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第493节

  “你是哪里来的?”

  姜维不卑不亢,起身应道:“在下姜维,乃雁门关来使。”

  “啪!”

  姜维话刚说完,一把弯刀已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雁门关来的?”那鲜卑族领头人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着几分戏谑,“是来找死不成?”

  姜维缓缓抬头,对上那双鹰隼般的眼睛。

  他能感觉到弯刀的寒气渗入肌肤,却依然保持着镇定:“非是找死,乃是有正事,寻乌桓首领楼班与鲜卑首领轲比能商议。”

  “哦?”对方微挑了挑眉,“我便是轲比能,有什么要商议的,便说就是!”

  姜维听得心里一惊,怎么都没想到原来对方就是轲比能!

  今日自己的运气也不知是好还是坏,竟是才来到这城门口,就遇到了鲜卑首领。

  只眼下心里所思,面上自然不能表露。

  却拜道:“此事…还需与楼班大王,共同商议。”

  轲比能闻言,却刀锋又进几分。

  一双眼睛,极为犀利的看着姜维。

  冷声道:“哼!我看你这小子,来路不正!”

  “且不说那汉人来使怎么会叫你这么一个小子来,既然来了,为何不寻匈奴单于?”

  姜维能感受到脖子上刀锋的寒冷,但依旧面上没有丝毫变化。

  只道:“我只是一使者,大将军怎么说,我便怎么做。”

  轲比能冷眼看着姜维,却见这小子还真没有半点惧怕的意思,终于把刀一收道:“有些意思,我倒是要瞧瞧,这汉人到底有什么主意!”

  说罢,便是一把抓起姜维,旋即是一打弯,竟是不从大门入内,反从其他偏门进了城。

  姜维自然没料到还有这般的转折,只是既来之,则安之,情况都已经这样了,也不好再说话,只静观其变。

  也好…

  眼下这场面,其实姜维倒也乐于见到。

  “此番免去,可以想办法暗中接触鲜卑和乌桓的首领,分别向他们许诺:只要他们退出联军,汉朝将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并允许他们在边境地区自由放牧。”

  “同时,还可以暗示他们,匈奴才是汉朝的主要敌人,鲜卑和乌桓无需为匈奴卖命。”

  大将军的交待还在耳边,姜维便觉得眼下的情况正合适。

  倒是也不用什么偷偷去见了,只需要现在与那轲比能说这番话便能成功!

  只是这如何说法,怎么言语,姜维还得好好盘算盘算。

  是以一路也不吭声,表面是一副被吓着惊着的样子,其实心里那叫一阵盘算,就想着怎么让这三胡之间内生间隙,好让大将军计策成功!

第611章 姜维的奋斗

  姜维一路胡思乱想的时候,轲比能已经穿过层层营帐,终于到了地方。

  寒风呼啸,卷起地上的积雪,打在脸上生疼。

  他能感觉到,身后武士的目光如刀般锋利,随时准备出鞘。

  “进去!”

  帐帘被粗暴地掀开,姜维一个踉跄,跌入温暖的帐中。

  炭火熊熊,驱散了身上的寒意。

  他稳住身形,抬头望去,只见帐中已坐着一人。

  左边一人身材魁梧,披着狼皮大氅,鼻若悬胆,一双虎目炯炯有神正是是乌桓首领楼班。

  “汉人小子,“轲比能的声音如闷雷,“你胆子不小,敢独自来为使。”

  说着,也是自顾自在那楼班身边坐下。

  姜维整了整衣冠,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在下姜维,大汉大将军邢道荣之命,特来拜见两位首领。“

  楼班冷笑一声:“就凭你一个黄口小儿,也配做使者?”

  “在下虽年幼,却知礼义。“姜维直视楼班,“两位首领皆是当世豪杰,想必不会以貌取人。“

  轲比能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有意思,说吧…你来做什么?“

  姜维深吸一口气:“在下此来,是想请两位首领退兵。“

  此言一出,帐中一片寂静,只有炭火噼啪作响。轲比能与楼班对视一眼,忽然哈哈大笑。

  “退兵?”楼班拍案而起,“就凭你一句话?“

  “两位首领,“姜维不慌不忙,“此次南下,可是为了夺取雁门?”

  轲比能眯起眼睛:“是又如何?”

  “那在下斗胆一问,雁门关高池深,更有我大汉大将军邢道荣坐镇,两位可有把握攻下?即便攻下,又要折损多少儿郎?”

  楼班冷哼一声:“那又如何?我们与南匈奴结盟,三路大军齐发,还怕攻不下区区九原?“

  “首领此言差矣。“姜维上前一步,“南匈奴与两位,当真是一条心吗?”

  轲比能神色微变:“你这话什么意思?”

  姜维不缓不急道:“在下听闻,南匈奴单于与司马懿勾结,这南匈奴与我大汉世代为仇,司马懿更是我汉族反贼,人人得而诛之!”

  “至于两位…”姜维顿了顿,“不过是他们借刀杀人的工具罢了。”

  “就说当真破了雁门关,那匈奴势大,分财之时,却当真能公平?”

  这话倒是说到了点子上了。

  关键便是这南匈奴势力最大,乌桓与鲜卑,对此战后的成果瓜分,确实也有些忌惮。

  再说…

  那雁门关真不好打!

  上次如此血战,也无法撼动,这两人多少也有些顾虑了。

  见时机成熟,姜维适时开口,“二位首领,汉人与鲜卑、乌桓本无仇怨。此次南下,不过是受了南匈奴的挑唆。不如就此退兵,我大汉必有重谢。”

  “重谢?”楼班冷笑,“你能许我们什么?”

  “盐铁、丝绸、粮食,应有尽有。”姜维目光炯炯,“只要两位退兵,我大汉愿与鲜卑、乌桓永结盟好,互市通商。”

  “砰!”

  姜维话语刚落,却见轲比能勃然大怒。

  却呼:“好小子,敢来骗我!”

  姜维听得大惊。

  心下也不知哪里说错,连忙也起身应道:“姜维既然来为使,自然字字句句言语恳切,如何能骗二位?”

  “敢问首领有何顾忌,且说就是,姜维自然能说个明明白白。”

  楼班也起身劝道:“大王为何突然如此?”

  这三族之中,他势力最弱,前头雁门关血战,对于匈奴和鲜卑的影响或许不大,但对乌桓来说,每死一个战士,都是极大损失。

  是以对他而言,族内压力就很大!

  眼下姜维来说的话,倒是正合他心意。

  是以见轲比能如此动怒,反是主动来劝。

  轲比能道:“汉人说话,如同放屁,此乃花言巧语,如何能听进去!”

  “永结盟好?他们汉人最看不起我们胡人,决然不能如此!”

  姜维一听原来是轲比能如此不信任自己,顿时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便心下一转,顿时有了主意。

  顿时上前一步,目光如炬,环视乌桓与鲜卑两位首领,声音沉稳而有力:“二位首领,今日我有一言,望能解二位心中之虑。”

  “二位…可知我大汉大将军,邢道荣之名?”

  邢道荣如今的名声那真是大江南北,哪都晓得。

  便是轲比能与楼班,也微微点头。

  姜维见状,便接着道:“邢道荣将军,娶了蛮王之女,如今两族亲如一家,再无隔阂。”

  “此乃天作之合,不仅化解了往日仇怨,更使双方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共享太平。”

  什么?

  一听邢道荣竟娶了蛮族大王之女,轲比能与楼班也是大吃一惊。

  “此事为真?”

  二人不禁也是疑问了一句。

  姜维微微点头,稍作停顿,见二人神色有所动容,便继续道:“乌桓与鲜卑,皆为北方雄族,若能效仿此例,结为姻亲,何愁两族不能和睦共处?”

  “汉人与乌桓、鲜卑,本无深仇大恨,何必因往日小隙而自困于猜忌之中?若二族能携手同心,共谋大业,不仅可保边境安宁,更能使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这些话多是“画饼”,轲比能与楼班并不在意。

  关键就是邢道荣娶了蛮王之女之事,叫二人惊讶不已。

  姜维语气渐缓,目光中透出一丝恳切与真诚:“二位首领,天下大势,合则强,分则弱。汉人并非无情无义之辈,只要二族诚心相待,汉人必不会反目相向。今日之言,望二位深思。”

  乌桓与鲜卑首领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之色,显然姜维的话已在他们心中激起波澜。

  正说话间,却听帐外忽然一阵吵杂声。

  却听外头有人高呼:“轲比能、楼班,你二人在作何?”

  这一听,两人脸色大变!

  “这是…呼厨泉单于来了!”

  二人来不及答话,便见呼厨泉一下闯入大帐之中。

首节 上一节 493/5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世子你别乱来

下一篇:大汉:吾乃冠军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