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295节
“这话从何说起?什么五千兵马,您的兵马不是好好在城外驻扎着吗?怎么突然找我来要,莫不是您记错了?”
一旁的郑成功也是假装疑惑地附和道:
“对啊!我们真不明白你说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两天我们都在城内处理公务,压根就没有出城,也没见到您的兵马进城啊!”
阿布奈听了面前二人的狡辩,气得双手紧握成拳,指甲都深深嵌入了掌心。
他心里清楚,这两人是在装傻充愣,但自己身处他们的地盘,周围都是他们的势力,根本无可奈何。
总不能真的一言不合就打起来吧?
如今双方兵力悬殊巨大,真要是动手,自己这点人恐怕连一个回合都撑不住!
可就这么轻易地放弃那五千兵马,他又实在心有不甘!
想到这里,阿布奈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软下口气说道:
“这样吧,我也不要五千兵马了,你们还给我三千就行,剩下的两千就给你们了,如何?”
张世泽和郑成功听到这话,两人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
他们心里清楚,兵马这玩意儿哪有归还的道理?
他们竟然愿意归向大明,那么从此以后就是大明的兵马了,跟蒙古又有个屁的关系?
想到这里,张世泽脸上又恢复了那副无辜的表情,开口道:
“您说的话我们实在听不懂,我们真的从来也没见过什么五千兵马,您是不是被人骗了,还是先回去查清楚再说吧。”
阿布奈气得一阵冷笑,他知道跟这两人讲道理是讲不通了,冲着身后的多木喊道:
“过来,你来跟他们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多木硬着头皮走上前,说道:
“两位,难道你们忘了前天早上请我们喝酒的事吗?”
“就是在那次酒宴上,你们花言巧语蛊惑我们背叛大汗,并且成功说服了五千将士归降大明,你们可别想抵赖!”
这话一出口,郑成功和张世泽脸色骤变,原本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副阴沉的表情。
随后张世泽假装恼羞成怒,一本正经地大声呵斥道:
“我警告你,别在这里胡说八道!我乃英国公世子、大明未来的英国公,身份尊贵无比,怎会做出如此卑劣之事?”
“还有这位,他是福建总兵郑芝龙之子,当今太子爷的大舅哥,是皇亲国戚,身份何等显赫,又怎会做这种下三滥的事情?”
“而且大明何时有过早上设宴的规矩?”
“你这狗东西居然敢污蔑我们,看来你是真不想活了!”
说着,张世泽‘唰’的一声拔出腰间的佩剑,剑尖直指多木,一副要杀人灭口的架势。
阿布奈站在一旁,双手紧紧握拳,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脸上写满了无奈与愤怒。
他死死地盯着张世泽和郑成功,简直被这两人的无耻行径惊得三观尽毁。
他怎么也想不到,在这光天化日之下,他们竟能如此厚颜无耻地抵赖。
那些跟随他而来的亲兵,此刻都低垂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出。
因为此时此刻,屋内的气氛早已剑拔弩张,郑成功和张世泽的手下们也都虎视眈眈地站在一旁,随时准备动手。
只要稍有不慎,倾刻间他们就会死于非命!
多木这会儿也是心急如焚,他心里清楚,只要眼前这两人死不承认,那么他们根本毫无办法。
再者,那五千兵马自从接受投降后,就被派往了别处驻守,就算想把他们找出来对峙都找不到。
最终,多木抬头看向了张世泽,一脸讨好的说道:
“两位,莫要生气,莫要生气!只因我早上喝了几杯酒,这才说出了刚才那些胡话。”
“区区小事而已,何至于动如此动怒?”
听到这话,张世泽这才冷哼一声,然后将手中的长剑收了起来。
他们也不想把事情闹大,这要是闹到无法收拾的地步,他们也不好和朱慈烺交差。
紧接着就在这时,多木又小心翼翼地来到阿布奈身边,凑到他耳边小声说道:
“大汗,事已至此,就算了吧!咱们如今势单力薄,和明军交恶对咱们实在没好处。”
“要是一个不小心,说不定想走都走不了了!”
阿布奈闻听此言,眼眶微微泛红,一脸痛苦地缓缓闭上了眼睛。
随后深吸一口气,试图压制住内心的怒火与不甘。
他知道多木说得没错,如今再继续在这里纠缠下去,不仅讨不到任何好处,还可能会把自己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当务之急,是赶紧回到营地,安抚剩下的两万军队。
要是这两万人再出什么乱子,那可就真的全盘皆输,彻底完了。
至于那五千人
既然他们选择归降大明,那就代表他们的心已经不在自己这边了,就算找回来又有什么用呢?
第190章 捷报!辽东大胜!斩杀建奴十三万!收复失地千里!
想到这里,阿布奈猛地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他恨很的瞪了张世泽和郑成功一眼,一字一顿地说道:
“两位,咱们后会有期!”
说完,阿布奈挺直了腰杆,头也不回地大步走了出去。
远远地,张世泽和郑成功看着阿布奈离去的背影,脸上却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张世泽更是冲着阿布奈的背影笑着打了声招呼:
“后会有期!”
语气中充满了调侃与嘲讽,仿佛在向阿布奈宣告他们的胜利。
阿布奈听到这话,脚下的步伐突然便是一顿,恨不得立刻冲回去与他们拼个鱼死网破。
但理智告诉他不能冲动,所以最终阿布奈还是强忍着怒火,径直离开了。
此刻的阿布奈,满心只想赶紧带着那五十万两银子和军队离开这个让他倍感屈辱的地方!
阿布奈刚踏出义州城,一幅让他差点原地爆炸的画面突然就映入了他的眼帘。
只见不远处的高台上,秦良玉正站在那里,冲着他面前的所有将士喊话道:
“将士们这一路辛苦了!陛下有令,今日论功行赏!”
看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毕竟一开始商定的就是由秦良玉亲自为蒙古将士们分发赏赐。
可问题就是秦良玉刚才的那句话压根就不是对着蒙古将士喊的,而是冲着她带来的宣府边军喊的!
也就是说,秦良玉现在要赏赐的是宣府的大明边军,而不是阿布奈带来的蒙古将士。
即便如此,看起来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但到了阿布奈这里,问题可就十分严重了!
因为不用想也知道,朱慈烺给宣府边军的赏赐肯定是十分丰厚的,这要是先给宣府边军发,然后再给蒙古将士发,双方在这么一比,这不就尴尬了吗?
本来阿布奈计划是让秦良玉先给蒙古将士发的,发完之后他立即带着蒙古将士离开,不去凑接下来的热闹了。
结果没想到他还没来得及开口,秦良玉就已经开始发放赏赐了。
而他根本没法阻止
与此同时,秦良玉这边,已经有将领大声喊起了名字:
“李二牛,赏银七十两!”
“周大力,赏银一百两!”
“赵勇,赏银一百五十两!”
最先上台的李二牛眼睛瞪得像铜铃,双手颤抖着接过银子,激动得语无伦次。
“老天爷,这.这可是我三年多的军饷啊!”
旁边的周大力满脸兴奋,一把将银子往怀里揣,满脸都是激动之色。
因为有了这笔钱,他回去怎么着也能说个媳妇儿了!
足足过了小半天的时间,宣府边军这边的银子才算发完了。
其中最多的足足发了两千多两银子,最少的也发了三十两!
而在这期间,一旁的蒙古将领们都在眼巴巴的望着这边,眼神中尽是羡慕。
至于阿布奈,则是一直阴沉着一张脸。
因为他已经预感到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了
果然,等发完宣府边军的赏银,秦良玉转头看向了一旁眼巴巴看着的蒙古士兵。
“诸位,奉大明陛下之令,这赏银也有你们的份儿。”
这话一出口,原本满脸羡慕的蒙古士兵们瞬间来了精神。
可紧接着,秦良玉突然又开口道:
“不过本总兵不知道你们的品级和军功,所以只能按照人头发放了,每人二十两银子,排好队上来领取!”
当听到不论品级,并且每人只有二十两银子时,那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瞬间像被霜打的茄子一般垮了下来。
一个年轻的蒙古士兵忍不住小声嘟囔:
“不是.怎么才二十两啊?这也太少了吧!明军那边最少都有三十两银子,最多的有两千两呢!”
其他人听到这话,也只是敢怒不敢言。
毕竟他们心里都清楚,这些银子都是大明的,发多发少都是大明说了算,他们哪里有资格说些什么?
于是乎,蒙古将士们在明军的指挥下迅速排列整齐,然后依次领取赏银。
而且这次连名字都不用念了,因为明军压根就不知道这些蒙古人的姓名。
上一篇: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下一篇: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