比之自己想来的,还要没有底线。
塞外传来消息。
那胡人无法攻破雁门,便是四处在塞外为乱。
汉民百姓苦不堪言,一时之间,塞外仿佛就是一处人间地狱。
张辽与马超等诸位将听得这消息,一个个恨不得便杀过去。
幸好有邢道荣拉着,这才没给那胡人得逞。
其实众人这也知道,这是胡人用引蛇出洞的法子,想让众人出关。
只是不出去,看着汉人被屠杀,这些将士又哪里能够受的住?
于是放在邢道荣面前的,的确是有些难办的场面了。
…
雁门关内,议事厅中,烛火摇曳,映照在众将的脸上,显得格外肃穆。
张辽、马超、鲍隆、关平、张苞等人齐聚一堂,个个神情激昂,眼中燃烧着战意。
张辽率先起身,抱拳道:“大将军,胡人三族连日残杀我汉族百姓,气焰嚣张,若不主动出击,挫其锐气,恐军心不稳。”
“末将愿率一支精兵,出关迎敌,定叫胡人闻风丧胆!”
马超紧随其后,拍案而起,朗声道:“胡人虽众,却不过乌合之众。末将愿与张将军一同出关,直捣敌营,斩其首级,以振我军威!”
鲍隆、关平、张苞也纷纷起身请战,言辞激烈,仿佛若不立即出关杀敌,便是坐失良机。
这一个个的,真也是被当真逼急了。
恨不得直接杀出去,把那些胡人都给杀灭了。
只众人如此义愤填膺,邢道荣却自知更不能心急。
端坐主位,神色沉稳,目光如炬地扫视众人。他缓缓抬手,示意众人稍安勿躁,沉声道:“诸位将军,勇气可嘉,但此时出关,绝非上策。”
张辽皱眉道:“大将军,胡人虽众,但我军将士皆是以一当十的精锐,何惧之有?若一味固守,恐士气低落,再说…塞外百姓…”
邢道荣听得面色也不好,但欲要彻底解决这三族,便是十万大军杀出去,杀赢了几阵又能如何?
再说现在出关就是中计,又如何能自投罗网?
当下邢道荣劝道:“文远,诸位…胡人此次来势汹汹,兵力数倍于我,且皆为骑兵,机动迅捷。若贸然出关,正中其下怀。”
“他们正盼着我军出关,好以骑兵围剿,届时我军进退失据,必陷险境。”
马超闻言,眉头紧锁,但仍不甘心道:“那依大将军之见,难道我们就只能坐守关内,任由胡人嚣张?”
邢道荣站起身来,却道:“如何能叫他们嚣张,今日吾已有计策在胸!”
此言一出,且见一个个脑袋都抬了起来,看着邢道荣。
便听邢道荣道:“匈奴、鲜卑和乌桓的联合军看着眼下是团结一心,只是他们终究来自不同的族群。”
“他们有彼此的历史矛盾、利益冲突以及文化差异,眼下之所以联军强大,不过也是因为…利益一致,要吞并我汉人土地。”
“此三势力之中,乌桓人最为弱小,想来顾忌最多,猜忌最多。”
“如今,我欲命人伪造一封匈奴单于写给鲜卑首领的密信,信中内容暗示匈奴与鲜卑暗中结盟,准备在击败汉人后,反攻乌桓,后瓜分其土地和资源。”
“密信中可以故意提到那乌桓人勇猛但愚钝,可利用其冲锋陷阵,待其消耗殆尽后再一举歼灭。”
“如此一来…便可分化联军!”
第610章 用计!
“嘶…”
议事堂内,众人听得邢道荣这般用计,纷纷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釜底抽薪!
这般信件若是被乌桓首领瞧见,定然会引起心中疑虑。
毕竟乌桓势力最弱!
若是被匈奴与鲜卑联手瓜分,只怕真是没有半点抵抗的能耐了。
只是…
这信件该如何送出去呢?
当即张辽便问:“大将军此计虽然精妙,然该如何此信件出去?”
邢道荣此刻却卖了个关子。
并不明说,只是笑道:“文远此事休要担心,自会有人来取…”
好!
一听邢道荣话说到这份上了,张辽当即也不再多问了。
想想…邢道荣若是能派人将这封密信“不慎”落入乌桓人手中。乌桓首领看到信后,必然对匈奴和鲜卑心生猜忌,甚至怀疑自己被利用。
邢道荣见众人没什么异议,接着道:“此只是一方面,还当接着散布谣言,加之当真派遣使者而去,佯装以利和谈,分化三族。”
“只是这使者极为重要,不可派寻常兵卒而去…”
邢道荣说着,便是看向众人。
众人闻言,纷纷请命。
“叫我去!”
张辽打头第一个,那是半点没有考虑。
紧接着关平等人也不干示弱,连忙表荐自己。
邢道荣却心中早有人选。
只听邢道荣呼道:“姜维,你去可好?”
姜维?
众人一转头,才见年不及弱冠的少年走出。
这才想起来,原来是一直跟在大将军身边的少年。
正想着这么一个少年能不能干这么大的事情,却见姜维拱手一拜道:“大将军,今见胡人猖狂,姜维心中直恨,只恨不能随将军一般,上阵杀敌!”
“而今…将军既然有用之处,姜维自然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邢道荣闻言微微点头,暗道鸟儿自有飞天之日,姜维这飞天的日子,便在今天就是!
…
姜维为使有两个好处。
其一年纪小,不容易被异族怀疑。
其二姜维本来也为人机敏,他去办事,比什么关平张苞等人,叫邢道荣是更为放心。
当即点头称赞。
是日,拉着姜维便是一阵商量,一一嘱咐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
次日一早,姜维独自一人,便领着邢道荣的描写千百嘱咐,往北面而去。
寒风呼啸,卷起漫天黄沙。
姜维紧了紧身上的羊皮袄,将马鞭甩得啪啪作响。
十六岁的少年身形单薄,却挺得笔直,像一杆标枪。
得知他一人去见三胡,马超直接送了姜维一匹西凉良驹,通体雪白。
不过…此刻却已被黄沙染成了土色。
“驾!”
马蹄踏过枯黄的草地,溅起一片尘土。
远处,九原城的轮廓在风沙中若隐若现。
姜维眯起眼睛,望着那座矗立在北疆的孤城,喉结动了动。
“入内,一切小心谨慎,按我说的做便是。”
心里再想想了邢道荣的交待,姜维深吸了一口气。
“吁——”
姜维勒住马缰,却见九原城已近在眼前。
城墙上旌旗猎猎,守军盔甲鲜明。
他取出邢道荣给自己的文书,正要上前,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闪开!”
一队骑兵疾驰而来,当先一人身着皮甲,头戴毡帽,正是鲜卑打扮。
姜维下意识的连忙一闪,却还是晚了一步。
被直接撞翻在地。
那些鲜卑人回过马头来,看向姜维,带着几分阴鸷。
打头那个,腰间别着一把镶满宝石的弯刀,刀鞘上刻着一只展翅的雄鹰。
“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